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38243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8.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GPON EquipmentQB/CU 049-2009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2009-06-29实施2009-06-29发布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 次前 言IV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缩略语34 GPON系统组成64.1 参考配置64.2 ODN74.3 线路速率85 协议要求85.1 协议栈85.2 PMD层95.3 TC层95.4 OMCI协议96 GPON业务能力和设备类型96.1 业务能力96.2 ONU设备类型97 设备接口要求107.1 OLT网络侧接口107.2 ONU用

2、户侧接口117.3 GPON接口128 OLT技术要求128.1 PON特定功能128.2 业务QoS138.3 L2功能要求148.4 组播功能168.5 网络安全相关功能178.6 以太网OAM功能188.7 上联IP业务级联功能198.8 OLT设备可靠性要求199 ONU技术要求199.1 PON特定功能199.2 业务QoS209.3 L2功能要求209.4 网络信息安全相关功能229.5 以太网OAM功能239.6 VoIP功能(可选)239.7 HGU功能要求249.8 可靠性要求249.9 其他要求2410 动态带宽分配(DBA)功能2510.1 基本要求2510.2 分配带宽

3、类型2510.3 DBA功能2511 性能要求2611.1 传输距离和分路比2611.2 PON接口容量2611.3 业务性能2612 PON的保护3012.1 保护倒换方式3012.2 保护倒换配置3012.3 保护倒换性能3213 操作管理维护要求3213.1 基本要求3213.2 ONU远程管理3313.3 网元管理系统(EMS)要求3814 GPON系统互通性要求5414.1 GPON系统互通性参考模型5414.2 PMD层互通要求5414.3 TC层互通要求5514.4 OMCI协议互通要求6114.5 OMCI通用流程互通要求6214.6 承载OMCI消息的T-CONT分配7014

4、.7 扩展ME定义7114.8 业务相关功能互通要求7315 其它要求8515.1 环境要求8515.2 电气安全要求8515.3 设备功耗要求8715.4 设备散热要求8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GPON设备PON接口指标要求88A.1.1 GPON设备PON接口参考点88A.1.2 GPON设备OLT侧PON接口指标88A.1.3 GPON设备ONU侧PON接口指标92前 言本标准规定了GPON设备的系统配置、业务类型、设备分类、光网络、接口、功能、性能、DBA、时钟同步、保护倒换、管理维护、OLT与ONU的互通性等要求。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保持了与行标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

5、ON)和行标接入网技术要求 GPON系统互通性的协调一致,并根据中国联通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增强。其中设备环境适应性要求参考了中国联通接入网设备环境适应性及电气安全要求(试行)中的指标。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联通技术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江、刘晓甲、裴小燕、程强、陈洁、敖立、张文钺、周晓霞、刘谦、陆洋、葛坚、李云洁、党梅梅。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GPON设备的系统配置、业务类型、设备分类、光网络、接口、功能、性能、动态带宽分配、时钟同步、保护倒

6、换、管理维护、OLT与ONU的互通性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中国联通网络环境下GPON系统的OLT、ONU设备以及配套的网元管理系统(EMS)。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2 GB/T 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3 GB/T 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4

7、 YD/T 1054-2000接入网技术要求综合数字环路载波(IDLC)5 YD/T 1082-2000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6 YD/T 1530-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2+)7 YD/T xxxx-xxxx.2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2部分:物理媒质相关(PMD)层要求8 YD/T xxxx-xxxx.3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3部分:传输汇聚(TC)层要求9 YD/T xxxx-xxxx.4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4部分:ONT管理控制接口(OMCI)

8、要求10 ITU-T G.707-2000同步数字系列(SDH)的网络节点接口11 ITU-T G.711-1998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12 ITU-T G.723.1-1996以5.3kbit/s和6.3kbit/s速率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器13 ITU-T G.729-1996使用共轭结构代数码线形预测激励(CS-ACELP)的8kbit/s语音编码14 ITU-T G.983.1-1998基于无源光网络(PON)的宽带光纤接入系统15 ITU-T G.984.2-2006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Phy

