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草案说明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439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草案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规划草案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规划草案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规划草案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规划草案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草案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草案说明书.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规划草案说明书第一部分 概述第一章 现状概况一、地理位置深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为石家庄地区东部边沿县,东届安平县,西接无极县,南与辛集、晋州相邻,北与定州市、安国县相连。县境系海河水域滹沱河中下游地带,界于东经11504-11521,北纬3807-3817之间。东西宽27公里,南北长约21公里,总面积296平方公里。深泽县城位于正饶公路和安辛公路交汇处,西南距省会石家庄76公里,南距石德铁路3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二、历史沿革深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深泽为侯国,属中山郡。为“深泽”地名载于史籍之始。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中山郡改称中

2、山国,辖深泽。历史上辖区、隶属、建制几经变迁,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直属于河北省;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深泽县属河北省定县专署。1954年6月18日,定县专署撤消,深泽县划归石家庄专署;1958年11月12日,撤消深泽县并入束鹿县。1961年5月5日原深泽从束鹿分出并入晋县。1962年1月1日从晋县析出,恢复深泽县治,仍属石家庄专署。1993年6月19日,石家庄地市合并后,归石家庄市所辖。三、自然条件(一)地质、地貌深泽县位于华北地台的冀中地区,地表为厚厚的一层第四系平原组所覆盖,衡水断裂及宁晋断裂均通过县境地下,且有火山喷发岩分布。深泽县位于太行山东侧,属山前平原,为

3、华北平原的一小部分。县境约占华北平原的1.3。境内有滹沱河、磁河、木刀河自西而东贯穿。县境地势变化平缓,西高东低,海拔由40米降至30米左右,地面平均坡度为万分之四,地貌比较单一,无高山丘陵。河流流经地带,由于冲蚀作用形成低凹沟槽及河滩谷地,各河均筑人工堤防,形成“三河五堤”的微观地貌景观。(二)气候深泽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春夏秋冬交相更替,形成县境特定的气候特征。全县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714.1小时,平均每天7.4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4C,7月平均气温26.2C,1月平均气温4.0C;年极端最高气温41.3C,极端最低气温-20.7C。年降水量一般在4

4、89.8毫米,全县降水14686万方,每亩降水325方,78月降水占全年的54%。无霜期188天,初露日10月21日,终霜日4月15日。土壤结冻12月10日,解冻2月17日,结冻期68天,最大冻土深度56厘米。(三)水文条件1、地表水深泽县系海河流域,跨子牙、大清两大河系。子牙河系境内有滹沱河,大清河系境内有磁河、木刀河,自西而东贯穿。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境内,流经河北省的平山、正定、藁城、晋州,由无极县龙泉固入深泽西南的堤北村,流经深泽县耿庄、赵八、深泽等乡镇,由县境东部大兴村入安平县北郝庄。流经县境25公里,流域面积为61.2平方公里。磁河: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县东乌牛山,其上游为溢河。

5、经行唐、新乐、藁城,由无极县流村进入深泽境,流经赵八等乡镇,有县北部段庄村北入安国县伍仁桥。流经县境22公里,流域面积为23平方公里。木刀河:发源于灵寿县,上游叫磁河,到新乐县改道后称木刀沟。流经藁城,由无极县入深泽侯村地界,经赵八等乡镇,在段庄村与磁河汇合进入安国县伍仁桥,再到安平县潴龙河。流经县境22.5公里,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2、地下水古河道的存在,对于地下水的储存和补给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大地由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覆盖,以结构松散的沙土和泥土为主,是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为孔隙水,以埋藏条件看,潜水及层间水为主要可利用水源,含水层东西分布呈层较好,南北分布多见有断续尖灭现象。(四)土壤

6、及植被条件深泽县土壤处于褐土和潮土两个土类的过渡地带。分属两个土类的褐潮土与潮褐土,既具有褐土性态,又具有潮土性态,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7%以上。全县土壤有3个土类,5个亚类,6个土属,36个土种。土地面积433548.1亩,除去河道、道路、渠道、堤防、村镇、岗、坑占用外,土壤面积为361638.6亩,其中可耕种土地306722亩。县境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殆尽,现存林木多为人工栽培的果树、防护林、“四旁”树及零星小片林。在沙丘、河漫滩、路旁、河堤及村庄附近,尚能见到天然生长的草木群落和小灌木,如蒺藜、野生药材等。四、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200

