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7904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同的危机,相似的机制,比较生态失衡与信用泛滥 【摘 要】本文借鉴生态学思想,对次贷危机进行比较分析,系统阐述其内在运行机理,并提出了危机应对的参考建议。主要结论有:次贷危机本质和内在机理是信用的恶性膨胀导致实体财富无法承受,从而产生社会经济平衡的崩溃、动荡以及蔓延;对次贷危机的应对和预防应建立对信用膨胀的制衡机制。 【关键词】生态失衡 信用泛滥 内在机制 一个生态领域,一个经济领域,似乎毫无关联,但若仔细分析,会发现危机虽不同,内在机 制却很相似。其实,草原生态危机和次贷危机,都遵循了相似的规律。 一、生态失衡 从生态学角度看,一个生态环境系统(草原)能量的供应(草供应)是有限的,而这些能量

2、能承载的生命运动规模(生物数量),尤其是动物数量(兔子数量)也就有限。因动物有无限繁殖倾向,且动物不向生态系统生产能量,因此,当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不受或少受天敌和病疫等制约力量制约时(兔子),其不断繁殖,使种群恶性膨胀,造成能量(食物)消费需求远远超过生态环境系统能量供应,最终使整个生态系统不堪重负,直至崩溃。当然,系统崩溃后,过量繁殖的动物会大量死亡,种群规模缩小,使整个系统承载量又回到一个可接受水平,并开始新的平衡。 总之,草原的草是有限的,兔子的繁殖却无限,且没有天敌制约,兔子越来越多,每只兔子可吃的草越来越少,最后许多兔子只能被饿死。大饥荒后,侥幸生存的兔子,又因吃草动物减少,重新过上

3、正常生活,于是又大量繁殖,开始新一轮膨胀崩溃的循环,使整个系统处在繁荣和危机交替周期中。 二、信用泛滥 从经济学角度看,一个经济体创造的实体财富是有限的。在实体财富之上,则还可以创造虚拟财富信用(次贷、保证金交易、CDO、CDS本质是信用),但信用必须代表一定实际财富存在。随着债权抵押再借贷(CDO)发生,信用形成繁殖能力(信用生信用)。而随着杠杆保证金交易和金融衍生品(CDS)交易,信用以几何级数速度繁殖增长,远远超过实体财富增长速度,使实体财富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信用负担。因信用量不断恶性膨胀,每单位信用真正代表的实体财富不断减少,信用大贬值自然不可避免,过量的信用大部分被强制淘汰出金融市场

4、,接着则是大量持有此类资产的人们财富缩水和蒸发,从而引发社会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并波及到其他领域。 三、内在机制 其实,实体财富好比草原,信用好比兔子,随着“兔子”恶性繁殖,“草原”再也无法承载如此巨量消耗,生态失去平衡,大量过剩的“兔子”被淘汰,留下少数“幸存者”。 当然,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有诸多不同,如生态危机因各生态系统相对隔离,只能在一片大陆(澳大利亚)肆虐,而金融和经济危机(实乃信用危机)则因全球一体化使其迅速波及全球。另外,生态危机只是一个物种肆虐,而次贷危机则是一条金融信用食物链恶性膨胀。总之,比起生态危机来,金融经济危机更危险,更具威胁性。 既然自我增殖的信用如此可怕,为何信用还

5、要存在和发展?能用生态学观点够解释么? 生态学中,兔子是“消费者”,草则是“生产者”。生产者制造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运转的能量,消费者虽只消耗能量,却在客观上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能量生产和利用的效率。 不同生产者生产能量的效率是不同的,当没有消费者时,这种自给自足的能量制造过程效率很低。而当出现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食草动物)时,它们对生产者开始进行残酷的优胜劣汰,只有高效的生产者才能在游戏中生存。当然,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生产和利用效率也就得以不断提高。 当然,其也逃不掉被自然选择的命运,很快出现以消费者为食的消费者(食肉动物),开始对这些消费者进行再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效率 至此,

6、一条最基本的食物链形成了。一定条件下,这种互相选择和对食物链高端的制衡(天敌、不断退化的繁殖能力)可能会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平衡状态,各种生物各得其所,生态维持正常运转。 但如果互相选择和制衡出现问题,或制衡机制不成熟,生态系统会出现巨大波动。因为消费者们是在无意识中提高系统效率的,他们只是本能地不断繁殖就像信用在追求利润本能下不断“增殖”一样当没有足够的制衡时,终极制裁力量将被迫使用物种屠杀、灭绝等,这就是生态失衡的残酷代价。 至此,次贷危机的发生机制已经非常清楚,只要将大自然的食物链模型转移到社会经济上来就行了。当然,具体的实现过程会有些出入,基本逻辑却一致富有效率的优秀实体财富生产者会更有

7、机会得到信用支持,凭借杠杆在竞争中进一步取得优势。相对低效的生产者则在选择中被淘汰(在具体经济运行中信用还有许多其他附加作用,如调剂余缺、提高经济活跃程度等,但这些功能均可认为是为该选择过程服务的)。同样,除直接对实体财富创造进行选择的信用外(如银行信贷),还有对信用进行选择的信用(衍生工具)。一定条件下,信用(金融工具)会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系统财富创造和利用效率,在比较完善的制衡机制中,还会形成较为稳定的平衡状态。 同样,若互相选择和制衡出现问题(如腐败、暗箱操作、不恰当制度设计)或制衡机制不成熟,在追求利润本能下信用不断恶性增殖,最终只能是导致危机。 四、应对和预防 在以上对比分析基础上,笔

8、者就次贷危机及将来可能发生类似事件的应对和预防,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首先是应对,信用食物链在崩溃的同时也重新腾出了大量的生存空间,危机产生的需求猛降客观上强迫生产跟着大幅度萎缩。总之,在危机中,新的平衡将会建立。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应该积极地迎接经济的复苏。 然后是预防,从信用食物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程度上要预防金融危机(本质是信用危机),最重要的还是建立和完善针对信用增殖合理的制衡机制。当然,如何建立完善这种机制涉及到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等一系列复杂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些问题,已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陈贻安.生态平衡说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1).

9、 2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3杨文超.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其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5). 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