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行危机理论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银行危机理论述评.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银行危机理论述评 论文摘要:介绍了理论界对于银行危机的各种解释:许多著名经济学家在宏观层面上从制度、金融史、经济周期等多角度研究银行危机,揭示其形成的内在机理。认为现代银行危机理论主要运用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对银行危机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包括银行挤兑模型、信息非均衡理论、银行行为理论;要全面解释银行危机,就要将这些方面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论文关键词:银行危机;银行挤兑模型;信息非均衡理论;银行行为理论 一般而言,金融危机分为银行危机、股市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四种类型,银行危机是其中之一。它是指现实或潜在的银行挤兑或银行失败引致银行停止支付或
2、迫使政府通过提供大量援助进行干预的情形。根据以往出现的银行危机经济学界出现了几种从不同角度解释其形成的理论。 一、宏观角度 从宏观角度分析,研究银行危机的生发机制始于古典经济学家。其后,凯恩斯、弗里德曼、明斯基、金德尔伯格、费雪等经济学家对该问题均有深刻论述。 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银行危机的产生。他认为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通常以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为先导。金融危机是生产危机的表现和“伴侣”,其根源在于制度,即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当这一基本矛盾再也难以调和时,就会以危机爆发的形式来暂时强制性地解决,使社会生产力受到巨大破坏。信用、货币和金融不过是其中一个环节。因货币
3、信用活动相对于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故货币危机可以单独发生,金融领域也有自己的危机。 费雪(IrvingFisher)是最早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危机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经济学家。1933年,他分析了1837年和1873年发生在美国的大萧条以及始于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他认为:银行危机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过度负债(Overindebtedness)和通货紧缩现象是金融动荡的根本原因;债台高筑引发实际经济下滑,为使经济恢复平衡,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进行清偿;而清偿债务势必导致货币负债的收缩并减缓货币流通速度,从而促使物价、产量和市场信心轮番下降,破产和失业增加。因此,银行危机很
4、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基础的周期性恶化。 凯恩斯也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研究危机。与以前的经济学家将危机原因归结为利率上涨的因素不同,凯恩斯认为一个典型危机的原因在于人们的预期和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凯恩斯构建了宏观经济模型,将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交易作为不确定的、充满风险的经济行为来分析,并十分重视分析与经济主体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的变量,诸如货币持有量、利率、资产价格、设备投资等。其主要贡献是引入了预期和不确定性,认为资产价格、设备投资是不能预测的,一旦剧烈变动,就会引起经济动荡。他从有效需求角度,更确切地说是从投资角度阐述了危机爆发的原因。 海曼明斯基(HymanPMinsky)将凯恩斯
5、模型运用于现实经济活动的分析中,提出了“金融不稳定性假说”(FinancialInstabilityHypothesis)。 他的分析建立在资本主义繁荣与萧条长波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正是经济繁荣时期埋下了金融动荡的种子。明斯基将借款企业依据风险从低到高分为抵补性企业(Hedge)、投机性借款人(Speculative)和高风险借款人(Ponzi)三类。随着经济的繁荣第一类投资者在缩小,后两类投资者比重增大。生产部门、个人和家庭的债务相对其收入比重越来越高,股票和不动产的价格持续上涨。然而,长波上升之后必是滑坡。任何打断信贷资金流人生产部门的事件都将引起企业违约破产风潮,从而导致银行破产、金融危机
6、爆发。由于代际遗忘(GenerationIgnorance)和竞争压力(RivalrousPressure),这一长波现象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金德尔伯格则从金融史的角度切人研究金融危机的生发机理。他受明斯基启发,从史学角度提出一个研究金融危机的理论框架,以组织历史材料,将金融危机过程条分缕析。实现了经济学与史学的有机结合。他认为,狂热、恐慌和崩溃是一种经济环境的结果,这种环境滋生着贪婪、诡计和掠夺,而不是对金科玉律的虔诚信仰。他提出了一个投机、信用扩张、高峰时期产生的金融困难、危机爆发,以及市场恐慌与崩溃的模型。他认为市场总体运行良好,但有时也会超负荷。 1929-1933年大萧条的发生源于