9、sical Media Dependent (PMD) Layer Specification16 ITU-T G.984.3-2006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layer Specification17 ITU-T G.984.4-2008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PON): O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 Specification18 ITU-T G.993.2-

10、2007甚高速数字用户线收发器2(VDSL2)19 ITU-T Y.1291-2004 分组网络支持QoS的结构框架20 IEEE Std 802.1ad-2005局域网和城域网-虚拟桥接局域网-增补件4:业务提供者桥21 IEEE Std 802.1D-2004局域网和城域网-MAC桥22 IEEE Std 802.1Q-2005局域网和城域网-虚拟桥接局域网23 IEEE Std 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24 IEEE Std 802.11a-1999信息技术-系统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

11、域网-特别需求-第11部分:无线LAN媒介接入控制和物理层规范:对IEEE标准802.11-1999的5GHZ高速物理层的补充25 IEEE Std 802.11b-1999信息技术-系统间电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介接入控制(MAC)和物理层规范(PHY)-扩展到2.4GHZ频带的高速物理层26 IEEE Std 802.11g-2003信息技术-系统间电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殊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介接入控制(MAC)和物理层规范(PHY)-修正4:2.4GHz频带的高速物理层(PHY)的进一步扩展27 IETF RFC 2236-

12、1997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2(IGMP V2)28 IETF RFC 2933-2000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MIB29 IETF RFC 3046 DHCP中继代理信息选项30 IETF RFC 3376-2002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版本3(IGMP V3)31 IETF RFC 3550-2003实时应用传输协议(RTP)32 IETF RFC 3985-2005PWE3架构33 IETF RFC 4197-2005分组交换网上的时分复用(TDM)电路端到端仿真的要求34 IETF RFC 4553-2005分组网上结构未知的时分复用技术35 IETF RFC 5086-2007分组交换网上的

13、结构化时分复用(TDM)电路仿真业务(CESOP)36 DSL Forum TR 069 CPE WAN管理协议3 术语和缩略语3.1 术语应:表示该功能或要求为必需的。建议:表示从需求方的角度讲,该功能或要求是有帮助的,希望可以提供。可选:表示功能或要求在某些场合下是需要的,制造商可以根据产品定位进行取舍。1:1 VLAN:表示在用户端口和VLAN之间的一到一的映射。接入节点和汇聚网络中都应维护这种映射的唯一性。N:1 VLAN:表示在用户端口(物理端口或逻辑端口)和VLAN之间的多到一的映射。用户端口可以是同一接入节点或不同接入节点上的。C-Tag:定义在IEEE 802.1ad中的内层V

14、LAN标记,其TPID值为0x8100。C-VID:C-Tag的VID值。C-VLAN:C-VID所定义的VLAN。Q-Tag:定义在IEEE 802.1Q中的VLAN标记。S-Tag:定义在IEEE 802.1ad中的外层VLAN标记,或唯一的VLAN标记。S-VID:S-Tag的VID值。S-VLAN:S-VID所定义的VLAN。3.2 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ADSL2+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Transceivers 2 plus频谱扩展的第二代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FAdaptation Function适配功能BERBit Er

15、ror Ratio误比特率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CAC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连接接纳控制CATVCable Television有线电视CESoP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over Packet分组网电路仿真业务CFM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连接故障管理C-VIDCustomer VLAN ID用户VLAN标识CVLANCustomer VLAN用户VLANDBA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动态带宽分配DELT

16、Dual-ended Line Testing双端线路测试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LFDestination Lookup Failure目的地址查找失败DoS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DSCP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差分服务代码点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第一英里以太网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网元管理系统FECForward Error

