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7586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半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形势分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1-09-19浏览: 130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变化和我国医药内需发展强劲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上半年医药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出口额213.82亿美元,同比增长36.62%;进口额131.64亿美元,同比增长45.67%。总体来看,全球医药市场发展趋势为我国医药外贸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传统优势面临新的挑战,发展方式面临转变,高端市场有待突破,挑战与机遇共存。上半年我国医药贸易主要特点(一)出口市场多元化成效显著上半年,由于欧盟债务危机,美国、欧美经济复苏

2、缓慢,为了消化库存、保持生产,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国内市场、新兴国家市场和稳住传统出口市场齐头并进,我国医药出口市场多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截至6月,我对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医药出口增速分别为32.11%、29.49%、27.9%,三个市场合计占我国医药出口比重49.96%,比去年同期下降2.44个百分点。同时,对发达市场出口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医疗器械类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幅达到54.34%,而原料药产品明显放缓,增速为18.93%,低于平均28.63%的平均市场增幅。新兴市场继续高速发展,我对东盟、印度、巴西、俄罗斯医药出口增速分别为44.73%、31.3

3、1%、57.38%、53.43%,对上述四个新兴市场出口共计45.0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约1个百分点。同时,新兴医药市场容量仍在进一步扩大,根据GTI数据分析,我国医药产品大多以原料药、中低端医疗器械形式出口上述市场,以巴西市场为例,上半年巴西药品同比下降3.81%,而来源于中国的进口增速达到了102.47%。同时对俄罗斯出口增幅达到130.67%,我国中低端医药产品在新兴市场具有较强优势。(二)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出口由中端向高端突破随着技术进步,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中低端产品基本实现自主生产,高端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出口从中端向高端市场突

4、破,同时,国内市场面临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空间,我国医疗器械产品贸易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71.34亿美元,同比增幅57.34%,占我国医药出口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达33.37%。从产品结构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继续保持了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复用品、口腔设备与材料出口分别增长108.25%、45.79%、53.41%、56.34%。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地位稳固,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对新兴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对东盟、印度、巴西市场增幅超过70%,爆发式增长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新兴市场开始接受我国高性价比的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认

5、可度逐步提高;二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加大市场多元化发展力度,新兴市场开拓成效明显;三是我国中低端医疗设备具备较高技术含量,达到了替代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四是由于成本上升,部分医用敷料等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拉高,量价齐升进一步拉动出口额的增长。同时,以X光机、CT、核磁共振、超声、核成像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诊疗设备出口显著增长,其中,核磁共振成像装置出口量大增55.13%,X射线断层检查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出口量增幅超过20%,出口市场范围继续扩大,对发达国家市场特别是欧盟市场增幅更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高端诊疗设备出口仍由三资企业主导,占出口比重80.25%。进口方面。国内大医院高端

6、诊疗设备需求仍在进一步扩大,中高端诊疗设备持续大幅增长,截至6月,高端诊疗设备进口增幅达到14.54亿美元,同比增长33.45%,超过去年同期增速。从进口品种看,国外医疗设备在我国高端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在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等高技术壁垒产品方面占有重要比重,CT机、超声波仪器、核磁共振、心电图监视仪等高端诊疗设备进口同比增长48%,该类产品基本在我国基本被GE医疗、美敦力、强生等跨国集团垄断。而在医改背景下,国内二线、三线市场甚至农村市场将成为跨国公司争抢的潜力市场,目前,跨国集团为巩固和扩张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份额,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本地化研发等手段向中低端市场渗透。(三)大宗原料药出口形势

7、不容乐观受全球制药工业转移,我国成为全球初级原料药供应商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从出口规模看,上半年,我国25种大宗原料药出口量51.2万吨,同比增长31.61%,而出口额仅小幅增长4.41%。导致上述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医药产业格局变化,北美、欧盟、印度逐步退出了部分原料药生产领域,促使全球对我医药原料需求增长。但在国际市场需求扩大的同时,国内企业则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使我国庞大的原料药产能长期处于世界制药工业的最底端,规模效益难以体现。青霉素类产品:截至6月,青霉素类原料药累计出口1.12万吨,同比下降-12.10%;6APA、阿莫西林、青霉素工业盐位列出口前三位。从目前形势

