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73631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旅游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智慧旅游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智慧旅游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智慧旅游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智慧旅游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旅游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旅游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旅游”建设浅析目录1. 引言22. 智慧旅游建设浅析22.1智慧旅游的概念22.2泛在化旅游感知网络的建设32.3智慧旅游管理及支撑平台的建设52.4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及交换中心的建设62.5智慧旅游业务应用系统构建72.5.1业务资源层82.5.2应用支撑层92.5.3信息资源层102.5.4应用门户层102.5.5标准规范体系102.5.6信息安全体系113. 结论111. 引言 近年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件大事。而现代旅游业能得以迅速发展,也与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有着莫大的关系。目前,旅游信息化建设已

2、经由专业信息化阶段、数字旅游及数字景区阶段,发展到了目前的智慧旅游阶段。在前两个阶段中,旅游主管单位基本实现了景区数据分布式管理功能,部分建立了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机制,构建了区域性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的互通及共享。但在“智慧旅游”阶段,由于智慧旅游仍然是一个新的命题,因此,如何构建智慧旅游系统,使泛在化、网络互联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真正应用到现代旅游业;在应用方面,如何构建旅游业务应用系统,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融合,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都是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 智慧旅游建设浅析 2.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

3、亦即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移动互联网等借助便携的智能终端等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现代旅游信息化正随着泛在网络与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及二维码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泛在化感知网络建设、智慧旅游管理及运维平台的建设以及旅游数据交换与共享中心建设成为可能。2.2泛在化旅游感知网络的建设 为了打造智慧旅游系统,首先要建立泛在化的旅游感知网络。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信息感知。 智慧旅游所谓的“泛在化”,主要

4、是指无线网络在景区、酒店、旅游企业、主管单位等相关产业链覆盖的泛在化,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标识与其他感知手段的泛在化。只有“泛在化”感知体系全面建立,才能实现全面的旅游信息智慧采集以及智慧感知。 结合物联网的层级架构标准,未来运行在智慧旅游泛在网的业务应用系统应该基于以下架构构建:在感知层,主要是在景区、酒店、企业等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相应的末端感知设备,譬如RFID、二维码标签及读写或识读设备、各类传感设备、摄像头等基本标识和传感器件组成,这些末端感知设备用以收集旅游资源的物理属性、状态及其他各类有用信息。末端设备产生的数据通过各类传感器网关、无线路由器等设备上传到传输层。 在传输层,

5、主要完成旅游感知数据的接入和传输功能,是进行旅游信息交换、传递的数据通路,包括接入网与传输网两种。传输网由公网和专网组成,典型传输网络包括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专网或者其他网络。接入网包括光纤接入、无线接入、以太网接入、卫星接入等各类接入方式,实现底层的传感器网络、RFID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的接入。 在处理层,主要实现对感知的旅游信息的处理和控制,生产和辅助决策层面的应用。处理层由旅游业务支撑平台、资源调配平台、数据信息处理平台、信息安全平台、服务支撑平台等组成,完成协同管理、计算、数据存储、分析、挖掘、整理以及提供面向行业和大众用户的服务等功能,典型技术包括中间件技术、虚拟技术、高可靠技术,

6、云计算服务模式、SOA 系统架构方法等先进技术和服务模式可以在处理层被广泛采用。 2.3智慧旅游管理及支撑平台的建设 泛在化的旅游感知网络依靠各类末端感知设备实现信息感知,并将产生的数据通过泛在网络上传到云计算管理平台,经过数据处理层对基础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整理后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在智慧旅游管理及支撑平台的感知层,允许手机、RFID、二维码、摄像头等传感器或智能终端设备动态无缝接入,并通过Zigbee、蓝牙、WSN等实现感知。 在云平台层,系统支撑平台按功能及应用分为私有资源层(硬件基础设施)、虚拟化层、管理层和服务层实现数据硬件支撑平台的建设。云平台层把资源虚拟化后实现统一管理、统一