17、Correction前向纠错FTTB/CFiber to the Building/Curb光纤到楼宇/分线盒FTTCabFiber to the Cabinet光纤到交接箱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FTTOFiber to the Office光纤到办公室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GEMGPON Encapsulation MethodGPON封装模式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TCGPON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GPON传输汇聚(层)HGHome

18、 Gateway家庭网关HGUHome Gateway Unit家庭网络单元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电视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集控制协议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质访问控制MDUMulti-Dwelling Unit多住户单

19、元MEManaged Entity受管实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管理信息库MLMMulti-Longitudinal Mode多纵模MOSMean Opinion Score平均意见评分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多生成树协议MTIEMaximum Time Interval Error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UMulti-Tenant Unit多商户单元NENetwork Element网络单元NMS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网络管理系统NTPNetwork Time Procotol网络时间

20、协议OAMOper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MCION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ONT管理控制接口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光网络终端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PLOAMPhysical Layer OAM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物理媒质相关(子层)

21、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传统电话业务PPPoE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传送点到点协议PSQMPerceptual Speech Quality Measurement感知通话质量测试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RFRatio Frequency射频RSTP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快速生成树协议RTPReal-time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SBUSingle B

22、ussiness Unit单商户单元SCBSingle Copy Broadcast单拷贝广播SELTSingle-ended Line Testing单端线路测试SFUSingle Family Unit单住户单元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SLMSingle-Longitudinal Mode单纵模SNSerial Number序列号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PStrict priority绝对优先级SRStatus Repo

23、rt状态报告STBSet Top box机顶盒S-VIDService VLAN ID业务VLAN标识SVLANService VLAN业务VLANT-CONTTransmission Container传输容器TCTransmission Convergence传输汇聚(层)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DEVTime Deviation时间偏差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TLSTransparent LAN Service透明LAN业务TOSType of Service业务类别TPIDTag Proto

24、col Identifier标记协议标识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用户网络接口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VDSL2Very-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2第二代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WRRWeighted Round Robin加权轮询4 GPON系统组成4.1 参考配置GPON系统参考配置见图

25、 1。图 1 GPON系统参考配置GPON系统通常由局侧的OLT、用户侧的ONU和ODN组成,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网络结构。ODN由单模光纤和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为OLT和ONU之间的物理连接提供光传输媒质。当采用第三波长提供CATV等业务时,ODN中也包括用于分波合波的WDM器件。GPON系统的ONU/ONT可放置在交接箱、楼宇/分线盒、公司/办公室和家庭等不同的位置,形成FTTCab、FTTB/C、FTTO和FTTH等不同的网络结构。光网络终端(ONT)是指FTTH网络结构中包括用户端口功能的ONU,在本标准中将ONU和ONT统称为ONU。4.2 ODNODN通用物理配置模型

26、见图 2。图 2 ODN通用物理配置ODN中两个光传输方向分别定义如下: 下行方向定义为光信号从OLT至ONU; 上行方向定义为光信号从ONU至OLT。GPON系统的ODN采用GB/T 9771-2000规定的单模光纤,上下行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GPON系统采用单纤双向传输方式时,上下行应分别使用不同的波长,其中上行应使用1260nm1360nm波长(标称1310nm),下行应使用1480nm1500nm波长(标称1490nm)。当使用第三波长提供CATV业务时,应使用1540nm1560nm波长(标称1550nm)。GPON系统应支持B+类ODN,即应支持OLT和ONU之间1328dB的光

27、衰减范围。4.3 线路速率GPON系统应支持上行1.244 Gbit/s,下行2.488 Gbit/s的线路速率。5 协议要求5.1 协议栈GPON系统的协议栈见图 3,主要由物理媒质相关(PMD)层和GPON传输汇聚(GTC)层组成。GTC层包括两个子层:GTC成帧子层和TC适配子层。本标准规范的GPON系统GTC层工作在GEM模式下。GEM模式的GTC层应为其客户层提供2种类型的接口:GEM客户接口和ONT管理和控制接口(OMCI)。图 3 GPON系统协议栈5.2 PMD层见YD/T xxxx-xxxx.2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2部分:物理媒质相关(PMD)层

