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蒲港区总体规划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蒲港区总体规划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巢湖港和县郑蒲港区总体规划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送审稿)目 录1.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1.1 港口地理位置11.2 港口腹地范围11.3 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21.4 腹地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及特点82.巢湖港总体规划简介和郑蒲港性质、功能122.1 巢湖港总体规划简介122.2 和县郑蒲港区性质与功能133.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运输需求分析153.1 安徽省经济发展趋势153.2“安徽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趋势163.3 腹地交通发展趋势163.4 经济社会发展对郑蒲港运输需求分析214.郑蒲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244.1 郑蒲港腹地吞吐量现状及特点244.2 港口总吞吐量预测274.3 郑
2、蒲港吞吐量预测324.4 主要货类吞吐量预测334.5 集疏运量预测391.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1 港口地理位置 郑蒲港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和县,长江黄金水道的北岸,水路距南京48公里,距上海440公里。朔江上行到武汉685公里,重庆1959公里。陆路距合肥110公里,六安160公里,巢湖60公里,距南京80公里。郑蒲港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和马鞍山、芜湖一江之隔,是沿江产业带和沿长三角空间对接带的交汇点。既是安徽省距长三角最近的区域之一,又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为接轨长三角打造的安徽沿江开发重点区域之一。随着交通基础设的改善,马鞍山大桥、南京三桥、江北高速、滁黄高速的建设,郑蒲港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3、1.2 港口腹地范围根据港口腹地划分的理论和巢湖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流量流向以及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建设规划,确定以安徽省省会合肥经济圈为郑蒲港的直接腹地。包括合肥、巢湖、六安三市。间接腹地为安徽全省。直接腹地内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已探明矿藏30多种,铁矿石储量23亿吨,主要分布在六安的霍邱、巢湖的和县雍镇、庐江龙桥、罗河等地。还有大量的非金矿,如石英石、明矾石、石灰石和石膏矿等,储量巨大。六安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多种,各类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巢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产品,“巢湖三珍”(银鱼、
4、白米虾、螃蟹)享有盛誉。腹地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郑蒲港为和县、巢湖市对外改革开放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合肥市、六安市的经济发展服务和外经外贸发展服务,郑蒲港是安徽省省会合肥经济圈的通江达海的窗口。1.3 腹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1.3.1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安徽省地处长江中游,有着居中靠东、沿江通海的区位优势,长江、淮河两大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横贯全省,两河大致平行,天然地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江南三个自然区。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6516万人,全年生产总值(GDP)61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长12.9%。2006年,按常住人口计算,人
5、均生产总值10044元,比上年增加1374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发展,1990年-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高于同期全国年均增长速度。三次产业结构由1900年的37:38:25,调整为16.743.340,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多年来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一直位居全国第8-9位,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7-8位,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6-8位。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见表1-1。200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表1-1 单位:万吨产品名称 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2860.79.8油料261.6
6、-3.3棉花37.119.4水果733.63.1经过多年努力,安徽省工业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冶金、煤炭开采和洗选、电力、石化、建材、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06年全省37个工业行业生产均保持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增长6%,发电量增长13.2%,钢、成品钢材分别增长17.2%和16.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5.6%,汽车增长36.5%,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分别增长17%和20.8%。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1-2。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2006年进出口总额12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出口68.4亿美元,增长3
7、1.7%;进口54.1亿美元,增长37.7%。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增长34.2%,占全部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33.4%提高到34%。从出口经营主体看,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增势强劲,分别增长45%和39.7%。2006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92家,比上年增长40.6%;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亿美元,增长60.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3.9亿美元,增长102.4%。合同外资额5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增多,来皖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到35家。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表1-2产品名称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家用电冰箱万台627.417.0房间空调器万台571.120.8原煤万吨8152.
