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1951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实结构化预习,提高教与学实效 浅谈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本学期,我校七年级推行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经过近一学期的探讨、学习、实验,作为七年级语文教师现将自己在“结构化预习指导与管理方法”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恳求各位领导及同仁给予批评指正。一、明确结构化预习的重要意义所谓结构化预习,就是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自学课文的学习活动。“结构化预习”是“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是学习的起点,它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对课堂的学习起奠基作用。因此

2、,让学生明确结构化预习的重要意义是学好每一篇课文的重要前提,也为今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二、“结构化预习”的有效途径 结构化预习中一定要注意两个要素: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五步走势比较切实可行的:第一步,走进“问题导读单”, 本单的设计首先要有 “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等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要求明确本课目标,构建起预习目标结构图。第二步,走进文本,解决学习目标里的基本问题。就语文科目而言,准字音、通句子、明内容、理结构、清脉络等是基本问题。走进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反复读书。在实验初期,我对学生预读文本的遍数先降低到5至6遍。要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把

3、读书六字诀教给学生,即“读、划、写、记、练、思”。读,即查找工具读;划,即划着重点字词读;写,即边读边做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记,即记着笔记内容读;练,即结合练习题读;思,即思考着问题读。预习时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脑到,心到,手到。第三步、扎实基础,完成字词句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字词句的训练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问题导读单”中就有写字、注音,解词,连词成段的训练。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其他训练。第四步、深入文本,标注疑点,生成问题。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协作去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及时记下来,生成小组问题交

4、给学术助理,由学术助理交给教师,以使下一步学习更有的放矢。 对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认真给予指导。这就要引出结构化预习的另一个要素“教师”,教师的管理要有一定的方法。如:如何生成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出发提问;从学习重点出发提问;从课题出发提问;从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中提问;从课后思考题出发提问;也可以结合“问题导读单”上的问题发问等等,都不失为一些好的方法。刚试验之初,学生还不会问问题,我便抓典型带动,大力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发问,实施有效的管理策略。问题交到教师手里,这时,教师要深入学习文本(知识、目标、技能),了解学生差异,并进而评价学生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的喜悦

5、感。然后要结合自身的积累进行课程整合,创造情景导入教学环节。此时,我们教师还要从策略、不足、形象、话语、过程、方法、时间进行细致的思考安排。第五步: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这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环节。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对文本产生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尝试了某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在此基础上。针对“问题导读单”学生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以检验预习效果。教师适时对学情进行评价,这样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关注学生的焦点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总而言之,抓好结构化预习,加以有效的管理作为保障,既有利于提高课堂实效,又有利于强化问题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