28、要求。5.3 TC层见YD/T xxxx-xxxx.3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3部分:传输汇聚(TC)层要求。5.4 OMCI协议见YD/T xxxx-xxxx.4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4部分:ONT管理控制接口(OMCI)要求。6 GPON业务能力和设备类型6.1 业务能力GPON系统可能承载的业务类型包括IP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等。其中IP业务包括宽带上网业务、话音业务、IPTV业务和IP专线业务等,TDM业务主要用于专线业务(2048kbit/s或n64kibt/s数据业务)。6.2 ONU设备类型ONU设备可能有多种类型,本标准根

29、据近期GPON设备的应用场景,规定以下五种主要类型。n SFU(单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1或4个以太网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选具有POTS接口支持语音业务或具有RF接口支持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可与家庭网关配合使用,以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SFU设备可选支持TR069管理协议进行集中管理。在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SFU也可以用于商业客户。n HGU(家庭网关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具有家庭网关功能,相当于带GPON上联接口的家庭网关,具有4个以太网接口、1个WLAN接口和至少1个USB接口,提供以太网/IP

30、业务,可选具有POTS接口支持话音业务或具有RF接口支持CATV业务,支持TR-069远程管理。主要应用于FTTH的场合。n MDU(多住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至少8个)用户侧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可选具有POTS接口支持话音业务或具有RF接口支持CATV业务,主要应用于FTTB/FTTC/FTTCab的场合。建议以太网接口的MDU设备支持用户端口的模块化结构(以8端口为单位),以及不同类型模块(以太网、DSL、POTS)的灵活混插。在商业客户不需要TDM业务时,MDU可以用于商业客户。n SBU(单商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单独企业用户和

31、企业里的单个办公室,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以太网接口(一般小于8个)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主要应用于FTTO的场合。SFU设备可选支持TR069管理协议进行集中管理。n MTU(多商户单元)型ONU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有多个以太网接口(至少8个)和E1接口,提供以太网/IP业务和TDM业务,可选具有POTS接口支持话音业务,主要应用于FTTB的场合。7 设备接口要求7.1 OLT网络侧接口对于8PON口以上的OLT,网络侧必须支持GE/10GE接口,可选支持10/100BASE-T或100BASE-FX。对于8P

32、ON口以下的OLT,网络侧必须支持GE接口,可选支持10/100BASE-T或100BASE-FX。OLT应提供至少2个GE上联接口。对于提供TDM数据专线业务的多业务OLT设备,网络侧应支持E1接口或STM-1光接口。7.1.1 GE接口GE接口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 802.3-2005的规定。7.1.2 10/100BASE-T接口1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802.3-2005的规定。7.1.3 10GBASE-X接口10GBASE-X接口应符合I

33、EEE 802.3-2005的规定。7.1.4 E1接口E1接口应符合GB/T 7611-2001的规定。7.1.5 STM-1接口STM-1接口应符合ITU-T G.707的规定。7.2 ONU用户侧接口GPON系统的用户侧必须支持10/100BASE-T接口,可选支持GE接口;当GPON提供TDM数据专线业务承载能力时,用户侧应支持E1接口;当GPON提供语音业务承载能力时用户侧应支持Z接口或Za接口;对于MDU类型的ONU,用户侧接口还包括DSL接口。当ONU支持CATV业务时,应支持RF接口。7.2.1 10/100BASE-T接口用户侧10/1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80