7、7年末深泽县辖2镇4乡2个办事处,12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501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3.8万人。(二)经济发展情况概述1、综述近年来,深泽县积极实施“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取得了巨大进步。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8亿元,人均15120元;财政收入为1.67亿元。 2、第一产业2007年全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精抓果品、优抓蔬菜、大上畜牧、做大奶业,蔬菜、禽蛋、果品、牛奶、食用菌五个特色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生猪产业链初步形成。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9亿元,同比增长5.1;粮食总产18.7万吨,同比增长1.8。3、第二产

8、业第二产业牢牢抓住工业经济不放松,努力加快工业经济园区化、产业化建设步伐,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鹏辉纺织、柏奇化工、农哈哈等一批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0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0.9亿元,同比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27。4、第三产业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35家,农村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商贸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外诚家居广场、铁杆向阳农贸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建成。200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亿元,比上年增长18.7%;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6%。(三)社会发展情况概述城

9、乡人民生活稳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733元,增长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1元,增长6.0。下岗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全县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600个。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城镇职工参加低保1743人,发放低保金12万元。下岗职工和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四)基础设施情况概述深泽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日益优越。在硬环境方面,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城镇供排水、供电设施配套齐全,县城街道宽阔平直,四通八达,通讯邮政网络完备,快捷方便,电话、移动通讯、自动

10、寻呼、国内国际电报全部并入国内国际网。在软环境方面,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行“圈内”事你办,“圈外”事我办,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规划修编的重点(一)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深入研究深泽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准确定位城市职能(三)认真比选城市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城市职能,优化城市结构(四)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依据、期限、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发展问题,将资源环境保护与控制作为发展的前提,科学预测人口规模,合理进行空间资源配置;突出总体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以创建和谐社会为最终目标。(

11、一)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在更大的区域中研究深泽县,明确城市定位,突出特色,选择科学的发展道路。城乡统筹:在深泽县域、重点发展区域、中心城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社会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打破城乡壁垒。统筹人与自然:充分认识深泽城市发展条件,以资源环境(土地、水、能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城市发展前提,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统筹社会经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科学确定各层次功能结构与产业布局,确定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建设标准。(二)坚持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三)

12、坚持以人为本和公共利益保障(四)坚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总目标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3、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建设部);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7、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8、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9、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0、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三、规划期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0

13、年,其中近期20082010年。四、规划原则本规划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石家庄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旨在体现深泽特色,促进县城建设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营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城市面貌。重在体现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着保护耕地,适当建设,增加城镇绿色生态空间的基本思路,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深泽建设条件及社会经济基础,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科学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深泽县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合理引导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活力和发展的后续力,引导社会经济及城镇

14、建设健康发展。(四)承上启下、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上一级规划为指导,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互相反馈、相互协调。(五)远近结合、增强可操作性的原则认真研究城市建设的时序,妥善处理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深化近期规划,探讨实施规划的途径与措施,指导城市近期建设。(六)合理控制规划弹性,与规划强制性互补的原则对关系到县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严格加以控制;除此以外的用地,则增强其弹性,以便于规划的实施。第二部分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五章 县域发展背景及对策分析一、区位条件分析(一)地处中国最活跃经济区(二)省域内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三)西近都市区,南邻次中心城市(四)交通条件分

15、析在深泽县西部,有由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等交通走廊;在深泽县南部,有由307国道、石德铁路、石黄高速等交通走廊;在正定,拥有河北省内最大的机场。深泽距离这些大型交通走廊的均在1小时之内。因此,可以说深泽的外围交通条件良好。但是,在深泽县境内,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铁路,使得深泽无法拥有由复合型交通走廊所形成的对外交通优势以及大规模要素流动所带来的溢出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深泽县境内的县、乡公路等级较低、路况较差,这也影响了与外围重要交通走廊的联系。(五)小结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深泽县地处经济发展活跃区,区域发展条件良好。但是,由于内部交通条件

16、较差,无法充分利用外围良好交通条件,使得深泽的经济发展没能充分的融入到大区域中来。深泽应抓住机遇,加快完善自身内部交通条件,并主动与区域大型交通走廊实现对接,从而使县域内部各个乡镇均能享受到由大型交通走廊带来的溢出效益,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二)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选择1、发展指向极化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2、空间取向依托中心城市,区域协调发展3、产业体系以工业为主导,加快产业的发展根据上述基本原则,深泽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框架可以概括如下:未来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科技提高战略工业主导战略服务跟进战略深泽未来产业发展框架工业主导战略特色、高效农产品开发和深加工为基础的科技型农业依托自身资源

