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35919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建设200792号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工程设计暂行规定2007-04-29发布2007-04-29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92号主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2007年4月29日中国 铁道出版社2 0 O 7年北京关于发布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0792号现发布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标准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由铁路工程技术标准 所、中国铁

2、道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二oo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日U西本暂行规定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4年铁路工程建 设规范、定额、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0442号)的要求编制而成的。本暂行规定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青藏、大秦、胶济等 线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内 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审查定 稿。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 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理念,结合工程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 成熟、经济、适用的新技术,不能生搬硬套标准。勘察设计

3、单位 执行(或采用)单项或局部标准,并不免除设计单位及设计人 员对整体工程和系统功能质量问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暂行规定共分12章,内容包括:总则,网络设计,无线 系统设计,系统服务质量要求,支撑系统。用户终端配置,传输 及接口要求,系统设备,电源、接地与防雷系统,局站址选择及 机房环境要求,天线杆(塔),维护设备配置,附录。本暂行规定系首次编制。在执行本暂行规定过程中。希望各 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 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 究设计院(北京市丰台区华源一里18号,邮政编码:100073), 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

4、淀区羊坊店路甲8号, 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暂行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彳本暂行规定主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本暂行规定参编单位: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铁道第二勘察 设计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中铁电化 局通号设-十院。本暂行规定主要起草人:赵洪军、邸士萍、石波、尹天庆、 魏炼、韩 华、王 丹、段永奇、杨 琪、张 宪、胡晓红、 吕东来、公茂进。目次1总则 12网络设计 321一般要求322电路交换网络323分组交换网络524智能网625编号计划626网间互联互通727信令方式83无线系统设计931频道配置932无线覆盖区设计1033

5、无线覆盖要求114系统服务质量要求125支撑系统1551 信令网1552网管系统1653 同步要求1754话务统计176用户终端配置197传输及接口要求218系统设备2281一般要求2282设备布置和安装2259电源、接地与防雷系统2491电源系统 2492接地与防雷系统2410局站址选择及机房环境要求-26101站址选择26102机房建筑要求2611天线杆(塔)2912维护设备配置31121 网络及终端维护设备31122 SIM卡管理系统 31 附录A 缩略语 32 本暂行规定用词说明 36铁路GSId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条文说明376l 总则101 为统一铁路GSMR数字移动

6、通信系统(以下简称GSMR) 工程的设计标准,满足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可靠畅通的要求,制定 本暂行规定。102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铁路GSMR工程设计。1O3 GSMR工程设计应满足铁路运输的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话音、数据等移动通信业务。104 GSM。R工程设计必须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理布 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克分利用频率资源,并应考虑 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105 GSMR工程设计应考虑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结合。基础设施宜按远期考虑,并留有发展余量;外供电源和不 易改、扩建的设备宜按近期设计;对于易改、扩建的设备可按交 付运营后5年考虑。106 G

7、SNR系统设计中涉及的设备应符台国家和铁路行业有关准入规定。1O7 GSMR工程设计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利用既有通 信设施和设备。108 GSM-R工程中的无线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和铁道行业无线电管理的有关标准和规定。1O9 GSMR工程设计应根据列车运行控制等应用业务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采用系统冗余的设计方案。1010 GSMR工程设计应符合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 信系统网络技术规划(铁信息函2005120号文)的有关 规定。】1011 GSMR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暂行规定外,尚应符合铁 道行业GSMR相关技术标准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 规定。2 网络设计21 一般要求211 网

8、络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l 应满足全程全网传输质量指标及技术要求;2 网络设备组成及设置地点应符合铁道部有关技术要求;3应与GSMR固定用户接人交换系统、铁路电话交换阿互 联互通,并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公众通信网相连接。212 网络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电路交换网络;2分组交换网络;3智能网;4编号计划;5 网问互联;6局问信令方式;7传输及接口要求。213 GSMR固定用户接人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7FB 10006)的有关规定。22电路交换网络221 电路交换网络应按移动汇接网和移动本地网二级网络结构进行设计。222各MSC、GMSC应与其所属的TMSC相连,并