8、看,青霉素类产品在经历了去年超过30%的出口增长后,国际市场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由于年初供需局面有所逆转,出口价格有所回升,同比增幅12.73%,但由于国内产能巨大,同时有上两轮价格大起大落的经验,国际客户的理性也越来越强,出口价格短期明显上涨难以持续。头孢类产品:头孢类产品出口继续恶化。7-ACA出口价格在上月小幅反弹后,6月又跌落至73美元/公斤,而上半年实际出口量下跌9.39%,年内,联邦制药、鲁抗、华药等各大企业7-ACA项目陆续开工及投产,产能翻番对出口价格形成巨大压力,产能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此外,头孢三嗪出口亦不容乐观,6月出口价格已持续下跌至92美元/公斤,再创近两年新低,其

9、主要因素是苏州东瑞、齐鲁安替制药、石药等企业提高产能、扩大出口,打破了原福抗出口一家独大的局面,预计该产品竞争态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维生素类产品:由于产业格局不同,维生素类产品市场明显分化,维生素C上半年出口6万吨,同比增长7.08%,出口价格下降5.51%,下跌幅度为30.53%。部分出口企业为争夺出口市场份额,压价出口现象明显,同期出口价格大幅低于平均出口价格,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上半年,维生素E出口保持稳定。近半年出口价格稳定于每公斤17美元之间,目前全球维生素E需求仍在保持温和增长,东盟市场成为新的热点,出口量增幅达到40.07%,对北美、日本出口量分别增长30.24%、15.67%,对

10、欧盟市场出口持平。从中长期看,由于国际药用VE销量稳定,难以大幅增长,而化妆品级和饲料级市场需求继续增长,同时,由于维生素E行业准入壁垒较高,相对缓和的竞争有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维生素E出口前景继续看好。四环素类产品:四环素类出口形势看好。由于四环素被用作动物生长促进剂的用途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国际市场需求被重新点燃,市场景气度显著回升,出口价格已经形成了近两年的持续上升通道,上半年出口0.97万吨,同比增长40.66%,出口价格上涨16.47%,亚洲、欧美市场进一步稳固,并占据主导地位。解热镇痛类产品: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由于去年大量出口导致国际客户积累了大量库存,上半年出口处于低迷状态,整体出口

11、量下滑22.28%;大宗品种扑热息痛价格依然低迷,二季度出口有所回升,月出口量维持在4000-5500吨的水平,印度、印尼、尼日利亚、欧盟等市场需求稳定。但扑热息痛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近两年增量大于国际市场增长需求,国内生产企业之间存在降价竞争现象,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肝素钠:经过去年的价格暴涨,肝素钠原料药由于二线出口企业提高产能、扩大出口,龙头企业海普瑞出口比重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全球肝素钠需求量相对稳定,导致国内出口竞争局面出现,平均出口价格回落至9163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2.16%。同时,国内下游产品肝素类药物市场有望迅速扩容,将使肝素钠原料药需求保持旺盛。今年,海普瑞

12、和千红制药将通过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北大荒丰缘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0吨肝素钠项目已于4月中旬开工建设,达产后将成为国内第二大肝素钠生产企业,同类企业的争相加入将使原料资源稀缺加剧。因此,预计肝素钠中长期发展将在国内原料有限与国际国内供求市场稳定增长中维持相对平衡。(四)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形势乐观出于成本和环保压力,特色原料药向亚洲生产转移步伐加快,部分特色原料药企业真正实现了与国际制药企业的全面对接,转移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与国际制药集团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涉及品种越发丰富,且订单稳定持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以特色原料药出口为主的浙江海正、华海等出口形势大幅领先于传统大宗原料药,出口量

13、同比增幅达46.71%,平均出口价格达到216.83美元/公斤,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4.18%,比较优势明显。上半年西药制剂出口9.45亿美元,同比增长30.71%。制剂出口增长主要受外资企业拉动,目前,外资制药跨国企业利用我国原料药产业力量雄厚,加快制剂生产向中国转移,三资企业制剂出口增速达到44.73%,所占出口比重提升至58.85%,出口价格是内资企业的58倍,且绝大部分出口至发达国家市场。内资制药企业尤其民营企业的制剂出口有所增长,增幅为17%,但出口市场集中于亚洲和非洲市场,与三资企业存在明显差距。(五)中药类商品出口回升,对欧盟中成药出口开始萎缩受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因素影响,上半年,

