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66646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经济学专业)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姓 名 专 业 经 济 学 指导教师 二0一一年十二月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文中合法应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已用于其他学位申请的论文或成果。本文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1交回学校授予的学士学位; 2学校可在相关媒体上对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3本文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学位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年 月 日摘 要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对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影响、原因及缓解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从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网搜集真实数据并分析资料,剖析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波动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农产品非正常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并得出其原因既有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短期资金炒作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旱情、低温等不利天气的非市场性因素的影响。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做好气候应急预案和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限制农产品炒作等紧急措施和政策。【关键词】

3、 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通货膨胀AbstractBecause the non-agricultural prices rose on the normal life of society as a whol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an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non-normal rise in agricultural prices, the reasons and to ease rising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non-normal response has a very imp

4、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descriptive studie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price fluctua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blems of starting and by the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China Agri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al da

5、ta, analysi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ice fluctuations because of non-normal.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on-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impact of the normal rise and come to the reason both the global excess liquidity, inflation, speculation and other short-term capital market factors, there are als

6、o drought, cold and other adverse weather, non-market factors. Finally, to focus on good weather contingency plans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other emergency measures to limit speculation and agricultural policy.【Key Words】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

7、roducts; non-normal prices; inflation目 录摘要IAbstractII一、引言1(一)选题背景1(二)文献综述1(三)选题意义1二、近期农产品价格变化特点3(一)“菜篮子”产品价格整体上涨3(二)粮价稳步上升,创历史新高4(三)小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迅猛4(四)大豆、油料价格受国际影响呈非正常上涨4(五)糖价持续稳步上涨5三、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影响及原因分析6(一)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影响61.对农民生产的影响62.对居民生活的影响63.对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影响6(二)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分析71.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72.短期资金炒作83.自然灾害

8、84.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化农产品价格走势9四、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的政策措施10(一)做好气候应急预案,提升预测能力10(二)建立“大粮食安全”支持方案11(三)调整农业区域布局,防止自然垄断11(四)建立进出口调节机制11(五)加强流通管理,限制炒作12结论13参考文献14致谢15一、引 言(一)选题背景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失衡,出现一次又一次的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更有甚者变现为直线上升走势。例如在这几次农产品价格频繁的波动下,就连往日价格低廉的豆类蔬菜也出现卖价一路飙升的现象,甚至超过猪肉价格。再观近几年的CPI指数,CPI指数涨势也相当凶猛,并于2011年9月达到3.6%,创下23个

9、月的最高增幅,其中农产品价格上涨尤为明显,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并且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对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特征更加突出了农产品价格在近几年的非正常上涨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更加烘托出了对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必要性。(二)文献综述纵观我国专家学者对农产品的非正常上涨的研究,严为雷在农产品价格轮涨的成因浅析和对策初探中通过从供求关系、成本、货币流动性、投资等方面做成因浅析,指出“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产品供给和国际竞争力问题”, 同时,“资产价格泡沫转化到实体经济领域之后,通胀的社会压力更大,因此,研究、分析农产品价格轮涨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制定相关涉农政策、引导

10、农民种养殖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管控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理论层面上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与此相关的还有杨叶飞在农产品供应链稳定性探究的文章中首先探讨了保证农产品供应链稳定的必要性,然后从我国当前经济面临严峻形势出发提出建立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农产品供应链的几项措施,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评价的指标和模型,分析了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农产品价格持续波动不定的问题。(三)选题意义理论上,如今的农产品饱受气候因素,供需因素游资炒作和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预期等的影响,使得农产品市场中一度出现价格非常波动的现象。农产品价格急剧上涨,对下游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中小加工企业打击很大,会削弱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

11、争力。如果置农产品价格非常的波动于不管,那么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会阻碍农产品市场的改革进程,因此,不失时机地扼制农产品价格非常规波动,对于预防通货膨胀,遏制游资者肆无忌惮的进行炒作和平衡市场中对于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维持农产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市场经济运行中居民的预期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者“惜售”行为的出现,大量囤积农产品;还有部分地方封锁农产品市场的行为的出现等恶劣行为都会加剧农产品供求缺口的矛盾,扰乱市场秩序和农产品市场运行,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此,不失时机地扼制农产品价格非常规波动,无论对于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农业市

12、场化改革,还是对于确保稳步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具有极其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近期农产品价格变化特点2010年以来,从粮食、“菜篮子”产品到棉花等主要农产品,均出现价格普遍上涨的态势,9月份,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达到171(以2000年为基期,下同),同比增长5.3%。不同农产品在不同季节里价格上涨各有不同,呈现价格轮番上涨的格局,其中大蒜、生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迅猛,只有大豆、油料等少数品种价格上涨相对温和。(一)“菜篮子”产品价格整体上涨从2010年年初到9月份期间,我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呈现V字型走势。价格指数在2月份达到172.9的高点后,逐步走低并下降到

