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11730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1.文学常识 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2.文章思想内容 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3.重点词语挑逗(tio du):撩拨;逗引。枯槐(k hui):槐树意思:枯了的槐树。终极(zhng j):最后,这里指的是(生命)最后的终点。迸溅(bng jin):向外四溅。繁密(fn m):繁多,密集,繁茂。伫立(zh l):长时间地站着。凝望(nng wng):目不注目远望。伶仃(lng dng):孤独,没有依靠

2、。稀零(x lng):稀少,零星,形容稀疏的样子。忍俊不禁(rn jn b jn):忍不住笑。仙露琼浆(xin l qing ji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酒,多喻美酒。后比喻酒非常鲜美。蜂围蝶阵(fng wi di zhn):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就像在列阵一样。盘虬卧龙(pn qi w lng):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如龙一般。发端(f dun ):开始,起头。依傍(y bng ):依靠。4.重点句子(1)从三个方面写紫藤萝花 答:A、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

3、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C、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的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写气味还带着颜色,是梦幻吗? 答:作者将香气写成浅紫色,写成梦幻,是为了突出紫藤萝的茂盛,进而引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与思索。(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答: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

4、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5.重要问题故事情节脉络梳理(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主要用了些什么方法? 答:按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主要抓住色彩、形象、情态几个方面来写。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比喻:“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

5、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无论是比喻还是拟人都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美丽与生机的赞美之情。(2)作者生动形象地给我们描绘出紫藤萝花的一些什么特点? 答: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让人感到这一树紫藤萝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活泼,那么妩媚,那么充满了无限生机。(3)这时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答:看花前,作者因她的弟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

6、痛”;看花后,“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心情慢慢地感到愉悦了。(4)过去紫藤萝为什么会遭劫难呢?从哪些词语可以反映出来? 答:因为文化大革命遭的劫难。从“十多年前”说明正好是那个年代,从“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5)怎样理解后两段的一连串比喻句和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呢? 答:“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算不了什么,于是作者“加快了脚步”,融入了这永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之中,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生。(6)文中

7、表现认识升华和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7)本文的第二部分的倒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个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8)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答: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对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9)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

8、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 答: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第18课一颗小桃树1.文学常识选自贾平凹的平凹散文 ,贾平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2.结构梳理眼前场景:小桃树被风雨摧残。回忆过去:栽种小桃树的经历。现在:赞美小桃树顽强生命力。3.重点词语矜持( jn ) 摇撼(hn ) 淅淅沥沥(x l ) 恍然(hun ) 忏悔(chn ) 猥琐(wi su ) 赤裸(lu

9、) 服侍(shi )伫立:长久地站立。 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矜持:拘谨,拘束。 猥琐:(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含贬义。楚楚:娇弱柔美。 祸不单行:形容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祸:灾难。恍然:忽然醒悟的样子。 4课文梳理第一部分(第 1 段) ,引文部分,表达“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并在对小桃树的同情爱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对自我、对生活的“忏悔” “安慰” ,暗示小桃树对“我”的特殊意义。第二部分(第 2 段) ,写眼前情景,开花的小桃树经爱风雨磨难,抒发怜悯、痛心、自责、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儿地大

10、,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 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 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写这场春雨雨量大,来得早,下的时间长,连“我”也不得不深闭柴门,伫窗坐下了,为小桃树处境的艰难做了渲染。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 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细致描写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的情状。 )啊,它已经 老了许多呢, 瘦了许多呢, 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11、 (拟人,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瘦” 字用得十分贴切; “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 ,令人痛心。 )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 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 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儿。 (作者无奈地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个“孱头” 。作者的怜悯、 自责,既照应了开头“常常自个儿忏悔” ,又为下文写小桃树的生长给“我”的启示做了铺垫。 ) 第三部分(第 3 至第 8 段) ,回忆小桃树艰难曲折的生长过程以及“我“的人生经历。第3段写奶奶给“我们”桃子,启发了“我”孩提时代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 往,满怀希望地种下了一个桃核。 第4段:它长得很委屈,是

12、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表现了它的可怜。 “委屈”一词,既写出了树芽的情态,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情感。 )第5段: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 ( “长得太不地方” “谁也再不理会” ,突出了小桃树生长环境差,遭受冷落。 )第6段: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 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 “我”的梦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是充满希望的。) 第7、8

13、段,作者将小桃树的生长与“我”的经历联系起来,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的追求,以及所经爱的挫折和压抑的心情,暗示“我”的成长也同小桃树一样饱受磨难。第四部分 (第 9 段至结束) ,又回到眼前情景,响应开头,点明主旨:。 5.重点句子(1)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答:摹形,突出小桃树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2)可我的小桃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小桃树虽单薄弱小,却