9、与另一个 相关的TMSC相连。TMSC可根据话务情况独立设置或与MSC合 设。223 电路域路由计划应符合下列要求:-3-1基干电路群应满足下列设置原则:1)TMSC之间应设置低呼损电路群,呼损不应大于05:2)MSC与其相应的TMSC之间应设置低呼损电路群,呼 损不应大于05;3)GMSC与当地其他通信网关口局之间应设置低呼损电路群,呼损不应大于05;4)GMSC与所管辖的其他未设移动局实体的移动业务本 地网相对应的通信网汇接局之问应设低呼损电路群, 呼损不应大于05;5)MSC与BSC之间应设置低呼损电路群,呼损不应大于05:6)基干电路群的电路数按本路由上的终端话务量、转接 话务量及由高

10、效电路群溢出至本路由的话务量之总和 及呼损指标设计。2高效直达电路群应满足下列设置原则:1)任意两个相邻MSC之间,可设置高效直达电路群;2)高效直达电路的呼损应不大于05。3路由选择应满足下列原则:1)路由的选择顺序:对于网络结构,应按自近而远的原 则;对于交换中心,发话区按自下而上、受话区自上 而下的原则进行选择;先选直达路由,次选迂回路 由;2)同一移动业务汇接区内的话务应在本汇接区内疏通;3)GSM-R网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问的跨局呼叫的路由应由GSMR网络组织;4)GSMR网与铁路电话交换网、公众通信网之间的路由组织采取发端入网方式;5)非常规路由的设置需经相关部门批准。d23分组交

11、换网络231分组交换网络应按GPRS骨干网和GPRS本地网二级网络结构进行设计。232分组域电路设置原则:l GGSN之间、SGSN之间、GGSN与SGSN之间以及GGSN 与其他分组数据网之间通过核心数据网互联,核心数据网分为骨 干网和本地网两个层次。骨干网由骨干路由器组成,应为网状连 接,本地网由各铁路局所在地的边缘路由器组成;本地网边缘路由器与骨干网路由器互联,为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本地网节点的 边缘路由器应成对设置,分别接人不同的骨干路由器。根据需要,不同本地网节点的边缘路由器之间可以直连;核心数据网宜 由铁路数据网承载。2 SGSN与所辖BSS之间可采用SDH传输电路或帧中继连接方式。

12、3应适应高吞吐量和传输容量的可扩展性采用一定的访问控制机制以达到所需安全级别。233分组域路由计划应符合下列要求:l APN选择和解析应符合GSM-R数字移动通信通用分组无 线业务(GPRS)系统技术条件规定。2 GPRS网络设计应确定如下情况的路由选择:1)在非漫游情况下,用户接入归属GPRS本地网的GPRS路由;2)在漫游情况下,用户接人归属GPRS本地网的GPRS路由:3)在漫游情况下,用户接人漫游地GPRS本地网的GPRS路由。-5-24智能网241 GSM,R智能网的网络节点应包括:gsmSSP、gprsSSP、智能外设lp、HLR、VLR、scP、SMP、SMAP以及SCEP。24

13、2 GSMR智能网网络设备设置应符合铁道部有关规定。243连接GSMR智能网节点的网络应包括Ho7信令链路、数据链路、话音通信链路。244智能业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无线用户发起的智能业务呼叫,由MSCgsmSSP触发智 能业务,并在SCP的控制下通过GSMR网络完成呼叫的处理和 选路;2有线用户发起的对移动用户的智能业务呼叫,通过GSMR固定用户接入交换系统连接至MSCgsmSSP触发智能业务,并在SCP的控制下通过GSMR阿络完成呼叫的处理和选路;3 无线用户的GPRS智能业务呼叫,由SGSNgprsSSP触发 智能业务,并在SCP的控制下通过GPRS网络完成业务的处理。245GSM,R

14、智能网节点间的No7信令链路可采用直联方式 或准直联方式(通过STP转接)。246 GSMR智能网节点间的数据连接可按节点设备的放置地点采用局域网方式、广域网方式,在利用广域网进行连接时,可采用帧中继、ATM网络、专线连接。25 编号计划2S1 编号应符合铁道部有关规定。2S2工程设计应对下列号码进行分配:1语音组呼和语音广播呼叫的业务区号(SA),以及对应 小区列表和用户列表2 与位置有关的功能号码的位置号(LN)3移动用户的MSISDI、号码6-4 固定用户的ISDN号码5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切换号码(HON)、组呼号码(GCN)6 MSCVLRGCRSSP、SCP、SMSC识别

