《灾害地理学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地理学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灾害地理学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气候灾害:由大气圈物质的变化或异常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就是气候灾害。2.大气污染: 由于大气成分的改变,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显得非常严重。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变化(如火山爆发)和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各种物质改变了大气组成,从而使大气质量恶化,原有生态平衡破坏,这就是大气污染。3.沙尘暴: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4. 热岛效应:城市中由燃料
2、产生的和人为热源等原因造成的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称为热岛效应。5. 沙尘暴: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6. 台风:台风是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破坏性很大。7梅雨梅雨是初夏时节,从我国长江中下游(指湖北宜昌以东的范围内的地带)到日本东南部区域内,每年在春末气象气候灾害与对策夏初时节(月),出现的降水量多、降水次数频繁、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时正直我国江南梅
3、子黄熟季节,故称梅雨。8干热风干热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热害,或是高温、低湿与一定风力组合而成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有的地方称为:“火风”、“旱风”、“热干风”等。9寒潮寒潮是月至次年月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它是积聚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在有利的大气环流演变时,大规模的强冷空气迅速侵入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冷冻等的灾害过程,对农业、牧业、养殖业以及交通运输等造成巨大破坏。10黑灾黑灾是指降雪过少,干旱无水所产生的灾害。我国牧区有大量无水冬牧场。在牧草生长季节因无水饮用而无法利用牧草。到了冬季形成稳定积雪后才能利用。所以无积雪或少雪的年份,因牲畜吃不上雪,在这里放牧就会遭到灾害
4、,这就是黑灾。11白灾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降雪过多,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积雪掩埋牧物,影响家畜放牧采食或不能采食,造成饿冻或因而染病,甚至发生大量死亡的灾害,称为牧区雪害,这种灾害又俗称为“白灾”。12冻害冬作物和果树林木在越冬期间因遇到以下(甚至在以下)或剧烈变温引起植株体冰冻或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植株死亡或部分死亡的现象,称为冻害。13霜冻害霜冻害是指农作物、果树、林木生长季节里,当地面温度降到以下,植株体内水分发生冻结而受害,称为霜冻害。14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又称为污染潜势,仅从气象学角度出发,是对未来大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聚集和清除能力的预测。15
5、.倒春寒冷害、台风及其他灾害气,称为春季低温冷害或低温连阴雨,又称“倒春寒”。16干旱干旱是指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减少的现象,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17.城市气候: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改变了该地区原有的区域气候状况,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即与城市周围不同的局地气候称为城市气候。二、简答题1. 气候变化有什么特征?()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如气候变化的适宜期、新冰期、温暖期、现代小冰期和近代变暖期,这几个气候期,不仅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一致,而且与日本、欧洲等地的气候变化状况也大体是接近的。()气
6、候变化的周期性。区域气候变化的周期是存在的,大尺度的气候变化也有周期性。如近百年的气候研究表明,降水具有循环周期。()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的突变性。所谓气候突变是指气候从一种稳定状态跳跃式地转变到另一稳定状态的现象。2. 影响干旱灾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干旱灾害强度的因素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大致归纳为六种:()降水量偏少的程度是决定各类干旱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由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降水量偏少的程度也影响着各种水资源短缺的程度。()不同作物和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作物品种或生育期的不同水分的需要量不同,受旱程度就有较大差异。()土壤种类、性质、结构、厚度,
7、甚至耕作措施、施肥等都与土壤干旱的程度有关系。()各种大气参数对干旱影响。如大气的湿度及风速制约气温的高低等。()人类活动及社会因素对干旱影响。人类的过度放牧、农垦、毁林开荒助长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这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超越了自然条件的承受能力,助长了自然原因的影响,加速了荒漠化和干旱化的进程以及干旱灾害的严重程度。()大气环流和主要天气系统持续异常对大范围干旱有重要影响。3. 暴雨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暴雨的形成除需要有凝结核,还需要充沛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持久的作用时间及有利的地形等条件。()充沛的水汽供应。大气中水汽含量越高,越有利于暴雨的形成。通常要求在外围(面积至少
