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33781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客观现实的反应。2、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模式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范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研

2、究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5、 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简答)6、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代表+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动力学派)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系统。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人的意识,认为研究人的行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S-R”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罗杰斯自我实现论:两大类,七个层次认知心理学奈瑟、西蒙人的行为主要决定于认

3、识活动,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7、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心理现象结构示意图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或总合。3、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4、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5、记忆依据信息在人脑中储存时间的长短分类感觉记忆(瞬时记

4、忆)几秒以内 视:1秒 听:45秒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容量为72组块长时记忆1min6、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别后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减慢。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8、 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

5、的。其次,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9、情绪状态的分类

6、:心境、激情、应激。10、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1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坚持性(选择题)12、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14、气质的概念: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14、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热情直率,精力旺盛,缺乏耐心,冲动)、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黏液质(反应慢,动作迟缓,态度稳重,实干精神,情绪不外露)、抑郁质

7、(不善交际,多愁善感)。15、性格的概念:是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制。第三章 心理应激1、心理应激的概念:是指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过程。2、一般适应综合征(GAS)的三个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3、应激的生理反应:神经-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神经-免疫系统中介机制。4、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类型: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反向、认同、转移、幽默、升华。5、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认知评价是应激中介机制最关键的品质) 应激源 应激中间(介)变量 应激反应社会支持生 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活 行为反应 健康疾病事 认

8、知评价 生理反应件 个性特性 其他因素6、应激源的分类:(选择)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 文化性应激源 自然性应激源7、人格与特定健康的关系A型行为模式:生活节奏快,缺乏耐心,不安于现状,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很难处于放松状态。与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C型行为模式:内向、退缩、情绪不稳定、不表达负性情绪,核心特征:过度社会化、压抑、自我克制、不表达负性情绪、过分耐心、过度合作、屈从让步,不知拒绝。与癌症关系更为密切第四章 心身疾病1、 心身疾病的概念:广义的: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狭义的:指心理社

9、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2、 心身疾病的特点: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患者以明确的躯体不适求诊,经临床诊断有躯体性病变。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详细了解病史,兼顾心理、社会、躯体三方面因素,并明确其时间关系。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发病的基础,心理社会因素起“扳机”的作用。某种人格特质是疾病发生的易患因素,比如A型人格、C型人格等。心身疾病一般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心神综合治疗效果较好。3、 心身疾病的诊断原则: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症状有时间问题。有明确的躯体症状,存在器质性病变或病理生理学变化。排除躯体

10、疾病、神经症或精神病。第五章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1、 心理发展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行为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的变化过程。2、 心理健康的概念:广泛的: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人格完善。3、 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期。4、 3岁以内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岁以后孩子会出现“第一反抗期”(独立愿望,开始自行其事)。儿童期指612岁的时期。青少年期指12 - 18岁的时期。5、 心理问题:指由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导

11、致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狭义:现实的心理社会因素所引发的心理冲突导致的心理活动的暂时失衡状态。广义:各种心理社会相关因素所引发的心理活动失衡和社会功能缺损状态,还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6、 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区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因素直接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由较强烈的、严重的或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强度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与刺激因素密切相关,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引起的情绪反应强烈,念一平息,痛苦体验较深刻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情绪体验超过2个月,单位超过半年,不易自行化解意志行为和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反应在理

12、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反应较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泛化程度情绪反应的内容对象没有泛化情绪反应的内容对象稍泛化7、 心理障碍的概念:是指个体因各种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引发的心理功能失调和行为异常现象。没有原因引发的心理障碍,即不是脑和躯体疾病引发的,也不是遭受严重心理社会应激引发的心理障碍,即所谓的内源性或原发性的心理障碍称之为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8、 心理障碍的判断: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9、 判断心理活动异常与否的“三原则”:个人心理活动的主观世界与外在的

13、客观世界是否保持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是否一致、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10、 心理障碍的表现:(1)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及记忆障碍;智力障碍;(2)情感障碍;(3)意识行为障碍。P747911、 精神分裂症:感知觉、思维、情感和意识行为障碍临床分型:单纯型(起病于少年期,起病缓慢,逐渐进展,懒)、青春型(青春期,较急,较快,思维破裂,乱)、紧张型(青壮年,较急,僵)、偏执型(妄想型,青壮年,中年,缓慢,敏感多疑,凝)12、 抑郁发作(抑郁障碍、内源性抑郁):心情低落,至少持续2周以上, 核心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下降(3低)(生物节律紊乱)心理症状群自信心丧