17、,建立以生态、环保、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工业体系商贸、城乡物流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 图示:深泽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框架(三)县域经济发展对策分析深泽拥有良好的发展区域背景和外围交通条件,为了在区域空间重组的战略背景下,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深泽应提出积极的发展对策。、1、科学决策2、营造一流投资环境,营造“洼地效应”(1)优惠的政策环境招商的根本(2)安定的治安环境稳商的保障(3)优质的服务环境安商的保障(4)坚实的诚信环境亲商的基础3、努力改善自身的交通条件深泽距离市域城镇东西向发展主轴只有十几公里的距离,因此,在发展中应主动向这条发展轴线靠拢。如:与晋州市和辛集市进行协调,从而建立与该城镇轴的方便

18、快捷的交通联系。在对外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的同时,深泽还应加强内部交通条件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县、乡公路的建设,建立内部畅通、便捷的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县域面积小的特点,使得每个乡镇既可以享受的高速公路带来的优势,还促进了县域内部的经济联系。第六章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目标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一)经济发展策略1、城乡统筹发展策略2、市场导向型策略(二)社会发展策略1、提升人口素质、构建学习型城市2、落实科学人才观,实行人才强县战略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结构转型4.、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宜居城市5、大力促进城市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产业发展战略(一)第一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发展优质品

19、种种植、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继续按照强龙头、育基地、抓组织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精抓果品、优抓蔬菜、大上畜牧、做大奶业,搞好无公害蔬菜走廊和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加快龙头经济组织扩规上档,重点扶植龙头企业,真正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完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完善服务体系。抓住国家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二)第二产业按照抓龙头、建园区、带基地的思路,依托现有产业整体规模和

20、骨干企业单体规模优势,建设五大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深泽可以通过技术中介和专业化分工途径实现产业发展,构建省会的科技郊区新城;以自身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力量,深泽无法胜任科技产业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但是深泽可以借助区位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低廉等环节凸显自身优势,充分享受省会甚至环渤海地区科技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医药中间体基地:围绕石家庄药都建设,充分发挥柏奇公司单体规模优势,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树立国际品牌”,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在亚洲乃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和地位的医药中间体输出基地。造纸基地:阿深玉、圣泽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上马新的生产线,扩大产业规模,成为区域造纸业

21、基地。纺织基地:充分发挥深泽纺织行业整体规模优势,抢抓石家庄建设纺织基地的机遇,以鹏辉公司、红星公司、新艺公司为龙头,着力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提升全县纺织行业的整体水平。机械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发展以农哈哈机械为龙头的传统机械制造业,改进生产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发展以气门产业为主的汽车配件产业,使传统机械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提高深泽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三)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大力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加强市场建设,以建材、家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做大专业市场,整体提升城乡集贸市场,把深泽建设成为覆盖全县、融合周边县市的物流集散中心。商贸流通业:规范家用电器

22、、糖酒批发、五金电料、装饰材料、生产资料等商业街区的管理,建设一批综合服务设施,逐步形成特色商业街区,并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现代流通方式从县城向农村延伸的步伐。信息服务业:以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基本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生活的网络化、数字化。新兴服务业:积极推行家政服务,加强社区物业管理,规范中介服务组织,全面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业的发展。三、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近期目标2010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0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0元左右,

23、财政收入超过4亿元,年均递增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60:2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人口期望寿命达到70岁,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受到高中以上教育人口比重上升到3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2、远期目标2020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074元,财政收入超过16亿元,年均递增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三次产业

24、结构调整为5:65: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期望寿命达到76岁,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受到高中以上教育人口比重上升到3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指 标单位2007年实际2010年规划2020年规划指标年递增()指标年递增()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7.8 60 17 200 12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67 4 33 16 15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6.53630140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0.971.4123.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0.460.6101.16(二)城镇建设发

25、展目标名称中心城区建制镇一般乡指标(单位)201020202010202020102020自来水普及率(%)10010010010080100工业废水处理率(%)809570956075用电保证率(%)959885958090电话普及率(%)509030502545燃气普及率(%)909830952090集中供热普及率(%)809570906080绿化覆盖率(%)404530402535人均道路广场面积(平米)131512149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米)51061059人均住宅面积(平米)253025303035第七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城镇发展现状(一)现状概况2007年末深泽县辖

