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次级债券的比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美两国次级债券的比较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美两国次级债券的比较分析 【摘要】 在美国次贷危机给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也都在不断发行次级债券。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次级债券的特点,之后阐明了我国次级债券发行的现状及特点,最后将两国次级债券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次级债券 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 房地产 2007年4月始发于美国次级抵押信贷偿付危机的金融风暴,不仅给美国经济,更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美国及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行动,试图将此次次贷危机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但从目前看来,这场金融风暴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大有席卷全球之势。自2003年12月我国银监会确定将次级债券记入附属资本以来,我国各大商业
2、银行也在不断发行次级债券。比较两国次级债券的特点,总结美国次货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教训,对我国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一、美国次级债券的特点分析 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偿还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债务之后的、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是商业银行一种特殊的债务形式、也是西方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一种重要措施。次级抵押信贷源自美国房地产市场。美国发放房屋抵押贷款,要按借款人的信用好坏分等级。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和“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其中,“次级”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发放的住房
3、按揭贷款。和信用好的人相比,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3%。随着近年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众多金融机构将其次级贷款打包,再发行次级债券。2006年以来,美国30家涉及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申请破产,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如高消费低储蓄的社会特征、流动性过剩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等。但美国次级债券本身的特点则是这次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索。 1、发行规模过大 次级债券是一种可流通的债务工具,根据巴塞尔协议,次级债券在一定条件下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因此,相对于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补充资本的方式来说,发行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虽然
4、次级债券是银行资本中一个相对较小的组成部分,但却是银行长期资金重要的来源。在美国,次级债券的发行人以大银行和银行控股公司为主,原因是次级债券发行成本一般高于普通债券。因此19922007年间,大型银行次级债券的发行规模不断上升。至2006年底,在全美国总余额为10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中,次级抵押贷款为1.5万亿美元,占比15%左右。由于发行规模巨大,主要又是大银行发行,所以一旦借款人违约,美国很多大银行都因此受到冲击,甚至倒闭。 2、涉及范围广 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法国巴黎银行、澳大利亚麦格里银行、荷兰银行等都因投资以美国次级抵押贷
5、款为主要目标的债券而蒙受巨大损失。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们资金实力雄厚,进行跨国投资,在全球配置资产。这些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基金、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直接给这些机构投资者带来损失,另外,美国资产价格下挫也使得这些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其他美国金融资产遭受损失。例如,2007 年11 月,世界第一大再保险企业瑞士再保险宣布已为次级贷款相关的衍生品撇账12亿瑞士法郎( 约合10.7 亿美元)。公告显示,该公司损失主要来自其出售的与次级贷款和资产证券化产品(ABS)相关的债务抵押证券(CDO)。 3、金融产品的风险转移不彻底
6、 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成就了新世纪等抵押贷款公司的规模扩张,但证券化过程中风险转移的不彻底导致了这些公司的最后崩溃。在出售次级贷款证券的过程中,行业涉及面非常广,各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交错。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银行,银行将其打包发行证券由投资银行承购,投资银行再出售给机构投资者。银行在与次级贷款机构签订合同时申明,如果贷款人拖欠还贷,就必须回购贷款。因此,在这个资金链中,风险转移是不彻底的。而且,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危机的全面爆发。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大多数是采取全球投资组合策略,一旦某一重要市场的资产价格出现波动,会直接影响机构投资者的资产价值, 从而不得不进
7、行资产组合调整, 由此风险传递到其它市场。美国次级债的投资者遍及美国、欧洲、日本和很多新兴市场,因此次级债危机迅速波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全球投资组合虽然在更广范围分散了风险,但是这也使得资产价格波动从一个市场迅速传递到其他市场。 二、我国次级债券发行的现状及特点 2003年10月9日,我国银监会公布了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规定各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状况,确定是否发行次级定期债务作为附属资本。其规模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由商业银行向目标债券人定向募集。2003年底,兴业银行完成30亿元次级债券的发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发行次级债券补充附属资本的商业银行。随后,多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发
8、行次级债券。次级债券的发行缓解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先天不足、资本补充渠道单一的状况。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国商业银行已发行超过2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券。我国发行的次级债券具有如下特点。 1、我国次级债券在结构设计、定价方面已与国际接轨 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都是标准形式的次级债券,即具有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可赎回并具有加息条款、可流通的结构特征。而且,随着次级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的次级债券品种将面世,满足不同种类投资者的需要。 2、我国次级债券早期采取定向发行方式,具有私募性质 2004年6月之后开始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早期发行规模小,发行规律或连续性不太
9、明显。次级贷款的主要功能是补充资本金。由于流动性不足,市场的约束作用难以充分体现。 3、金融机构互持次级债券的现象比较普遍 因为次级债券的发行对象全部为金融机构,且大部分为银行。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来充实资本金,从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将被削弱。因此,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没有合理地分散到金融体系中去。 4、次级债定价较低 次级债发行利率与市场上同期限的金融债利率相当,并没有充分体现次级债的风险溢价,使其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发债主体具有隐形的国家信用担保,同期限品种的金融债供给又稀缺,有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机构会对次级债表现出较大的兴趣,而投机类机构很难从中获利。 5、发行次级债的
10、成本相对较高 如2006年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发行的十年期次级债券其票面利率分别为3.68%、3.98%和3.6%,远高于十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年利率。如果再附加发行的手续费,对银行来说,成本不小。高的发行成本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发行规模。 三、中美两国次级债券的比较分析 由于美国债券市场占到国际债券市场的一半左右,其发行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以及风险转移的不彻底,导致了危机的爆发。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次级债券要安全得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虽然国家允许用次级债券来提高资本充足率,但对于具体细节却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限制了各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发行规模。根据关于将
11、次级定期债券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次级债券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而且,到期前最后5年内计入资本金额的次级债每年折扣20%,即商业银行应在次级定期债券到期前的5年内,剩余期限在4年(含4年)以上按100%,剩余期限在34年按80%,以此类推。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积极性也相对降低。 其次,因为金融机构互相持有次级债券的情况较多,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相互约束的作用。另外,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政策,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不如美国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各银行发行的次级债相对于美国银行要严格得多。 再次,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其购买过量,造成投资损失,国家制定了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办理办法。其中对公开发
12、行次级债券的金融机构作了严格的规定,包括实行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偏差小;核心资本充足率不抵于5%;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发行人披露募集说明书,定期公布年度报告,并要在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报告。这些制度规定使得次级债券的风险减小,也使得各商业银行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最后,与美国正好相反,我国是高储蓄的国家,居民一直以来都遵循传统的储蓄习惯。有理由相信,商业银行大多数借款人,在考虑从银行贷款的时候,都是量力而行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对次级贷款人的要求,相对于美国来说,也要严格得多。所以违约或断供的
13、可能性较小。 尽管如此,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为避免危机发生,并促进我国次级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要解决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泡沫两大问题。解决这两大问题对防范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峰、叶红光:美国次贷抵押贷款危机与警示EB/OL. 2008-02-06. 2 邹锦平、王军平: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J.经济理论研究,2008(7) 3 钟永红:美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的变迁及启示J.金融论坛,2008(6)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