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自考内参笔记 自考押题小抄 自考包过非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2189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自考内参笔记 自考押题小抄 自考包过非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自考内参笔记 自考押题小抄 自考包过非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自考内参笔记 自考押题小抄 自考包过非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自考内参笔记 自考押题小抄 自考包过非答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考 03350社会研究方法样本 完整版10页主编:关信平【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第一节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社会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原则第三节社会研究方法概述第四节社会研究的过程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第一节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第二节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第三节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第四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五节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节选题第二节研究设计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第一节社会理论概述第二节从理论建构到理论检验第五章抽样第一节抽样的概念与程序第二节非概率抽样第三节概率抽样第四节样本规模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第一节测量的概念

2、与过程第二节概念化与操作化第三节指数与量表第四节测量质量的评估第七章问卷设计第一节问卷的概念、类型与结构第二节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主要步骤第三节问卷设计的主要技术与标准第四节问卷调查的实施及其优缺点第八章访谈法第一节访谈法的特点与类型第二节访谈的程序第三节访谈员的选择与训练第四节小组访谈法第九章观察法第一节观察法概述第二节观察法的基本类型第三节观察的实施过程第四节观察的信度与效度第十章实验法第一节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第三节实验的基本类型第四节实验法的优缺点第十一章文献研究第一节文献研究概述第二节既有资料的分析方法第三节內容分析第十二章研究资料的审核、整理与统计分析第一节资

3、料的审核与整理第二节资料汇总第三节定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第十三章撰写研究报告第一节研究报告概述第二节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和要求第三节普通研究报告的撰写第四节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撰写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1、“社会研究”的概念通常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而探索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的专门的科学研究活动。2、社会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说明社会现象的表面状况,还要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并且把握社会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3、“社会研究”的概念比“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研究”的概念更为宽泛。社会研究要以社会调查为基础,但不止步于社会调查所得到的经验资料,而是要通过对经验资料的分析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4、

4、我们可以将“社会研究”概念定义为: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5、社会研究的4个特征(多选题)(1)目的性 (社会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目的性是社会研究活动最主要的特征之一)(2)经验性 (经验性特征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3)理论性 (社会研究的理论性特征包含接受理论指导和得出理论结论两层含义)(4)社会性 (是指社会研究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4、所谓“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知。5、社会性特征主

5、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首先,社会研究的目标具有社会性的意义;(2)其次,社会研究是一种社会活动;(3)再次,社会研究活动要符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4)最后,社会研究的结果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术发展产生影响。6、社会研究的基本4个要素:(多选题)(1)社会研究主体 (是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与人员)(2)社会研究的对象 (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组织,或是其他社会单位)(3)社会研究的内容 (是指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 (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的总和,包括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的各种程

6、序、规则和各个研究阶段上应采用的各种方法)7、各类组织在社会研究活动一般扮演以下4种角色:(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政治组织、学术组组织、企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这类组织主要是一些学术机构、政府和企业的研究部门、独立的社会研究机构) (多选题)(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8、“社会研究对象“在概念上不同于“研究内容”。社会研究内容是指特定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而研究对象则是指特定社会现象发生、发展范围中的人和社会单位。9、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10、所谓集合概念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11

7、、社会研究是以揭示某类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为目标,对象应该是社会中某类群体或组织的总体。12、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常常使用“分析单位”的概念来区分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对象)与社会研究对象的不同。13、确定研究内容首先需要按照研究的目标将研究题目分解为若干方面,然后根据研究目标去确定每个方面所需要收集的信息。完整版请联系QQ416352747索取14、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的层次。(多选题)15、研究内容的广度和层次受研究的目标所决定。16、社会研究的3个目的:(多选题): (1)探索未知的事物 (2)验证不确定的认知 (3)扩展已有的知

8、识17、社会研究最基本的目标之一是要探索未知的社会现象。18、社会研究者探索未知社会现象的原初动机首先为了服务于社会实践。19、所谓社会研究的意义,是指一项社会研究活动及其研究结果对研究主体(研究者、委托者等)所能够产生的作用。20、社会研究的意义 (分为理论性意义 和 应用性意义)(1)判断一项社会研究是否具有理论意义,主要自它在上述几方面是否有新的观点、新的资料、新的理论结论等,总而言之,是否有理论创新。 (多选题)(2)一项社会研究是否具有应用性意义,主要看其研究是否能直接应用于当前的社会实践,帮助人们解决各类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21、社会研究的4个基本原则: (曾考多选、单选、论述题

9、)(1)客观性原则 (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22、所谓客观性原则,简单说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指社会研究应该尽最大可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实际情况。23、社会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24、所谓“事实判断”是指对社会事实客观情况的判断,即通过科学的研究而对一个社会及其原因和规律客观存在的状况做出的判断。25、所谓“价值判断”是指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主观评价。26、“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27、“价值关联”是指研究者的研究工作要受到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

10、。28、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从事社会研究工作人员所必须遵从的基本职业道德。29、现代社会研究活动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30、社会研究方法的2个意义:(1)保证社会研究客观性的意义;(在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的首要意义是社会研究客观真实性的要求)(2)提高社会研究活动效率的意义;(在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的另一方面意义源于社会研究活动简捷性和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的要求)31、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4个特征: (多选题): (1)经验性 (2)理论性 (3)规范性 (4)多样性32、所谓经验性方法,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接触社会实际而获得社会现实的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其具体的方

11、法包括访谈、观察、实验等。33、规范性使研究的结论能够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34、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多选题、单选)(1)方法论。 (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即对社会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哲学论证)(2)研究方法(指研究中采用各种的研究形式,包括研究的程序及每个步骤上具体的操作方式)(3)具体方法和技术。(具体方法和技术是指在社会研究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等,其中重点包括各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资料的方法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式等。35、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不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研究工作,但它对具体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研

