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42404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工程学院课 程 设 计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课题名称 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专 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1年 12 月 7日湖南工程学院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题 目 单路数字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审 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1年11月28日设 计 完成日期 2011年12月9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一、设计内容:设计一个单路语音数字通信系统,信道视为理想信道,语音编码方式和调制方式不限。1、设计单路语音通信系统的系统方框图与单元电路图;2、利用实验箱进行调试。二、设计要求1、码速率不超过64kb

2、/s;2、给出系统框图以及单元电路图,重要元器件的选择和参数;主要设计条件通信原理实验箱一个;说明书格式1. 课程设计封面;2. 任务书;3. 说明书目录;4. 设计基本原理与系统框图。5. 各单元电路设计;6. 系统进行调试结果;7. 总结与体会;8. 附录;9. 参考文献。进度安排11月28日:下达设计任务书,介绍课题内容与要求; 11月29日:查找资料;11月30日12月2日:设计系统框图、完成单元电路图;12月3日5日:完成总电路图;利用实验箱进行调试;12月6日8日:编写并打印设计报告;12月9日:答辩。参考文献1、樊昌信主编,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2、南利平主编,通信原理简明教

3、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3、浣喜明,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湖南工程学院。 目 录一. 系统概述11.1总体框架和原理11.2 2FSK调制和解调原理2调制部分2解调部分3二 各单元电路设计42.1语音信号采集模块42.2 AD采样电路72.3 2FSK调制电路82FSK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82F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框图82.4. 2FSK解调11 (a)带通滤波器11 (b)包络检波器和抽样判决器11 2.5 串行转并行和DA转换电路12三 课程设计总结13四. 参考文献14五. 附录15一 系统概述:1.1总体框架和原理:要实现单路数字语音的通信,首先把模拟语音信号通过抽样、量化、编码转变为数字

4、信号,编码后再经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化成模拟信号,再将其解调,则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再让数字信号通过解码转变为模拟信号,该过程即完成了单路数字语音的通信系统。其原理框图如下所示:语音信号语音量化编码解码DA压缩调制解调 图1-1 单路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原理框图在量化时可以采用均匀量化,也可以采用非均匀量化,均匀量化是在抽样信号的取值范围内均匀划分量化等级的量化方法。它产生的量化噪声也是均匀的,与信号在取样点的幅度无关。因此,均匀量化会出现话音弱时的信噪比低、干扰大,而话音强时的信噪比高、干扰小的反常情况。故本次课程设计采用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的具体办法是压缩、扩张法,即在发送端对抽样信号先

5、进行压缩处理再均匀量化,压缩器特性曲线在小信号时的斜率大,大信号时的斜率小,使抽样信号的小样值部分被充分放大,大样值部分被适当压缩。被压缩的抽样信号虽然再经过均匀量化,但在接收端,解码后的被压缩量化抽样信号之量化信噪比却得到了均衡,故能在较高的信噪比下,用与压缩器特性正好相反的扩张器恢复被压缩抽样信号的本来面目。调制与解调有ASK,FSK,PSK和DPSK这四种基本的解调方法。在这里采用开关法对信号进行调制,用2FSK非相干解调法(包络检波法)。开关法是用一个受基带脉冲控制的开关电路去选择两个独立频率源的震荡作为输出。而对包络检波法,其判决准则是比较两个支路信号的大小,若支路上的信号包络较大,

6、则判为收到“1”,反之则判为“0”。1.2. 2FSK调制和解调原理本课程设计采用2FSK方式进行调制通信编码。2FSK系统分调制和解调两部分。调制部分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信号去调制一个调频器,如(a)图所示,使其能够输出两个不同频率的码元。第二种方法是用一个受基带脉冲控制的开关电路去选择两个独立频率源的振荡作为输出,如(b)图所示。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如(c)图所示;而开关法产生的2FSK信号,则分别由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

7、不一定是连续,如(d)图所示。本次设计用键控法实现2FSK信号。 图1-2调制原理 (c)相位连续 (d)相位不连续图1-3波形设置解调部分2FSK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相干和非相干接收两类,本次设计采用非相干法(即包络解调法),其方框图如下。用两个窄带的分路滤波器分别滤出频率为和的高频脉冲,经过包络检波后分别取出它们的包络。把两路输出同时送到抽样判决器进行比较,从而判决输出基带数字信号。带通f1滤波器包络检波器器抽样判决器2FSK包络检波器带通f2滤波器 n(t) 图1-4 FSK信号包络解调方框图设频率代表数字信号1;代表数字信号0,则抽样判决器的判决准则:式中x1和x2分别为抽样判决时刻两个