8、比暴雨区大倍)有大范围的水汽辐合,即有水汽的输送和累积,并集中到较小范围的暴雨区,以供应暴雨形成所需要的水汽。()强烈的上升运动。低层的水汽必须上升到空中才能凝结成云雨。大气中与暴雨形成有关的垂直运动大致有种:锋面抬升作用引起斜压性上升运动、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引起的大范围动力性上升运动(台风的形成即是靠这种运动)、中尺度系统引起的强烈上升运动和地形引起的上升运动。()持久的作用时间。即降雨天气系统启动缓慢、静止不动和多次重复出现降雨系统,使作用时间持久,雨量明显增大。()有利的地形。暖湿气流遇到山脉和丘陵被迫抬升,构成暴雨形成的有利条件。最大雨量往往出现在高度的迎风坡上。4. 影响干旱灾害强度
9、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干旱灾害强度的因素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大致归纳为六种:()降水量偏少的程度是决定各类干旱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由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可以互相转化,因此,降水量偏少的程度也影响着各种水资源短缺的程度。()不同作物和作物的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作物品种或生育期的不同水分的需要量不同,受旱程度就有较大差异。()土壤种类、性质、结构、厚度,甚至耕作措施、施肥等都与土壤干旱的程度有关系。()各种大气参数对干旱影响。如大气的湿度及风速制约气温的高低等。()人类活动及社会因素对干旱影响。人类的过度放牧、农垦、毁林开荒助长了土壤侵蚀,水土流失,这种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超越了自然
10、条件的承受能力,助长了自然原因的影响,加速了荒漠化和干旱化的进程以及干旱灾害的严重程度。()大气环流和主要天气系统持续异常对大范围干旱有重要影响。5. 简述“绿色行政体系”的概念及内涵。“绿色行政体系”即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整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办公和绿色行政管理活动两方面内容。绿色办公是指机关在办公活动中如何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如何回收重复利用资源等。绿色行政管理活动主要是对政府部门管理行为进行全过程的规范,尽量把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6.洪涝灾害防治工作有哪些?在洪涝灾害防御中,应加强以下方面工作:()提高暴雨的预报水平,同时加强汛期堤防、水库、通讯建设
11、和管理,实现通讯、预报、报警网络化,争取防汛抗灾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提高全民的防汛意识,把防汛准备和抢险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加强水利建设投入,改革投资体制。()强化薄弱地带的防洪能力。()加强防洪法制建设,建立执法体系。()加强防洪灾害研究,调整防洪规划。7预防干旱有哪些措施?()正确估计水资源量,充分利用水资源。中国已拥有大量水文气象资料,可以对中国的降水量与水资源量分布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当前的分析以及人们所获得的关于中国水分状况的认识与评价仍有一定缺陷。只有正确估计水资源量才能更好地使用,减少水资源短缺,达到预防干旱的目的。()开发新水源,加大灌溉用水。在水资源
12、短缺的地区,开发新水资源,满足灌溉抗旱用水是减少干旱灾害的有利途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修建蓄水工程,通过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坝,形成水库,可供给干旱期农业灌溉用水。跨流域调水工程。世纪年代以来中国已实施了项跨流域调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人工增雨,开发空中水资源。水资源与污水的利用。尤其在国内外淡水资源缺乏而微咸水和咸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截蓄雨水。()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强植被建设与水利工程。植被建设与水利工程是人们预防干旱的重要生态方法,植被建设可以改变地表层的水土条件,它既能含蓄较多的水分,又能防止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发展水土保持农业。从宏观来看,造成缺水原因有的属于资源
13、缺水,有的属于污染缺水,由于管理不善,属于浪费性的缺水。根据各地的缺水原因,在防治干旱方面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因地制宜。全国各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结果表明,各种水土保持农业技术一般可减少水土流失,可增产粮食。水平梯田可减少水土流失以上,如果再加上培肥土壤、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可显著提高,大面积水平梯田单产可达到一般坡地的倍。水土保持是抗旱的基本措施,只有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再采取其他有效抗旱措施,才能取得抗旱的良好效果。()采用综合措施发展旱地农业。中国热量资源丰富多样,农作物从北向南依次由一年一熟到两熟、三熟。同时,降水量的地区差异造成了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组合上的地区差别。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种植
14、制度,科学的间作套种,能使各种作物在各自比较适宜的季节内,使水分的季节变化与作物的需水规律尽可能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8.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预测有哪些方面?综合各种气候模拟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对农业热量资源影响。我国大于活动积温等值线将向北推移。()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各流域水流量将减少,潜在蒸散量增加。()小麦、水稻气候生产力,在降水减少地区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种植界限和种植制度。()主要造林树种和珍稀濒危树种的适生面积将缩小,至年可减少左右,草原干旱出现几率增大,草地初级生产力下降,面积减少。()由于气候的突变引起的气象灾害可能增
15、加。9.梅雨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梅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梅雨时节正值江淮流域广大地区夏收夏种,适时适量的降水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早梅,正好出现在春耕夏播作物需水之时,但过多易涝,对油菜、小麦容易造成湿害和赤霉病害,过少又易形成干旱。梅雨来得过晚,影响夏种。梅雨过长,降水量过多,往往造成洪涝灾害。梅雨期过短,降水量少,甚至空梅,则会形成严重干旱灾害。10.台风形成的需要哪些条件?(1)暖洋面。高速旋转的台风得以维持和发展的主要能量来源是高温、高湿、层结不稳定的空气不断上升,大量的水汽凝结释放的潜热。()合适的地转参数。离赤道纬距以外,地转参数有利于气旋性涡旋的发生。因此,台风都在离赤道纬距的热
