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案例.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案例(4)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W劣势:(1)产品价格偏高。虽然格力空调质量很好,但是在消费者心中价格也是重要考虑的因素之一。(2)宣传不够。格力的广告就是空调广告,而美的海尔等公司多元化产品,宣传品牌频率高,更容易被消费者熟悉。(3)应收账款上升,现金减少。0机会:(1)空调业依然有增长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的新建筑增加了对空调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增加了节能空调的市场。(2)引入战略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可以增加企业的竞争力。W威胁:(1)通胀压力。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了成本上升。(2)人民币升值,不利于空调出口。(
2、3)对手强劲。美的、海尔等国内空调企业以及R本的大金等国外空调品牌在国内市场占有不少份额,是格力的强劲对手。(4)国外技术优势。格力虽然自主研发新技术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国外品牌起步早,有成熟的技术优势。4.1.2 2005年格力电器的产权和控制关系分析2005年格力电器的产权和控制关系如图4-2所示,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27000万股股份,占格力电器股份总数的50. 28%。格力集团控股子公司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持有格力电器4500万股股份,占格力电器股份总数的8. 38%,因此,格力集团持有和控制的公司股份合计31500万股,占格力电器股份总数的58. 66%。格力集团占有格力电器百分之五十
3、以上的股权,呈现一股独大的现象,这种治理结构存在很大的缺陷。当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利益相矛盾的时候,格力电器受控于大股东格力集团,从长远看不利于格力电器的长远发展。股份制改革能促进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解决一股独大的赞端。早在2003年,珠海市政府就开始研究格力电器的所有制改革。改革的思路很多,一直没有定案,直到中国证监会做出格力电器必须在2006年2月底前完成股改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由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格力集团牵头,格力电器管理层、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多方沟通和利益协商后,共同确定了格力电器的股权改革方案。格力电器的股权改革方案中包括了业绩考核和对管理层的激励。并且格力电器的股权改革方案于2005
4、年12月21日获得了珠海市政府和国资局的批准。4.2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分析珠海格力电器股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经珠海市政府批准,2005年12月23曰公布了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2006年1月4円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股东沟通与协商结果公告,公告中宣称公司董事会与投资者进行了沟通,确定维持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包括:改革方案要点、追加对价安排和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等重要内容。其中在非流通股股东的承诺部分,第三条就设计了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详细内容见表4-1。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对于2006年的目标激励净利润设定为55542. 96万元。从2002年开
5、始,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就一直保持在15%之上,2003年和2004年的净利润的涨幅超过了 20%。而根据2005年底格力电器的净利润估算,2006年的净利润只要增涨幅度达到10%就实现可以实现激励净利润55542.96万元的要求。所以2006年股权激励的目标净利润的设计并不高,格力电器的管理层很容易就能满足条件,拿到2006年的激励股份。同样,2007年的激励净利润目标设计为61097. 26万元,和2006年的激励净利润目标55542. 96万元相比,也是10%的增长率。激励目标的定位不高决定了 2007年的股权激励股份对于格力电器管理层来说,也是唾手可得的。激励股份来源于格力集团,随着激励地