15、码7 HLRAuC识别码8位置区识别码(LAI)9全球小区识别码(CGI)lO基站识别码(BSIC)ll 漫游区域识别码(RSZI)12 IP地址13 GPRS域名14信令点编码15基站编号及标识26网间互联互通261设计网问互联互通应符合以下原则:1 GMSC作为与其他网间的互联互通点,初期可由MSC兼 任,当网络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可独立设置;2应以GMSC作为与其他网问的计费结算点;3 当一个MSC覆盖多个铁路电话交换本地网时,GMSC宜 与所在地的汇接局互联互通,也可根据需要与其他业务量较大的 本地网互联互通。262 GSMR网应通过MSC与GSMR固定用户接人交换系统进行互联互通。2

16、63 GSMR网应通过GMSC与铁路电话交换网互联互通,并通过铁路电话交换网与公网互联互通。264 GSMR网可实现与其他PLMN网络互联互通。26SGSMR网可通过国际关口局与国际GSM rR网实现互联互通。1266 网问互联互通应采用标准接口和信令协议。27信令方式271 GSMR网络与其他通信网之间的局间信令应优先采用 No7信令,规程应符合中国国内电话网No7信号方式技术规 范(暂行规定)(GF001)及其补充规定和(900 MHzTDMA数 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与PSTN网接EI要求(YDN016)。272GSMR网络内局间信令应采用中国No7信令。规程除 应满足第271

17、条要求外,还应符合(No7信号方式事务处理 能力部分(TCAP)技术规范(GF011)、No7信号方式连接控 制部分(SCCP)技术规范(GF010)及000MHzTDMA数字蜂 窝移动通信网移动应用部分(MAP)技术规范(YDT 8554) 的要求。273 TMSC应具有中国No7信令转接及GT翻译功能。274GSMR与GPRS网节点之问的信令应采用中国No7信 令,规程应满足GSMR数字移动通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系统技术条件。275 GSMR智能网节点之问的信令应采用中国No7信令,规程应满足铁道部有关要求。276 MSC与GSMR固定用户接入交换系统之间的信令应符合铁道部有关

18、要求。83无线系统设计31频道配置311 GSM-R系统的工作频段、频道间隔、双工收发问隔、频 率容限及发射带宽应符合表311的规定。表311工作频段、频道间隔、双工牧发阉隔、频率容限及发射带宽工作频段 频道间隔 双工收发问隔 发射带宽顿率容限(MHz)(kH o)(MHz)(kH z)88588910。(移动台发基站收)(移动台)200 45271930934 IO一8(基站发,移动台收) (基站)312频道配置应采用等间隔配置方法。频道序号和频道标称 中心频率的关系为:(n)=890+000 MHz+(nl 024)0200 MHz(移动台发,基站收),h(n)=Z(rt)+45 MHz(

19、基站发,移动台收)it=999l 019频道序号从999一l 019,扣除低端999和高端l 019作为隔离保护,实际可用频道19个,频道序号为l 000一l Oi8。313频率规划可采用面状复用或带状复用方式。314频道分配应避免同频道干扰、邻频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因素,干扰保护比应满足以下要求:1 同频道干扰保护比:应不小于12dB;2邻频道干扰保护比:应不小于一6 dB;O3偏离载波400 kHz时的干扰保护比:应不小于一38 dB。315载波间隔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小区、覆盖区重叠的多个小区的控制信道载波间隔宜 不小于600 kHz,业务信道载波I闭隔不宜小于400 kHz;2相邻小区的

20、控制信道及业务信道载波间隔宜不小于400 kHz。316 电路域及分组域信道应满足下列分配原则:1 每小区暂定1个固定GPRS业务信道、3个动态GPRS业 务信道,其余为电路域业务信道;2动态分配方式可以灵活设置电路域、分组域业务的优先关系。317无线信道呼损应不大于05。318 设计GSMR网络时,移动用户忙时话务量可按GSMR 移动用户统计话务量取值。32无线覆盖区设计321 无线覆盖区设计应实现工程范围内的铁路作业区连续覆 盖。铁路沿线两侧的覆盖电平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有关 规定。322工程设计应结合地形特点,采用不同的水平方向角的天 线以提高覆盖效率。323铁路各作业区对无线覆盖