8、16.0发电量亿千瓦小时728.713.2生铁万吨1179.25.2钢万吨1293.817.2成品钢材万吨1317.116.1十种有色金属万吨77.135.6水泥万吨4405.537.3化肥万吨210.01.2汽车万辆55.636.5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2006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1.1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69.1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5%。1.3.2 安徽“省会经济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安徽“省会经济圈”是郑蒲港的直接腹地。安徽省委省政府在2007年9月提出安徽”省会经济圈”总体设想是
9、:以合肥市为中心,以毗邻合肥的六安、巢湖为两翼,统筹规划经济圈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生态环镜建设、市场建设和土地利用。省政府的目标是:尽快把“省会经济圈”建成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迎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国内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生态型旅游度假基地、以及区域性现代化服务业基地、交通枢钮、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信息中心等等。同时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2006年合肥省会经济圈土地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4.5%,人口1609万人,占全省24.4%。地区生产总值共完成1774.7亿元,占全省28.9%。比2000年增长1.03倍,年均增
10、长12.5%。人均GDP为1165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3.2:43.3:4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商品零售总额6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外贸进出口总额5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9%。实际利用外资8.5亿美元,比上上年增长8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6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比上年增长13.5%。安徽“省会经济圈”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详见表1-3。安徽“省会经济圈”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强化“工业立市”战略,经济发展实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强化“工业立市”战略,对工业企业的投资加大。2006年安
11、徽“省会经济圈”工业投资增大,比上年增长93%,特别是中心城市合肥市增长1.16倍。使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493.6亿元,增长26.4%,实现利润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提高。工业经济呈现出投入大、增长好、效益好的崭新局面。2006年腹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表1-3指标单位合计合肥巢湖六安土地面积平方公里344287029942317976人口万人1609.2469.9452.6686.7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782.41073.9344.5364第一产业亿元234.861.779.993.2第二产业亿元772.2510.6136.5125.1第三产业亿元775.4501.5128.2145.7人
12、均GDP元110132286976115824三次产业结构13.2:43.3:43.55.7:47.6:46.723.2:39.6:37.226.2:33.8: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57834.8164.3157.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624.4384.3103.7136.4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52.5648.761.792.01出口总额亿美元37.6334.071.611.95进口总额亿美元14.9314.690.180.06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8.57.210.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806110139461894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1763690331725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粮
13、食万吨785180221384棉万吨10.31.87.60.9油料万吨84.23229.522.7肉类万吨103.636.621.845.2钢铁万吨9595钢材万吨1081026水泥万吨1080110788182化肥万吨40.722.24.214.3汽车万辆2424发电量亿千瓦时77.856.83.617.42、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全力推进“县域突破”战略,县域经济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安徽“省会经济圈”农业增加值达234.8亿元,增长7.3%。实现粮食、棉、瓜、果、菜产量增长,2006年粮食产量达785万吨,比上年增长10.6%,棉10.
