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4379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车载逆变电源的设计摘 要本文设计了一款实用的车载逆变器。该车载逆变器充分运用芯片TL494的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及场效应管(N沟道增强型MOSFET)的开关速度快、无二次击穿、热稳定性好的优点而组合设计电路。该逆变电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为:DC/DC电路、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DC/AC变换电路、振荡电路、全桥电路。在工作时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具有工作正常指示灯、输出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该车载逆变器的制造成本较为低廉,实用性强,可作为多种便携式电器通用的电源。关键词:逆变电源;过热保护;过压保护;集成电路;振荡频率;脉宽调制1 引言车载逆

2、变器(电源转换器、Power Inverter )是一种能够将 DC12V 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 AC220V 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的车用电源转换器。车载逆变电源就是将汽车发动机或汽车电瓶上的直流电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它是常用的车用汽车电子用品。通过它可以在汽车上使用平时我们用市电才能工作的电器,比如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电钻、医疗急救仪器、军用车载设备等,可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按照输出波形来分,车载逆变电源可分为正弦波输出和方波输出两种。前者可提供不间断的高质量交流电,可适应任何负载,但其技术要求及成本高,电路结构比较复杂。后者提供的交流电的质量较差,且带载能力差,不能接“感性负载”,但其

3、技术要求低,体积小,电路简单,价格低。方波逆变器输出的是质量较差的方波交流电,其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几乎在同时产生,这样,对负载和逆变器本身造成剧烈的不稳定影响。同时,其带负载能力差,仅为额定负载的40%60%,不能带感性负载。如所带的负载过大,方波电流中包含的三次谐波成分将使流入负载中的容性电流增大,严重时会损坏负载的电源滤波电容,方波逆变器的制作方法采用简易的多谐振荡器,其技术属于50年代的水平,将逐渐退出市场。针对上述缺点,近年来出现了准正弦波(或称改良正弦波、修正正弦波、模拟正弦波等)逆变器,其输出波形从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使用效果有所改善,但准正弦波的波形仍然

4、是由折线组成,属于方波范畴,连续性不好。总的来说,正弦波逆变器提供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够带动任何种类的负载,但技术要求和成本均高。准正弦波逆变器可以满足我们大部分的用电需求,效率高,噪音小,售价适中,因而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本文设计的逆变电源即为准正弦波逆变器。2 设计2.1 概述2.1.1 该逆变电源的基本构成和原理(1)基本构成本次设计电路的方框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由12V直流输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逆变电路I、220V/50KHz整流滤波、逆变电路II、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等组成。逆变电路I、逆变电路II的框图分别见图2、图3。逆变电路又包括频率产生电路(50KHz和50Hz

5、PWM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直流变换电路(DC/DC,将12V直流转换成220V直流)、交流变换电路(DC/AC,将220V直流变换为220V交流)。图1 整机原理方框图逆变电路I的原理如图2所示。此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KHz的交流电。图2 逆变I电路原理方框图逆变电路II的原理如图3所示。此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将220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全桥电路以50Hz的频率交替导通,产生50Hz交流电。图3 逆变II电路原理方框图(2)电路工作原理输入12V直流电源电压,经过逆变电路I得到220V/50KHz的交流电,此交流电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得到220V高

6、压直流电,然后经过逆变II得到220V/50Hz交流电。其中输入过压保护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构成整个电路的保护电路。一旦输入电压出现过大或者过小时,保护电路立即启动,然后停止逆变电路I的工作。过热保护电路是当电路工作温度过高时,启动保护使逆变电路I停止工作。输出过压保护电路与逆变电路II构成反馈回路,一旦电路输出异常则停止逆变电路II的工作。在逆变电路I中是用一块TL494芯片产生50KHz的脉冲频率,经过变压器推挽电路将12V直流转换成220V/50KHz的交流电。在逆变电路II中再用一块TL494芯片产生50Hz的脉冲波,全桥电路以50Hz的频率交替导通,从而将220V直流

7、和50Hz脉冲电路整合,然后输出220V/50Hz的交流电。在该电路中都是利用TL494的输出端作为逆变电路工作状态的控制端。2.1.2 逆变电源的技术性能指标及主要特点车载逆变器要将12V直流电转换为和市电相同的220V交流电,供一般电器使用。通常设备工作空间狭小,环境恶劣,干扰大。因此对电源的设计要求也很高,除了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外,还必须具备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抗干扰强等特点。逆变电源质量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其转换效率的高低和带负载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它的应用范围,因而本设计要求输出电压波形为准正弦波,以克服方波逆变器不能带感性负载的特点。本设计逆变电源的性