14、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大幅增长42.95%,提取物、中药材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7.68%、31.33%,其中,中药材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8.09%。亚洲市场权重继续扩大,占我中药类出口比重的59.04%。今年4月30日,欧盟于2004年公布的欧盟传统草药药品指令所设定的草药7年的销售过渡期期满,根据指令,期限后出口欧盟的中成药产品必须通过注册才可以销售,这对我国中成药产品出口欧盟产生影响,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出口高峰出现在3月,出口增幅高达506.37%,而到6月,出口已降至去年同期的50%。总体而言,全球医药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将对我国医药贸易产生深远影响,传统发展方式正在发生变化,特色原料

15、药、中高端诊疗设备、生物制药的发展顺应国际市场需求,符合我国长期医药发展战略,存在较大增长潜力。同时,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新兴市场潜力犹存,局部地区的政治动荡和金融问题不会对我国医药出口产生较大影响,而国内产业优化和升级才是关键因素。未来药用辅料企业面临的挑战浅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1-11-29浏览: 4DMF文件管理方式在国外已经实行多年,国外对药用辅料不进行注册,而是采用DMF备案资料方式。如今,这种管理方式正被我国药用辅料管理部门接受并准备采纳。第67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的“APIChina药用辅料论坛”上,有业内透露,我国DMF文件管理已进入

16、最后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发布实行。药用辅料行业现状堪忧DMF文件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按照规定要求程序,将其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工艺参数等技术资料,自愿报送药品监管部门,供药品监管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等在药品注册过程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文件管理系统。制药企业负责对DMF原辅料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督。目前,我国药用辅料企业技术水平较低,许多企业的产品还停留在淀粉、糊精等“老三样”上。而在国际市场上,每一个特色原料药、新药、新剂型的出现,无不伴随着药用辅料新产品的涌现。我国大部分原料药、制剂高端品种采用的药用辅料都需进口。随着我国原料药行业向特色原料药方向发展,全球性产业转移,越来越多

17、的跨国企业将制剂工厂搬到了中国,内外资企业都迫切希望能采购到中国本土的药用辅料。从增长潜力来看,现在国际药用辅料市场规模每年约增长40%,远远高于西药制剂市场规模的增长幅度。其原因是,全球新药研发速度放缓,投入增长,带动产品二次研发热潮不论是适应证范围扩大,还是改变给药途径、增强靶向控制效果,都离不开药用辅料,药用辅料甚至经常成为最核心的技术。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科大学涂家生教授则表示,目前全球公认打破制剂生产瓶颈、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为增溶、靶向、控释、吸收等,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药用辅料来实现。原料药做成制剂时受药用辅料制约尤为明显。在美国,一种原料药能对应生产出30种制剂,我国却只能生产出

18、3种制剂。从药用辅料使用数量来看,差距也非常明显。全球约有药用辅料上千种,而我国目前收入药典的药用辅料仅有100种左右,且大多是老产品。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正龙表示,目前国内药用辅料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没有几家,而且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药用辅料标准缺乏,产品注册较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产品的引入和开发,也不利于优秀企业的快速成长。福州海王金象中药制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吐根酊生产企业,其生产吐根酊的原料全部为进口。该企业通过对进口原料进行工艺技术处理后,生产治疗儿童咳嗽的制剂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郑施波说,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吐根酊粗品和吐根酊流浸膏两种,前者

19、含有杂质和不明成分。由于招标采购不断压低制剂价格,加之没有产品标准,目前吐根酊粗品被普遍采用,安全有效的吐根酊流浸膏反而被抛弃。劣币驱逐良币,这对规范企业造成很大打击。DMF文件管理箭在弦上据了解,我国实行DMF文件管理可谓箭在弦上。新版药品GMP却要求企业对药用辅料实行评估,同时药用辅料研发也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DMF文件管理于去年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今年以来已经召开了两次论证会,并在山河辅料首次试点,进行了产品第三方审计。”尹正龙说。在展会上,业内对实行DMF文件管理呈现出“两头热”:一头是监管部门比较“热”,另一头是部分优秀企业比较“热”。涂家生表示,从药用辅料发展趋势来看,