14、3万吨,增长25.8%,油料产量达84.2万吨,比上年有所下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菜瓜果规模、档次大幅提升,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4.3%。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对外开放 加快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参加境内外重点招商活动,2006年,安徽“省会经济圈”吸引内资44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8%。日本三井物流、英国翠丰、韩国鲜京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安徽
15、省会经济圈落户。4、开发区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安徽“省会经济圈”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23个和众多的工业园区,其中,合肥市国家级开发区2个,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省级开发区。巢湖市有6个省级开发区,六安市有8个省级开发区。2006年安徽“省会经济圈”23个开发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7亿元。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8亿元,比上年增长36.6%。其中,合肥市的开发园区实现生产总值494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税收41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2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18亿元,同比增长43%。巢湖市开发园区完成生产总值25.2亿元,同比增长40%。六安市开
16、发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亿元,同比增长41%。开发园区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产业特色较明显的发展区域,开发园区的建设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开发园区已成为城市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区。5、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居乐业2006年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806元,同比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同比增长13.5%。就业岗位增加,农村医疗保险建立,人民安居乐业。6、带动作用较弱,省会中位次较低安徽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弱,经济实力在省会城市中还处于1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18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21位,位置较低。1.4 腹地综合交通发展
17、现状及特点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在全国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作用,经过多年的交通建设发展,以大京九、合九、宁西铁路等为铁路主动脉,以长江、淮河水运为水路骨干,以沪蓉、京台、沪陕、南洛等国家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道为基础的公路运输网,以合肥、黄山、阜阳等机场为航空运输枢纽,规模宏大、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公路:目前,安徽省已经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以地、市、县的二、三级公路为经络,以省会合肥和其他大中城市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到2006年底,全省已建成高速公路1747公里,一级公路347公里。安徽省公路网基本情况详见表1-4。2006年安徽省公路
18、网基本状况表表1-4 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行政等级里程(公里)占总里程比例(%)技术等级里程(公里)占总里程比例(%)国道32402.19%高速17471.18%省道80085.43%一级3470.24%县道2382216.14%二级91626.21%乡道3614524.49%三级137949.34%专用公路10040.68%四级9753466.08%村道7539351.08%等外2502716.95%合计147611100.00%合计147611100.00%铁路:2006年,安徽省境内的国、省干线铁路已增加到13条,蚌埠、阜阳、合肥、淮南、芜湖等已成为我省铁路运输枢纽。2006年铁路的营业里程
19、为2308公里,正线延展里程为3587公里。从总体上看,安徽省铁路仍存在分布不均、网络不健全等缺点。水运: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水运条件优越,是全国10个优水省份之一。2006年底,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595.8公里,其中长航(干线)通航里程1751公里,居全国前列。长江沿岸的安庆、芜湖、马鞍山等港口已成为安徽省江海直通、远航世界的重要口岸。航空:目前,安徽省已有合肥、黄山(屯溪)、阜阳、蚌埠、安庆和芜湖六个机场,初步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的航空网络。2006年,民航航线里程72263公里,其中,国际航线11616公里,国内航线60647公里。综合运输:综合运输量是社会经济对交通运