14、失,过度自责或不当负罪感,反复出现的自杀想法或行为,精神病性症状、认知症状,自知力受损等。(常有明显躯体症状,自杀倾向)躯体症状群睡眠紊乱,食欲紊乱,性功能减退,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及晨重夜轻等。治疗:抗抑郁药治疗(为主),电休克,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13、 双向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三高)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抑制(三低)14、 焦虑症: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症。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过度警觉、紧张不安、担忧恐惧等精神性焦虑和肌肉紧张、心悸胸闷、潮热多汗、尿频等躯体症状病程:六个月以上惊恐发作(

15、急性焦虑)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出现强烈的窒息感、濒死感和精神失控感,伴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一般历时520min。可频繁发作。15、 强迫症: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强迫观念(最为常见)强迫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强迫性对立思维等强迫意向感到有一种冲动要去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强迫行为患者为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顺应性或重复性动作反应。第六章:心理评估1. 心理评估:根据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患者心理行为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的过程。涵盖心理诊断和心理测验两大类。2. 心理评估的五大方法:(1) 调查法;(2)观察法;(3)晤谈法;(4)心理测验法;(5)作品分析法(补充的)3. 心

16、理测验的四个基本要素及其概念:(1) 标准化:测验目的明确、设计科学,对测验量表的每个项目进行严格的科学程序筛选和编制,有统一的实施指导语、评分方法、解释原则(2) 常模:就是标准,它是指某一心理测试在一定群体中测量结果的标准量数(3) 信度:不同时间采用同个测验重复测量结果一致性程度,误差分为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信度(4) 效度:反应测验准确性,分内容效度、构想效度、效度标准心理测验: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的手段对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4. 心理评估五个基本流程:(1) 明确要评估的问题;(2)明确评估的目的和方法;(3)实施心理测验(4)计算测评结果;(5)测评报告、解释及

17、建议5. 具体测验结合实验和书本。p105-117 或p98-109a、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评定量表、瑞文联合智力测验、比内-西蒙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 有566道题目和399道题目两个版本、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16PF 187道题目、艾森克人格测验EPQ)c、临床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瑞文(CRT)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表(SAS)第七章:心理干预1. 心理干预:依据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特定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以促使其向着预期目标发生转变的过程。狭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广义:各种维持心理行为健

18、康的方法和措施。2. 心理干预的四个基本技能:(1)尊重;(2)真诚;(3)共情;(4)关注3. 心理干预的四个流程:(1)建立关系(2)评估问题;(3)解决问题;(4)总结巩固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都是心理干预的重要组成关系,从实践领域来看,两者都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康复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5、心理咨询的原则:1.自愿原则 2.自主原则 3.中立原则 4.保密原则 5.收费原4. 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具体看书):(案例里的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解释 行为治疗(以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学习论为理论基础): 放松训练:呼吸

19、、冥想、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建立焦虑等级表、脱敏训练厌恶疗法、满灌疗法、操作学习和角色扮演 认知行为治疗:贝克认知疗法(最主要技术:1改变认知1信念不能证实2领悟3概念重建2行为技术:放松训练角色扮演,完成和愉快评定)艾利斯的ABC合理情绪疗法(RET,A激发事件、B个体信念系统、C事件的情绪性后果):A.陈述激发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或想法 C.情绪性后果 D.采取有针对性、直接的、系统的方法对不合理想法进行诘难E.动摇或改变原有想法,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 当事人中心疗法 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第八章:患者心理及医患关系1. 角色适应不良的五种情况:(1)角色行为缺如;(2)角

20、色行为冲突;(3)角色行为减退;(4)角色行为强化;(5)角色行为异常2. 患者常见四种情绪问题:(1) 焦虑;(2)恐惧;(3)抑郁;(4)愤怒;3. 临终患者五个心理阶段:(临终关怀心理学创始人Kubler Ross)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抑郁期;(5)接受期4. 癌症患者四个心理阶段: (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5. 医患关系三种类型:(1) 主动-被动型:医生占主导地位(父母-婴儿)(2) 指导-合作型;以疾病治疗为指导思想(父母-儿童)(3) 共同参与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指导思想(成人-成人)第十章:中医

21、心理学1. 中医心理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吸纳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知识,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将其理论应用于病因、病机、四诊、辩证、治疗和养生等各个环节,与中医临床各科有广泛联系。2. 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标志早期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3. 五脏情志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五志:喜怒忧思恐金木土水火肺肝脾肾心忧怒思恐喜4. 情志致病病机:情志致病病机是中医情志病辨证论治的本质所在。(具体病机对应自己看)(1)气机升降失调(关键病机);(2)肝脏功能紊乱;(3)精、气、血、津液失常(4)情志化火伤阴;(5)经络不利5.