13、6月的最低点155.6,进入7月以后,农产品价格指数迅速攀升,并于8月达到174.8,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分品种看,6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开始摆脱二季度低迷的状况,出现较大幅度恢复性上涨,并带动牛肉、羊肉、白条鸡、鸡蛋和鲤鱼价格整体上涨。2010年9月中旬,猪肉的平均价格比4月上涨29.4 %,超过2009年底阶段性高位的水平;鸡蛋价格也上涨29.4%,牛肉、羊肉价格涨幅超过3%。同年受6、8月份南方大范围洪灾的影响,6月至9月的蔬菜价格平均也上涨了11% 。图1 2009年以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月度走势图((二)粮价稳步上升,创历史新高2004年以来,在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市

14、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逐年上升。2010年,在全国粮食连续六年增长、国内粮食供给相对充足的背景下,粮食价格仍延续前几年的增长势头,尽管进入6月份以后,三种主要粮食批发价格涨幅有所收窄,但上涨的趋势未改,玉米、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粳稻价格涨速较快,2级粳稻批发价格从2008年1月到2010年9月上涨了56%,2010年6月最高时达到2717元/吨。小麦价格持续上涨,同期普通白小麦(2级)批发价格上涨了26.3%,2010年9月达最高点2031元/吨。玉米价格在波动中增长,黄玉米价格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下跌了13.6%,但随后即大幅

15、上涨,从2009年2月的1405元/吨上涨至2010年9月的1949元/吨,涨幅达到38.7%,四川、广东等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00元/吨。(三)小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迅猛大蒜、生姜、绿豆等小宗产品价格上涨迅猛,呈现高位运行态势。2010年9月,大蒜价格从5月份的2元/公斤涨到11.8元/公斤,上涨了将近五倍;生姜价格接近10元/公斤,涨了三倍;绿豆也长了一倍多,达到20元/公斤左右。其中,绿豆、大蒜价格在2010年7月之后上涨迅猛,大蒜价格又创历史新高。目前,生姜、大蒜价格仍没有出现停止非正常上涨的趋势,对流通性过剩反应更加敏感。(四)大豆、油料价格受国际影响呈非正常上涨作为对国际市场开发程度最

16、高的农产品之一,大豆价格的走势明显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化。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从金融危机前的5000多元/吨下降到2010年5月至6月份的3300元/吨3400元/吨。我国大豆需求70%以上来自进口,国际大豆价格持续走低制约了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从2008年7月至9月,国内大豆价格持续低迷,9月食品业大豆价格约4.4元/公斤,油脂业大豆价格3.6元/公斤。其他油料价格也基本保持稳定,但从2009年10月份以来,受进口大豆价格上涨影响,我国大豆及其他油料价格出现缓慢上涨的态势。图2 2008-2010年现货油粕比价图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网()(五)糖价持续稳步上涨在现货市

17、场中,糖价受市场影响在2008年第三季度下降到2800元/吨之后,在第四季度开始稳步上涨,并于2010年10月超过6000元/吨,最高时达到7500元/吨,屡创历史新高。其中,白糖价格涨速比该年度最低点(5月)上涨19.2%,比2010年2月份上涨了4.4%。在CSI现货价格指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10年12月前后糖价呈现短暂的下降,但在2011年2月初又开始出现了稳步上涨的趋势,并继续屡创历史新高。糖价从2008年到2011年整体都在非正常的上涨,且涨势如此之迅猛是前所未有的。图3 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网(三、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影响及原因分析(一)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影响1.对农民生

18、产的影响对于农产品的非正常的上涨,对农民最有影响。农民面对高价的农产品能赚取很大的收益,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民纷纷积极参与农产品的种植。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得到恢复性较快增长。然而又不得提到的是,虽然农产品的销售出现高价,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时也在跟着市场的需求不断疯狂的抬价。由此可以看出当有疯涨的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的时候也有不断跟风非正常上涨的生产资料的抑制着农民的实际收入,这对于农民来说短期能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一样对农民也是起到打击作用最后只能剩下消极的作用,即第一产业的经营还会出现很大的问题。2.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食糖和棉花价格上涨,导致下游的糖果食品和服装等产品价格的