20、输发展需求的反应。近几年,安徽省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铁路多次提速和城际铁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客货运输量、周转量都有所提高。从客运方面看,公路、铁路占有绝对的优势,水路运输逐年减少,民用航空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其中,公路由于其“门到门”服务的特点,承担了94.9%的旅客运输量,平均运距保持在70公里左右;铁路承担了5.1%的旅客运输量,平均运距800900公里左右;水运客运量不断萎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间经济合作的日益频繁,民用航空承担的客运量比重逐渐提高。从货运方面看,公路、铁路、水运均占有一定的比重,民用航空承担的运
21、量较少,但其增长速度最快;公路主要承担了近76.4%的货运量、27.4%左右的货运周转量,平均运距在85公里左右;铁路承担了12.5%的货运量、53.4%的货运周转量,主要是中长途运输,平均运距1000公里左右;水运承担了11.5%的货运量、19.2%的货运周转量,平均运距在390公里左右;民用航空承担的货运平均运距最长,2006年平均运距为1071公里。安徽省综合运输情况详见表1-5,综合运输构成详见图1-1、图1-2、图1-3及图1-4。2006年安徽省综合运输量构成表表1-5 方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亿人)比重(%)(亿人公里)比重(%)(亿吨)比重(%)(亿吨公里)比重(
22、%)公路7.594.94531.359.725.576.39464.227.38水运0.0270.340.60.070.8311.5332619.23铁路0.45.06333.237.450.912.5090553.38民航0.0210.2724.62.760.000280.000.30.02合计7.9100.00889.7100.007.2100.001695.5100.00图1-1 2006年安徽省客运量构成图图1-2 2006年安徽省客运周转量构成图图1-3 20006年安徽省货运量构成图图1-4 20006年安徽省货运周转量构成图2.巢湖港总体规划简介和郑蒲港性质、功能2.1 巢湖港总
23、体规划简介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东与马鞍山、芜湖、铜陵三市隔长江相望,北靠滁州市和江苏省的南京市,西接合肥市和六安市,南连安庆市。长江干线、裕溪河等航道、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及沪蓉、合铜、合宁、合巢芜高速公路穿越巢湖市境,以铁路、公路、水路组成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巢湖港以巢湖市为依托,在水泥及孰料、煤炭、矿石、黄砂及粮食等物资运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1.1 港口岸线及港区规划(1)港口岸线规划巢湖市境内河流众多,水运资源丰富,基本形成了以巢湖为中心、以长江、裕溪河、牛屯河、得胜河、驷马山干渠等为骨干的干支互通、纵横交错的航道网,航道总里程816km,其中长江干线航道168km,以西梁山为界
24、,上游无为县境内长127km,下游和县境内长41km。根据巢湖港岸线资源特点和河势演变规律,巢湖港港口岸线规划情况如下:长江干线:规划港口岸线总长90.3km,其中和县西梁山至驻马河口规划港口岸线21.6km,港口岸线分布如下:西梁山宝红庄港口岸线2.4km,郑蒲圩至王凤沟8.0km,和县石油公司码头下游1.6km,大黄洲上段5.2km,驻马河口上游4.4km。其他航道:规划港口岸线总长18.4km,其中巢湖岸线9km,裕溪河岸线2.8km,西河岸线2.2km,塘串兆河岸线3.2km,滁河岸线1.2km。(2)巢湖港港区规划规划巢湖港辖6个港区,分别是和县港区、含山港区、居巢港区、散兵港区、无
25、为港区和庐江港区。和县港区辖石跋、郑蒲、西梁山、石杨、乌江、姥下河、幸福桥、金河口、先锋、白桥、雍镇等作业区,含山港区辖东关、运漕、河刘、林头、谢集等作业区,居巢港区辖巢城、钓鱼、岱山、柘皋等作业区和中庙、龟山、渔人三处旅游码头,散兵港区辖桥湾、散兵、高林、谢王、南湾等作业区,无为港区辖土桥、刘渡、高沟、二坝、黄龙、西河、襄安、姚沟、江坝、汤沟、山东湾、泥汊等作业区,庐江港区辖罗河、缺口、兆河、白山、姥山、白湖、泥河等作业区。2.2 和县郑蒲港区性质与功能郑蒲港区是巢湖港在长江干线的重点发展港区,根据对该港区发展前景综合分析,郑蒲港区的性质可以概括为: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和建设沿江工业带的
26、重要依托,是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对外物资交流的重要水运口岸,是提升腹地沿江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战略资源,将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件杂货及大重件货物运输为主导,内、外贸货并举,水陆运输衔接顺畅、连通海洋的现代化、综合型港区,并有条件发展成为皖江北岸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省会经济圈的现代物流中心。根据郑蒲港区发展方向,郑蒲港区应具备装卸存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临港开发、现代物流等功能。装卸存储功能:作为省会经济圈的重要水运口岸,郑蒲港区要保证船舶在港作业和到、离港安全、高效、准时,具备与集装箱运输相适应的港口装卸设备和充足的库场,使货物能以较快的速度、客户满意质量进行装卸,具有保障货物安全的储存设施。
27、中转换装功能:郑蒲港区是腹地内、外贸货物的水陆转运平台,需具备大型现代化深水泊位、装卸设备、堆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能够保质、保量、安全、便捷地完成集装箱、件杂货等换装转运。在需要变换货物包装时,具备必要的加工手段。运输组织功能:郑蒲港区能有效组织各运输环节,保证船、港、车、用户之间的有效、顺畅衔接;能够提供必要的边防检查、海关检验、卫生检疫等生产服务和安全监督服务,满足货物水陆转运需要。临港开发功能:郑蒲港区应加强与省会经济圈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联系,并促进与港口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布局在港区周边,形成规模化的临港产业区,增强港区积聚生产要素的功能。现代物流功能:郑蒲港区作为省会经济圈运输系统的