26、2镇4乡,125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5.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万人。乡镇类别乡镇数量乡镇名称建制镇2深泽镇、铁杆镇乡4桥头乡、赵八乡、留村乡、白庄乡(二)现状特点分析1、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深泽包含县城在内只有两个镇,城镇人口6.8万人。其中县城城镇人口为6.5人,铁杆镇城镇人口0.3万人。与周边县市比较,深泽县城镇数量少,且规模很小。这与深泽县属于规模较小县的特点相符合。2、城镇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达到300-15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在35-50%之间。2007年,深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500美元,而其城镇化水平仅为27.2%。这说明其城镇化

27、水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较大深泽县城镇经济差距较大,县城驻地城深泽镇经济发展最好,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亿元,而一般的乡只有1-3亿元,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4、交通体系亟待完善县域内交通系统不完善,尽管内部各个乡镇与县城联系相对较好,但是各个乡镇之间的联系并不顺畅。虽然有滹沱河阻隔的原因,但县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完善是更重要的原因。5、乡镇工业发展粗放目前,每个乡镇的都在大力发展自身的工业,但基本都是沿交通线路两侧分布,不成规模,基础设施无法配套,普遍处于较为粗放的发展模式上。6、城镇建设质量较低,带动作用不大由于深泽的经济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其

28、城镇(包含县城在内)建设水平也都很低。城镇中粗放式的居住用地占主要地区,服务功能只有低端的运输和普通商贸功能,不具备金融、文化、科研的高级服务职能。这样的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拉动作用不大。二、城市化水平及城镇人口规模预测(一)县域总人口1、县域人口增长情况分析建国以来,由于消除了战争带来的动乱与无序,深泽县人口增长较快。由1949年的129606人发展到2007年的250123人。50多年间人口增长了120517人,平均每年净增加2510人,年平均综合增长率为13。纵观50多年的人口变化,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9491964年,由于生活条件差,又加上三年自然灾害,人口增长较慢,年平均综合增

29、长率为10.3;19651982年,经济初步好转,年平均综合增长率上升为15;19831995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有所松动,同时石油集团迁入,这些都使人口增长率大幅回升,年平均综合增长率为18;19962005年,由于经济发展较慢,人口大量往外迁移,因此人口总数变化不大,年平均综合增长率为0.5。1996-2006年县域人口逐年变动情况一览表乡镇总户数(户)总 人 口(人)合计非农户数合计男女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199665548102722448611240621207992168112805019976943414299245748124460121288213365323

30、831998697241440424855112549112306021567832873199970700145752491791264901226892159143326520007023813092250431126639123792219419310122001717681416824923012661312261721798931213200277475151322479331259641219692162903164320037787515568247517125997121520215823316942004720371419424735312582612152721291334

31、440200572114162442477741260901216842130473472720067239316298248795126732122063213577352182、县域人口增长规律分析深泽县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国家人口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人们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外界经济实体的介入对深泽的人口总量影响较大。3、县域总人口预测本次规划以综合平衡法预测县域人口规模。(1)综合增长率的选取A、自然增长率的选取1996年深泽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2005年深泽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1996年至2005年10年间,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

32、现状人口结构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不稳定,最大年为27,最小年为3.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趋于平缓或下降趋势。因此规划至2010年,自然增长率取6.5;至2020年,自然增长率取6.0。B、机械增长率的选取深泽位于石家庄、保定、衡水三个大城市之间,周边的县、市经济实力也明显强于深泽,因此多年来深泽的人口机械增长率均为负值。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不断吸引人口进入,但同时也被周边大城市吸引,使得人口流出,因此短期内人口依然不会出现较大的机械增长。C、综合增长率的选取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规划至2010年综合增长率取6.5,至2020

33、年综合增长率取6。(2)人口规模预测综合平衡法:PjPo(1M)n式中:Pj规划期末总人口Po现状人口M人口综合增长率n规划年数2010年县域总人口:P近25.01(16.5)525.5万人;2020年县域总人口:P远25.5(16)1027.01人。因此,本次规划预测全县人口2010年为25.5万人,2020年为27.0万人。(二)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进行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统筹安排的重要依据。生活在建制镇镇区人口和县城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称为人口城镇化水平。镇区人口和县城人口为城镇实际居住人口,包括建成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和居住