21、要求如下:1车站宜设置基站,宜采用全向基站或合成小区定向基站, 车站基站区至少应覆盖至车站上下行进站信号机外侧;2沿线区问,宜采用合成小区定向基站;3枢纽地区,可采用多小区定向基站。324铁路无线弱场区的覆盖可选择以下方案:1隧道及隧道群、路堑及弯道等弱场区,可采用基站、直放站,通过漏泄同轴电缆或天线解决无线覆盖;2大型站房内、地下通道、调度所等弱场区宜设置直放站10或室内分布系统;3 在旅客车厢内,可根据需要设置直放站或室内分布系统;4直放站的设置应满足同频道干扰指标和延时指标的要求;5射频转发直放站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的隔离度应大于系统增益15 dB以上。3。25工程设计应对上下行链路的路径

22、传输损耗进行计算,并 保持上、下行链路平衡。326在勘测设计阶段,应对基站的覆盖区做出理论预测,并进行勘测,对理论预测进行必要的修正后确定覆盖范围和小区设计参数。327 为保证通信业务的可靠性,在勘测设计阶段应先在覆盖 区域内进行无线电磁环境的测试,分析和查找干扰源,避让干扰 频率或协凋迁改。328工程设计宜对无线覆盖(基站及弱场设备)进行分步设计和实施。33 无线覆盖要求331 无线场强覆盖以最小可用接收电平表示,并应符合表331的规定。襄331 接收机天线处输入端射频信号最小可用接收电平终端种类业务种类接收天线位置 终端速度(kmh) 统计概率P。(dBm)话音及非列调机车台 机车顶部 来

23、限定 95 一98列控数据22095 一95列控机车台 列控数据 机车顶部 220F280 95 一95一一922,80口95一92332无线场强覆盖设计应避免越区,越过相邻基站或直放站的无线覆盖应满足本暂行规定第314条的要求。4系统服务质量要求401 GSM-R网络电路域服务质量应满足如下要求:1对于语音业务和非列控类数据业务,应满足表4011的要求。表4011GSM-R网络语音业务与非列控类数据业务QoS指标服务质量项目指标值铁路紧急呼叫2 s(95)(3日(99)同一区域内司机之阃MS组呼5 6(95),7 5 s(99)端到端呼叫(连接) 除上述外,MSrr的运营呼叫(5 B(95)

24、,(75 B(99)建立时间除上述外,FTMS的运营呼叫7 s(95),105 B(99)除上述外。Ms之间的运营呼叫10 8(95),(15 s(99) 其他低优先级呼叫10 8(95),15 s(99)呼叫(连接)建立失败概率(10。(最长的建立时延见“呼叫(连接)建立时间”)数据速率24 kbits最大端到端延迟05 s(95),(12 S(99),24 s(9999)(传辖时间)平均嫱到端延迟0405 g(传输时间)越区切换中断时闻05 s(95)越区切换成功率(可选) 9952对于列控类数据业务,应满足表40L一2的要求。表4o12GSM-R网络列控类数据业务QoS指标l 服务质量项

25、目 指 标 值 I l移动台发起的连接建立时延 85 8(95)。引o s(100) I l莲接建立失败概率 t10“ l12续表40。12服务质量项目指标值 虽大端到端传输时延(30Byte用户数据块)05 B(99) 连接丢失概率IO 2h传辅下扰时问。08 s(95),20 s(95),1 8(99)网络注册时延 30 s(96)。358(贼),鲫B(1ffA)402 GSMR网络分组域服务质量应满足下列要求,具体指标应由应用业务选择确定:1优先等级:l级,高优先级;2级,正常优先级;3级, 低优先级。2延迟等级:GPRS定义了4个延迟等级,并应满足表4O21的要求。其中“95”指95的

26、包的延迟满足标准规定。表402-1GPRS延迟等级、包的大小128Byte1 024 Byte延迟等级、平均延迟95 平均延迟95l(05 515 82 s7 82(5 B25 g15 s(75日3(50 s250 s75 s(375 s4役有规定3可靠性级别应满足表4022的要求。表402-2GPRS可靠性级别可靠性 SDU丢 SDU重 SDU非顺SDII出应用特性说明级别 失概率 传概率 序到达概率错概率差错敏感,无纠错能力有限910一9 109 109110容错能力差错敏感,有限纠错能力,较2104 10,105 106好容错能力差错不敏感,有纠错能力强3102 10。5 101 102