28、重要节点,应逐步延伸服务链,向仓储、保税、通关、简单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延伸,发挥其在物流供应链环节中的组织、协调功能,逐步发展成为省会经济圈物流中心。3.腹地经济发展对港口运输需求分析3.1 安徽省经济发展趋势 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了2020年全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实施步骤:安徽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分三步走,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左右,到2007年人均达到1000美元以上;20082015年为第二步,为全面建设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左右,到2015年人均超过2000美元;20162020年为第三步,为提高完善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29、9%左右,到202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达到17500亿元,人均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5%和35%;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人均预期寿命75岁。2020年末全省总人口控制在7100万人以内,城镇化率50%以上;森林覆盖率30%以上。今后1015年内,安徽省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00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又审时度势,提出了“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开发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
30、(山)煤(炭)戏”的发展思路,作出了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决策, 明确了安徽奋力崛起的基本战略取向。3.2“安徽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趋势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根据安徽“省会经济圈”各市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合肥近期新调整),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500亿元,比2006年增长96.4%,年均增长18.4%。合肥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5大工业团组,做大、做强8大产业。巢湖市树立工业强市意识,以工业化为核心,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强优势产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五大产业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提
31、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六安市坚持工业立市,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把工业经济放在核心位置,推进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围绕建设加工制造业、能源、冶金3大基地,实施六大工程,以大工程做强大产业,建立工业立市支撑体系。安徽“省会经济圈”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500亿元,年均增长13.2%,由目前占全省28.9%,发展到占全省的38%。2020年安徽“省会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长9%。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工业化。3.3 腹地交通发展趋势3.3.1 安徽省交通发展趋势“十一五”及以后时期,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
32、体系;贯通综合交通主通道,扩大综合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和通过能力,提高农村及国防道路通达水平,完善主要综合交通枢纽;建立现代化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发展目标及建设重点是:铁路:未来安徽省的铁路网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合肥枢纽为中心的国家干线铁路网,二是建设与东部地区连接的通道,三是建设“两淮”煤炭外运通道,四是铁路站场建设。近期开工建设并将在2010年前建成通车的铁路包括:合宁、合武铁路,形成沪、汉、蓉客运快速通道;建成铜陵至九江铁路,联通沿江既有的南京芜湖铜陵和武汉九江断头铁路,构成贯穿整个长江沿岸的沿江铁路通道;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安
33、徽段,形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通道,逐步实现京沪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分线运行,根本解决现有京沪铁路运能不足的矛盾;对既有京沪铁路安徽段进行电气化改造,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建设宁芜复线、水家湖蚌埠和皖赣复线,适应芜湖长江大桥分流路网运量和新增运量的需要;适时建设黄山金华(或杭州)铁路,提高黄山乃至整个皖南地区的铁路运输能力。规划建设阜阳六安安庆(包括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祁门景德镇铁路,增加我省南北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皖北地区江苏淮阴铁路,形成“两淮煤炭”基地至苏北地区的通道;改造阜阳淮南合肥铁路,提高现有铁路的运输能力;建设淮北青龙山阜阳复线、淮南矿区铁路,提高“两淮”煤炭的集疏运能力;规划建设漯(河)阜
34、(阳)、合九(江)、宁西铁路六安潢川段三条铁路复线和庐江铜陵铁路,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公路:公路建设以完善高速公路骨架、提高公路网技术水平和密度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道主干线和南北贯通线,形成贯穿全省东西和南北、联通周边主要经济中心的高速公路(含一级公路)主骨架;建设区域经济干线,形成东、中、西部之间和重要经济走廊的高速公路通道;继续改造和完善干线公路,提高路网技术水平,形成覆盖县级城市的快速通道网;加强县乡公路建设,提高县乡公路通达水平;建设重要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和跨江、跨河桥梁,发挥路网和通道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加强国防公路的建设,保障国防战备需要。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将实现“两沿