20、DMF文件管理势在必行,它强化了制剂企业对使用原辅料的主体责任;能防止技术资料泄密,保障企业提供真实的技术资料;提高对辅料技术评审的水平到效率;为现场检查和GMP检查服务建立起真正从源头到实施全过程监督的检查制度,全面提高药品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为制剂企业选用符合要求的原辅材料服务,提高以制剂企业为核心主题的责任意识。对于当前实行DMF文件管理制度,涂家生也提出了一些希望:“DMF文件管理制度是企业自愿申报,没有强制性,因此需要企业深刻认识;需要良好的制度设计,以保证资料的翔实,要解决备案与评审、自愿与强制的关系;我国实施DMF文件管理,既要吸取国外经验,又要符合中国国情;要进一步研究供应

21、商审计和药监检查的关系。”天津爱勒易医药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然表示,DMF文件管理制度呼之欲出,中国制药发展迅猛,原辅材料的发展必须契合整个行业的前进步伐,对于药用辅料行业来说,DMF文件管理制度是符合实际的选择。据悉,按照专家解读,实行DMF文件管理制度后,已经被使用的药用辅料,只要企业能够提供全面的技术资料,就都可以进行备案。一旦有企业投入生产,即被激活。这将大大提高市场新技术使用效率,但是在知识产权、关联评审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我国医药对外贸易预测和展望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1-07-21浏览: 16(一)产品升级带动医药贸易发展将成为我国医药外贸增长的主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

22、国医药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经过危机的洗礼,我国医药企业整体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活力有所增强,结构调整加快,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从目前情况看,诊疗设备已具备稳固的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已具备产业链长和规模经济的基础,企业综合优势逐步提高,形成了出口产品涵盖面广,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同步发展的有利局面,抗外需波动和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强,有利于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二)原料药等中低端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得以保持我国作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已经树立了其牢固的国际地位,从生产方面来看,我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是我国医

23、药工业的支柱。出口方面,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50%以上是原料药产品,而近年来,我国原料药出口的竞争主要来自于印度,由于印度制药工业继续向下游转移,国际竞争形势日趋缓和。今年国际原料药市场在欧盟、美国市场增幅低于5%,而我国对欧盟、美国出口增幅达到 23.35%、23.78%,其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得以继续扩大,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进一步保持。(三)国际市场风险与机遇共存2011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仍是主旋律,欧美医药市场增长有限,新兴医药市场继续大幅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性增长并不乐观,我国医药出口风险加大。而与此同时,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保

24、证了市场的相对稳定,为我国医药出口企业创造了两个难得的机遇,一是对欧美日市场仍有潜力可挖,中高端医药产品出口初见成效,低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二是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新兴医药市场开拓方兴未艾,我国医药产品优势将进一步体现,有利于我国医药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四)国内医药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将是我国新医改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十二五”规划实施将给医药经济注入新活力新动力,平稳增长依然是医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

25、有利的市场契机,医药经济将保持较高发展速度,但竞争将更加激烈,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市场药品价格总体走低,农村医药市场将有较大发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有所回落。首先,原料药出口将由快速恢复性增长转向稳定增长,增长的动力来自与欧美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和新兴市场的需求增长,增幅将有所下降。其次,医用敷料、保健康复用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东盟、印度相继进入,我国产品价格优势减弱,同时,发达国家市场日趋饱和,预计增幅继续回落。第三,西成药、诊疗设备、生物制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将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下加快发展步伐,而此类企业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研发

26、能力、质量标准、国际认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领先增长,有望成为医药出口快速增长的核心动力,预计明年将继续保持30%左右的增速。医药进口在扩进口政策延续和国内医药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生物标记物市场2017年将达340亿美元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1-10-09浏览: 20近日,据Pharma Times报道,市场调研公司全球工业分析(GIA)公布的最新一份报告预测,新药临床开发将会促进全球生物标记物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美元。GIA称,在此期间,生物标记物在临床药物开发应用上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26.5%。然而,

