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2998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专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纪念银行业改革开放60周年专刊提供金融鼎力支持、服务经济发展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华大地从此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活力。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日报传媒集团隆重推出“纪念改革开放30年重点行业建设成就巡礼”活动,旨在以具有震撼力和思想性的报道,系统、深入地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工业、农业、金融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重点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宣传活动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提高认识、促进发展的过程,努力把思想统一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进一步

2、推动和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的全面振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推进银行业全面深化改革与开放改革开放30年,银行业抓住了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改革与创新,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实现了良性互动、和谐发展。当前,银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深化改革与开放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1.改革开放30年银行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多元化体系建设促进银行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初期,金融业实行大一统的国家银行体制,全省人民银行下辖营业性机构770个,职工14113人。80年代中期专业银行成立以及90年代初城市合作金融的兴起,形成以专业银行为主导、农村与城市合作金融机构为辅助的银行业新格

3、局。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机构的设立和外资银行的引进,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银行业体系,新体系形成的有序竞争替代了垄断经营。截至2007年末,全省共有银行业机构10大类,机构总数7155家,从业人员11.9万人。按金融资产市场份额划分,国有商业银行占41.9%,股份制商业银行占19.6%,政策性银行占9.7%,城市商业银行占14.7%,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占7.9%,邮政储蓄银行占3.6%,外资银行、财务公司、城市信用社等占2.6%。(二)管理体制改革使银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国有商业银行经过专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国家控股股份制商业银

4、行三次重大体制变革,逐步走向商业化轨道。城市商业银行从最初通过城市信用社重组合并壮大经营规模,发展到与优势企业联姻壮大资本实力,再到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风险管理技术的体制变迁。从最初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到推动符合条件的实现跨区域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定位的变化,促使城市商业银行逐步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农村信用社经历1979年农业银行代管,1996年人民银行代管,2003年银监局代管,到2004年成立省农村信用联社集中管理的4次管理权限变迁。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形成了以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为领导,县级法人联社为经营主体的新格局,全省1000多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收缩为78

5、家县级法人联社。邮政储蓄从1986年恢复开办储蓄业务,到2007年邮政储蓄业务与邮政业务分离,从单一吸收存款转化为全功能商业银行。(三)经营机制变革使银行业管理方式逐步趋向科学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由过去追求资产、负债的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兼顾利润实现和风险管理,2005年以来主要商业银行引入了经济资本增加值等指标,使资源配置真正走向科学化。城市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暴露出行长单一负责制的弊端。2003年以来,通过建立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约束等管理机制,促使其经营战略更加明晰,经营策略更加优化,经营管理更加审慎,实现了机构的化险升级与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体制建立后,通过明确社员

6、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权责,初步建立了相互制衡、协调有序的组织架构,逐步健全了自我管理机制和内部制衡机制。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又引入了差别管理办法,通过经营绩效与监管评级的有机结合,促使各个经营单位自觉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四)经营理念转换使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业务总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银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各个时期的金融方针和政策,实现了各项业务平稳发展。截至2007年末,全省银行业各项存款15677亿元,比1978年的53.9亿元增长了290倍。各项贷款10762亿元,比1978年的134.5亿元增长了80倍;运行质量大幅度提高。资产质量的改善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促使商业银行

7、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自2004年,全省银行业已持续4年盈利;核心指标全方位优化。截至2007年末,城市商业银行资本总额比2002年增加了102亿元,资本充足率大幅提升,拨备缺口全部化解。农村信用社资本总额比2002年大幅度提高。(五)管理水平的提升使银行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简单的存、贷、汇业务,到现在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发生重大转变,金融创新和服务功能开始逐步显现。据初步统计,辖内银行业常见的业务品种有189类,包括负债、资产、中间业务、银行卡、理财产品、企业年金、第三方存管等方面,金融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进一步丰富。在金融创新的同时,金融服务也不断完善。由原来的“以产品

8、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由过去单层面市场营销转向多层面市场挖掘,既能满足大众客户的一般金融需求,又能为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深度服务。2.银行业监管工作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负责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监管。1998年,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履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2003年,银行业监管职能由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中国银监会成立并履行监管职能,自此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框架。在银监会的科学引领下,银监局成立以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确立了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银监会成立以来,提出了通过审慎监管达到四项监管工作

9、目标,确立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明确了维护银行业稳定、促进银行业竞争、推动银行业发展的六条良好监管标准。按照银监会“四四六”监管新要求,银监局在实践中围绕“系统建设专业分工强化协作提高效能”的内部管理主线,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围绕“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外部监管主线,强化银行业资本约束,加强风险管理,推动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银行业核心竞争力。(二)依托专业化分工提升监管效率通过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整合,实现从“机构型监管”向“功能型监管”模式转化。突出市场准入统一管理,实现了行政许可工作专业化,提高了审批工作效率;突出非现场监

