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考试 会计实务 章节要点总结 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师考试 会计实务 章节要点总结 完整版.doc(2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2.资产、收入、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二、知识点详释1.1 财务报告目标一、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1.2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1.2.1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和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
2、期和货币计量等四个假设。一、会计主体(一)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界定1.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比如,甲公司的会计所要描述的资金运动是甲公司这个空间范围内的资金运动,而且是站在甲公司的角度进行反映和描述的,则甲公司就是会计主体。2.一般来说,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可以确认为一个会计主体,设置会计核算体系描述属于该空间范围的资金运动。除此之外,可成为会计主体的经济组织还包括:企业、企业集团(即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联合体)、事业单位等。(二)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别法人是一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组织,法律赋予它等同于自然人一样的人格
3、,以便于其独立地行使权力并承担自身的义务。成为一个法人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法人肯定是会计主体,但仅仅独立核算是无法足以支撑其成为法人资格的,所以,是法人的一定是会计主体,是会计主体的不一定是法人。比如:企业集团、企业独立核算的车间均是会计主体而非法人。【要点提示】会计主体假设在测试中常见的测试角度是会计主体与法人的区分,常见于多项选择题。(三)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简言之,就是会计应当仅为特定的会计主体服务。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四
4、)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事项的范围;2.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总之,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圈定会计的核算范围。二、持续经营(一)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假设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被清算。即假设企业的经营活动处于一个正常运行状态。(二)持续经营假设的目的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开展提供了正常的业务背景。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上会有较大差异,只有假定企业在可预期的未来不会破产清算,会计核算才可正常进行,否则将依据破产清算时的特殊规定进行处理。(三)例外情况当有确凿证据(通常是破产公告的发布)证明企业已经不
5、能再持续经营下去的,该假设会自动失效,此时企业将由清算小组接管,会计核算方法随即改为破产清算会计。三、会计分期(一)会计分期假设内涵会计分期是将企业持续不断的资金运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期间,以分期提供会计信息。(二)具体划分方法会计期间通常有四种口径:即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按年度口径所编报表为年报,其他期间所对应的报表为中期报告。(三)会计分期假设的目的会计分期假设目的在于分段提供会计信息,以达到实时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运动的目的。四、货币计量(一)货币计量单位假设的内涵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该假设包括两个意思:1.会计仅反
6、映那些能以货币表达的信息,如果一个信息本应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但苦于无法用货币来表达的,则只能无奈地排除在会计核算范围之外。比如,人力资源就应该作为企业的一个关键资产进行账务反映,但人力资源的货币计量尚无法广泛地达到实践的可操作性,因此大部分企业是不反映人力资源的。2.币值稳定假设为了会计信息的稳定性,货币计量假设还包含一个假定币值不变的含义。(二)货币计量单位假设的目的在诸多的计量手段中,只有货币标准是具有最大限度的无差别性和统一性的,货币计量单位假设为会计活动的开展选定了主要核算手段。(三)货币计量的要求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选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核
7、算,但应提供以人民币反映的报表,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报表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四)例外情况当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该假设不成立,应改用物价变动会计或通货膨胀会计。1.2.2 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
8、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一、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性应以可靠性为基础,即会计信息应在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作到相关性,以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三、可理解性可
9、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以便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此可比性要求企业达到如下标准: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要点提示】可比性原则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口径的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在测试中常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主要测试角度是让考生甄别几个具体实务的作法是否违
10、反或遵循该原则。五、实质重于形式(一)实质指的是经济实质,形式指的是法律形式,此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当以经济实质为准,而不受法律形式的制约。(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1.合并报表的编制;2.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3.售后回购;4.售后回租。【要点提示】在实务与原则的关联测试中,实质重于形式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考生应熟悉此处总结的实务应用案例。六、重要性(一)对于会计业务的处理要抓住重点。(二)重要程度的判断:只要具备下列中的一条即可认定为重要事项。1.金额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界定为重要信息;2.指标本质上属于重要信息,比如净利润。(三)实务中的应用案例1.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内容的选择
11、就体现了重要性原则;2.季度报告没有必要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披露详细的附注信息;3.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与权益法核算的转换。【要点提示】在实务与原则的关联测试中,重要性原则是较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测试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请考生务必关注此处总结的实务应用案例。七、谨慎性(一)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二)实务中的应用案例:1.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2.加速折旧法;3.或有事项的处理。【要点提示】在实务与原则的关联测试中,谨慎性原则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测试题型为多项选择题,请考生务必关注此处总结的实
12、务应用案例。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1.4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 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大类。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
13、资源。资产具备如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二)资产的确认条件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负债的定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负债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
14、.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二)负债的确认条件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二)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利得,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比如可供出售
15、金融资产的增值。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两种,一是形成当期损益的损失,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贬值。(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四、收入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收入的确认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16、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五、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费用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二)费用的确认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六、利润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一)利
17、润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二)利润的构成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三)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的确认依赖于上述公式中诸要素的确认。【要点提示】在这六要素中,考生应重点关注“资产”和“收入”两要素,常以实务案例是否属于某要素范畴为主要测试角度。七、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会计计量是指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记录并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
18、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
19、量的折现金额计量。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二)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三)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计量属性适用范围历史成本一般在会计要素计量时均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盘盈存货、盘盈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均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可变现净值作为存货期末计价口径的一种选择。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
