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1199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10年12月1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要求,将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银行体系稳健性乃至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远影响。2011年5月3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资本协议在我国银行业即将全面实施。虽然,新监管标准只对农村银行机构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规划,而对农村信用社给予了一定的容忍度和设置了较长的过渡期。但新监管标准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金融监管的大势所趋。因此,农村信用社应不等不靠,主动适应新监管标准要求,加强经济资本管理,缩小

2、与巴塞尔新协议差距,实现稳健发展。政策动向1.巴塞尔协议I: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即巴塞尔I)将银行的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和附属资本(二级资本)两类,确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标准为8%。2.巴塞尔协议: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资本协议),执行以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为三大支柱,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的新监管框架。 3.巴塞尔协议: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巴塞尔协议,规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

3、总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分别为4.5%、6%和8%,同时建立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 4.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参与国际金融准则新一轮修订,提升我国金融业稳健标准”,将实施巴塞尔协议作为“十二五”期间银行业审慎监管的重要内容。5.2011年5月3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推出“资本充足率、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四大监管新工具,加快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监管标准自2012年初开始实施,2016年底达标。6.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在2011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上指出:“认真开展新资本协议实施试点。农村银行机构要全面执行巴塞尔

4、新协议与,将推动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农村商业银行试行新资本协议的内部评级法。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银行机构后,即执行新的规定。”银监会合作部主任姜丽明指出:“农村金融机构要大力推行经济资本管理,鼓励在内部考核中运用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加快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实现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速度相配。”分析与建议实施新资本协议对农村金融机构意义深远,将助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的根本转变。然而,应该同时看到新资本协议对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巨大挑战,正视农村信用社与新资本协议的现实差距,充分考虑农村金融的特殊性。一是农村客户群体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以农户为主,

5、覆盖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与涉农中小企业。这一客户群体具有资金需求小、数量多、分散广、风险高、收益低等特点,这给农村信用社增加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成本和难度。二是精细化管理水平尚显不足。目前,农村信用社成本和风险定价方式还比较粗放,加之相当部分信用社存在历年亏损挂账、不良资产占比偏高等历史遗留问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还较弱,难以在短期内满足新资本协议要求。为此,建议农村信用社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农村金融实际,切实建立“四项”机制,加快缩小与新资本协议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1.建立资金转移定价机制。随着“三化同步”的不断深入,在城镇化、非农化进程中,农村信

6、用社传统客户群体逐渐分化,市场竞争主体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科学的产品定价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网点多,人员多,长期以来单位产出低,成本高,粗放的资金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此,适应新资本协议要求,建议农村信用社建立科学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重点抓好成本精确归集和产品准确定价。通过科学分析不同业务、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确定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资金成本,制定合理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转移价格,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产品精确定价。2.建立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建议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客户群体研究,在全面分析客户需求和经营风险的基础上,构建资产结构、市场策略、风险偏好和

7、客户经理薪酬相互结合、“四位一体”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形成适应于农村金融客户群体的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对“三农”服务设置单独的、倾斜性的配置参数,引导资金向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国家大力扶持的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倾斜。3.建立以内部评级法为主的评级机制。有步骤地推行内部评级法(IRB法),以内部评级为基础,按照债务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以及债项到期时间4项核心指标对风险进行评级和定价,多维度细化各类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形成适合农村信用社客户结构的分析方法和风险权重体系。4.建立两级法人经济资本管理的顶层设计机制。结合我省农村信用社两级法人体制的实际,建议坚持“上难下易

8、”的方针,按照“顶层设计,基层实施,扁平管理,高效运转”的原则,建立经济资本管理的顶层设计机制。对于资金、成本、风险的计量定价等技术性、复杂性问题,由省联社集中人、财、物进行业务定义,设置计量参数,搭建操作系统和流程,形成整套风险计量体系。同时,按照“简便灵活、统一适用、快速反应”的原则,将风险计量体系进行科学简化,开发出契合市场需求、操作简便、易于计算的模型(方法),使基层管理者和客户经理易于掌控和操作,从而快速应对市场需求。延伸阅读农村银行机构如何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金融时报 2011.5.19)摘录:农村银行机构应尽早启动新资本协议高级计量方法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创造条件早日实施

9、。实施新资本协议对农村银行机构意义重大有利于持续改善公司治理,使农村银行机构真正成为职责边界清晰、制衡协调有序、决策民主科学、运行规范高效、信息及时透明的现代金融企业。有利于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促使农村银行机构加强资本管理,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高资本拨备水平,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有利于实施精细化管理,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经济资本管理方法,在风险定价和内部考核中运用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实现经营管理水平质的飞跃。有利于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促使农村银行机构改进风险计量技术、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实现农村银行机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10、。 有利于建设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可以使农村银行机构现有的风险管理人员具有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准确计量风险,从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风险管理队伍。农村银行机构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具体步骤农村银行机构实施新资本协议不宜搞“一刀切”,应遵循“分步实施、梯次推进、通力合作、加强应用”的原则,稳步推进。分步实施。初期可选择部分基础较好的农村商业银行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农村银行机构。梯次推进。农村银行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的路径和方法,由低级到高级,由标准法到内部评级法,逐步推进。通力合作。先期试点的农村银行机构应加强合作,合力推进,共同制定统

11、一的数据质量标准,合并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既降低单家银行的开发成本,又缩短开发周期。加强应用。农村银行机构应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的精神实质,将相关系统、流程和模型运用到经营管理中去,切实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保证业务的健康发展。农村银行机构实施新资本协议应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强化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组织保证。农村银行机构董事会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的牵头工作,配备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资源,确保各项准备工作稳步推进。积极推进风险计量模型开发和IT系统建设。完善信用、市场、操作三大风险计量手段,开发符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的风险计量模型,推进建设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要推进IT蓝图建设,提升IT支持能力。大力加强培训和人才储备。强化对员工的内部培训,多渠道招募专业人员,重点引进风险计量模型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储备,建立专业风险管理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