16、带洋面上形成。()对流层风速切变小。如果对流层铅直风速切变大,即高空风速很大,则热带洋面上积云对流产生的凝结潜热将被迅速输送出初始扰动区上空,不利于台风形成能量积聚。只有当对流层铅直切变小时,对流层上下层空气的相对水平运动小,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在加热一个有限范围内的同一气柱内。()作为台风发生发展必需的环流场动力条件是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以及整层强上升气流。台风都是从一个原先已存在的低层低压扰动(即台风的胚胎)发展加强而形成的。11.城市气象灾害有哪些特征?城市气象灾害具有如下特征:()城市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于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城市气象灾害也多呈周期性和季节性,如热带气旋(台
17、风)、暴雨、龙卷风和雷电等重大灾害性天气都发生在夏季,大雪、冰冻、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都发生在冬季,春季和秋季灾害性天气相对比较少。因此夏季是一年中城市防汛减灾最重要的时期。()城市气象灾害具有连锁性。城市里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工程之间联系十分紧密,一旦发生气象灾害,损害其中的某一个系统,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城市气象灾害损失严重。由于城市人口和经济集中,发生同等剧烈程度的气象灾害,损失要比周围地区大。()城市气象灾害影响大。城市通常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发生重大气象灾害后,必然影响到周围村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2.应对城市气象灾害的研究包括哪些方面
18、?为了减轻城市气象灾害,加强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应从以下方面对城市气象灾害进行研究:()城市气象灾害变化规律研究。重点研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气象灾害(干旱、雨涝、雷电、大风、大雪、高温热浪、低能见度等)的时空演变规律,包括城市规模与热岛效应、城市下垫面变化对气象灾害时空分布和强度演变的影响,城市灾害发生的气象要素阈值,城市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等。()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包括城市发展规划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城市生命线系统安全的气象风险评估技术以及重大城市建设工程的气象风险评估技术研究,探讨城市恶劣气象条件(致灾因子)与城市承灾体的统计关系,各种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
19、、气象灾害与城市保险业管理等关系。()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和减灾工程技术研究。包括人工增雨、防雷、消雾和高温防御新技术及其应用试验,城市气象灾害预警和防御效果客观评价方法、气象灾害应急对策及城市综合安全减灾管理技术研究。13.按面积大小分沙尘暴的沙尘源类型?沙尘暴的沙尘源,按其面积大小分为以下种:()主要来自植被覆盖率很低或地表覆盖浮沙的各种沙质草原与沙质荒漠;()沙漠与沙地;()裸露、疏松的旱作农耕地、无植被覆盖的撂荒地与轮闲地;()干涸的沙质湖泊、河床、河滩及向外扩张的活化半固定沙丘;()各种因开挖植被、工程施工产生的裸土地;()大量浮沙土堆积的荒地。14.沙尘暴形成有哪些条件?现在学术界认为
20、,沙尘暴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一是物质基础,即地面上裸露的干燥、疏松的物质,如沙尘,沙漠和粉尘;第二是动力条件,即大风;第三是环境气候条件,如降温。在这三个因素中,大风是卷扬沙尘的动力,沙源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而不稳定的空气是将沙尘卷入高空的热力条件。也就是说不稳定的空气产生强风,强风卷起地面上裸露的干燥、疏松的沙尘,便产生了沙尘暴。可见,地表性质和气象条件是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地表性质表现为:土质松软、干燥、无植被或草木生长及没有积雪。天气条件包括强烈而持久的地面风、垂直不稳定的气象条件及没有降雨降雪天气现象。15.城市气象灾害形成的有哪些主要原因?城市气象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城市
21、所具有的抗灾能力与灾害性天气的巨大自然能力不平衡造成灾害;()城市的建筑布局不合理和抗风能力不强易造成风灾;()城市排水设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易引起局部洪涝;()城市防雷设施薄弱,易造成雷电灾害。16.暴雨的一般触发条件有哪些?(1)锋面抬升。如果一条冷锋前出现一片位势不稳定区,并且冷锋的启动速度大于这片不稳定区的移动速度,那么冷锋一进入这片不稳定区以后,就可以促使强雷暴生成。低空急流的抬升。当低空急流增强时,在急流的左侧出现强辐合区,可以触发强对流天气。(2)地形抬升作用。在大尺度的上升运动区域内,如果有小的山丘存在,则这种山丘造成的地形上升运动可以加强大尺度的上升运动。地形对上升运动的作用
22、,除地形抬升外,还可以产生准定常的辐合区或背风波,均可对不稳定能量起触发作用。(3)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近几年的地球同步卫星云图指出,在早晨有雾或层云覆盖的地区内,午后不会有对流发生。相反,在云区周围的边界地区,如在早晨是晴空的地区,则午后却出现积雨云和雷暴。这是因为天气晴朗时,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剧烈增温,大气温度随着升高,就会出现空气上升运动,对流发展。17.暴雨的标准?(一)暴雨标准为了区别不同的降雨强度,我国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小于称为小雨,为中雨,为大雨,大于为暴雨,为了实际应用,称日雨量以上的为大暴雨,以上为特大暴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造成了各地降雨频度和强度的悬殊
23、,因此,不同地区还规定了适于本地区的暴雨标准。如广东规定: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者为暴雨;西北地区有的则把日降雨量大于或等于者定为暴雨。三、论述题1. 试论述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对人类危害的方面,因此,人类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有被动适应和主动地采取措施。人类对气候变化的主动适应是减少气候对人类健康及生活的不利影响及利用气候环境的过程,是为增强社会及经济活动的生命力,减少其对气候依赖及社会对气候系统的脆弱性而采取行为或经济结构全部调整的过程,因此,人类适应气候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行动。气候变化研究是认识气候变化原因和可能后果,减轻气候