7、调度、安全接入和权限管理等,使各类应用均衡使用云资源。最终向游客、企业、酒店等提供IaaS、PaaS及SaaS等服务。 在管理及支撑平台的应用层,通过网站数据监控系统和大规模数据仓库技术,挖掘客户需求,并依据客户需求创新产品,为游客提供各种基础及增值服务。最终实现智慧旅游的全面物联、充分整合、协同运作及激励创新之目的。2.4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及交换中心的建设 智慧旅游建设的最终目的有两个,一是从社会效益来看,主要为了全方位服务游客,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游客满意度,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服务能力、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二是从经济效益来看,主要是为了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显

8、著提高旅游收入。 而要实现智慧旅游的终极目的,首先是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及交换中心,将分散、海量的旅游信息,更友好地呈现出来,方便游客计划和安排行程。旅游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数据交换及共享中心是为运营维护中心、呼叫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基本依据,是唯一服务广大游客的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核心。 推动全国旅游基础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及数据库建设工程,加快制定涉及旅游信息资源的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也是“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及交换中心建成后,未来将依托核心云平台, 泛在感知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活

9、动信息,及时监测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主动发现游客需求,根据游客所在位置及个性需求,通过便捷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贴身服务,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2.5智慧旅游业务应用系统构建 智慧旅游的业务系统涵盖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业务资源层、门户层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六个层次。具体逻辑图如下:2.5.1业务资源层 应用平台是承载本系统各应用运行的平台,在整体上,本系统的应用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系统: 1. 旅游基础数据库系统;2. 权限管理系统;3. 旅游数据维护系统;4. 多媒体营销系统;5. 专业搜索引擎系统;6. 智能行程安排系统;7. 旅游专家推荐系统;8. 旅游分级发布系统

10、;9. 旅游产品预订系统;10. CRM系统;11. 数字旅游服务;12. 手机旅游(wap网站);13. 旅游博客系统;14. 在线咨询服务;15. 多媒体触摸屏系统;16. GIS系统;17. 业内交流系统;18. 会员管理系;19. 短信平台。 以上这些应用系统基本覆盖了智慧旅游行政管理以及业务运行的全过程。 2.5.2应用支撑层在智慧旅游的应用支撑平台中,包括各类构件化服务和基础模块的服务,从服务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可分为数据交换服务、GIS服务、应用服务和短信服务。从智慧旅游建设要求分析,必须对系统的基础类模块、通用构件、共享类功能资源等(报表统计分析、身份认证、访问控制、GIS展示、

11、流程化设计等)要有统一的设计。 2.5.3信息资源层 在智慧旅游的信息资源层,主要包括基础信息库、共享交换库、知识库、资源库、服务对象库、服务记录库、交易信息库和事件处置库的建设。 2.5.4应用门户层 在智慧旅游的应用平台之上,是整个系统的门户层,门户建设也智慧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门户的概念是指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实现一站式访问,社会公众、专业业务人员、管理人员、领导、政府机关等可以通过网站、综合业务应用平台、统一外部接口等实现对系统的访问,除了在线操作外,还可以通过短信、智能终端等多种方式接入,实现个性化服务。智慧旅游门户网建设建设可分为内网门户和外网门户建设。外网门户主要为集成了各类外网网站

12、应用,内网门户即为整个旅游服务门户平台。两类应用门户都将采用多接入、跨平台、跨应用、统一登录访问、一站式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等技术实现应用的集成和门户的建设。 2.5.5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应该是贯穿在整个智慧旅游建设中,由于智慧旅游系统是一个大型复杂综合性应用系统,具有涉及面广、机构多、应用多、信息交换和接口多等特点,因此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来加以实施,严格遵守既定的标准和技术路线,只有在管理规范标准的保障下,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成熟性、拓展性和适应性,规避系统建设的风险。 2.5.6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是整个智慧旅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标准规范的建设策略相类似,信息安全也应该贯穿智慧旅游建设的始终,信息安全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安全保障(如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而且还包括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因为只有在一系列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的前提下,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安全保障作出贡献。3. 结论 总之,智慧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我国从旅游大国走向旅游强国的必经之路。因此,要加大对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和模式的研发,加强智慧旅游相关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我国在世界旅游产业格局中占据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