10、管评级和风险预警职能,持续监测银行经营管理全过程,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突出现场检查专业组作用,通过对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提高现场检查工作质量;突出行政处罚的独立性,将行政处罚工作集中到行政处罚委员会,保证了行政处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强化对各个监管环节的协调,全面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召开监管协调会议等途径,使各个监管环节主动调整工作次序,横向联动有效提高了监管合力;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使省局与总会、省局与分局各项工作有效衔接,纵向联动提高了整体工作成效;通过银行业联席会议、监管通报及协调会议,外部联动提高了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三)监管法规建设助推银行业稳健发展审慎监管法规体系基本形

11、成。1989年至1994年,监管人员主要依靠国务院及人民银行出台的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规章开展检查;1995年,“四法一决定”的颁布,奠定了我国银行监管的法律框架;2003年以来,围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监管部门制定并发布了200多项与审慎监管、经营相关的规章、指引及规范性文件。这些规则涵盖了从行政许可到行政处罚、从合规监管到风险监管、从表内业务到表外业务的各个方面,有效地保障了依法监管和银行业的稳健经营与改革发展。监管工作流程日趋完善。以银监会审慎监管法规为基础,银监局制定了覆盖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行政处罚等监管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制度,使各项监管工作步入程序化、制度化轨道。为保证

12、各项法规、制度得到严格遵守,建立了相应的评价和纠正机制,通过执法检查综合评价、监管后评价、履职问责、行政复议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各项监管工作规范开展。(四)通过强化监管有效处置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有效化解了信贷风险,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连续5年双下降,年均下降2.77个百分点。初步完成了城市信用社的风险处置,通过重组、改制、撤并,成功处置了一百多家城市信用社。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实现了化险升级,成功进行不良资产置换,监管评级2级行达到3家。化解了农村信用社大量历史包袱,推动全省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央行票据兑付考核,各项扶持政策基本到位。逐步解决了财务公司分支机构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处置东北制药集团财务公司风险

13、,推动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财务公司风险化解工作进程。通过清理整顿对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净化,多次开展集中整治对银行业经营、核算进行规范,开展专项整顿对乱集资、乱批金融机构、乱办金融业务进行清理。通过集中整治与专项整顿,银行业经营更加稳健。(五)科学引导使银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良性互动推动“五点一线”开发建设。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的战略构想,银监局适时出台指导意见,多次组织召开现场会、项目对接会,引导银行业加大对“五点一线”开发建设的信贷投入。推动县域经济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发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转变观念,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具体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

14、、有效推进。密切跟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进展,研究吸纳各类资本进入我省农村地区的可行性及影响。截至2007年末,投放县域贷款2367亿元,比2006年增加443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738亿元,比2006年增加158亿元。推动小企业信贷服务。建立了一整套推动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机制,适时组织召开金融服务、银企对接大会,逐步推广试点地区和重点联系行的工作经验,推动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至2007年末,全省银行机构小企业授信户数达到9.3万户,授信余额86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辖内银行业改革开放(一)推进银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国家宏观调控正处在

15、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银行业改革与发展必须适应新环境、新政策,要引导银行业及时调整信贷政策,逐步从“三高一汰”产业退出,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扶持,通过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融合,促进整合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充分认识“三农”经济的重要性,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强化对县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贷投入。(二)推进地方法人机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框架是确保稳健经营的基础。要鼓励地方法人机构通过引进境内和境外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加快上市步伐,推动公司治理有效制衡机制真正形成。与此同时,依靠完善

16、的公司治理,推动地方法人机构全面深化经营机制改革,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竞争与合作。(三)推进银行业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创新是推动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继续引导并鼓励银行业通过各类金融创新为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特色的专业服务。鼓励银行业继续加强银证、银保合作,进一步丰富金融服务产品。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及时识别、防范金融风险。(四)推进多元化银行业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扩大开放,欢迎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在设立机构,在竞争中与中资商业银行共成长。借鉴其他省份多元化银行业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时,适度引进

17、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银行,使银行业服务内容更加广泛。及时总结试点地区的经验,适时扩大村镇银行试点范围,为各类资金有序进入金融农村市场创造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探索县级、市级法人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层次、多体制并存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体系。(五)推进高危机构全面处置金融风险要通过与地方党政及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尽快妥善完成城市信用社的风险处置;要通过强化监管,实时跟踪重点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变化,在积极争取政策的同时,督促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信贷风险;要通过加强问责,督促未达标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资本充足率达标;要通过责任追究和重点整治,督促银行业加强对操作风险的防范,切实做好案件防控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