27、容错能力134吞吐量应为用户数据速率,包括峰值吞吐量和平均吞吐量。系统设备应具有在线平滑扩容的能力。吞吐量应满足表4023和表4024的要求。裹4023GPRS业务值吞吐量类别 峰值吞吐量级别 Bytesl100022000340004 800051600063200076400081280009256000衰402一GPRS业务平均吞吐类别平均吞吐量级别Byteh平均吞吐量级别Bytehl100101000002200 11 2000003500 125000004l 000 13l 00000052咖lo1420000006 50001550000007I0000 161000000082

28、0000 17 200000009 50000 18500000004。03基于短消息业务的文本消息传输,移动点对点短消息发 送成功率大于或等于99,移动点对点短消息发送时延小于或 等于3 min(99),移动点对点短消息丢失率小于或等于10, 移动点对点短消息存储有效期大于或等于72 h。145支撑系统51 信 令网511GSMR的信令网应采用专用信令阿,并按二级结构组成: 第一级:STP,设于大区汇接中心; 第二级:sP,设于MSC、BSC及各种数据库。 建网初期,可采用SPSP直联方式。512 信令链路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MSC与同城市的HLR之间应设置直联信令链路,与异地的HLR之间

29、通过No7信令网以准直联信令方式连接。2根据需要,两个sP之间可设置直联信令链路。3 GSMR信令网与其他No7信令网应在互联业务网问的 关口局问,采用SPsP的直联方式进行互联。513信令网的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1 STP问采用A、B平面连接方式。A、B平面内部各个 STP按网状连接,A、B平面间成对的STP设置直联信令链路。 每个sP应分别固定连至A、B平面内成对的STP,信令链路组 问采用负荷分担方式工作。2成对设置的STP之间信令链路的传输通路至少应有三个 独立的物理路由;SP与连接的两个STP之问信令链路的传输通路应不少于两个独立的物理路由。514信令路由的选择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l

30、选择正常路由后,再选择备用路由。2信令路由中有多个替换路由时,应根据优先级别顺序选择。3在正常或替换路由中,若有采用负荷分担方式的同一优先等 级的多个路由()时,则每个路由承担整个信令负荷的1N。515信令点编码计划应符合铁道部有关规定。1 552网管系统521 网管系统可采用二级网管系统,即全路网管中心和本地网管中心。522全路网管中心设置在北京,汇接各本地网管中心上传的 主要告警信息,监视全网重大故障告警,进行全网工作状态分析 统计。523本地网管中心宜集中设置,对设置在本地的所有网元设 备进行网元级管理,包括对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性能管理、故 障管理及配置管理。上发相关的告警信息、性能统

31、计数据、配置 数据信息和有关报表,接受上级网管中心的指令对网元设备操 作。负责本地TMSC的管理,并具备话务统计、话务量模型分析 功能。其设置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大区与TMSC同址集中设置交换网管系统,包括交换网络管理子系统OMC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管理子系统0MCD,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远程维护管理终端;2按运维体制设置无线网管系统,包括无线网络管理子系 统OMCR、直放站管理子系统OMCT,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远程 维护管理终端;3结合SCP设置地点集中设置智能网管理子系统OMC-I;4结合STP设置地点集中设置信令网网管。524网管系统应遵循相关规范,各级网管系统应提供基于标 准的网管接口,以满

32、足上级网管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的需要。各 级网管系统之间的通信符合下列要求:1应通过数据网进行,本地网管与网元设备之间通过数据网或专线电路相连;2应提供基于Q3或CORBA的网管接口,并提供相应的网 管接口文档;3各网管系统IP地址应符合铁道部有关规定。1653同步要求531GSMR采用主从同步方式,TMSC、MSC、HLR、SCP等 设备应就近从BITS设备中获取定时信号,MSC至BSS问的数字 链路应兼作同步链路使用,BSS从MSC获取同步时钟信号,也 可从就近的BITS设备或SDH设备提取同步时钟信号。532 GSM-R网络中各种网络单元的时钟应具有相应的等级,其中:1TMSC、HLRAu

