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6589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地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因具有不确定性、冲击破坏力大等特点,有时被称为“商业银行最致命的风险”。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后来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加之2013年6月份全国银行业出现的“钱荒”风波,都说明了流

2、动性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由于商业银行高杠杆率的经营特点,流动性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风险之一,是一种综合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实现持续经营管理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内容。 流动性风险是全球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重大风险之一。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一再表明,银行倒闭风险多以流动性枯竭的形式表现出来。伴随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化,配套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显得越加重要。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均衡、资产变现能力差、流动性不佳等问题较为突出,流动性管理不足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具有很大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创新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提升精细化管

3、理水平等一系列应对措施的尽快出台就显得尤为必要。 农村信用社是以县(市)级联社为一级法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实体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较弱。尤其是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金融脱媒的加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金融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信用社的融资能力、盈利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处于弱势地位。加之农村信用社存在资本杠杆率偏高、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信贷资产质量较低、流动性负债比例较高等先天不足的问题,流动性风险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风险。面对风险成因日渐复杂、监管日趋严格的风险管理环境,农村信用社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显得尤为迫切。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

4、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2010年4月,银监会就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时,主要关注的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目前,全国农村信用社全面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相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来讲还比较滞后。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仅限于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测算,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甚至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尚未将流动性风险管理列入风险管理范畴。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匹配不一致,既有金融机构的内部原因,也有整个经济金融发展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对本机

5、构流动性风险引发破产倒闭可能的思考;二是农村信用社存贷期限错配现象严重,不稳定的“短贷长用”平衡会对资金流动性产生冲击和影响;三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偏离了原本的市场定位和区域,过分发展大额和异地业务,出现贷款风险;四是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到县域经济和农村信用社经营,不良贷款率上升造成资产流动性降低;五是部分农村信用社由于没有建立资金组织长效机制,存在月末、季末“冲时点”现象,负债稳定性不够。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一是行业进行周期性调节以及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大幅下降,资产流动性下降,流动性风险增加;二是金融市场泡沫业务产生,一旦泡沫破灭,某家交易对手违约

6、造成的资金链断裂将加剧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传染;三是利率市场化趋势短期内将会降低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盈利能力,对企业、居民的融资和理财意愿与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因此,当前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流动性缺口客观存在。在过去某个阶段,农村信用社资产业务单一,贷款户多、面广、额小,存款以定期居多,存贷比一般也不高,资产的流动性较强,几乎没有流动性风险。但是,随着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临时存款、保证金存款、以组织资金为目的的理财产品增加,其负债的波动性在不断加大。加之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农村信用社潜在流动性风险客观存在。 流动性

7、管理能力不足。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对流动性风险重视不够,风险管理只是停留在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方面,未将流动性风险纳入日常管理。没有专门的部门、人员以及系统来管理流动性风险,没有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未能通过资产负债错配表有效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尤其在当今大数据时代,大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未引入流动性风险预警、分析和评估系统,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 流动性管理指标体系尚存缺陷。目前,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流动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存贷比、备付金比例和资产流动性比例。这些指标内容比较单一,不能完全反映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状况。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的不断拓展,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的逐步使用和金

8、融市场格局的变化,多元化融资渠道导致金融机构之间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不同市场间高度相关,流动性风险蔓延速度加快,影响范围不断增强,仅仅依赖单个流动性指标的良好表现已不能完全反映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此外,随着承兑汇票、保函等业务规模不断加大,表外业务对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不断增加,单纯通过表内业务数据监测流动性风险已不能全面反映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状况。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13年6月末,该信用社票据承兑1113亿元,票贷比占14.3%,其中票据敞口占38%,票据垫款高达14亿元,表外业务风险转化为表内风险,削弱了资产的流动性。 资金管理能力亟待提高。随着农村信用社

9、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业务不断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盈利模式已经建立。由于信贷业务拓展空间有限,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将资金业务作为运用资金和寻求盈利增长空间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13年4月末,该农村信用社累计发生债券业务5.25万笔,金额100574.9亿元。其中自营业务3.69万笔,金额76166.5亿元;代持业务1.56万笔,金额24408.4亿元。另外,部分县(市)农村信用社资金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已接近30%。在这样一个现实的经营状况之下,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资金业务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明显不足,信息获取、技术工

10、具、系统建设、人员素质等方面与资金业务规模极不匹配。尤其在交易对手的选择、止损限额的管理等方面缺乏科学、刚性的制度安排和决策上的数据支撑,极有可能产生重大流动性风险。 外部传导风险加剧。近年来,农村金融市场不断放开,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快速发展,部分农村信用社与担保公司发生业务往来,导致相当多的贷款被间接转移到这些领域,形成了潜在风险。尤其是多个地区相继出现高利贷、非法集资等现象,加之目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部分借款人资金链断裂后将风险传导至农村信用社。同时,由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新一轮产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面临重新洗牌,给服务于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

11、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风险。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弱化对业务经营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的本质是,当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时,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者通过变现资产来获取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盈利水平,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金融机构出现资不抵债现象。由于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公众大规模提取存款,挤兑金融机构,出现金融机构支付困难乃至破产倒闭、恐慌情绪蔓延、市场利率急剧飙升等问题,这是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流动性危机的极端形态。二是短期同业拆借利率急剧飙升,部分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但并未出现挤兑,银行体系存款亦没有出现大幅流失。最近中国银行业出现的“钱荒”风波,即由于金融机构短期