7、国际最后贷款人的缺失。而且,他还发现美联储的成立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使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他在信奉市场制度的同时又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弗里德曼通过对1929-1933年大危机中银行业恐慌的原因分析,得出了货币政策失误导致银行危机的结论。他认为,物价和产出量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而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由于货币乘数相对稳定而成为一个稳定的函数,因而货币数量主要取决于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变动受控于货币政策。因此,货币政策决定物价和产出量。货币政策通过作用于实业界而最终影响银行业。货币政策的失误可以使一些小规模的、局部的金融问题演化为剧烈的、全面的金融动荡。正是美联储
8、在1929-1933年错误地执行了紧缩型货币政策最终导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银行危机和经济危机。 斯蒂格利茨也指出,金融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其本身蕴含的导致危机的因素就比一般的工商业多得多。尽管经济政策能够影响波动的幅度和持续时间,经济波动却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特征。 克瑞格提出“安全边界说”(MarginsofSafety)。安全边界可以理解为银行收取的风险报酬,包含在借款人给银行支付的贷款利息中。确定安全边界的关键在于银行和借款人对预期现金收入的判断和投资项目风险的把握。由于对未来市场知之有限,银行家的信贷决定遵循摩根法则,即是否贷款主要看贷款人过去的信用记录,而不大关注未来预期。银行家
9、对借款人本身信用风险的重视超过了对贷款项目的评估。但贷款本息事实上只能由贷款项目的未来现金收入来偿还。 而经济扩张使有良好记录的借款人越来越多,相应地降低了安全边界。于是银行家和企业家越来越自信,处于“非理性亢奋”状态中,没有发现信用风险敞口正在扩大。过去不能获得贷款的借款人或被要求较高安全边界的借款人,现在都能获得贷款或能以较低的安全边界获得贷款。正是那些对安全边界的缓慢、难以察觉的侵蚀,产生了金融脆弱性。这种脆弱性,即使你很努力,也不能防止它。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理性运作的自然结果。 这些理论从宏观层面,从制度、金融史、经济周期等多角度研究银行危机的形成机理,有的重视实际经济因素,有的侧重货币
10、因素,均有一定合理性。但进一步研究表明,经济周期、投资、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变量,可能只是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银行危机还须从银行业本身,即必须从一个更微观的层次去解释。后续理论研究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重新对银行危机的形成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剖析。 二、微观角度 1银行挤兑模型 如果储户的取款是随机发生的,根据大数法则,银行的资金来源是稳定的。但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和模型表明,意外事件的冲击,使银行极易招致挤兑。美国学者卡罗米利斯和郭顿认为,存款市场必然存在银行恐慌现象。由于银行创造的存款具有不可交换性,因而既难以直观地了解存款的保值增值程度并对其合理定价
11、,又将引起储户对银行安全的高度关注。而搜集信息的高成本和“搭便车”(Freerider)的行为削弱了单个储户搜集和监督银行的动力。因此,市场上一旦出现风吹草动,注重安全又缺乏可靠信息的个体存款人的理性行为便是挤兑(BankRun),这将导致集体非理性,从而自我实现银行恐慌。 Chaf和Jagannathan则按取款人排队次序支付的约束(SequentialServiceConstraint)进一步分析了恐慌的形成过程。他们假定有三类存款人: 第一类因了解银行的资产状况不佳而提款;第二类因消费需求而提款;第三类则因预测银行状况不佳而提款。通常银行取款由第二类人发起,一旦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则第一类
12、人因避险也加入到取款队伍中。最后,第三类人根据取款队伍变长而预测银行即将破产,因而也理性地加入到取款队伍中,此时银行恐慌爆发。 1983年,戴蒙德和戴布维格提出了著名的第一代银行挤兑(又称I)_D)模型。该模型运用最前沿的博弈论方法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试图解释银行遭遇挤兑的现象。该模型的基本结论是:存款人的流动性要求不确定和银行的资产比负债缺乏流动性是产生银行内在脆弱性的根源。 任何引起存款人预期挤兑将要发生的事件,如银行一份坏的收益报告、现实中出现对另一家银行的挤兑事件、一项消极的政府预测等,都有可能导致挤兑的现实发生,而与银行本身的健全状况无关。当然,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更易引起挤兑风潮