8、能指标及主要特点为:(1)输入:12V直流(汽车蓄电池)。(2)输出:220V交流(非正弦波)。(3)输出功率:大于100W。(4)具有输入过压保护和输出过压保护。(5)有过热保护功能。(6)可作为多种电器的通用电源。(7)含有工作正常指示灯。2.2 逆变电源的主要元器件及其特性2.2.1 TL494电流模式PWM控制器TL494是一种固定频率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它包含了开关电源控制所需的全部功能,广泛用于单端正激双管式、半桥式以及全桥式开关电源。TL494有SO16和PDIP16两种封装形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要求。(1)主要特征集成了全部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TL494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外

9、置振荡元件仅两个(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TL494内置误差放大器。TL494内置5V参考基准电压源。可调整死区时间。TL494内置功率晶体管,可提供500mA的驱动能力。有推或拉两种输出方式。(2)引脚设置及其功能TL494的内部电路由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振荡器、死区时间比较器、误差放大器(两个)、PWM比较器以及输出电路等组成,各引脚功能见表1。表1 TL494引脚功能表引脚号 引脚功能1、2 误差放大器I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3 相位校正和增益控制端4 间歇期调整,其上加0-3.3V电压时,可使截止时间从2%线性变化到100%;死区时间控制,输入直流电压为0-4V,控制TL494输出脉冲的占空比

10、为0.45-0。在此基础上,占空比还受反馈信号控制,四脚还常用作软启动控制端,使输出脉冲宽度由零逐渐达到设计值。5、6 分别用于外接振荡电容Ct和振荡电阻Rt,产生锯齿波电压并送至PWM比较器,振荡频率,定时电阻取值在1以上7 接地端8、9、10、11 分别为TL494内部两个末级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12 电源供电端13 输出控制端,当该端电压为零时,用于驱动单端电路。该端接地时为并联单端14 输出方式,接14脚时为推挽输出方式15、16 5V基准电压输出端,最大输出电流为10mA误差放大器II的反相和同相输入端(3)工作原理TL494是一个固定频率PWM控制电路,其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

11、TL494适用于设计所有的单端或双端开关电源电路,其主要性能如下:图4 TL494内部结构图输入电源电压为740V,可用稳压电源作为输入电源,从而使辅助电源简化。TL494末级的两只三极管在740V范围工作时,最大输出电流可达250mA。因此,其带负载能力较强,即可按推挽方式工作,也可将两路输出并联工作,小功率时可直接驱动。内部有5V参考电压,使用方便,当参考电压短路时,有保护功能,控制很方便。内部有一对误差放大器,可做反馈放大及保护功能,控制非常方便。在高频开关电源中,输出方波必须对称,在其他一些应用中又需要方波人为不对称,即需控制方波的占空比。通过对TL494的4脚控制,即可调节占空比,还

12、可作输出软启动保护用。可以选择单端、并联及交替三种输出方式。TL494的1脚及2脚为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由TL494芯片构成电压反馈电路时,1、2脚上通过电阻从内部5V基准电压上取分压,作为1脚比较的基准。3脚用于补偿校正,为PWM比较器的输入端,接入电阻和电容后可以抑制振荡,4脚为死区时间控制端,加在4脚上的电压越高,死区宽度越大。当4脚接地时,死区宽度为零,即全输出;当其接5V电压时;死区宽度最大,无输出脉冲。利用此特点,在4脚和14脚之间接一个电容,可达到输出软启动的目的,还可以供短路保护用。5脚及6脚接振荡器的接地电容、电阻。TL494内置线性锯齿波振荡器,振荡频率可通过外部的一个电阻

13、和一个电容进行调节,其振荡频率如下: (1)输出脉冲的宽度是通过电容Ct上的正极性锯齿波电压与另外两个控制信号进行比较而实现的。三极管VT1和VT2受控于或非门。当双稳态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被选通,即只有在锯齿波电压大于控制信号时才会被选通。当控制信号增大时,输出脉冲的宽度将减小。控制信号由集成电路外部输入,其中一条送至死区时间比较器,另一路送往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死区时间比较器具有120mV的输入补偿电压,它限制了最小输出死区时间约等于锯齿波周期的4%。当输出端接地时,最大输出占空比为96%,当输出端接参考电平时,占空比为48%。在死区时间控制端上接固定电压(在03.3V之间)时,