6、进行,格力集团的部分股份逐渐转移到格力电器的管理层手中,减少了对格力集团的控制,有利于格力集团的长远发展。4.2.1 2005年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分析2006年4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 2005年年报,年报中显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实现净利润50961. 64万元,在2004年净利润的基础上增长了 21. 11%比2006年的股权激励净利润多出了 468. 04万元。2005年的净利润达到了股权激励要求,因为没有触发对价安排,格力电器的管理层将获得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中约定的713万股,作为股权激励。2005年度格力电器管理层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见表4-3。激励对象方面见表4
7、-4,713万股的激励股份,授予了94名管理人员。其中高层管理人员有6人,占激励对象总数的6. 38%,其他激励对象来自企业的中层、业务骨干和控股子公司高管人员,激励对象分布比较广。激励股份数量方面,高层管理人员获得395.3万股激励股份,占到激励股份总数的55. 44%。而其中董事长朱江洪和总裁董明珠各获得150万的激励股份,两人持有了高层管理人员激励股份总数的75.9%,占激励股份总数的42. 08%。中层干部享有217. 9万股的激励股份,占到了激励股份总数的30. 56%。而业务骨干只获得52万股,占激励股份总数的7. 29%。总体来说,格力电器2005年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激励的对象比
8、较全面,包括了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但是在激励股份的分配比较集中,董事长和总裁两人就占到了激励股份总数的四分之一。而且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获得了86%的激励股份,业务骨干获的激励股份较少。4.2.2 2006年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分析2007年4月格力电器公布了 2006年的年度报告。年度报告中显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度获得净利润62816万元,比2005年度净利润高出了 23. 88/。与2006年的激励目标利润相比,多出了 7273.4万元,超额完成了激励任务。达到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规定的2006年的激励条件,管理层可以从格力集团获得713万的激励股份。2007年10月31円,
9、格力电器公布的了股权激励3实施方案。由于2006年7月11日公司实施了每10股转增5股,股份数量由713万股相应调整为1069. 5万股。根据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和2006年的公司情况,2006年格力电器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设计见表4-5:管理人员激励股份中,达到了87. 6%的比例,占激励股份总数的46. 75%。其他激励对象依然来自企业的中层、业务骨干和控股子公司高管人员。中层千部享有178. 4万股的激励股份,占到了激励股份总数的16. 68%。而业务骨干获得280. 4万股,占激励股份总数的比例上升到26. 22%。总体来说,格力电器2006年的股权激励对象范围与2005年的激励对象范围一致,
10、但是人数有了明显提髙。由2005年的94人扩大到了609人,让更多的人享受了股权激励带来的好处。激励数量方面,高层管理人员获得的股权激励份额,由55. 44%稍微下调到了53. 35%;中层干部获得的股权激励份额下降的最厉害,由30. 56%下调到了 16. 68%,基本上减少了一半的份额;业务骨干获得的股权激励份额有了很大提高,从7. 29%增加到26. 22%,增加了将近四倍;控股子公司高管人员获得的股权激励份额也下降了不少,由原先的6. 70%变成现在的3. 75%,下降了将近一半的份额。激励股份数量的分配依然比较集中,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获得了70. 03%的激励股份,比2005年的86
11、%下降了 16%。但是董事长和总裁的激励股份由42. 08%增加到46. 75%。业务骨干在这次股权激励中获得股权激励比重有了很大提高,说明格力电器认识到业务骨干对公司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业务骨干的激励水平。4.2.3 2007年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分析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07年的净利润达到126975. 79万元,与2006年净利润62816万元相比,增长了 64159. 79万元,同比增长了 83.56%。按照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要求,2007年的净利润达到61097.26万元就可以获得激励股份。而2007年的实际净利润比激励目标利润多出了 65878. 3万元,