13、。 第二代银行挤兑模型中,存款人挤兑是由于新近披露了关于银行投资质量的信息而引发的。揭示了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理性且有效的存款人挤兑发生的机理。而在非完全信息条件下,噪声信号有时可能触发理性但却无效的挤兑。他主张通过向存款合同中添加“暂停取款”的或有条款来予以解决。 Car|etti指出活期存款将在“规范银行经营的工具”和“挤兑的来源”两种角色间切换。鉴于无资讯的存款人可能因流动性问题而错误地挤兑银行,而不挤兑无偿付能力的银行,故将挤兑视为无效的规范工具。但Calomiris和Kahn指出银行间若竞争不充分,则存款合同变现的可能性就会成为防范银行经理人道德风险的工具。Diamond和Rajan在没
14、有无对称信息和贷款流动成本的激励框架下,认为存款合同使银行能够创造流动性来满足客户存款提取的需要,同时使长期贷款客户免受这些冲击,因而肯定负债面的脆弱性是经济中有效信贷工具的必要条件。 2信息非均衡理论 (1)不对称信息理论根据申农的信息论,不确定性的本质是信息不完全。增加信息,将减少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风险;而减少信息,或不完全信息状态将导致风险生成或增加。根据交易双方在信息占有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不完全信息可分为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两类。前者指交易双方拥有等量的或等质的信息,后者则指双方拥有差别信息。信息不对称的严重后果在于,它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严重影响信贷市场的运行效率。 相对银行而
15、言,借款人在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投资风险以及自身资信与经营能力等信息的占有上明显占优。因而在信贷合同达成前,将产生借款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即风险愈高的借款者愈能获取银行信贷资金的现象。因为银行难以鉴别借款人的好坏,只能以投资项目的平均风险收取平均利率,使市场上最终留下的是高风险的借款者,从而加大银行的风险。在信贷合同签订后,取得贷款的借款人可能发生变更投资方向、隐瞒投资收益、盲目使用资金等道德风险行为。据历史经验看,借款人投资于繁荣时期可能产生丰厚利润,而一旦经济形势逆转便出现严重亏损的高风险项目,如房地产、股市、期市等,容易使银行陷入困境。无论是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都将使银行利率偏离均衡利
16、率,导致资源配置失效,从而使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大。 银行的本质功能,一定程度上在于缓解了储蓄者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假如没有银行存在,而由借款人与储蓄者直接交易,由于两者之间拥有的信息极不对称,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而这将使信贷市场低效、萎缩甚至消失。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而言,银行具有获取信息的规模经济和专业知识优势,同时也具有风险分散的方法和技术。当储蓄者将其资金集中到银行时,事实上他们委托了银行作为代理人对不同的借款人实施差别定价,这可降低借款人的逆向选择行为;同时,储蓄者委托银行监督借款人借款后的行为,将限制借款人的道德风险。 而银行完全解决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信
17、息不对称问题,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二是储户(即最终债权人)对银行的信心。由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并不能保证高效率,因而银行经营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另外,由于储户与银行之间信息分布也呈不对称状态,故储户对银行、哪怕是健康银行,未必总有信心。而一旦存款人对银行丧失信心,就可能单方面变更与银行的合约,即“挤兑”存款,成为银行危机的导火线。可见,虽然银行业的产生是为了解决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但它又因不能完全解决该问题而导致银行本身具有内在脆弱性。 (2)契约不完全理论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都能
18、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且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发生争议时,第三方(如法院)能够强制其执行。相反,不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不能完全预见缔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且发生违约时,第三方无法判断或强制执行。关于不完全契约存在原因的探索,属于现代西方契约理论的前沿课题。 科斯认为,契约中语句模棱两可或不清晰,契约方的疏忽,契约双方甚至包括第三方信息不对称,契约方订立一项条款的成本超过其收益等原因导致契约不完全。具体到信贷合约,现代西方契约理论认为,由于个人理性有限,无法完全预知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故不能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事先均写入合约内,更不可能制定处理未来事件的具体条款;同时由于交易费用的