14、即能在输出脉冲上产生附加的死区时间。PWM比较器为误差放大器调节输出脉冲宽度提供了一个手段:当反馈电压从0.5V变为3.5V时,输出的脉冲宽度由被死区确定的最大导通百分比时间下降到零。两个误差放大器具有从-0.3V到Ucc-2.0V的共模输入范围,这可从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中察觉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常处于高电平,它与PWM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进行“或”运算。正是由于这种电路结构,误差放大器只需最小的输出即可支配控制回路。当Ct放电时,一个正脉冲将出现在死区时间比较器的输出端,受脉冲约束的双稳态触发器进行计时,同时停止VT1和VT2的工作。若输出控制端连接到参考电压上,那么调制脉冲交替送至两个三极

15、管,输出频率等于脉冲振荡器的一半。如果工作于单端状态,且占空比小于50%时,则输出驱动信号可分别从VT1和VT2中取得。输出变压器为一个反馈绕组及二极管提供反馈电压。在单端工作模式下,当需要更大的驱动电流输出时,可将VT1和VT2并联使用,这时需将输出模式控制端接地,以关闭双稳态触发器。在这种状态下,输出脉冲的频率将等于振荡器的频率。TL494内置一个5V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使用外置偏置电压时,可提供高达10mA的负载电流。在典型的070温度范围和50 mV电压的温漂条件下,该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能提供5%的精度。2.2.2 场效应管场效应管是一种适应开关电源小型化、高效率化和高可靠性要求的理想器

16、件。它是利用电场效应来控制其电流大小的半导体器件3,其代表符号如图5。这种器件不仅兼有开关速度快、无存储时间、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寿命长等特点,而且还有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和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大大的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特别是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OSFET开关较快而无存储时间,故在较高工作频率下开关损耗较小,另外所需的开关驱动功率小,降低了电路的复杂性。本设计采用的是N沟道增强型MOSFET。只有在正的漏极电源的作用下,在栅源之间加上正向电压(栅极接正,源极接负),才能使该场效应管导通。当0时才有可能有电流即漏极电流产生。即当时MOS

17、管才导通。图5 MOSFET代表符号图2.2.3 三极管本设计选用了两种三极管,因为电路中有50KHz和50Hz两个频率,用于50KHz电路的三极管选择为8550型4,而用于50Hz低频的三极管选择为KSP44型。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有截止、放大、饱和三种。此设计电路中主要运用三极管的导通截止的开关特性。2.3 各部分支路电路设计及其参数计算2.3.1 DC/DC变换电路由DC/AC和整流滤波电路组成5。电路结构如图6所示,VT1和VT2的基极分别接TL494的两个内置晶体管的发射极。中心器件变压器T1,实现电压由12V脉冲电压转变为220V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变成220V高压直流

18、电压。变压器T1的工作频率选为50KHz左右4,因此T1可选用EI33型的高频铁氧体磁心变压器,变压器的匝数比为,变压器选择为E型,可自制。可选择初级匝数为102,次级匝数为190。即满足变压器匝数比约为0.05。当电路工作正常时,TL494的两个内置晶体管交替导通,导致图中晶体管VT1、VT2的基极也因此而交替导通,VT3和VT4交替导通。因为变压器选择为E型,这样使变压器工作在推挽状态,VT3和VT4以频率为50KHz交替导通,使变压器的初级输入端有50KHz的交流电。当VT1导通时,场效应管VT3因为栅极无正偏压而截止,而此时VT2截止,导致场效应管VT4栅极有正偏压而导通。当VT2导通

19、时,VT1截止,场效应管VT4因为栅极无正偏压而截止,而此时VT1截止,导致场效应管VT3栅极有正偏压而导通。且交替导通时其峰值电压为12V,即产生了12V/50KHz的交流电。当电路工作不正常时,TL494输出控制端为低电平时,TL494的两个内置晶体管的集电极(8脚和9脚)有12V正偏压,基极为高电平,导致两晶体管同时导通。VT1和VT2因为基极都为高电平而饱和导通,而场效应管VT3、VT4将因栅极无正偏压都处于截止状态,逆变电源停止工作,LED指示灯熄灭。极性电容C1滤去12V直流中的交流成分,降低输入干扰。滤波电容C1可取为2200。R1、R2、R3起限流作用,取值为4.7。整流滤波电

20、路由四只整流二极管和一个滤波电容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D1D4接成电桥的形式,称单相桥式整流电路2。在桥式整流电路中,电容C2滤去了电路中的交流成分,由模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的电容滤波电路2知: (2)当f=50KHz时,R=116时,R为后继负载电阻,则F。根据电容标称值选择C2为10。输出220V高压直流电,供后继逆变电路使用。图6 DC/DC变换电路2.3.2 输入过压保护电路电路结构如图7所示,由DZ1、电阻R1和电阻R2、电容C1、二极管VD1组成。输出端口接TL494芯片I的同相输入端(第1脚),通过该芯片的误差比较器对其输出进行控制6,当输入过大电压时,停止逆变电路工作从而使电路得到