8、包络检波器的输出值。这里的抽样判决器,要比较x1、x2的大小,或者说把差值x1-x2与零电平比较。因此,有时称这种比较判决器的判决电平为零电平。当FSK信号为时,上支路相当于接收“1”码的情况,其输出x1为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包络,它服从莱斯分布。而下支路相当于接收“0”码的情况,输出x2为窄带高斯噪声的包络,它服从瑞利分布。如果FSK信号为,上、下支路的情况正好相反,此时上支路输出的瞬时值服从瑞利分布,下支路输出的瞬时值服从莱斯分布。无论输出的FSK信号是或,两路输出的判决准则不变,因此可以判决出FSK信号。二、各单元电路设计2.1语音信号采集模块语音信号在转换前首先要进行放大,滤除相关噪

9、声,以及要和AD转换电路进行电气匹配的相关转换。采集部分包括语音输入,语音放大,前置滤波和ADC电路,其组成框图如下:ADC直流电平抬升低通滤波器自举式放大语音信号 话筒是语音输入的常用设备,它将人说话的声音转换成微小的电压信号输出,其峰-峰值最大为几十毫伏。话筒的输出阻抗因内部传感器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输入阻抗,用于放大语音的前置放大电路可以采用自举式交流放大器。将放大后的语音信号送到A/D之前还需要进行低通滤波器处理,以便去掉频率高于3.4KHZ的干扰信号,防止产生采样混叠现象,低通滤波器可采用二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实现。其上限截止频率可以略高于3.4KHZ,去4KHZ。

10、根据系统功能的要求,ADC采样率是8KHZ,采样的位宽为8bit,可以用ADC0809进行设计。ADC0809所允许的最大采样速率10KHZ,转换时间约为100us,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ADC0809的模拟输入信号范围为0-5V,所以语音信号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应该不大于5V,同时还要将信号的直流电平进行抬升,使之变成能被ADC芯片接受的单极性信号,由于滤波器输出信号的直流电平为0,信号有正有负,故需将信号的直流电平从0抬升至2.5V,即ADC0809的模拟输入信号范围的中点。直流电平抬升可采用一个反相加法器和一个反相放大器级联实现。综上所述其电路如下:图2-1自举式交流放大电路图2-2低

11、通滤波电路图2-3 电流电压抬升电路经过上述的三个电路处理的语音信号才能被AD模块进行转换。2.2 AD采样电路量化后的信号,已经是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个数字信号编码。量化最常用的编码是用二进制符号表示此离散数值,例如“0”和“1”。通常把从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基本过程,称为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脉码调制。脉冲调制就是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对模拟信号先抽样,再对样值幅度量化、编码的过程。抽样即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

12、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量化即是把经过抽样得到的瞬时值将其幅度离散,即用一组规定的电平,把瞬时抽样值用最接近的电平值来表示。 一个模拟信号经过抽样量化后,得到已量化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它仅为有限个数值。编码即是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的量化值。然而,实际上量化是在编码过程中同时完成的,故编码过程也称为模/数变换,可记作A/D。图2-4并行转串行电路ADC采样后的数据时并行的8位,不便于进行2FSK调制,因此要把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使用74597芯片完成并行转串行。2.3 2FSK调制电路2F

13、SK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信号去调制一个调频器,使其能够输出两个不同频率的码元。第二种方法是用一个受基带脉冲控制的开关电路去选择两个独立频率源的震荡作为输出。这两种方法产生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开关法产生的2FSK信号,则分别由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2F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框图2FSK是用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的频率。如果用数字信号来键控两个不同的载波频率,即信号的符号是用二进制的基带信号是用“0”和“1”电平来表示的。1

14、对应于载波频率F1,0对应于F2。这种称为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式中,A振幅 (V)是个常数,表明码元的包络是矩形脉冲。w0= 2pf0,w1= 2pf1为两个不同的频率的码元的角频率;q为两个码元的初始相位相位 (rad)。键控法产生的FSK信号频率稳定度可以做得很高并且没有过渡频率,它的转换速度快,波形好。我们在课程设计中调制用的方法是开关法,如下图所示:图 2-5 开关法2FSK信号的解调方法有:包络检波法、相干解调法、鉴频法、过零检测法等,在这个课程设计里我们采用过零检测法。过零检测法的基本思想是数字调频波的过零点数随不同载波而异,故检出过零