12、达到目标利润的两倍多,远远的超过了激励目标。根据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若上市公司派送股票红利、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或全体股东同比例缩股,激励数量将按比例调整的规定。格力电器之前2006年7月11日实施了每10股转增5股的方案,2008年7月11再次实施了每10股转增5股的利润分配方案,激励股份数量相应增加为1604. 25万股。2009年01月16日,格力电器公布的了 2007年股权激励实施方案,具体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设计见表4-7:表4-7 2007年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激励对象方面,见表4-8,共有1059名管理人员获得了 1069. 5万股激励股份。高级管理人员依旧6名,占激励对象总数0. 57%,
13、却持有524. 5万股激励股份数量,占激励总数量的32. 69%。在高级管理人员当中,董事长朱江洪和总裁董明珠各获得226万的激励股份,共持有452万份激励股份。在高层管理人员激励股份中,朱江洪和董明珠的激励股份数量达到了86. 18%,占激励股份总数的28. 175%。其他激励对象依然来自企业的中层、业务骨干和控股子公司高管人员,但是在2007年股权激励实施方案中,没有公布其他激励对象获得的股权激励的详细情况,只有笼统的总人数和激励股份总数量。总体来说,格力电器2007年的股权激励范围扩大到了 1059人,股权激励使更多的人收益。激励数量方面,高层管理人员获得的股权激励比例下降了很多,由53
14、. 35%下调到了32. 69%,只有2006年股权激励比例的60%。虽然没有详细公布其他激励对象的激励情况,可以直观地看到企业的中层、业务骨干和控股子公司高管人员的激励比例由2006年的46. 65%增长到了67. 31%,说明格力电器的第三次股权激励开始往下倾斜,加大了其他激励对象的激励水平。第5章格力电器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5.1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公布的市场反应格力电器于2005年12月22 R公布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选取公告F1前后一周的股价和同期大盘相比较,格力电器的股价从2005年12月15日9. 99元涨到2006年1月11日的11.77元,涨幅为17.8%;同期的大盘指数则由11
15、23. 56点增加到1211. 05点,涨幅为7.78%?格力电器在宣告日前后五个交易円内的股价表现强于同期大盘指数的表现,涨幅高于大盘10.02%,投资者购买格力电器获取的股票收益高于同期大盘其他股票的收益。盘面分析容易各类事件的影响,所以分析结果不一定能反应出股权激励产生的真实影响。采用事件研究法来单独检验股权激励对市场产生的影响。以公司董事会决议宣告日2005年12月22Ft为事件円,事件円定义为t=0,事件円前后5天的交易円为事件窗口期,窗口期共11天。事件円前205个交易円至前5个交揚円(共200个交易R)为估计期。所以第一次股权激励市场反应的估计期间为2005年7月4円至2006年
16、4月3日,事件窗口为2006年12月15円至2006年1月11円。从齐鲁证券软件上获取股价和大盘指数,通过SPSS软件和EXCEL2003计算,输出数据如下:5.2 2005年股权激励方案公布的市场反应从格力电器公布股权分制改革说明书宣告进行股权激励到2005年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宣告期间,格力电器的复权股价从2006年1月5日11. 41元到2006年4月11日的11. 9元,涨幅为4. 29%;同期的大盘指数则由1197. 27点增加到1362.63点,涨幅为13.9%。格力电器的股价涨幅远远低于大盘,比大盘低9. 61%,投资者购买格力电器获取的股票收益达不到同期大盘其他股票的收益。在此期
17、间,格力电器的股价表现弱于同期大盘指数的表现。2005年股权激励方案公布的前后一周期间,格力电器的股价从2006年4月4円11.08元到2006年4月18日的11.28元,涨幅为1. 8%;同期的大盘指数则由1197. 27点增加到1362. 63点,涨幅为4. 16%。格力电器的市场表现依然弱于市场表现,表明投资者对股权激励的实施不看好。采用事件研究法来进一步检验股权激励产生的市场效应。本文以公布2005年股权方案的公司董事会决议宣告円2006年4月11円为事件日,事件日定义为t=0,事件窗口期为事件闩前后5天的交易円,共11天。估计期以事件円前205个交易円至前5个交易円(共200个交揚日
18、),所以第一次股权激励市场反应的估计期间为2005年7月4円至2006年4月3 H,事件窗口为2006年4月4円至2006年4月18円。从齐鲁证券软件上获取股价和大盘指数,通过SPSS软件和EXCEL2003计算,输出数据如下:根据表5-3,图5-2所示,异常收益率AR在事件宣告日的前后五天都在0上下均勻波动,事件宣告IT前二 FI AR都大于0,宣告后两日AR都小于0,虽然当T=3时,AR突然由-0.02623变成0.03954,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后两天t=4、t=5时的AR又回落到0值以下。宣告円后五天中有四天AR是负值,说明市场对2005年股权激励的公告做出了负向的反应。事件窗口期内
