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089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关键词】创造机会;发展【Abstract】The new course standard point out:Mathematics education want to face to student body, realization:The everyone learn worthy mathematics;The everyone all acquire essential mathemat

2、ics;The person of dissimilarity get a dissimilarity on mathematics of development.【Key words】Opportunity to create;Development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

3、动精神出发,分层递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学会知识,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1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创设条件,激发兴趣,让各层次的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参与探求新知的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可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出达到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例

4、如数学的计算,它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就是不同的,它可以允许一些学生用多一点的时间达到要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可以适当,计算只要求达到“会”或“比较熟练”的内容时,在速度上就不要不切合实际地提出过分的要求,另外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达到统一的要求。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36 + 28 -57时,考虑到学生已掌握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又考虑到部分学生只参照连加的笔算方法而会出现的错误,于是先出示 12 + 8 - 6 ,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此时原来困难的学生已受到启发,

5、也轻而易举地写出算笔方法。这样设计教学给各层次学生新知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启迪思维,让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教学“两个修路队共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队修了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教学中,首先弄清两队

6、修路的天数相等,接着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怎样解答?”当学生回答第一种解法后,再问:“还可怎样列式解答?”当学生完成第二种解法后,我们可以设问:“这道题为什么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如果两队修路天数不同,修路的米数相同,那又可以有几种方法解答呢?”这样从正反两方面,精心设问,有的放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讨论,质疑问难,让各层次学生在各抒己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7、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相互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对新知疑惑不解,产生问题时,就要抓住时机释疑,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的疑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优秀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条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群体教育的影响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分层施练,及时反馈,让各层次学生在练习中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n

8、bsp;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如果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如在课前先将口算题设计成多媒体课件或卡片、投影片等形式,要求直接看写得数,听算得数,视说得数,以训练学生心算、口算,速算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培养口算能力,训练学生多动手、多动口。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根据算式,摆图形,教师要求学生口述:用什么学具操作,操作的过程、操作的结果,

9、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看着学具说,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拿去学具后说。然后,教师将本学期所学的应用题设计成几组不同的题卡,让学生认真审题后说出解题思路。利用说意义、答过程,讲算理,提条件,补问题等方式可以集体回答,也可以个别回答,还有同学间相互提问并回答。在口答应用题时,可让学生看着图示,对一般学生要求会说基本题意。如看图说意,看题说解题思路,口头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动脑筋,编出不同的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又编出其他几道应用题,这样,又诱发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答错的内容,并让学生及时纠正,根据学生想的过程,根据其理解掌握程度及语言表达情况评定成绩。这样不仅评

10、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同时培养了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分层施练的同时,也可精心设计多练题,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5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