15、点数可以得到关于频率的差异。输入信号经限幅后产生矩形波序列,经微分整流后就形成与频率相应的脉冲序列。这个序列就代表着调频波的过零点,将其变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矩形波,并经低通滤波滤除高次谐波,便能得到对应于原数字信号的基带脉冲信号,从而达到解调的目的其原理框图如下所示:带通滤波放大,限幅微分整流脉冲展宽低通 图2-6 过零点检测法原理框图 输出2FSK是信息传输中使用得较早的一种调制方式,也是数字通信中用得较广的一种方式,它的主要优点是:实现起来较容易,抗噪声与抗衰减的性能较好,适合中,低速数据传输的应用。通常数据率在低于1200b/s时使用FSK方式。在衰落信道中传输数据时,它也被广泛采用。图

16、2-7 2FSK信号调制图2-8 FSK调制的两个频率产生2.4. 2FSK解调2FSK信号的解调方法有:包络检波法、相干解调法、鉴频法、过零点检测法等,在这个课程设计里我们采用包络检波法(a)带通滤波器图2-9 滤波电路此电路通过上、下两个带通滤波器,滤去带外噪声,滤除掉高次谐波并将校信号放大。上支路只准许频率为f1的高频信号通过,下支路只准许为的高频信号通过。这里我们用放大器741和电容、电阻构成。(b)包络检波器和抽样判决器由窄带滤波器输出的高频信号通过变容二极管构成的检波器,包络检波器将各自的包络取出至抽样判决器,抽样判决器在抽样脉冲到达时对包络的样值和 (上边路为V1,下边路为)进行

17、判决,判决准则是当抽样值满足判为频率代表的数字基带信号,即“1”码;当时判为频率代表的数字基带信号,即“0”码。其电路设计图如下:图2-10 包络检波电路2.5 串行转并行和DA转换电路DAC0832是把并行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模拟电路,所以首先应该把串行信号转换成并行信号。74595芯片完成串行转并行,DAC0832芯片还需要用放大器把电流信号变成电压信号还原成原来的语音信号。图 2-11 DA转换电路三 .课程设计总结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已接近尾声,虽然有两周的时间但感觉却那么的短暂,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感触也很多。刚拿到课程设计的任务书时,感觉很迷茫,有种无从下手

18、的感觉,因为在此之前,仔细看了下设计要求我就去图书馆借了几本相关的资料,翻开书看了下,了解设计的原理,所以经常会出现问题,但老师都会给我们指导,遇到很难理解的地方,老师总是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经过自己查找资料和老师的讲解,于是慢慢的对软件熟悉了,遇到一些问题便自己反复的思考,解决不了的再和与同学们的讨论,终于我逐渐明白了单路数字语音通信系统原理,它由四个单元模块组成:编码,调制,解调,解码。我选择了PCM编码和2FSK的调制和解调。在了解了这些单元电路的基本性质和原理后,我就开始逐步研究每个单元电路的组成。很快,每个单元模块电路设计出来。课程设计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当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

19、只要自己能够耐心的去弄明白,去翻书,掌握更系统的知识,答案在不知不觉中就出来了。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深刻认识到课程设计并不是走过场,它不仅弥补了理论知识的不足,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而且很好的巩固了自己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让我对通信原理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很系统的认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我们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一定能收获很多。我相信虽然我不一定做到最好,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做到更好。在设计系统仿真图和设置参数的时候,我总是遇到许多的问题,每次跑去向老师请教,曾老师都会很耐心的帮助我解决我遇到的疑惑。所以衷心感谢负责我们课程设计的曾老师!四参考文献1、樊昌信主编,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

20、社。2、南利平主编,通信原理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3、浣喜明,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湖南工程学院。五.附录图5.1总体电路图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分表项 目评 价优良中及格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创造性(10%)硬件设计或软件编程完成情况(10%)硬件测试或软件调试结果*(10%)设计说明书质量(10%)设计图纸质量(10%)答辩汇报的条理性和独特见解(10%)答辩中对所提问题的回答情况(10%)完成任务情况(10%)独立工作能力(10%)出勤情况(10%)综 合 评 分 指导教师签名:_ 日 期:_ 注:表中标*号项目是硬件制作或软件编程类课题必填内容; 此表装订在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最后一页。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评分表、附件(非16K大小的图纸及程序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