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3294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练习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选择题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中的“2.5”是表示雾霾中颗粒直径的数值,它的单位是mm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50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2.下面关于速度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小;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消

2、除误差4.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机器人C.餐桌D.墙壁5.用皮卷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则测量结果() A.比实际长度偏小B.比实际长度偏大C.跟实际长度一样长D.无法判断6.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 m/s ,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 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 m/sB.48 m/sC.5 m/sD.6 m/s7.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

3、度是( ) A.10cm/sB.9cm/sC.8cm/sD.7 cm/s8.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9.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B.人的心脏的跳动频率约是2HzC.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40D.初二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左右10.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运动员、羚羊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

4、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二、填空题11.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测量结果是:L1=15.33cm、L2=15.34cm、L3=15.33cm、L4=15.47cm则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12.请你读出图中所示的各测量工具的示数,并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甲中木块的长度是_;乙中物体的重力为_;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 13. “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165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

5、(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4.“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呀山也转”这两句话中的“山不转”和“山也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和_,说明运动和静止的_性 . 15.某同学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是:3.62cm、3.63cm 、3.58cm、3.62cm,在测量中存在错误的数据是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 16.物体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_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_ 17.朱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测量结果记录为_mm或_cm 18.AB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

6、运动状态是_(选填“处于静止状态”,“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10S后两车相距_m 19.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问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 信息一:他们是同时开始运动的信息二:_ 信息三:_信息四:跑步者的速度是_m/s。信息五:骑车者的速度是_m/s。三、实验探究题20.如图所示,是测量细金属直径的方法 (1)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圈 (2)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圈的总长度是_mm (3)所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mm(保留两位小数) 21.张昭同学用斜面和小车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具体过程如下: (1)用_测量出斜面

7、顶端A处到斜面底端C点处的距离s1 (2)在C处放置挡板,从A点释放小车,用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A运动到C点挡板处的时间t1 (3)小车通过斜面AC全程的平均速度计算式v1=_ (4)将挡板移至AC的中部B处,测出AB路程s2(如图2),从A点释放小车,测出从A到B所用的时间t2(如图3),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可得v2大小为_cm/s (5)拓展:从A点释放小车到C点的过程中,请用s1、s2、t1、t2表达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BC的平均速度v3=_ 四、计算题22.解放军某部的一列长50m的队伍,正以4.5m/s的速度经过一座长200m的大桥,首长让通讯员计算

8、出部队过桥总共用的时间,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 23.如图所示为两个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请按提示描述这两个小球的运动,图中每一个小格的长度为0.2m (1)求出小球B在编号3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B=_m/s; (2)分别求出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3这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v1=_m/s; (3)小球A在编号1至编号7这段时间间隔内的速度逐渐_(选填“变大”或“变小”) 2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9、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C 2. D 3. A 4. B 5. A 6. B 7. B 8. C 9. D 10. B 二、填空题11. 15.33;1mm12.4.50cm;3.6N;14 13.5;运动 14.地面;水;相对性 15.3.58cm;3.62cm 16.位置;相对性;匀速直线运动 17.1;23.5;2.35 18.向西运动;5 19. 骑车者的速度比较快;两人通过的路程都是200m;8;13.3 三、实验探究题20. (1)15(2)25.0(

10、3)1.67 21. (1)刻度尺(2)秒表(3)v1=S1/t1(4)2.17(5)四、计算题22.解:已知: 50m,s桥200m,v2.5m/s,s +s桥50m+200m250m,由v 可得: t 55.6s 23.(1)0.8(2)0.5(3)变大 24.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2)v=144km/h=40m/s,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40m/s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