14、顽强地开了花,只是仍显得那么孤单病态。(3)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 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4) 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音不懂呢。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 对人世的认识还很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我”的天真幼稚,将“我”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5)啊,小桃树

15、儿,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 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作者睹物思人,看到小桃树自然想起奶奶,包含着对奶奶深深的愧疚之情。6.主旨归纳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7.重点问题(1)本文在叙述中有几条线索? 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小桃树的经历是作为明线贯穿全文的,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本人的经历。 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 没人

16、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 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 暗线, “我”的经历: “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 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 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 “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 ,对 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明线,暗线两条线索交织,使小桃树和“我”建立了联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2)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我”对小桃树的深情。 明确:文章开头即饱含着“我对小桃树的深情;当初是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深情, 让

17、它“蓄着我的梦”种下了它,所以偏爱它;见到它长得孱弱,花儿开得惨淡,又为自己漂 泊异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生活受到挫折时,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更痛苦而又无可奈何 了,最后看见小桃树勇敢地与风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绽的花苞, “我”受到感动。 (3)文章多处写到“奶奶” ,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使作者种下桃树,奶奶打 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发芽,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 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第19课外国诗两首1.文学常识(1)普希金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18、;“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2)弗罗斯特: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2.重点字词 瞬息(shn ) 涉足(sh ) 荒草萋萋(q )3.文章主题思想(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劝慰的口吻告诉人们生活中不可能没有挫折,面对挫折时要正确对待它,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2)未选择的路借助自然界之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人们人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如果选择了就不能回头,因此必须慎重,不能随波逐流。4.重要问题(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答:第一部分:面对困难和挫折

19、,保持镇静和乐观;第二部分,面对未来,需要充满信心和希望。(2)未选择的路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 答:A、感叹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B、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C、未选择即是选择。(3) 这两首诗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面人生; 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1.文学常识(1)陈子昂,(今属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有诗集感遇诗

20、陈伯玉集等传世。(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4)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5)龚自珍,清代思想家、史学家、诗人,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后人辑有龚自珍全集。2.重点字音怆然(chun )吟鞭( yn ) 涕( t ) 岱宗(di ) 决眦(z ) 凌(ln )3.重要问题(1) 登

21、幽州台歌中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2)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诗句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尾联是整首诗的主旨句,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 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答:诗句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

22、高。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4)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妙在何处? 答:诗句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衍生意义: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妙在于描写难状之景以及对仗的工巧,而且出语自然天成,又富于哲理,耐人咀嚼。上句通过“疑”字把徐行山西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之感,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承上,把移步所见的繁花似锦的春日美景,描绘得宛然在目。这样使

23、感觉的形象与视觉的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动人而又奇妙的画面。(5)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衍生意义: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喻自己辞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在这里,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形象的比喻中表现出一种不甘自弃、昂扬奋进的精神。第六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1.文学常识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国名)作家茨威格(人名)。2.文章思想内容 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

24、和他的队员们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歌颂他们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他们,颂扬了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斯科特探险队在争到南极点的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作为失败者却要为胜利者作证,而且全队都在归途中覆没,世人都为他们而悲痛,所以这是悲剧;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们在探险途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是高贵和震撼人心的,所以这出悲剧又是伟大的。3. 重点词语拽zhui:拉。无垠yn:没有边际。癫din狂:言行举止不庄重、轻佻。凛ln冽:刺骨地寒冷。吞噬sh:吞食;并吞。销蚀sh:消损腐蚀。羸li弱:瘦弱。姗姗(shnshn 都是一声)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25、。 千辛万苦: 形容极多的艰辛劳苦。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也说露宿风餐。闻所未闻: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稀罕。 夜不成眠:晚上睡不着觉。精疲力竭ji: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闷闷不乐mn:因有不开心的事而心里不快活。毛骨悚然sng:形容很害怕的样子。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自己的威风。洋洋得意: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怏(yng)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忧心忡忡chng:忧愁的样子。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畏缩不前:害怕而不敢向前。鲁莽大胆:胆子大,说话做事不经考虑。莽撞。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语无伦(ln)次:话讲得很乱,没有层次。

26、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与其毋(w)宁:与其不如4.重点句子(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作者在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

27、伙伴沮丧,无奈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

28、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它们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心灵的冲击。(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崇高的赞誉,意思是斯科特