33、C、SCP的时钟等级为二级A类;2 MSCVLRSSP的时钟等级为二级B类;3 BSS的时钟等级为三级;4 SGSN、GGSN(必要时)的时钟等级为三级。各级时钟的参数应符合表532的要求。裹532各级时钟的参数表时钟等级 最大频率偏移 最低准确度 牵引范围 初始最大频偏A类:510旧d能够同步到准确度为二级 4101(510 10dB类:l10。d 4107的时钟三级 210 sd 4 6 x10。6 能罄同步到准确度为(1108d4610的时钟533设备同步单元应提供2个2048 kbits或2048 kHz标准外时钟同步接口。534MSC至SGSN、HLR至GGSN等设备间的数字链路兼作

34、 同步链路使用。535 GSMR网络中应设置备用同步链路。536 SGSN、GGSN、网管等设备均应进行时间同步。54话务统计541 GSMR网络中的MSCSSP应提供详细呼叫记录。542 详细呼叫记录的生成应符合下列规定:1 71电路域呼叫在始发MSC、终端MSC和入口GMSC均应生成。当发生MSC问越区切换时,应由主控MSC生成。2智能网呼叫由SCP负责控制,SSP根据SCP的指令以及监测到的应答、拆线等事件生成。543 MSCSSP应具有话务统计信息随机打印功能,并配置数据链路端口,具有向第三方计费中心传送呼叫数据记录的能力。186用户终端配置6O1用户终端类型、配置范围应按照铁路运输生

35、产作业的需求,按照岗位配置。终端数量及其备用数量宜参照表601。裹601用户终端类型、配置范围厦数量终端类型用户类型及范围终端数量配置标准备用数量配覆标准 用于列车上以及车站、编不多于运用数作业手 组场、沿线区阃及其他铁路近期按照运输作量的20。备用持台OPH 作业区的各工种地面工作人业岗位配置电池每部2块 员话音和数据通信通用手 用于铁路运输备类管理近期按照与铁路不多于运用数 人员、与铁路业务相关的作业相关各部门的 量的10。备用持台GPH人员话音和数据通信岗位配置 电池每部I块不多于运用数调车手 用于编组场、中问站调按岗位进行配置量的20。备用 持台OPS 车作业话音和数据通信电池每部2块

36、用于区间、站场各类信 按固定信息采集不多于运用数 固定无线台息点、业务点非列控类数点、话音通信点配量的10据通信或话音通信置用于运营机乍、动车组、按照运营机车(动 救援机车、维修检测机车、车组)、救援机车、不多于主机运机车综合通编组场调车机车、轨道车 维修检翻机车、编组用数量的20, 信设备CtFt操作显示终端运等话音通信和非列控类数 场调车机车、轨道车用散量的30据通信 等机车数量配置用于运营机车、动车组、按照运营机车(动 救援机车、维修检测机车、车组)、救援机车、列控车载编组场调车机车、轨道车不多于主机运 维修检测机车、编组通信设备 等机车列控车载设备与地用散量的20场调车机车、轨道车 面

37、控制中心之问的列控类等机车数量配置数据通信19-续表601终端类型 用户类型及范围 终端数量配置标准备用数量配置标准机车I司步用于分布动力重载列卑=按照分布动力匿载不多于主机运 操作车裁本务机车和补机车之间的 列车本务机车和补机用数量的20 通信设备 机车I司步操作数据通信 午等机车数量配置用于各工种维护维修用根据运营维护需 根据运营维护汽车车载台车辆的话音和数据通信要适当少量配置 需要配置列尾通 用于列车尾部风压信息按照实际需求数 不多于主机运信世备通信 最配置 用数餐的20注:1 CIR按照有独市动力的牵0l机车月e置。2A、B端连接的机车可以分别配置1套主机及1套MM,也可以配置l套共用主机及2套MMI。3 动车组曲端分别配置I套主机和Mbll。602每个移动终端设备(含主用、备用终端)配置SIM卡。207传输及接口要求701GSMR对传输系统的要求需结合GSMR系统组网方式 提出。TMSC之间采用网状网连接;MSC与TMSC之间、相邻 MSC之间采用星型连接;MSC与BSC之间采用星型连接;BSC 与BTS之间采用环型、星型、链型及混合型连接。702节点之间优先采用光纤骨干网连接,传输系统关键指标符合(900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