20、时,公允处置净额是备选口径之一。现值当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当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时,其入账成本选择未来付款总额的折现口径;以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以未来收款额的折现作为收入的计量口径;弃置费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时采取现值口径;资产减值准则所规范的资产在认定其可收回价值时,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是备选口径之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口径选择之一。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口径选择之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口径选择;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口径选择之一。【要点提示】实务中计量属性的选择是主要考点。第二章存
21、货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存货是企业中重要的流动资产项目。本章阐述了存货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属于教材“会计要素”内容中的重点章节之一。考生应掌握: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投资者投入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二、知识点精讲2.1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2.1.1 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二)存货的确认条件1.存货所包含的经济利
22、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2.1.2 存货的初始计量(一)入账价值基础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存货的入账价值构成1.购入方式(1)非商业企业购入存货的入账成本买价+进口关税+其他税费+运费(内扣7%形成进项税额)、装卸费、保险费注:仓储费(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的仓储费)是计入当期损益的。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
23、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二)委托加工方式1.入账成本的确认委托加工的材料+加工费运费装卸费(如果收回后直接出售的,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成本;如果收回后再加工而后再出售的,则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不列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要点提示】对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会计处理,考生应重点掌握消费税与加工物资成本的关系。委托加工物资的入账成本计算是单选题的常见选材,委托加工物资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是多选题的常见选材。(三)自行生产的存货入账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备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24、(四)投资者投入方式按投资各方的确认价值来入账,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五)债务重组方式取得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入账(六)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取得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对应的进项税;2.交易损益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账面价值计量模式下1.换入存货的入账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或收到的补价)换入存货对应的进项税;2.不确认
25、交易损益;3.如果是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则据上述原理推算出换入资产总的待分配价值后,按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占全部换入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来分配其入账成本。 (七)盘盈存货按重置成本作为入账成本(八)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要点提示】存货的入账成本计价常见于单选题,考生应重点掌握购入方式、债务重组方式、委托加工方式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下入账成本的内容构成及数据推算。2.2 存货的期末计量2.2.1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确认1.成本:账面成本(账面余额)2.可变现净值的确认(1)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确认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预计销售税金可变现净值中预计售价的
26、确认A.有合同约定的存货,以商品的合同价格为预计售价。B.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按一般销售价格为计量基础。(2)材料的可变现净值的确认用于生产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终端完工品的预计售价终端品的预计销售税金终端品的预计销售费用预计追加成本用于销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材料的预计售价材料的预计销售税金材料的预计销售费用2.2.2 存货减值的确认条件发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企业所提供
27、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全额提取减值准备: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2.2.3 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1.需设置的科目“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2.会计分录(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2)反冲时:反之即可2.2.4 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1.单项比较法。2.分类比较法。适用于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2.2.5
28、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方法1.单项比较法前提下,直接对应结转。3.结转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1)如果是销售出去的,应随同存货一并结转,分录如下: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贷:库存商品(2)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方式下结转存货,其对应的跌价准备应同时结转,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具体处理见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章节。2.2.6 存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盘盈盘亏当时处理时当时处理时借:存货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存货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管理费用(正常损耗)其他应收款(保险赔款或责任人赔款)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贷:待
29、处理财产损溢【要点提示】对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侧重于盘盈盘亏的损益归属方向。第三章固定资产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阐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从购入方式、自行建造方式、租入方式、投资转入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和债务重组方式逐项解析了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则重点案例解析了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最后讲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考点:1.固定资产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数据计算,尤其是购入生产用固定资产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2.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
30、各单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3.分次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及期末“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4.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入账成本的推算,尤其是挪用生产用原材料用于生产线建造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5.高危行业企业专项储备的会计处理;6.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待摊支出的分摊;7.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各期租金费用的推算;8.弃置费用的处理原则;9.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的折旧计算,尤其是减值计提与年限平均法的结合处理;10.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复核的会计处理原则;1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改良后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额的推算;12.固定
31、资产处置损益的科目归属及金额计算。二、知识点精讲3.1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3.1.1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一)固定资产的特征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3.固定资产是有形资产。(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固定资产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某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需要与相关固定资产组合发挥效用,例如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的高价周转件,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2.成本能够可靠
32、计量。3.1.2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是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提示:对于上面的资产,应该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暂估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有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二)不同取得渠道下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确认1.外购方式(1)入账成本买价场地整理费装卸费运输费(如果是购入生产用动产设备发生的运费还需内扣7%的增值税)安装费增值税(如果是购入生