12、究方法起到理论基础的作用。36、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几种主要的类别。37、社会研究的5个过程: (曾考论述题、多选题)(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 (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38、研究设计阶段中的主要任务是对整个的研究工作做出规划和设计,要制订出整个研究工作的总体方案以及研究工作各个阶段中各项任务的具体行动方案。(单选题)39、研究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路径设计、具体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工具的设计和准备,以及研究组织、人员和其它相

13、关资源的调动方案等。(多选题)40、社会研究中最多采用的是通过社会调查来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41、整理资料的方法包括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类、转换和录入等。(多选题)42、资料分析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主要是统计分析,定性分析主要包括语义分析和内容分析。43、社会研究的选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所决定的。44、实施社会研究工作的过程,首先是收集资料的阶段。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重点章)1、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分类:(1)从研究的性质划分: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2)从研究的目的划分: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3)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普查、抽样调

14、查和个案调查;(4)从研究方法划分: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5)从研究的时间尺度划分: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2、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2个主要差别是:(1)理论性研究强调通过研究来发展知识,寻找社会运行的规律;(2)应用研究则强调通过研究来直接帮助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3、理论性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增加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4、理论性研究既包括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对各种理论观点进行评述、批判和综合,澄清理论分歧,对经典理论和学史进行系统分析和介绍等;也包括在理论层次上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现实问题。5、通过建立各种理论假设而得出关于

15、某种社会现象的理论解释,然后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来检验已有的理论和提供新的理论解释,这类研究称为实证研究,是理论性社会研究的重点。6、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3个不同点:(1)首先,与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其理论抽象的层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2)其次,与历史学研究的不同主要在于前者更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3)此外,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历史学研究在方法方面上也有所不同。7、理论性研究的任务不限于建立学科理论,还包括建立指导各种实践活动的理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一个经典例子。8、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

16、研究。9、应用性研究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解释性和预测性的。10、应用性研究与理论性研究的区别和联系:(1)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单选题)(2)理论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发展一般性的社会知识;而应用性研究则更关注如何有效地解决现实社会问题。(3)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多经验性的理论研究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也有应用的价值,而应用性研究一般也并不排斥理论研究。11、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社会生活状况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 开辟新的领域:政策评估研究、社会指标研究。 12、应用性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管理、劳动就业、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环境保

17、护、 区域发展、社会治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13、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单选题)。14、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5、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状况及发展过程,它通过对现状的准确全面的描述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问题。16、解释性研究则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17、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单选题)18、探索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通常包括三个部分:(简答题)(1)实地考察;(

18、2)请教专家;(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研究课题的背景资料,为正式研究奠定基础)完整版请联系QQ416352747索取20、引证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1)一是直接引用他人的原话或原文,这时要求将直接引用的资料用引号引起来;(2)二是只是引用文献资料所展现的基本事实或观点,但并不直接引用原文。21、常用的加注释方式有文内注释和文后注释两种。22、参考文献应包括的项目有:作者、报告名称、提供报告的机构、报告撰写时间等。23、普通研究报告主要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存在,或发布于普通的面向大众的报纸或杂志上。24、普通研究报告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及其政策意含的描述和说明,不太强调对社会研究方法、过程和工具的

19、介绍;25、普通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都可以分成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26、标题又称题目,是放在一篇研究报告的前面,用来统领、揭示和评价报告内容的文字。27、按标题的复杂程度,标题可分为单一结构型和复合结构型。28、单一结构型的标题又可以分为3种类型:(1)直陈主题式 (2)结论展示式 (3)反问疑问式29、反问疑问式是普通研究报告常用的标题形式。30、复合结构型标题又称双标题式,是指由主标题和副标题共同构成报告的标题。这种标题形式比音标题式有更强的表现力,可能兼具各种单一标题的优点,是各类研究报告常用的一种标题形式。31、研究报告的导言(或称前言):社会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者、研究的对

20、象、内容、方法以及时间、地点等。32、撰写导言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方式:(1)直截了当地把研究的目的、研究者、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展示给读者。(2)先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此为前景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或争论,最后再介绍研究的主题和研究的基本资料。33、主体部分的撰写应注意以下3点:(1)研究资料呈现的顺序;(按时间先后呈现材料的纵向结构式、按研究内容之间的(2)文字与图表的配合; (结构关系呈现材料的横向结构式)(3)对事实的意义进行客观的陈述与分析。34、结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导言提出社会研究目的或问题做出回应;另一方面能够保持报告结构的完整性和形式的完美性。35、学术性研究报告主要用于在专

21、业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或刊登于学术期刊上。36、学术性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通过常包括标题、导言、方法与步骤、结果与讨论、摘要与结论、参考文献与附录等六个部分。37、学术性研究报告多采用直陈式或双标题式,有进也采用结论展示式。38、学术性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以下4个内容:(多选题)(1)说明研究问题性质和意义; (2)文献综述; (3)介绍研究目标与假设; (4)重要概念的界定。39、研究方法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独创性是判断一项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40、有关研究方法与步骤包括以下3个内容:(1)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状况 (2)说明研究工具 (3)介绍研究步骤。41、报告和分析研究的结果是学术性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是一篇学术性报告的重心所在。其表现方式与撰写方法与普通研究报告类似,所不同的是普通研究报告的重点是对研究的结果与发现描述,学术性研究报告描述研究的结果与发现之外,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42、摘要一般在结论之前。摘要主要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发现等。完整版请联系QQ416352747索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