19、非正常上涨,进而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而蔬菜水果等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更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面对涨价,一些消费者选择减少消费或者选择其他的替代品,商家的生意也因此更加一落千丈,进而影响到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使居民的生活预期蒙上了一层阴影。为了降低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部分居民不得不选择囤积衣物、冬季过冬的大白菜等等,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已经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重视。3.对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影响由于食糖价格上涨,对国内的糖果食品行业造成了冲击。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大

20、的糖果加工企业选择提价,徐福记、金丝猴、大白兔等知名糖果涨价都在10%以上,而大量的糖果加工小企业因为产品缺乏知名度,无法用提价应对竞争,致使许多此类小企业纷纷倒闭。与糖果行业一样,棉花价格的上涨对于棉纺和服装企业也有很大影响。对于纺织业来说,棉花一般占到企业成本的60%-70%,棉花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对于企业的生存是严重的挑战。一些实力雄厚的纺织企业依靠库存的原材料来度过目前的难关,而对于资金紧张、实力弱的中小纺织企业而言,只能选择减产或者停产,这促使纺织行业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棉花价格的非正常上涨,促使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2010年棉布价格上涨了15%-20%,并进一步影响到服装价格的上涨。

21、(二)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分析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并非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因素通货膨胀首先是一种货币现象。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政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纷纷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货币的供给量增加。尤其是美国,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一直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造成美元的流动性泛滥,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走高。2009年以来,美国几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等手段不断增加流通中货币量,造成美元流动性过剩。因而国际商品市场价格高涨,影响到全球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价格,对其他国家造成输入性进出

22、口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因此也未能幸免,国际食糖、棉花、原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对我国造成很大影响。国际市场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物价上涨的压力。我国从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也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加很快,造成货币超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GDP数据统计得知2009年底我国GDP为33.54万亿元,是1978年3645.2亿元的92倍(如图4)。专家认为,我国的货币至少超发43万亿元。中国自身的货币高速增长,对物价本已形成上涨的压力,遇上国外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就更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图4 1978年-2009年全国GDP总收入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短期资金炒

23、作我国货币超发,致使在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传统行业因为产品供过于求,缺乏投资机会;而新兴行业发展尚未成熟,风险大,门槛高,缺乏吸引投资者的热情。于是,大量剩余的资金在缺乏适当投资渠道之际,不忘寻觅增值时机。以往许多游资进行房地产等行业的炒作。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日益严格,这些游资开始选择另外的投资渠道,农产品的炒作成为他们新的选择。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炒作起来不愁没有销路,大蒜、绿豆、糖等产品耐储藏,也方便操作。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管理还处于粗放的阶段,缺乏有效的监控,存在管理的空白,游资炒作农产品有着合法的空间。而且,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

24、现代农业转化的阶段,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家庭行为,规模小、实力弱,尚未形成产业化,各个流通环节就很容易被游资炒作者控制。而2010年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有所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也给游资炒作者提供了操作空间。由于种植、运输、加工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往往是采取订单的形式进行交易,因此即使某个环节出现了价格高涨,后面仍有接盘者。这造成炒作农产品的门槛低,只要有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在农产品市场翻云覆雨,获取厚利。3.自然灾害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变化加剧的背景下,旱涝、冰冻、台风等异常气候和重大病虫害、动物疫病等突发性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更为频繁并有所加重,进而农产品供给产生不利影响,成为推动农产品价格

25、上涨的直接因素。以我国长江中下游为例,2010年-2011年六月份该粮食产区里旱情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粮食减产的担忧加剧了市场短期内对粮价上涨的预期。重灾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受旱农田面积近3000万亩,占全国耕地受旱面积的近1/3。由此可得,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产品的产出,灾害面积越大制约范围就越大,我们也可以在另一个方面理解为对农产品的产出质量和数量大打折扣。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在面对这个需求市场这些“少量”的产出将设法去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仅仅因为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农产品的价格就因此非正常上涨。图5 2004-2009年我国农村土地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

26、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4.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化农产品价格走势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是农产品供求的根本;以石油价格为代表的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带来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促进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各类投机因素推高了各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生物能源部门扩展和“金砖四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全球范围内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新原因。因此,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市场因素分为全球经济状况、全球农产品供需及库存情况、国家调控、国际农产品价格、能源价格、美元指数走势和投机因素七个方面。图6给出了1999 年1 月2009 年9 月中国农产品价格指数与上述七大国际市场因素波动的时间路径。由图6

27、可见,2003 年以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指数与其余各变量呈反向波动关系,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因素的相关性较低。2003 年以后,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路径表现出高度一致性,所有变量均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由此可以认为,在样本时间内,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上述七大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国际市场对于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显著影响。图6 农产品价格及其影响因素波动情况资料来源于中国农业网(四、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的政策措施为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确保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有序供应,需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做好气候应急预案,提升预测能力2009年以来,极端气候频繁出现,而且大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