29、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这话在全文中可作为主旨句,起点题的作用。5.重要问题悲剧失败之悲阿蒙森一行已先到到达南极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死亡之悲在归途中全部队员牺牲了故事情节脉络梳理时 间地 点人物及事件12.1.16白色雪原斯等人发现自己晚到半月12.1.18南极点斯等人到达极点,伤心并要作证12.2.17屠宰场地埃文斯死去12.3.2贮藏点四人感到可怕的绝望12.3.21帐篷里无法离开帐篷12.3.29帐篷里等待死神来临并写书信12.10.29营地一探险队出发寻找他们12.11.12帐篷发现

30、尸体并垒了石墓伟大之处、悲剧所在伟 大热爱探险事业,勇于为事业献身从容面对死亡强烈的团队精神诚实、守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第22课太空一日1.文学常识 太空一日是选自杨利伟的天地九重 ,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2.文章写作思路作者写了杨利伟飞天、在天空、归途的优异表现,主要表现了杨利伟作为一名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也正是

31、因为这种境界、这种毅力,他才能在飞天的险境中,顺畅地调动意志力。3. 重点词语 炽热(ch) 轮廓(ku) 模拟 遨游(o) 严谨(jn) 稠密(chu) 概率(gil) 烧灼(zhu)五脏六腑(f) 千钧重负(jn)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p)4.重点句子(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答: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高兴。(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答: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3)

32、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答: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切心情。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1.文学常识(1)作者名片 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2)文体知识 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2.文章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写她深陷地心只能通过传感眼镜感性地了解地球的故事,歌颂了乐观、敬业为了科学而不怕献身的精神,

33、也表达了最平凡的事物才更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哲理。第24课河中石兽1. 文学常识(1)体裁:文言笔记小说(2)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本文选自其中。(3)作品:l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全书主要记叙妖怪鬼狐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另外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在书中也有记述。l四库全书:分古今图书为经、史、子、集四档。2.重点字音河干(gn) 圮(p) 棹(zho ) 曳(y) 铁钯(p) 木杮(fi)湮(yn ) 啮(ni )坎穴(xu)溯流(s) 臆(y )断 欤(y)3.重点词义沧州南一寺临河干(临:靠近)

34、山门圮于河(圮:倒塌)二石兽并沉焉(焉:于此)阅十余岁(阅:经过,过了)竟不可得(竟:终于,到底)棹数小舟(棹:船桨,名词用为动词,这里是划船)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你们)是非木杮(是:这)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岂:怎么;为:被;暴涨:洪水;去:离开)不亦颠乎(颠:颠倒,错乱)众服为确论(为:认为;确论 :精当确切的言论)盖石性坚重(盖:因为)啮沙为坎穴( 啮:侵蚀、冲刷;为:成为)转转不已(已:停止)求之下流,固颠(固:固然、当然)如是再啮(如是:像这样)然则天下之事(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知其一(但:只)可据理臆断欤(臆断:主观地判断;欤 句末语气词,吗,呢)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4.

35、重点句式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 (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表被动,可译为“被”)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5.句子翻译:(1)原文: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译文:过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竟然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2)原文:“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3)原文: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译文: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

36、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4)原文: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译文: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5)原文: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原因是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6)原文: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译文: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掉在坑穴里。(7)原文: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译文:像这样冲击,石头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8)原文:求之下流,固颠;求

37、之地中,不更颠乎?”译文: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9) 原文: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6.重要问题(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答:寺僧高估了水流的推力,忽视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只注意了“石性沉重,沙性松浮”,却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老河兵经验丰富,将石性、沙性、水流的因素全面综合考虑,所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前两者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

38、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2)文中写道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答:讲学家的“笑 ”是嘲笑寺僧无知,只按照常理做事,因而寻石兽而不得,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和自信的心态。老河兵的“笑”是 嘲笑讲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认识错误,以及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既是对讲学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他的自信与自狂。(3)文章最后一句话有何含义和作用?答: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39、。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最后一句用的是“反问”的表达方式。用以点题,强调主题思想:有的人只关注事情的表面现象,而不深入思考分析其中的道理。(4)说说本文对你的启示。答: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要多方面考虑问题。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实践出真知。亲爱的读者: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1、生活不相信眼泪,眼泪并不代表软弱。23.4.44.4.202311:

40、3211:32:114月-2311:32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二二三年四月四日2023年4月4日星期二3、成功都永远不会言弃,放弃者永远不会成功。11:324.4.202311:324.4.202311:3211:32:114.4.202311:324.4.20234、不要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开始而笑。4.4.20234.4.202311:3211:3211:32:1111:32:115、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星期二, 四月 4, 2023四月 23星期二, 四月 4, 20234/4/20236、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11时32分11时32分4-4月-234.4.20237、放眼前方,只要我们继续,收获的季节就在前方。23.4.423.4.423.4.4。2023年4月4日星期二二二三年四月四日8、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11:3211:32:114.4.2023星期二, 四月 4, 2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