27、GIA也表示,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开发和应用所需的“巨大的”资本投资,以及生物标记物验证成本的居高不下,将是“阻碍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分析师认为,这些障碍可能“迫使一些小型组织和合同研究组织完全放弃使用生物标记物”。GIA发布的这份名为生物标记物:全球战略商业报告称,生物标记物的发现是目前全球市场最重要的细化部分,生物标记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正呈上升势头,特别是在目前近90%的候选药物在临床试验中遭遇失败的时期,生物标记物的发展势头凸显。当然,生物标记物受到重视,关键是因为新药研究中的毒性、吸收、代谢等难题日益显现。GIA认为,生物标记物是早期阶段预防“重大损失”的重要工具,药物开发可选择合适

28、的生物标记物替代为临床终点。有研究报告指出,肿瘤是药物开发中失败率特别高的一个领域。因此,肿瘤药物开发分享着全球生物标记物市场的主要份额,GIA说,生物标记物广泛应用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疾病特点,以及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等方面。另外,全球心脏病领域的生物标记物市场也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GIA称,生物标记物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是用于稳定状态下心衰患者的快速预测。此外,生物标记物还可以在患者的住所和初级保健场所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该报告称,就地域而言,美国是最大的生物标记物市场。GIA指出,生物标记物在美国及北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物标记

29、物通过帮助研究人员识别和验证复合物靶点加速了药物开发的能力。预计在未来数年,直至2017年前,生物标记物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太地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GIA认为这一区域生物标记物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该地区日益壮大的信息技术产业。总体而言,全球经济衰退没有对生物标记物市场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分析师评论说:“全球生物标记物市场将继续向前发展,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仍旧会以两位数速率增长。”最近,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公司,在化学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多肽组学、糖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等领域提供先进的技术平台。报告预测称,这些科学领域中的进步可能会进一步促使

30、生物标记物研究提高样品筛选和增强检测水平,产生多种生物标记物平台,以在诊断、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产品商品化过程中增加生物标记物的实用性。2011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1-09-16浏览: 1082011年上半年医药产业生产、销售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效益增速有所下降,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一、产业总值平稳增长1-6月份,医药产业实现产值7146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1178亿元,同比增长25.4%;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1583亿元,增长23.4%;中成药制造业1192亿元,同比增长32%;生物生化

31、药品制造业591亿元,同比增长25.4%。前6月,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6.8%。二、产品销售稳步回升1-6月,医药产业整体产销率为95.1%,较上年同期增加1.1个百分点。与2010年同期相比,各子行业的产销率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中药饮片加工、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和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增幅较大。三、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6月,医药产业进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累计进出口额345.5亿美元,同比增长39.9%。其中,出口21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6%,比去年全年增速增长10.4个百分点;进口额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45.7%,比去年全年增速增长21.

32、5个百分点。四、效益增速有所下降1-6月医药产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29亿元,同比增长21.2%,比去年全年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对利润贡献较大的有中药饮片加工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五、产业投资平稳增长1-6月,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8亿元,同比增长39.3%,较上年全年增幅提高7.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中药饮片加工业,达到57.1%,其次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和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分别增长48.1和43.6个百分点。四大因素制约我国医药行业产品出口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12-01-06 10:05来源:中国报

33、告网中国报告网提示:当前制约我国医药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一)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二)产业升级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三)贸易摩擦阻碍我国药品出口。(四)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内容提示:当前制约我国医药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一)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二)产业升级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三)贸易摩擦阻碍我国药品出口。(四)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山东口岸医药品出口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7%。 一、今年前10个月山东口岸医药品出口主要特点 (一)月度出口额上半年持续回落,8月份以来出口值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山东口岸医