24、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以及使人类社会适应不可避免后果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气候变化是自然存在的,只不过有快慢过程,人类要发展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由于农业、工业和消费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复杂性,因此气候变化的严重性仍有争论,但许多科学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是一个真正的威胁,虽然它的范围、规模和时机仍是难以确定的,但存在着潜在的严重变化。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广泛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决定了人类认识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从保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开展广泛合作,对气候进行研究。由于气候系统跨度的长期性、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不能马上恢复,使政策制定极不科学,面临如何对付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
25、带来的威胁。气候变异及变化的脆弱性是气候变化对环境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脆弱度依赖于环境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一个对气候变化敏感但适应能力强的环境,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较小;相反,一个对气候变化敏感而适应能力弱的环境,则气候变化对其造成的损失较大。因此分析总结发生过的气候事件,结合研究气候变化、变异及人类活动影响,不断探索变化环境中正反方面适应过程的教训,对于提高认识水平,减少脆弱性和环境适应能力非常重要。开展气候综合评估,气候变化预测研究。许多科学家提出了各种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自然社会经济各种关系和反馈过程,但有不确定之处。因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未来生态系统影响是假定的气候情
26、景,常使用综合气候情景,无区域差异和时间变化,参数化方案过于简单,因此预测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为人们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理论价值。加大各种法律法规实施。我国制定的与水有关的各种法律,如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气象法和城市防洪法直接或间接地与适应气候强迫有关。这些法的实施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强迫的适应能力,减少脆弱性的重要保证。2. 试论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气候灾害的可能影响。(一)社会经济发展对灾害影响在气象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灾害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灾害问题更突出时期。经济稳定高速增长
27、,人口进一步增加,将对气象灾害形势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力量薄弱,主要靠扩大投资和大量消耗资源与牺牲环境实现经济不断增长。在经济增长方面,虽然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学技术等途径,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但在几十年里难以完全改变现有增长模式,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环境压力还会增加。人口和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增长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更加广泛,使气象灾害的危害对象空前增多,除严重危害农业生产外,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危害将会更加突出,气象灾害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都将持续增加。中小气象灾害的防治有效度将会明显提高,但大灾或巨灾引起的
28、资源环境型灾害将进一步趋于严重,主要包括旱灾、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在全国自然灾害活动普遍发生的背景下,地区差异仍然明显,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灾害可能会呈急剧发展态势。这些压力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多种气候灾害活动趋于强烈,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减轻气候灾害的影响程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灾害的工程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不断增强,防灾工程投入和科学技术投入将大幅度增加,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水平将逐渐提高,减灾效益将会大幅度提高。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这就有可能使气象灾害问题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即全面减灾的信息时代。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初步建成地球各大圈层的高空
29、和地面监测网,能及时分析发现这些圈层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人们逐步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做到开发资源与保护自然环境这两个目标协调统一,达到综合快速减轻气候灾害的目的。(二)社会转型刺激全球气候变暖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首要任务仍是消除贫困、发展经济。而要摆脱停滞或缓慢增长状态,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工业化来解决。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我国已步入快速工业化阶段,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发展变迁到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二是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社会转型带来的居住、就业、生活和消费方式等方