28、影响。全年的天气变化会出现什么状况变化都很难预见,需密切关注农业气象变化,做好极端气候应急预案,尽可能降低因难以预见的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过去几十年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次越来越高,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不只与农民收入能否提高有关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能否稳定保证食品供应的问题,需要从提高农业气象预测能力的角度加以保证,尽量做到未雨绸缪,减少各类灾害损失,尽可能将提升农业气象预测能力纳入“十二五”的农业发展规划。(二)建立“大粮食安全”支持方案一直以来,我们强调粮食安全,财政补贴多着眼于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籽等大宗产品,对保证大宗农产品的生

29、产起到良好作用。但也忽视了对我国其他农产品科研、生产的支持和对广大西部地区、山区多样化农业生产的支持。因此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应建立“大粮食安全”概念,把从三大粮食作物的角度改变为从食物的角度来衡量“粮食安全”的问题。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角度而不是粮食产量的角度来确立粮食安全战略。财政支农也应从有限的大宗农产品支持方案逐渐过渡到宽口径的农业生产支持方案,不宜继续抓大放小。(三)调整农业区域布局,防止自然垄断小宗农产品生产区域过度集中为农产品投机提供了便利,这是以前区域布局安排中所没有充分考虑到的问题。生产区域化不等于某种产品生产的集中,在新的布局规划中需进行多产地安排,避免形成自然垄断

30、格局,也有利于发挥我国地域辽阔优势,化解自然风险。 (四)建立进出口调节机制在保证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需保证下游企业一定的利润空间,以构建稳健的产业链体系。农产品价格过度上涨,且价位高于国际市场水平时,可根据可用配额适当扩大进口。探讨建立灵活有效的进出口调节机制,提高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需格局的能力。同时,要控制人民币升值步伐。人民币升值的过程是削弱我国农产品价格竞争力的过程。币值定位需与国家的产业安全问题紧密挂钩,要谨慎应对升值压力,不能因为国际上某些国家的压力而调高人民币汇率。(五)加强流通管理,限制炒作 这两年大蒜、豆类产品等出现价格非正常上涨无不时刻提醒我国政府在2002年就启动

31、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系统措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建设更加全面而科学的监控和预测手段,就必须在全国建立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各区域的农产品面积、产量等信息,了解覆盖全国的市场销售信息和农产品生产及价格行情,同时收集国际农产品贸易与市场信息,建立预测和科学的分析系统,为来年的农产品种植提出指导性意见,防止农产品结构性生产的不平衡,也可以减少农民生产的市场性风险,提高农民的收益,使炒农价的游资无空可钻。要加大对小宗农产品比如绿豆、杂粮等产品的管理,这些农产品因为市场小,更容易被人控制,从而引发价格大起大落。此外,国家应加强对农产品的储备,以抑制非正常上涨的农产品价格,打击游资的炒作。例如2010年,

32、国家已向市场投放国家政策性粮油2550万吨,增加了农产品的供给,也打击了游资的炒作。结 论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给整个社会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研究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就显得更必要。本文通过各种研究分析的方法,利用在中国统计年鉴里搜集到的年度数据,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剖析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利害,以更深入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波动探究及其对策这一话题进行阐述和分析,总结出自然灾害,通货膨胀和游资炒作等因素在影响着我国农产品价格非正常上涨。最后,我们又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做好气候应急预案,提升农业气象预测能力,建立“大粮食安全”支持方案和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管理,限制农产品炒作等

33、紧急措施及政策,以应对农产品价格的非正常上涨。参考文献1 孔祥智.2009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5-18,31.2 叶檀.天下无菜-农产品价格上涨N.现代快报,2010-5-26(10).3 万东华.对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初步分析J.调研世界,2010,32(1):51-53.4 朱信凯.新重农主义视角下的农业危机意识与农村市场开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5-18,31.5 许北欧.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影响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9,(5):19-21.6 林杰.对我国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的分析R.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9.

34、7 何勇.正确认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C.中国天津大学机械工程研究会.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10-22.8 赵地.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探究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12-15.9 钱克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0,32(2):25-410 郝小眉.我国农产品价格财政补贴支出思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8):19-21.11 杨胜武.经济专家解读国十六条物价调控政策N.齐鲁晚报,2010-11-24(9).致 谢非常感谢李国志等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

35、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他们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我国农产品的价格非正常上涨的原因及对策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李国志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农大商学院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厚德博学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