19、的CAR 直保持正值,宣告期前五天,股价基本处于上涨状态,所以宣告期时的CAR达到窗口期的最大值。宣告后股价走势开始下行,虽然CAR还在均值0之上,但是相对于宣告円,数值已经回落。窗口期累计异常收益除了 t=-3是略小于0.04,其他都在0.04之上,CAR为正,表现出了JH向的市场反应。5.3 2006年股权激励方案公布的市场反应2006年股权激励公布前后五日内,格力电器的股价由从2007年10月24日的43元跌落到2007年11月7日的39. 75元,跌幅为7. 56%;同期大盘指数由5843. 11点跌落为5601. 78点,跌幅达到4. 13%,格力电器的跌幅超过了同期大盘的跌幅,格力
20、电器的市场表现弱于市场表现。本文以公布2006年股权方案的公司董事会决议宣告R 2007年10月31曰为事件日,事件円定义为t=0,事件窗口期为事件円前后5天的交易日,共11天。估计期以事件日前205个交易日至前5个交易円(共200个交易円),所以2006年股权激励市场反应的估计期间为2006年12月15日至2007年10月23日,事件窗口为2007年10月24日至2007年11月7円。从齐鲁证券软件上获取股价和大盘指数,通过SPSS软件和EXCEL2003计算,输出数据如下:5.4 2007年股权激励方案公布的市场反应2007年股权激励公布前后五円内,格力电器的股价从2009年1月9日的18
21、. 21元跌落到2000年1月23日的17. 82元,跌幅为2. 14%;同期大盘指数由5843. 11点跌落为5601. 78点,跌幅达到4.5%,同期大盘的跌幅超过了格力电器的跌幅,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股权激励的市场反应。以公布2007年股权方案的公司董事会决议宣告日2009年1月16日为事件日,事件R定义为t=0,事件窗口期为事件日前后5天的交易R,共11天。估计期以事件円前205个交易日至前5个交易日(共200个交易日),所以2007年股权激励布场反应的估计期间为2008年3月13日至2009年1月8 R,事件窗口为2009年1月9日至2000年1月23日。从齐鲁证券软件上获取股价和大盘
22、指数,通过SPSS软件和EXCEL2003计算,输出数据如下:(1)采用大股东格力集团的股份进行激励,不用通过其他途径来获取激励来源,激励來源比较方便。同时股权激励伴随着格力电器的股权分制改革,采用大股东的股份作为激励,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大股东的控股股份。2009年格力电器七届十九次董事会决议公告上宣布了 2007年的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而2009年4月格力电器年报上显示,大股东格力集团的股份已经由50. 82%降低到19. 45%,珠海格里房产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由8. 38%降低为1. 22%。完全解决了一股独大的局面,虽然格力集团依然是最大的股东,但是已经没有绝对控股权。格力电器拥有了一定的
23、自主决策权,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2)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模式,以格力电器激励年份的每股净资产作为行权价格,行权价格比较低。格力电器2005年行权价格为5.07元,方案批露的当天的股价为11.9元;2006年行权价格3. 87元,股权激励公告FI股价为40.85元;2006年行权价格4. 494元,公告円股价为18. 7元。行权价格远远低于股票售价,增加了激励程度。(3)格力电器2005年、2006年、2007年都达到了激励目标,激励对象数量逐渐扩大,激励比例由高级管理人员逐渐倾向于中层管理者和骨干技术人员。其中激励幅度最大的是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先生和总裁董明珠女士。2005年年底,朱江
24、洪先生持有60849股,董明珠女士持有5070股。经过连续三年的股权激励,加上增股分红,2009年末朱江洪先生持股数量已经增长到1433. 8277万股,董明珠女士的持股数量达到1409.9231万股。其他4名高层管理人员也获得很高的激励股份。激励股份的集中,有利于维持管理层的稳定,同时随着格力电器的激励人员数量逐年递增,激励范围扩大,增加了公司的凝聚力。6.1.2格力电器激励方案的市场反应总结股权激励预案公布事件日-1,2,都出现了正的异常收益率,但是窗口期3,4异常收益率出现负值,整个窗口期-5,5的累积超额收益一直保持正值,而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市场对股权激励的反应时正向的,但是期限比较短。2005年股权激励实施方案事件日后五天有四天的异常收益率为负,但是2006年整个股市在加速上升状态,事件R整体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在0值之上,表现出正向的市场反应。2006年股权激励事件窗口期的异常收益率一半以上是负值,累计异常收益率整体都在0值之下,给市场带来具有显著性负向反应。2007年股权激励窗口期的异常收益率-1,0是正值,事件公告円之后异常收益率和累计异常收益率都在0之下,表现出负的市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