34、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1、现状城镇化水平2007年末,深泽县域总人口为250123人。全县只有2个建制镇,即县城驻地深泽镇和铁杆镇,城镇人口总量67991人,城镇化水平为27.2 %。河北省2007年城镇化水平超过37.5%,深泽县城镇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4)城镇化水平预测深泽县的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33%左右,2020年为50%左右。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县域空间结构规划(1)基本思路A、立足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以大区域发展走廊为基础以城镇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为导向,顺应客观经济规律,形成开放型县域空间结构。强调与石家庄、保定等中心城市联系的同时,更要重视对于自身腹地空间的辐射扩散

35、,比如加强县城与各个乡镇的交通联系,加强县城对发展腹地的辐射能力。充分利用区域交通走廊业已形成的现有优势,借助城镇发展主轴的溢出效应,推动深泽积极参与到大区域分工体系中,增强自身实力。B、以中心城市为核心,重点镇为基点,拓展中心城区的辐射面城镇空间的组织要有利于中心城区辐射作用的发挥以及县域经济腹地空间的拓展,要有利于域内优势地区与中心城区的互动,促进优势地区的加速崛起,使县域经济增长迅速向纵深方向发展。(2)空间发展策略确立“极化主城,培育次核;融入区域,统筹城乡”的空间策略。极化主城:适应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和规律,强化深泽县城在县域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主城经济增长效率最高的比较优势,引导

36、县域内优势经济资源向主城集聚,促进主城与县域各乡镇的功能互动,并且推动主城的辐射范围向县域内的深度腹地拓展。培育次核:针对深泽东南部有滹沱河阻隔,偏离县城的特征,鼓励培育铁杆镇快速发展,成为县域局部地区的中心镇,配合主城完成服务县域城乡空间、拉动全县均衡发展的任务。融入区域:充分利用深泽县城距离乡镇较近的特点,通过县域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主城与桥头、赵八等乡镇的联系,将主城的拉动作用拓展到县域的经济腹地,并从县域整体的发展中进一步汲取发展的动力。统筹城乡: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导向,将密切城乡联系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性手段,合理安排以城镇为核心的城乡空间,保证县域内农村地区能够普遍的

37、享受城镇服务和产业带动。(3)空间结构规划期末形成“三轴、两环、一区一镇、三带”的城镇格局。“三轴”指的是县域内部的三条发展轴线,分别是正饶公路轴线(东西向)、西九公路发展轴(东西向)和安辛公路轴线(南北向)。这三条轴线上集中了县域内的主要乡镇,是县域内部经济联系的主要轴线。“两环”指的是县域内部的两条交通环线,分别是联系各个乡镇的外环线和县城小外环线。通过两个环线,拓展县城范围,构建“小县大县城”的格局。“一区”指的是县域重点发展区域,包含县城和赵八、桥头、留村和耿庄四个组团,是整个县域经济的核心区域。“一镇”指的是铁杆镇。该镇做为县域东南部的经济中心,承担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发展丝

38、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产业。“三带”指的是县域内部三条生态绿带,分别是滹沱河生态绿带、木刀沟生态绿带和磁河生态绿带。在这三条县域河流的生态防护绿带内部,严禁任何城市建设。(二)县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1、现状城镇结构深泽县城镇体系现状比较简单,为县城建制镇的二级结构。2、城镇等级结构规划充分考虑城镇布局特点和制约因素,采取中心极化发展模式,建立县城建制镇两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着力打造主城区。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表等级个数名称县域中心1县城建制镇1铁杆镇(三)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规划期内,将明确各城镇的主要职能,着重加强其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深泽县域城镇职能一览表城镇名称城镇职能发

39、展方向县城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冀中腹地的商贸中心,滹沱河畔的生态园林城市向北、向西铁杆镇县域次中心,以丝网工业、商贸为主的城镇向北、向东(四)县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县域规划城镇规模一览表城镇等级城镇个数(个)城镇名称人口指标(万人)用地指标(公顷)2010年2020年2010年2020年县城1县城8.0139201430建制镇1铁杆镇0.40.75684全县4合计8.413.79761514深泽县域面积只有296.4平方公里,规模较小。但是,县城距离各个乡镇(铁杆镇除外)的距离都不超过5公里,县城对县域的辐射带动可以直接发挥作用。这在河北省的县城里,也是比较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深泽已具备