34、药品月度出口额呈现持续回落的状态(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出口值下滑更加显著),6月份当月出口值为6679万美元,下降16.6%,环比微降3.8%;7月份出口值迅速反弹至8499万美元,8月份以来月度出口值稳定在7000万美元左右,10月份当月出口值为6903万美元,同比增长16.4%,环比下降8.1%。 (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快速增长。今年前10个月,山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医药品6.9亿美元,下降1.1%,占同期山东口岸医药品出口总值的90.4%;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0.7亿美元,增长49.9%,占8.8%。 (三)外商投资企业超过6成,私营企业出口小幅下降。今年前1

35、0个月,山东口岸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医药品4.7亿美元,增长6%,占山东口岸医药品出口总值的61.8%。同期,私营企业出口1.5亿美元,下降3.8%,占19.5%;国有企业出口1.3亿美元,微降0.1%,占16.9%。 (四)欧盟、美国、印度为主要出口市场。今年前10个月,山东口岸对欧盟出口医药品2.4亿美元,增长18.3%;对美国出口1.2亿美元,下降15.5%;对印度出口0.7亿美元,下降0.8%,对上述3个市场出口合计占山东口岸医药品出口总值的56.1%。此外,对日本出口0.6亿美元,增长22.4%;对东盟出口0.3亿美元,下降27.8%。 (五)医用敷料出口快速增长,非制剂抗菌素、维生素C

36、出口下降明显。今年前10个月,山东口岸出口非制剂抗菌素1.1亿美元,下降20.2%,占山东口岸医药品出口总值的14.5%。同期山东口岸出口医用辅料0.9亿美元,增长85.9%;出口维生素C0.7亿美元,下降43.6%。 二、当前制约我国医药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链中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借助在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等优势铸就的织造成本优势,使得国内医药产业低端的原料药、中药材等初级加工产品以及低端的医疗器械制造等突飞猛进,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例远高于高毛利的高端药品和大型医疗器械。在出口总量增长的同时,我国部分大宗原料药价格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能持续扩大,原

37、有平衡被打破,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维生素C因新产能加入,国际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恶化,出口价格直线下降;由于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工业盐和6-APA实施反倾销调查,销售竞争集中于产业链下游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上,市场供大于求,价格竞争激烈;前期价格较为稳定的维生素B12走势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主要生产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和技术升级,产能增加,市场供求关系也将失衡,供大于求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是制约我国原料药出口价格难以上涨的主要因素。 (二)产业升级面临较高的技术门槛。从全球制药产业格局来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大型原研药企业处于医药产业链的最高端,全球性仿制药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段,我国

38、制药企业在全球分工中主要是利用成本优势并付出环境代价,向欧美、日本和印度制药企业提供原料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中国制药企业面临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研发&制剂”全面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有望参与并分享规范市场制剂的高容量和高盈利。但与全球仿制药企业相比,我国药企在生产工艺、辅助材料、新技术、创新剂型等方面有相当大的技术差距,克服技术门槛、实现整体技术突破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三)贸易摩擦阻碍我国药品出口。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针对我出口医药品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呈现常态化。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总量已超过2009年和2010年发案量的总和。截至201

39、1年6月,有2起往年对华贸易救济案件公布了终裁决定,分别是印度对我青霉素工业盐及6-APA反倾销调查和阿根廷对我一次性注射器反倾销调查1。此外,还有美国、印度、欧盟、墨西哥等对我出口的医疗器械等产品采取贸易救济调查。贸易案件总体呈现涉案产品出口金额较高、调查主体向长期竞争激烈的产品集中、多家国内龙头企业成为被告的特点,主要贸易救济手段已从保障措施和反倾销扩展到反补贴和337调查。 (四)成本上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在通胀预期背景下,粮食、水、电、煤、汽等上有原辅材料、动力成本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2011年起“十二五”规划对节能减排方面提出新的要求,各地政府重视民生问题纷纷调高本地薪资水平,新

40、版药典与新的GMP标准是企业再次面临药品生产改造升级压力;自2008年以来,由于自然气候的影响,中药材种植严重减产,以上诸多因素导致医药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加上海运费用增加以及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医药外贸企业处于微利化状态,利润率持续在低水平徘徊制约了企业的市场开拓、转型升级和技术开发能力。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原料药产业后续升级,大量国际品牌药专利的到期对国内医药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机遇。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以原料药出口为主导,一直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最低端,仿制药的力量相当薄弱。据不完全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5年,全球将约有价值770亿美元的药品专