30、面的深刻变化,不仅涉及社会经济问题,也涉及资源和环境问题。预计到年,我国人均达到万美元,全国人口.亿,其中农村人口占,如果不考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即以年城乡人口比例为基准,年的农村人口将高达.亿,这就意味着要考虑.亿人对能源以及相应的CO2排放需求的大幅增长带来的问题。目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用能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有很大差别。城市居民的能源消费远远高于农村,并且清洁能源如电、气等占很大比重,而农村居民则主要以生物能和煤为主。城市化进程将带动大批农村人来到城市,也就转移了人口的能源消费行为,大大增加能源消费量。此外,社会转型对留在农村的居民的能源消费模式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
31、使农民生活改善,必将带来对能源的更高要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会随之增加,工业化必然导致能源消耗以及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增长,引起大气中CO2的浓度升高,由此可能会加剧全球变暖的步伐,及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3.论述暴雨洪水灾害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水常造成严重洪灾,导致巨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占国土面积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一)对农业、交通运输的影响暴雨洪涝对农业的影响主要在当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淹没,作物被毁,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32、。对国民经济及其他部门的影响,不仅在当年,还可能滞后甚至几年。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铁路所负担的运输任务越来越繁重,但是每年汛期各类暴雨洪水对铁路正常运输和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危害。我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长度万多,西南、西北地区铁路经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其中成昆、宝成、天兰、阳安、兰新、兰青等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二)对水利设施、城市和工业社会的破坏影响暴雨洪水对水利设施包括水库、堤防、渠道、塘堰、电站、泵站等的破坏很严重。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集中在城市。我国大中城市基本上
33、都是沿江河布设,受江河洪水威胁严重,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对社会影响主要指对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口伤亡、流移以及对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破坏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水灾具有伴生性特点,水灾发生以后还会导致一连串的次生灾害,疫病即是其中一个方面。水灾与疫病常有着因果的关系。水灾造成瘟疫的爆发和蔓延,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更甚于水灾本身。(三)洪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洪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个方面:()引起水土流失。全国因洪水水土流失面积万km2(年),约占国土总面积,每年表土流失量约亿,带走大量氮、磷、钾等养分。()破坏耕地。一是水冲沙压,毁坏农田,其
34、次是洪涝灾害加剧盐碱地的发展。()对河流水系水环境有破坏性影响。(四)暴雨引起滑坡、泥石流灾害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质结构部位,为山地,加之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相当严重。我国泥石流的爆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激发的,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是相一致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且一般发生于多雨的夏秋季节。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这个期间。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三个月,尤其是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这两个月的泥石流发生频率较高。我国有泥石流沟万多条,其发生规模大、频率高、危害严重的地
35、区主要有:滇西北、滇东北山区,川西地区,陕南秦岭大巴山区,西藏喜马拉雅山地,辽东南山地,甘南及白龙江流域,这些地区都是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区,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大暴雨或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4.论述综合减灾对策。气象灾害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影响,它们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因此,加强气象减灾和建设综合研究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问题。综合减轻气象灾害主要强调经济建设与防灾、抗灾与恢复一起抓,行政管理部门相互配合,气象灾害预测研究部门、工程建设、政府机构及社会相互结合,促进灾害科学自然态与社会