40、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天条件。目前,在县域内部已经出现了村庄土地集中、实行统一管理的“公司加农户”的新型农业合作生产方式。即成立股份公司,农民以土地的形式入股,公司对土地实施统一耕作、统一管理,收获后按股份分红的模式。由此可见,在深泽县域内部已经出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在规划期内,应以实现深泽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坚定的走城市化道路,真正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五)重点区域发展构想1、县城在域内的位置及特点分析(1)县域核心位置深泽县域只有两镇四乡,县城基本位于整个县域的中心位置,县城距离县域边缘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公里,距离乡镇驻地的距离一般不超过5公里,只有铁杆镇和白

41、庄乡稍远。(2)县城影响力分析与一般县城比较,深泽县城不仅距离县域乡镇的距离较近,而且距离县域乡村的距离也很近。这样的位置条件,可以使县城作为县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对县城带动县域经济的整体的发展,尤其是乡村的发展,十分有利。通过城乡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的规模效益,从而增加深泽在大的区域环境中的竞争力。2、重点发展区域的范围为了便于实现该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统一协调,控制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的无序蔓延,乱占乱建的现象,从便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出发,根据生态资源保护、交通要道的防护控制、土地资源保护和现状建设用地的发展趋势需要,规划划定的核心发展区域边界为:东至深泽镇行政边界,南至县界,西

42、至赵八乡的西大陈村西部,北至留村乡政府驻地,面积共约80平方公里。该区域即为深泽县的核心发展区域“大县城”。3、重点发展区域规划构想(1)规划结构规划对城区及其周边重点发展区域进行了发展构想的研究,规划形成一城带四点的“1+4”组团式发展格局,实现深泽“做大、做强、做美”的发展思路。“一城”:指的是深泽县城。县城位于该发展区域的核心位置,是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发展壮大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动力。“四点”:指的是县城周边的四个组团,分别是赵八组团、桥头组团、留村组团和耿庄工业组团。 另外,该区域内还有两条景观带,分别是滹沱河和磁河的生态绿带。其中,滹沱河绿带位于

43、县城南部,主要集中在滹沱河北侧、河道与北大堤之间,最短处700米左右,最长的地方超过2公里;磁河绿化带分布在磁河两侧100左右的区域内。这两条生态绿带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具有重要作用。县城及各个乡镇在建设过程中,应对三条自然资源带充分利用,从而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2)县城及各组团发展构想A、县城深泽县城为全县经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积极发展以鹏辉纺织、柏奇化工、农哈哈机械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为实现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积极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既可以为周边区域提供配套服务,又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县城应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改善县城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

44、乡村人口进入县城。B、桥头组团该组团位于县城南部,利用现有的两大造纸厂打造造纸业基地,在保护好环境,避免污染的同时,进一步扩大造纸厂、板纸厂的规模,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条,形成县域经济的一个特色产业组团。C、赵八组团该组团位于县城的西部,与县城联系便利,目前该组团已形成以纺织、气门产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2007年完成投资超过5000万元,是县域经济的又一个特色产业组团。D、耿庄组团该组团位于县城西南,目前在其办事处驻地已形成一批企业,已皂业化工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企业整合重组的力度,打造县域的皂业经济组团。E、留村组团该组团距离县城最近,距离规划县城边缘只有400米左

45、右,因此该组团不宜发展过多工业,应该大力发展为县城服务的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县城作为自身的市场,大力发展商贸产业,形成该区域的商贸居住组团。(3)县城及各组团协调发展县城及各组团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环境保护方面。A、交通联系首先,要加强各个组团与县城的交通联系。虽然,目前各组团与县城都有道路相连,但是普遍存在路面较窄、路况较差的问题。因此,在规划期内,要提高县城与各组团各条连接线的道路等级,提高道路质量。其次,要加强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目前,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往往都是通过县城,直接的联系不是十分便利。尤其是耿庄组团,受滹沱河的阻隔,与其他组团的联系更加不便。这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内部交流与发展。本次规划在各个组团之间建立环线,在耿庄组团北侧新修一座跨河桥梁,从而使各个组团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B、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由于各个组团距离县城的距离都很近,因此大型的基础设施完全可以实现共享共享,从而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如:规划在城区东部的城市外围设置一处垃圾处理场,可以集中处理县城及周边乡镇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