35、、三纵、六横、九连”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实施高速公路“加密、联网、扩容、提速”工程,建设以合肥至六安、合肥至淮南至阜阳、铜陵至池州等一批代表项目,到2010年底,使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500公里。水运:2020年安徽省航运发展总体目标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运输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航道等级、改善港口设施、推广标准船型、完善支持保障、加强行业管理为主要手段,航道发展强化10条通道,港口发展突出13个重点,形成干支联网、港站完善、船舶先进、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内河航运体系。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芜申运河、沙颍河、兆河西河、浍河、涡河航道工程等,改善航道里程约550公里,到2010
36、年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400公里,基本建成全省内河水运主通道;2020年,改善航道里程约1000公里,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2000公里,基本形成由水运主通道和区域性重要航道组成的全省内河航道骨架体系。 3.3.2 安徽“省会经济圈“交通发展趋势努力构建立体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打通“省会经济圈”通往外部的通道,为加速“连接江浙沪、融入长三角”的进程,配合“东向发展”战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完善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总体布局及其结构、框架如下:淮南线自北向南,西宁线、沪汉蓉自东向西贯穿枢纽,与合九线自西南引入一起形成六条线(北淮南线、南淮南线、西西宁线、东
37、西宁线、合九线、沪汉蓉铁路)衔接七个方向(淮南、蚌埠、南京、芜湖、九江、西安、武汉),加快完成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建设阜阳六安庐江铁路,形成客运、货运、集装箱及现代化物流中心的区域性枢纽格局。公路形成以合肥市为中心,对外主要由国道、省道和合肥市的高速公路外环组成,“十射”:合宁高速公路(合肥南京)、合徐高速公路(合肥徐州)、合阜高速公路(合肥阜阳)、206国道(合肥淮南)、合六高速公路(合肥六安)、合界高速公路(合肥界子墩)、合巢芜高速公路(合肥巢湖芜湖)、京福高速公路(淮南合肥铜陵)、合铜公路(合肥铜陵)、合蚌公路(合肥蚌埠)、合裕公路(合肥裕溪口)等。形成“一环十射”的对外公路网络骨架。建
38、设巢湖市北沿江高速、巢无铜高速,六安市建设阜六、六潜高速公路。加快马鞍山长江大桥、无繁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的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实现村村通油路。水运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淮河主通道及芜申运河、合裕线、引江济淮等水运干线通道,以运输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航道等级、改善港口设施、推广标准船型、完善支持保障、加强行业管理为主要手段,航道发展强化水运主通道,港口突出发展合肥港、巢湖港、长江上的郑蒲港、淮河上的霍邱港,形成干支联网、港站完善、船舶先进、畅通高效、安全环保的内河航运体系。民航加快合肥新机场的建设。新桥机场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按4E级进行规划,能够满足B747
39、-400飞机全重起飞,以2020年950万人次、2040年30003500万人次的旅客吞吐量和2020年12.24万吨、2040年55万吨的货邮吞吐量控制,占地约10000亩,投资匡算约34.1亿元。目前,新机场预可报告已通过审查,计划2007年开工建设,2010年建成。合肥机场应抓住契机,早日开通国际航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空港。在货运上,通过快速空运提高进出口贸易份额,突出特色产品、鲜活产品利用空运提高外贸比例。另外,在人员、信息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国际联系程度。省会经济圈内六安、巢湖及芜湖、马鞍山、滁洲等城市均可利用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在1小时内抵达合肥机场。3.4 经济社会发展对郑
40、蒲港运输需求分析3.4.1 建设郑蒲港是加快连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需要承接产业转移、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基础条件。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钢铁、电力、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向沿海地区布局趋势明显,长三角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外向型经济最活跃、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未来还将进一步发挥在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因受资源、环境和空间等一系列制约,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呈现出向外转移的态势。皖江作为紧邻长三角的后发地区,积极抓住着一重要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长江沿江优势,构筑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平