12、资金或流动性需求大幅上升,加之金融机构内生的流动性或资金供给急剧下降,造成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短期大幅度飙升。无论是为了自身经营发展还是满足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均必须从各个层面严防流动性不足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近几年,由于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流动性过剩,影响信用社盈利水平的同时也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流动性过剩对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贷投放加大带来信贷风险积聚。在流动性过剩且经济形势处于上升时期的情况下,贷款扩张一般都会非常迅速。农村信用社的资产业务主要以贷款业务为主,信贷投放步伐的加快导致贷款规模一路攀升。以某省农村信用社为例,截至201

13、3年6月末,其贷款余额达7856亿元,较2009年年末净增加近3391亿元。宏观经济转入下行时期后,前期投放的钢贸、光伏、造船、纺织等行业贷款的风险迅速暴露,加之农村信用社的客户群体主要以“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他们受宏观经济影响特别明显,极易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由于信贷资产质量劣化而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加大。 贷款买方市场盈利空间下降。对于以县域为主要市场的农村信用社来讲,金融市场资源相对不足,优质客户和优势产业屈指可数。在同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贷款供给大于需求,极易形成贷款买方市场的局面。金融机构往往通过降低贷款准入门槛、贷款利率、客户信用评级等方式来争取客户,直接降低了资金

14、的使用效率与盈利能力。 资产价格泡沫加剧资金风险。近年来,一些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组织资金形势较好,在支持本区域“三农”和实体经济的基础上,将大量闲置和富余的资金在银行间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进行运作,摊销资金成本,追逐盈利空间。大量资金流入资金市场,进而进入房地产、融资平台等领域,抬升了资金价格,形成了价格虚高的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如有某家交易对手违约,将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引发农村信用社的流动性风险。 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优化的思考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相比,形成的原因更为复杂和广泛。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除金融机构流动性计划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

15、样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甚至引发风险扩散,造成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流动性困难。因此,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流动性风险管理除科学安排流动性计划之外,还应有效管理信用、市场、操作等各类主要风险。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农村信用社需积极加以应对,不断提高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切实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在这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以及近期出现的流动性风波中,农村信用社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和冲击。但从外部经济金融大环境来讲,利率市场化步伐加速推进,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不断加大

16、,尤其是金融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息差空间明显缩小、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导致目前对农村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信用社的高管们要充分认识到流动性不足会产生挤兑甚至倒闭,流动性过剩会压缩信用社盈利水平,无法实现股东预期回报。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与本金融机构总体发展战略相一致、与财务实力相匹配。通过借鉴吸收国际、国内同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农村信用社应当按照银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要求,在充分考虑本机构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强化董事

17、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两会一层”的监督与控制着手,不断建立健全信用社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从顶层设计入手,确保各层级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岗位和人员,真正做到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评价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尽可能地保持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在人才的培养上,坚持将加快本单位人才培训同引进同业专业人才和招聘有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同时,结合本机构经营战略、业务特点以及风险

18、偏好等情况,建立健全包括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管理策略、政策、程序、限额、应急计划等内容的制度体系,形成刚性约束要求,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战略意图能够在各个层面具体工作之中得到严格执行。 创新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变化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建立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等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通过对风险警情指标的预测,评估未来经营时期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排除风险警情,将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逐步探索引入现金流量管理方法,计量、监测、控制现金流量和期限错配情况,及时发现融资缺口,尤其是及时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防止过度依赖短

19、期流动性供给,合理确定“短贷长用”的贷款期限,从源头上解决存贷期限错配、“短融长贷”的问题。经常开展压力测试,实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将压力测试结果应用于本机构高级管理层对有关风险承受能力、风险限额、战略发展计划、资本计划和流动性计划等方面的决策。建立包括流动性需求分析、流动性来源分析和流动性储备设计等内容的流动性定期分析制度,完善并实施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不断提高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 有效实施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在保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考虑盈利性,根据负债的比例和结构等特点合理确定资产业务的种类与期限。确立科学的资产负债管理理念,不再孤立看待和管理资产或负债,遵循分散性原则,确定资产、负债

20、管理政策,使资金运用及来源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努力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及时根据资金头寸情况有效进行资金调剂,逐步建立起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体制。采取多种措施,对资产负债进行结构性调整。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根据资产的流动性配置各类资产,确定相互间的配比关系,构建适宜的资产结构,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流动性风险防线。降低信贷资产占比,提高非信贷资产比重,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拓展不构成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减少对资产负债的依赖,寻求盈利空间,建立多元化盈利模式,同时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逐步提高票据

21、贴现、质押贷款比重,增强信贷资产的变现能力。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全面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资产流动性。建立健全资金调剂、同业授信、债券业务等方面的制度和流程体系,强化部门及岗位设置,成立投资决策机构,实行资金营运部门负责实施、财务会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运行管理部门负责资金清算的风险控制体系,前、中、后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切实加大对调剂时点和交易对象的风险控制。 加大县域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进一步细分市场和客户,确立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明确未来发展的主攻市场、维持市场以及退出市场,明确未来发展的核心客户、重点客户以及保留客户,明确市场和客户的竞争位置。不断调整与优化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加大对“三农”以及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做小、做散,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将信贷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同时,合理控制票据业务的规模,避免信贷资金流向资金市场。准确把握客户授信准入和授信额度,尤其要严格控制客户信用敞口,确保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和区间。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农村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将会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尤其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先天不足的农村信用社更需苦练内功,从提升产品定价能力、强化资本约束管理、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加强信息披露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