19、存在,缔约方故意先不考虑一些重要的意外事件,认为暂不考虑许多不大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将它们考虑进去合算得多。有时双方故意不签订长期合约,以备合约期满再根据情况变化重新谈判。这些都使不完全信贷合约得以产生。 而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合约的不完全性,严重影响银行经营的稳健性。一方面,信贷合约的不完全会带来道德风险。信息多占的借款人可能会利用条款的漏洞,以不可预知事件为由,作出利己而不利于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信贷合约的不完全使银行无法预知未来事件,可能会由于低估贷款的风险要么发放了不该发放的贷款量,又因未制定处理未来事件的具体条款而在事后不能有效规避风险;要么以较低价格发放了贷款,降低银行的资产收益
20、率。这些都将增加银行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3银行行为理论 银行行为理论研究的是银行自身的行为特征如何导致银行危机的发生。它主要由贷款客户关系理论、勉强贷款理论、银行间贷款竞争理论构成。 (1)贷款客户关系理论贷款客户关系理论是由JohnHWood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该理论提出了如下前提假设:银行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银行资产只有贷款与证券,且它们的期限均为一个单位时间;借款人的贷款与证券是同质的,唯一差别在于收益率不同;贷款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证券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不考虑其他银行利率和贷款的影响;银行负债是稳定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是固定的;银行在每一阶段的贷款与证券的组合处于最优状态
21、,不存在个别调整过程,等等。该理论建立在两单位时期模型分析基础上。利用每一时期资产负债平衡原理,对银行的目标函数“利润”求极大化值,得出结论为:在决策区间为两个时期的情况下,银行在第一阶段的存款将比在决策区间为单一时期的情况下为多。原因在于通过增加第一阶段的贷款可以增加第二阶段的贷款量和收益。 银行第一阶段为增加贷款量而牺牲的当前利益被视为银行为培养这种长期的贷款客户关系而付出的代价。因此,银行为了保持贷款的长期需求,实现其长远利益,倾向于通过增加贷款来培养和客户的关系,由此导致贷款量扩张。在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下,银行的这种做法的确能增加银行的长远利益。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降低了银行第一阶段
22、的收益;银行的第一阶段为保持客户关系或增加新客户而扩大贷款量,很可能在发放贷款时缺乏应有的谨慎,产生不良资产隐患。 (2)勉强贷款理论勉强贷款(LoanPushing)理论最初由Gwyn提出,后经Eaton,Taylor,Kindleberger等人发展而逐步完善。勉强贷款是指银行在一定利率水平下向借款人提供超过其意愿需求的贷款。勉强贷款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能促进出口时,银行倾向于提供超量跨国贷款;二是当银行经理的升迁与其经营业绩紧密相关,而衡量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贷款量的情况下,银行经理倾向于超量贷款。勉强贷款理论基本上能解释现实中超贷现象,尤其是在银行考核制度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
23、理、道德风险较严重、银行之间竞争激烈的情形下。但是,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超量贷款将降低借款人借款的边际效用,削弱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因而降低贷款的边际收益,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 (3)银行间贷款竞争理论银行间贷款竞争理论由Eaton,Gersovitz,Stiglitz在1986年提出。其核心观点可表述为,银行在贷款市场开展的竞争,促使银行通过贷款而获取的利润减少,降低了银行的收益率和获利能力,最终导致利润为零,严重削弱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谋求发展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挤兑模型、信息非均衡理论、银行行为理论都是从微观角度解释银行危机的形成机理的。银行挤兑模型是从银行作为资金中
24、介所引起的资产负债固有特征从而导致银行内在脆弱性的;信息非均衡理论是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将传统微观经济学完美市场中信息完全的前提改变为更符合实际的信息不对称假设,分析得出银行信贷市场的运作低效和风险增加;银行行为理论则着眼于市场中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的关系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银行超额、不谨慎贷款形成的原因。以上这些理论均有一定合理性。但单纯从宏观层面或微观层面以及这些层面的某一个角度均不可能真正理解银行危机的形成。要全面解释银行危机,需要将宏观和微观层面以及多种理论结合起来分析。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