21、保护。因为输入电压直接决定了输出电压的值,对输入端电压的保护也是对输出端子间过大电压进行负载保护。VD1、C1、R1组成了保护状态维持电路,只要发生瞬间的输入电压过大现象,就导致稳压管击穿,电路将沿C1和R1支路充电,继续维持同相端的低电平状态,保护电路就会启动并维持一段时间。当C1和R1充电完成,C1和R2支路开始处于放电状态,当C1放电完成时,TL494芯片I的同相输入端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导致TL494芯片I的3脚即反馈输入端为高电平状态,进而导致TL494芯片内部的PWM比较器、或门、或非门的输出均发生翻转,TL494芯片内置功率输出级三极管VT1和VT2均转为截止状态。此时将导致直

22、流变换电路的场效应管处于截止状态,直流变换电路停止工作。同时TL494的4脚为高电平状态,4脚为高电平时,将抬高芯片内部死区时间比较器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使该比较器的输出为恒定的高电平,由TL494芯片内部结构知,芯片内置三极管截止,从而停止后继电路的工作。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为输入电压的100%130%。稳压管DZ1的稳压值决定了该保护电路的启动门限电压值。考虑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电瓶电压的正常值变化幅度大小,通常将稳压管的稳压值选为15V或者16V较为合适。在此取为15V,稳压管的功率为0.15W。R1取为100,R2、R3均取为4.7,C1、C2均取为47。图7 输入过压保护电路2.3.3 输出

23、过压保护电路电路结构如图8所示,当输出电压过高时将导致稳压管DZ1击穿,使TL494芯片II的4脚对地的电压升高,启动TL494芯片II的保护电路,切断输出。C1、R2组成了保护状态维持电路,R1为保护电阻,用以增大输出阻抗。稳压管的稳压值一般规定为输出电压的130%150%7。后继电路为220V/50Hz输出,其中负载电阻为100,TL494芯片II的输出脚电压最大为12V,R1为限流电阻可取值为100,R2为保护电阻可取为16,根据电路分压知识8,则R2上的电压为:30.34V (3)即稳压管的电压取值最大为30.34V,这里稳压管取值为30V。图8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2.3.4 DC/AC

24、变换电路电路结构如图9所示,该变换电路为全桥桥式电路6。其中TL494芯片的8脚和11脚为内置的两个三极管的集电级,且两个内置三极管是交替导通的,变替导通的频率为50Hz。图中8脚和11脚分别接入了上下两部分完全对称的桥式电路,因为两三极管交替工作,工作频率为50Hz,所以选用桥式电路,目的在于得到50Hz交流电。上下两部分电路工作过程完全相同。选其中一部分作为说明。这里将其简化如图10所示。图中VT0为TL494芯片II的一个内置三极管设为VT00,另一个设为VT01。当VT00导通,即VT01截止时:VT1的基级没有正偏压,从而使VT1截止,然后VT3的栅极有12V正偏电压,使VT3导通。

25、而VT4因为栅极无正偏压截止,输出220V电压。当VT00截止,即VT01导通时:VT1基级有12V正偏压,集电极有12V反向电压,从而导通。VT3的栅极无正偏电压,从而使VT3截止。而VT4因为栅极有12V正偏压导通。因为VT3截止,220V电压无法送至输出。但此时下半部分的电路有220V电压输出。因为此时TL494芯片II的另一个内置三极管VT01导通,它的集电极即第11脚使逆变电路I有220V电压输出,原理同上。上下两部分以频率50Hz而交替导通,从而使电路有220V/50Hz的交流电输出。由于TL494芯片为脉冲调制器,其产生的波形为脉冲波而不是正弦波。VT1、VT2、VT3、VT4、

26、VT5、VT6应选择低频小功率型的。这里VT1和VT2为晶体三极管可选择KSP14型,VT3、VT4、VT5和VT6为场效应管可选择为IRF740型。限流电阻可选择10、1、4.7、3.3的经典取值。C1、C2和C3均为平滑输出的吸收电容。C1和C2可取为10,C3取为0.01。图9 DC/AC变换电路图10 DC/AC变换电路简化图2.3.5 TL494芯片外围电路电路结构如图11所示,包含过热保护电路及振荡电路。15脚为芯片TL494的反相输入端,16为同相输入端。电路正常工作情况下,15脚电压应略高于16脚电压才能保证误差比较器II的输出为低电平,才能使芯片内两个三极管正常工作。因为芯片