36、态的结合,数据观测、灾情资料、趋势预测交流、发布警报与救灾措施结合,政府科技行为与社会安全化活动结合,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气象减灾教育,提高减灾意识。减灾教育应是全民教育,有必要列入中小学课程内容,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各级领导对减轻气象灾害意义的认识,加强防灾减灾的投入,改变目前在这方面重抗灾轻防灾和重工程减灾轻非工程减灾的倾向。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二是防御灾害,减轻灾害的损失,从而获得相对的经济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减灾也是增产,也有重大经济效益。()加强气象减灾研究,加快发展高技术减灾。就目前的科学
37、水平而言,人们对气象灾害形成规律的认识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对特大灾害和突发性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的形成更缺乏了解,例如对特大暴雨和强风暴的形成、台风移速和强度突变的原因等还不清楚,预测更加困难,对异常气候事件的预测也缺乏有效办法,因此要鼓励这方面的创新研究。现代科技的发展,进一步为气象减灾、防灾提供了信息化、网络化服务的科技手段,因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为减灾服务成为减灾的趋势。人类在同自然灾害的长期斗争中,对经常发生的灾害有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系列减灾途径和方法,对灾害监测、预警的手段已有很大改善,一些先进技术如飞机和卫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
38、气象减灾。但还需要加速发展高技术减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及时、全面掌握重大气象灾害演变规律,提高国家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天气气候灾害损失。()进一步明确防灾重点,提高城市防灾能力。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经济开发区和城市一旦遭遇重大气象然灾害,其损失将会比其他地区大得多。因此一般都应视为防灾重点地区,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地区的防灾工程和非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教育和减灾法制教育,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防灾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把减灾建设纳入经济建设规划。减轻气象气候灾害损失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减灾建设既是经济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急需,应将减灾建设作为经
39、济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保证减灾建设的经费和技术投入。在经济建设中,必须把自然资源开发与减灾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加强资源、环境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消除灾害隐患,确保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轻极端天气和气候灾害的影响,加大防范巨灾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性巨灾破坏程度和损失。据年资料统计,气象灾害是影响最广、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分别占全球受灾和因灾死亡总人数的和,而气象的重大灾害几乎都是由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所造成。尤其是台风、暴雨、高温热浪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因此在防灾工程、减灾管理与应急预案、资金与物资储备等方面作好防范巨灾准备。()充分认识气象减灾的长期性、
40、艰巨性,坚持远近结合的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保障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减轻气象灾害是一项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全面过程的长期性战略任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远近结合既有战略性的长期考虑,又必须根据减灾形势和可能进行具体的短期安排。对各地区、各种自然灾害进行全面防范,但防范气象气候灾害需要巨大的投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有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即本着全面减灾与重点减灾相结合的原则规划部署减灾工作,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把气象减灾与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广泛坚实的减灾基础,提高减灾综合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41、,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与自然变异活动密切相关外,受人类资源和环境开发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减轻气象灾害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仅需要防灾工程、抢险救灾、安置灾民等各种直接减灾措施,而且需要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充分的减灾效果。相反,如果单纯实施直接防灾、抗灾工程,忽视资源保护与环境治理,就会事倍功半,或边治理、边破坏,再大的减灾投入也付之东流,被新的灾害所抵消。()推动减灾产业化,提高减灾综合能力,拉动经济增长。现代减灾不是单纯的社会公益事业,它在更大程度上是一项产业活动,如农业灾害保险。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减灾工程的产业性质在防灾、
42、抗灾、救灾、重建等各个环节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减灾工程使受灾地区、单位或个人减少了灾害损失,获得了减灾利益。而实施减灾工程的企业也将获得相应收益。因此,在社会化减灾系统中,一方面要加强政府领导和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进减灾产业化进程,进而实现减灾目标。()加强减灾规划,提高减灾管理水平。全面制订减灾规划,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测,建立灾害预警系统与信息系统,开展风险评估与灾害区划,建立防灾减灾管理法规,使防灾、减灾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加大西部农业减灾。农业生产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状况不但直接影响人民生活,而且影响其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西部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在所有产业