34、2.3-2005的规定。7.2.2 GE接口GE接口可以是1000BASE-LX、1000BASE-SX、1000BASE-CX和1000BASE-T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各种接口类型均应符合IEEE 802.3-2005的规定。7.2.3 E1接口E1接口应符合GB/T 7611-2001的规定。7.2.4 Z/Za接口Z接口应符合YD/T 1054-2000的规定。Za接口应符合YD/T 1054-2000的规定。7.2.5 DSL接口DSL接口应为ADSL2+或VDSL2接口。ADSL2+接口应符合YD/T 1530-2006。ADSL2+应支持自适应不同的ADSL模式、支持上下行功率削减

35、、线路功率状态转换、单端测试和双端测试的环路诊断功能、脉冲噪声保护功能等。VDSL2接口应符合ITU-T G.993.2。VDSL2收发器应支持PTM-TC线路封装方式、VDSL2线路参数集Profile自动选择、支持ADSL2+/VDSL2自动选择模式,建议的模式选择顺序为G.993.2/G.992.5/G.992.3/G.992.1、支持脉冲噪声保护、UPBO、DPBO和虚拟噪声等功能。7.2.6 GPON接口GPON系统OLT和ONU的PON接口应能支持B+类ODN,具体的OLT和ONU的PON接口指标详见附录A.2。8 OLT技术要求8.1 PON特定功能8.1.1 ONU设备认证功能

36、OLT应支持根据ONU序列号、或password、或(ONU序列号+password)对其合法性进行认证的能力,应拒绝非法ONU接入网络获得服务。非法ONU事件应记入系统日志,并应产生相应警告信息。8.1.2 数据加密OLT应支持对下行单播数据进行加密,以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加密算法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下行组播业务不需进行加密处理。8.1.3 FECGPON系统应该支持双向的前向纠错(FEC)功能,并且应能针对每个ONU激活/关闭其上行FEC功能,并能针对PON口激活/关闭下行FEC功能。OLT应支持下行FEC编码和上行FEC解码功能。FEC功能缺省关闭。8.1.4 光链路检测GPON系统OL

37、T应能接收ONU上报的光链路检测参数(包括收发光功率、光模块温度、供电电压、电流等),并可对自身PON口光模块的工作参数(包括收发光功率、光模块温度、供电电压、电流等)进行测量和检测。当OLT或ONU光链路参数超出预设的门限时,网管系统应给出警告。8.2 业务QoS8.2.1 基本要求GPON系统应支持基于ITU-T Y.1291的QoS机制,在上行和下行方向均应能根据SLA协议保证各类业务的QoS。SLA协议参数包括不同用户或业务的时延、抖动、固定带宽、保证带宽和最大带宽等。QoS机制包括业务流分类(Traffic classification)、优先级标记(Marking)、排队及调度(Q

38、ueuing and scheduling)、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和流量管制(Traffic policing)、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缓存管理(Buffer management)等。GPON系统应支持针对每个用户或业务的业务等级协定参数的设置。例如,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和业务规定不同的时延与抖动、固定带宽、保证带宽、最大带宽等SLA参数,并应支持对上、下行业务分别进行配置。8.2.2 业务流分类OLT设备应具有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的功能,应具有基于GEM Port-ID、User Priority(IEEE 802.1Q)、Ether

39、Type(例如IPoE、PPPoE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IP协议类型(TCP、UDP、ICMP、IGMP等)、IP TOS/DSCP和L4协议端口号对上行业务流进行分类的能力。缺省状态下,OLT信任ONU提供的上行业务优先级标记,上行方向不开启此功能。8.2.3 优先级标记方式OLT应支持上行流分类与上行业务优先级标识的映射,应支持以太网PRI字段作为优先级标识,可选使用IP的TOS/DSCP域作为优先级标识。OLT应支持对上、下行业务优先级标识进行修改的功能。OLT应支持将内层优先级标记复制到外层。缺省状态下,OLT信任ONU提供的上行业务优先级标记,上行方向不开启此功能。8.2.