27、内置5V基准电压源,负载能力为10mA。所以15脚电压应高于5V。15脚电压计算式为: (4)这里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常温阻值可在150300范围内任选,适当选大些可提高过热保护电路启动的灵敏度,这里取200。R1取36,R2取39,则15脚电压为6.22V,符合要求。该脉宽调制器的振荡频率为50KHz,由公式(1)知,图中C2、R3为芯片的振荡元件。C2即为,R3即为。其中取为50KHz,C2取4700,则R3取4.3。图11 TL494芯片I外围电路2.3.6 TL494芯片外围电路电路结构如图12所示,同样15脚为芯片TL494的反相输入端,16脚为同相输入端,电路正常工作情况下15脚

28、电压应略高于16脚电压才能保证误差比较器II的输出为低电平,才能使芯片内两个三极管正常工作。因为芯片内置5V基准电压源,由图可知15脚的电压为5V,16脚的电压为0V。芯片内置比较器II的输出为低电平。5脚和6脚为振荡器的定时电容和定时电阻接入端。因为要使输出频率为50Hz,由公式知:当取为220时,可取为0.1。C1和R2是芯片的振荡元件,即R2取值为220,C1取值为0.1。芯片的8脚和11脚接逆变电路II,4脚接输入过压保护电路。电容C2取值为47,电阻R3取值为10,当输入过压保护电路启动后,使电容C2对R3放电,使4脚保持为低电平,使TL494芯片II的电路维持一端时间,直到C2放电

29、完毕,则使4脚为高电平,抬高死区电压,从而使芯片II停止工作。图12 TL494芯片II外围电路2.3.7 该逆变电源的整机电路原理图(附录A)2.3.8 该逆变电源的元件参数表(附录B)3 结论本文所介绍的逆变电源电路主要采用集成化芯片,使得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较低。因此,这种电路是一种控制简单、可靠性较高、性能较好的电路。整个逆变电源也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把12V的蓄电池电源转换为工频使用电源,用于车载内部的电器,是一种简单,廉价的方式。该逆变电源可将电瓶的12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的交流电,供数码相机、CD机、MD唱机、笔记本电脑、小型录像机、电动剃须

30、刀、手机等便携式产品使用,因此具有相当强的通用性。该逆变电源的主电路设计中采用了简单的全桥逆变电路,并且具有输出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该逆变电源在工作时的持续输出功率为150W,并且当印制板的尺寸不受限制时,可以将输出功率做到200W以上。就本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而言,由于未设计复杂的电路进行干扰的情况,并且输出稳定,价格优良,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系统。附录A 整机原理图附录B 元件参数表表2 元件参数表装配位号装配参数装配位号装配参数C1C3C5C7C9C11C14VD1VD4VD9VD11VD13DZ1IC1、IC2VT1、VT3VT5、VT8VT9、VT10R2R4R6R8

31、R11R13R15R17、R18R20R22R25R27R28、R29T122F/16V47F/16V2200F/16V47F /16V0.01F0.22F0.01F/1000V1N41481N41481N414815V/0.5WTL494CN8550KSP44IRF74039K2704.7K4.7K10K10K1K4.7K10K1K3.3K100KEI33C2C4C6C8C10C12C13C15VD5VD8VD12VD14DZ2LEDVT2、VT4VT6、VT7R1R3R5R7R12R14R16R19R21R23、R24R26RtDCIN47F/16V4700pF47F/16V0.1F0.0

32、1F10F/400V10F/50V10F/50VHER306FR107FR10730V/0.5W绿色3IRF3205IRF74036K100K100K4.3K470K220K4.7K3.3K1K4.7K16K15012V/DC附录C 整机PCB板(两层)附录D DC/DC变换电路Simulink仿真附录E DC/AC变换电路Simulink仿真参考文献1 周志敏,周纪海,纪爱华现代开关电源控制电路设计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24-147 2 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7,51,53-55,57,68-70,168-17

33、0,444-4703 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33,197-1984 曾兴雯,刘乃安,陈健高频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5-975 何希才新型电子电路应用实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2-26,241-2456 都永超,朱汉林无线电(期刊)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11月总第518期48-507 黄燕常用电子设备开关电源检修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0-38,84,94,1548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1-559日英汉无线电技术词典编辑组日英汉无线电技术词典Z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1:258,496,761,901 10 夏路易,石宗义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程PROTEL99SE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72-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