22、情志病证心理治疗(1) 以情胜情法:采用一种情志去激发某一脏腑的功能,纠正其所胜的情志刺激而引起的失衡,借助以偏纠偏之法治疗相应疾病。(对照3)(2) 移情易性法:转移病人注意力或改变患者心境。(3) 暗示解惑法:(4) 气功疗法:松、静、守、息6. 中医心理养生五种方法:(1) 清静养神,淡泊明志;(2)四气调神,顺应自然;(3)琴棋书画,悦乐养神;(4)和畅情志,爱养神明;(5)厚德有道,适应社会案例分析:1、主要涉及异常心理内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精神障碍2、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无特定焦虑对象;提取符合症状,符合写上去。诊断依据:病程指标: 症状标准:排除标准: 病程:3

23、、评估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晤谈法、心理测验法心理评估的基本程序:(一)明确要评估的问题(二)确定评估的目的与方法目的: 1、 寻找和确定心理问题 2、考察疗效方法:根据目的选用测评方法临床诊断疑似智能问题,选择做智力测验;临床诊断疑似人格问题,选择做人格测验; 疑似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选择做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三)实施心理测评(四)计算测量结果。(五)测评报告、解释及建议4、具体解释心理测验:智力测验(韦氏成人智力评定量表-最准确、最耗时)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神经心理测验(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一测量多方面的心理功能或能力

24、状况)。临床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5、治疗建议(心理干预)系统脱敏6、结合正常人给出建议心理学分布卷面60%实验课20%课堂发言10%平时作业10%卷面单选20 多选5 填空名解简答4 案例选择填空主要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第七章考试题量大案例题主要章节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重要:医学模式(描述) 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第一章心理学学科内容方法p17心理学基础图2-3心理现象组成和概念(定义)心理现象是人的内心活动的外部形态和联系,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过程以及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精

25、神分析:移情 阻抗 心理防御机制 描述精神活动(精神运动性抑制/兴奋) 心理应激 心理治疗 心身疾病 心理评估 心理干预 心理障碍(带心理的名词)心理评估观察法调查法晤谈法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组成要素:标准化常模信度效度各个测验简答:1、对比性的概念2、情绪和情感的差异 幻觉和错觉 一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鉴别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

26、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的。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27、幻觉:是指无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样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错觉:是指对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整体属性歪曲的错误感知,多见于脑和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区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刺激因素直接由现实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由较强烈的、严重的或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强度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与刺激因素密切相关,有现实意义且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引起的情绪反应强烈,念一平息,痛苦体验较深刻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求助者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未超过2个月情绪体验超过2个月,单位超过半年,不易自行化解意志行为和社会功能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

28、正常、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反应较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泛化程度情绪反应的内容对象没有泛化情绪反应的内容对象稍泛化3、心理障碍是异常心理,它的判断(标准和原则)心理障碍的判断: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判断心理活动异常与否的“三原则”:个人心理活动的主观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世界是否保持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是否一致、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4、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的方法;(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干预:依据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对特定对象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以促使其向着预期目标发生转变

29、的过程。狭义: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广义:各种维持心理行为健康的方法和措施。5、行为治疗【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直至患者主动自如地达到放松状态;建立焦虑等级表;脱敏训练6、认知行为疗法【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RET】 概括为几个步骤ABCDE分别代表什么贝克认知疗法(最主要技术:1改变认知1信念不能证实2领悟3概念重建2行为技术:放松训练角色扮演,完成和愉快评定)艾利斯的ABC合理情绪疗法(RET,A激发事件、B个体信念系统、C事件的情绪性后果):A.陈述激发事件 B.对事件的看法或想法 C.情绪性后果 D.采取有针对性、直接的、系统的方法对不合理想法进行诘难E.动摇或改变原有想法,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7、心理学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p12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8、患者心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五阶段)临终患者五个心理阶段:(临终关怀心理学创始人Kubler Ross)否认期;(2)愤怒期;(3)协议期;(4)抑郁期;(5)接受期案例:抑郁症和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精神障碍1、提取案例症状 、诊断+依据 、进一步检测 选择检测方法(量表 心理评估)、治疗建议(心理干预)、个人建议(无标准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