33、产用动产设备发生的增值税则允许抵扣)专业人员服务费(2)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3)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通常在三年以上)时,应当以折现值入账。【要点提示】重点关注一次购入多项固定资产时各项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分配方法及延期付款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推算。2005年末支付设备款及增值税并认定利息费用时:A.借:财务费用83.72. 自行建造方式(1)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工程用物资成本人工成本相关税费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间接费用)(2
34、)出包方式下的会计核算入账价值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设备支出分摊的待摊支出在出包工程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共同的支出,如研究费用、监理费用等。在账务处理时应通过下列公式分配计入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待摊支出分配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100%某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某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和在安装设备支出合计分配率一般分录如下:预付工程款项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企业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的进度款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或预付账款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借
35、: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3)自营方式下的会计核算购入工程物资时借:工程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只有在购入动产类生产线所用工程物资时才允许增值税抵扣)贷:银行存款领用工程物资时借:在建工程贷:工程物资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如果该工程属于动产类生产线则无须进项税额转出)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是动产性质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工程领用本企业产品则无此项)自营工程发生的工程人员工资等借:在建工程贷:应付职工薪酬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借:在
36、建工程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在建工程发生的借款费用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借:在建工程贷:长期借款、 应付利息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试车净支出发生时应追加工程成本,试车净收入应冲减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按其实际销售收入或预计售价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毁损的净损失在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计入工程成本;工程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如为非正
37、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或工程项目全部报废或毁损的,应将其净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实际成本等,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待竣工决算后再作调整,对以前的折旧不再追溯调整。【要点提示】考生应重点关注自营工程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及成本构成内容,特别是11中所提及的会计处理原则。3.投资者投入方式按投资合同或协议价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4.租入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租赁的分类融资租赁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经营租赁实质上未转移与资产所
38、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2)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 项目承租人的会计处理出租人的会计处理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无有租赁固定资产的折旧无属正常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租金处理分摊方法按直线法或其他方法分摊入租期。如果存在免租期和出租人的代垫费用应以扣除了代垫费用后的租金余额在包括免租期在内的整个租期内分摊入各期费用(或收入)会计分录1.承租人预付租金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2.每期认定租金费用或收益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贷:预付账款银行存款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租赁收入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6.债务重组方式7.盘盈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8.固定资产弃置费
39、的会计处理(1)会计处理原则固定资产的弃置费应折现后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2)一般会计分录预计弃置费时借:固定资产(以弃置费的折现值入账)贷:预计负债每期按市场利率计提预计负债的利息费用借:财务费用贷:预计负债9.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1)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借:生产成本贷:专项储备(2)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借:专项储备贷:银行存款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A.借:在建工程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B.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C.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
40、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借:专项储备贷:累计折旧D.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3)“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减:库存股”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3.2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3.2.1固定资产的折旧(一)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范围1.不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2.折旧计提范围的认定中易出错的项目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需计提折旧,而且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因大修理而停工的固定资产需要提取折旧,但折旧费用按正常的方式处理,即不一定就是“管理费用
41、”;替换设备要提折旧。3.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要点提示】务必记住折旧计提范围及起始点,另外固定资产的折旧起始点比无形资产正好晚一个月。(二)影响折旧的因素企业计算各期折旧的依据或者说影响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折旧的基数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以月初应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2.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3.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
42、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4.固定资产已提的减值准备每计提一次减值准备,都视为一个新固定资产的出现,需重新测定折旧指标。【要点提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因素中固定资产已提减值准备是关注的重点,考生在复习折旧额的计算时必须结合减值准备的提取一并考虑。(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2.工作量法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3.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两种:双倍余额递减法另,
43、为了调整该折旧方法的误差,要求在倒数第二年改为直线法。【要点提示】对折旧方法应重点关注直线法和加速折旧法,另外需注意的是,常见出题方式是结合减值提取来测试某一年的折旧额或某一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4.折旧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费用(行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其他业务成本(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贷:累计折旧5.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
44、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要点提示】固定资产需定期测试折旧因素是否合理,因不合理而产生的调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其处理原则需结合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章节掌握。3.2.2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一)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发生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企业一般应将
45、该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固定资产原价。因已转入在建工程,因此停止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原价、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一般会计处理如下:1.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借:在建工程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2.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借:在建工程贷:银行存款等3.企业发生的某些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可能涉及到替换原固定资产的某组成部分,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这样可以避免将替换部分的成本和被替换部分的成本同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导致固定资产成本高计。借:银行存款或原材料(残值价值)营业外支出(净损失)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