41、台,接纳和布局大耗水、大运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提升沿江产业水平,壮大经济实力,是顺应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也是港口自身发展的需要。3.4.2 建设郑蒲港是加快东向发展战略步伐的需要紧紧抓住长江沿江港口大开发机遇,加快东向发展步伐。随着国内外资本和产业开始向长江沿岸地区转移和国家实施中部崛起,为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东向发展和加快皖江城市带和省会经济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省会经济圈处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地区结合部,未来将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要素等方面实现与“长三角”全方位对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未来一段时期,省会
42、经济圈与长三角地区的人员来往、物资交流会更加密切,不仅如此,以长三角地区为平台,省会经济圈还将更多、更直接地联入全球经济系统、承接国内外制造业及服务业转移。郑蒲港区是省会经济圈东向发展的最前沿,是皖江开发潜力最大、发展前景最广年阔的沿江港区之一。通过郑蒲港的开发建设可以促进皖江下游北岸的大发展。通过郑蒲港的开发建设可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煤炭、集装箱、水泥等运输系统之间的连接,推进港航业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郑蒲港口及航运向国际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为省会经济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供支撑,也是省会经济圈与长三角地区实现全方位对接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3.4.3 建设郑蒲港是推进省会经济圈
43、区域一体化进程的需要2006年,安徽省八次党代会作出了构建省会经济圈战略部署,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六安、巢湖为两翼齐飞的省会经济圈”,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统筹经济圈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力布局、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发展机遇,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快产业集聚,形成整体优势,增强竞争力、辐射力和发展活力,把省会经济圈建成全省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带动全省奋力崛起。郑蒲港的开发建设是符合省委、省政府这一战略决策的。省会经济圈有长江岸线168公里,分布在巢湖市的和县及无为县,江北岸线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相对江南岸线为后开发岸线,可从中优选最又价值的深水岸线先期进行开发,郑蒲港
44、的开发建设正好符合这些条件。为省会经济圈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经济的出江达海的通道和对外贸易的窗口。3.4.4 建设郑蒲港是加快跨江合作发展的需要随着皖江城市群和省会经济圈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马芜铜以成为皖江地区的“发展高地”,与和县隔江相望的马鞍山是皖江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尤其马钢500万吨薄板带项目的建设,总体形成1500万吨生产能力,马钢的扩容以受到长江岸线、土地空间和环境的明显制约。经过调研马钢近期没有跨江发展的意向,但从长远角度看,依托和县丰富的岸线资源,充分利用雍镇和庐江铁矿的原材料优势,通过加快过江通道建设打破跨江发展的瓶颈,加速承接大吞吐量和大用地量的基础产业,尤其是冶金工
45、业,不仅可以逐步缩小两岸之间发展差距,促进江北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而且可为马鞍山产业升级和城市拓展腾出空间。远期不排除在郑蒲港区建设散货码头。3.4.5 建设郑蒲港是巢湖市发展沿江产业带的需要目前皖江城市群中只有巢湖市没有长江港口,在综合交通运输中存在缺欠。加快发展沿江工业,是巢湖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的战略举措,对于实现全是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富民强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长江沿线布置大运量、大耗水量的企业是进一步提升黄金水道的作用,发展地方经济的最好途径,也是企业最经济、运输成本最节省、能获得好的效益,郑蒲港的建设为发展沿江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沿江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完善了
46、综合交通布局。3.4.6 建设郑蒲港是和县发展本地经济,对外招商引资需要和县2006年土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007年完成52亿元,增长13%。和县已形成以化工、建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90.5%,县开发区、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乌江、沈巷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实现产值20.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27家,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招商引资不断发展,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78家,协议引进资金150.9亿元,到位39 亿元。“一区两园一基地”引进项目57家,到位资金8.8亿元,国内500强企业浙江卡森集团成功落户。和县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发展“大园区、大港口、大物流、大运输”。但由于没有长江港口,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