43、中承受灾害的能力最低,而且农业气象灾害最严重。危害西部的农业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雹灾、干热风以及次生灾害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因此西北农业减灾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水土资源,防治其他生态灾害。同时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优良品种、改善土壤、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生产的防御能力。()因灾制宜。由于气象灾害种类多,在突发性和可预测性及可防程度上有差异。因此必须采取因灾制宜、因地因时制宜的办法进行不同内容预防减灾,提出适合该地区的防灾减灾措施。如西部地区气象条件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要恶劣,气候变率大,地区差异明显,气象极值多,由此带来了不利于经
44、济发展的气象灾害,使农、牧业生产损失严重。而且地域差异较大,对生产规划难度大,光热条件组合不合理,农作物生产潜力小,对这种情况要发展陕西、宝鸡及西部的经济,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就必须在对该地区气候条件有充分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尊重气候变化规律,减少盲目性,发展农业经济。5.论述“绿色行政体系”的建设方法(1)进行现状评价在“绿色行政体系”建立之前,应对各政府部门的环保现状进行评价,即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收集与“绿色行政”有关的资料,了解各政府职能部门的环境现状,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部门内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进行评估,以便各部门的领导者能及时了解现状,提出预防措施并做出决策。对各政府部
45、门的现状评价包括政府内部的自我评价和专业环保机构进行的专家评价两部分。内部自我评价可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调查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自身;专家评价是指由专家凭借其知识和经验,对各政府部门的现状进行判断和评价,以此来指导、推进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2)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是“绿色行政体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对政府行为的环境因素有一个客观、准确和全面的认识,是政府履行其环境职责的首要前提条件。因为只有确定了环境因素,各级政府部门才能在决策和管理时将其加以考虑,推动对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政策的实施,及时改进那些对环境有消极影响的政策;同样在“绿色行政体系”中,其他要素几乎都与环境因素相关。在识别过程中,尤要注
46、意识别重要环境因素。(3)确定体系的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是一定时期内要实现的环境管理的目的。目标和指标应该由各部门制定,并由市属各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审批报市政府,并向部门内工作人员发布;环境目标和指标要有规定的时间限制,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做出适宜性评审,酌情予以调整;目标和指标可以广泛适用于整个部门,也可以只适用于该部门的个别行政活动;在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时,要考虑相关方的观点和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市民的观点,以及部门内对实现目标和指标负有责任的工作人员的意见。(4)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环境目标和指标制定后,为了更好地贯彻、实现目标和指标,就
47、有必要制定具体的管理计划和行动措施,这便是环境管理方案。在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环境管理方案应该是动态的,应定期评价以反映政府各个部门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变化;政府的各个部门应对环境管理方案的要求做出规定,对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修订进行监督;环境管理方案起草后,要听取执行该方案的相关下属部门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以使在管理措施上确保经济性和实际操作性的合理、适宜、可行,使管理工作协调地纳入到政府各个部门的整体管理之中。方案确定后,应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形成文件。(5)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政府部门的最高管理者对“绿色行政体系”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绿色行政体系”是否适合于法规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等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对“绿色行政体系”的全面审查,是一种很重要的监督机制。最高管理者定期组织管理评审,根据“绿色行政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评审方针、目标以及体系的其他要求,来规范管理评审以确保“绿色行政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管理评审为最高管理者评审(6)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建立应遵循PDCA模式。体系中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运行控制程序,并且采用了日常监督、内审、管理评审三级监控手段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但它只是一个初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