40、4 队列调度OLT在处理上,下行业务时,应根据User Priority(IEEE 802.1D)标记把业务映射到不同的优先级队列并进行队列调度。OLT应支持绝对优先级(SP)调度策略、基于权重的相对优先级(WRR)调度策略以及混合调度策略(SP+WRR)对上、下行业务流进行队列调度,并且每个上联接口应至少支持8个队列。8.2.5 限速功能OLT应支持DBA机制,以实现对每个T-CONT的上行带宽分配和上行业务流限速功能。对于存在L2汇聚功能的OLT设备,其上行端口(SNI)可选支持L2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功能。OLT应具有基于用户侧以太网端口、VLAN ID和User

41、Priority(IEEE 802.1D)限制下行业务流速率的能力,应支持L2 Traffic Shaping或Policing机制。8.3 二层功能要求8.3.1 二层转发功能OLT应支持MAC地址的动态学习,MAC地址学习能力不小于1000个/秒,转发能力应确保上下行业务的线速转发。OLT的GPON接口板上每个PON接口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2K。对于最大PON口数大于等于16的OLT,汇聚交换部分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16K,建议不低于32K。对于最大PON口数小于16的OLT,汇聚交换部分的MAC地址缓存能力应不低于16K或2K最大PON口数。OLT的MAC地址老化时间应可

42、配置。OLT应支持基于单层和双层VLAN的转发,可转发的单层最大VLAN条目数应为4k,双层最大VLAN条目数待定。8.3.2 二层汇聚功能当OLT设备支持多个PON接口时,OLT设备应支持各个PON接口的上行流量汇聚功能。8.3.3 二层隔离功能OLT应支持各ONU之间的二层隔离,即同一OLT设备上同一和不同PON接口下的各ONU之间均不应通过OLT设备上的二层桥接功能直接互通。8.3.4 VLAN功能OLT应支持IEEE 802.1Q协议。OLT应支持VLAN标记/去标记,VLAN透传,VLAN切换,VLAN过滤等功能。OLT应支持基于User Priority(IEEE 802.1D)和

43、EtherType(例如IPoE、PPPoE等)划分VLAN。OLT应支持1:1和N:1的Q-tag的切换。每PON口应支持至少512条切换条目。OLT应同时支持4K的VLAN数,VLAN ID的范围是14094。OLT的网络侧接口应支持VLAN Trunk功能。8.3.5 VLAN Stacking功能OLT应支持符合IEEE 802.1ad标准的VLAN Stacking功能,以太网帧的外层TPID参数应可配置,TPID值应至少包括0x8100和0x88a8。OLT应支持基于User Priority(IEEE 802.1D)、EtherType(例如IPoE、PPPoE等)和CVLAN

44、ID等划分S-VLAN。OLT应支持基于C-tag+GEM Port-ID切换上行数据的C-tag并添加S-tag,其中新的C-tag应保证在接入节点中是唯一的,即实现1:1 VLAN模式。每PON口应至少支持512条切换条目。OLT应能正确处理不同ONU分别发送携带S-tag和C-tag的数据流的情况,即OLT在透传携带S-tag的帧(包括只携带S-tag的帧和携带S-tag+C-tag的帧)的同时,还具有对携带C-tag的帧进行S-tag标记的能力。OLT在802.1ad VLAN模式下,还应具有透传802.1Q VLAN帧的能力。OLT对每个ONU应至少支持8个SVLAN ID,整机应同时支持2K的S-VLAN数,每个S-VLAN下应支持4K的C-VLAN数,S-VLAN ID和C-VLAN ID的范围是14094。OLT网络侧接口应支持SVLAN TRUNK,并应支持单层VLAN和双层VLAN混合的模式。当为商业用户提供Layer2 VPN业务时,OLT应支持透明LAN业务(TLS)方式,即“隐藏”用户的VLAN标记(c-tag)但添加服务商VLAN标记(s-tag)。支持TLS业务的端口应能同时承载TLS业务(包括以太网数据帧和表1中除pause外的控制帧)和非TLS业务,并在该端口上建立非TL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