41、利到期,失去保护的专利药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95以上制药企业为仿制药企业,且品牌仿制药占本土药品市场份额的60%。大批专利药集中到期,对国内医药企业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目前国内化学仿制药的市场规模在400亿500亿美元,而国际仿制药市场规模却接近1500亿美元,未来5年仍将保持12.5的增速。此外,业内预测,2015年全球药品消费量将达1.1万亿美元。其中,仿制药至少占60%70%的市场份额2。根据国际医药行业发展的历程,国内医药可以抓住由专利药到期所带来的国际产能转移的机遇,承接国际医药巨头制剂加工的丰厚订单,通过FDA等高规格的国际认证,提升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和技术工艺水平。 为

42、此建议:一是加大医药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提高行业研发技术水平,延伸产品价值链,加速医药产业的升级;二是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融入国际医药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制剂产品比重,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三是在支持原料药制药企业进行技术和质量标准升级的同时,加大审批准入和质量、安全及环保体系的监管力度,并定期发布市场运行预警信息,引导药企科学投资,理性竞争;四是加强对国际贸易保护措施与新出台技术标准的关注,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汇率、贸易保护等风险。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之二 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作者:商务部综合司

43、信息来源:商务部综合司 发布时间:2011-11-17 9:36:50 2012年,中国外贸保持平稳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制约外贸稳定发展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下行风险增大。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只要不出现大的外部冲击,再度出现危机或“二次衰退”属小概率事件。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历时三年,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露,旧疾未愈,又添新伤,更加凸显了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经济增速可能长期低位徘徊,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20

44、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4.5%下调至4.0%。2012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主要有: 一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上升。欧洲问题国家债务规模史无前例,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市场信心极其脆弱,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大幅震荡。各成员国债务链相互交织、经济联系紧密,危机加深并拖累银行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上升。随着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陆续进入偿还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出台有效的救助措施,一旦欧洲银行业风险集中爆发,必将对世界经济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从目前情况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

45、有所恢复,但总体呈现政策支撑效应减弱、传统增长动力仍较疲弱、新增长动力尚未形成的格局。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投资需求疲弱,以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尚未形成。财政金融政策空间已十分有限,为应对债务问题而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流动性陷阱”导致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制约。新兴经济体则面临通胀上升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 三是全球性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相继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严重过剩,全球性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价格“高烧不退”,发达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整体走高。9月越南、印度、

46、巴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4%、9.7%、7.3%;美国、英国分别上升3.9%和5.2%,欧元区连续十个月超过欧洲央行设定的2%调控目标。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宽松货币政策。英国已经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维持低利率并将重启长期再融资操作,美国宣布将低利率水平维持到2013年中期,并推出4000亿美元规模的扭曲操作。土耳其、巴西等部分新兴国家货币政策也从抑通胀向促增长转变。未来一段时期,国际资本大规模无序流动风险增大,大宗商品市场可能频繁大幅震荡,全球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四是非经济因素干扰不断增多。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可能进一步影响相关国家社会稳定,一些国家通胀、失业、

47、社保等问题和两极分化加剧相互叠加,可能导致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各种风险触发点增多,都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去年以来,英国、德国、希腊、法国、泰国等多个国家爆发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或骚乱。近期,旨在声讨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短短两个月已蔓延至四大洲1500多个城市。此外,中东地区局势动荡仍在持续,直接影响全球石油稳定供应。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和下行风险增加,势必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补库存效应减弱,明年外需有可能继续萎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恶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年初70左右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45.4。欧盟迫于主权债务危机,各成员国不得不紧缩财政,既制约经济复苏,又将不可避免影响社保、养老等福利支出,削弱消费者支出意愿。9月份欧盟消费者信心指数为负19.1,为25个月来新低。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也将抑制需求增长,制约中国企业进一步开拓新市场。今年前9个月,巴西进口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9.7个百分点。 二是融资难度增大加剧外需萎缩风险。欧洲银行系统受主权债务危机牵累陷入困境,各家银行纷纷收缩业务范围、降低风险忍耐度,造成信贷银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