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153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某金融服务站.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诸城金融服务站摘 要:农村金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缺失。就目前条件而言,金融机构在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经营上不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没有比较优势,但在政府主导下由金融机构联合以社区服务站的方式供给服务,却存在一定合理性。山东省诸城市在借鉴农村社区服务站成功经验基础上,以开设金融服务站的方式,开辟了金融机构联合代理代办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新模式,这对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有一定借鉴意义。关键词:农村金融;非标准化服务;金融服务站Abstract:To a certain extent,the rural financial predicament is l

2、imited due to lacking of the non- standardized financial service .As regards the present condition,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not accord with the large-scale economy requirement, and there is no comparative advantage,bu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government,by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unites

3、the agent and charges affaires have certain rationality. Zhu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rural community service for reference,by open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 station,opened the non-standardized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which is a new pattern that financial insti

4、tutions act jointly to charge non-standardized financial service,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meaning in improving the rural financial service.Key Words:rural finance,non-standardized service,financial service station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09)10-0034-04一、引言农村金融服务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一致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之

5、所以如此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对“三农”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关键还在于,农村金融服务始终处于困境、难解状态。这一僵局如持续下去,农村经济的恶性循环将不可避免,会进一步拉大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和谐社会建设。二、对金融服务的再认识从一般意义讲,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按照传统思维,人们所观察到的金融服务,多是指资金融通活动中产生的直接服务。但实际上,金融服务不仅包括资金类金融服务,也包括附属类金融服务。资金类金融服务主要指与资金融通活动直接相关联的存款、贷款等服务;附属类金融服务是指与资金融通活动间接相关的支付

6、结算、中介代理、理财咨询等服务。前者多是金融机构与其客户交易的标的物及其相关服务,后者多用非货币的工具或载体为资金融通活动的实现提供交易性便利。在我国,金融服务通常由正规金融部门提供。但在整个金融服务系列中,正规金融部门只提供能够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标准化金融服务,重点集中在资金类金融服务上;而那些附属类的、非标准化金融服务则通常通过外包或社会分工产生新的金融中介组织来供给。标准化金融服务是指在服务过程中使用流水作业法,用现代化设备和精心设计的服务操作体系取代或减少人工性服务,体现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行为规范化;其特点是为顾客提供快速、可靠、方便、一致、廉价的服务。非标准化的金融服务则相反,是一些

7、不能够流水作业的分散、零星的附属性金融服务。尽管非标准化金融服务居于从属地位,但是它对标准化金融服务的完成和实现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持、支撑作用;如果没有非标准化金融的支持和铺垫,整个金融交易难度增加,或者交易成本将提高。标准化与非标准化金融服务之间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市场边界,往往随着市场结构、市场成熟程度而动态变化。自国有银行从农村大量撤离银行网点后,农村金融市场事实上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金融机构的代办所、代办站也已大幅度减少,但金融需求却越来越旺盛,现有网点承载量已近极限,不仅标准化金融服务出现供给不足,而且非标准化金融服务更是处于严重短缺状态。更为严重的是,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重要性和短缺状态

8、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进而使整个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受到限制和约束。山东省诸城市金融服务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以非正式机构的方式填补了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空白,并且,应标准化金融服务之需,在很大程度上把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整合成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服务欠缺的问题,较好平缓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实现了供需对接。三、诸城金融服务站的建设始末诸城金融服务站是以社区为单元,由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机构借鉴农村社区服务站的模式,由金融机构联合派出人员,承担农村社区的信用评级、代办贷款申请、联络信用担保等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联合办公场所。促成诸城金融服务站的直接原因,来

9、自当地人民银行2008年10月的一次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1550家农户,对代理贷款申请、信用评级、组织信用担保、理财、结算、咨询和人民币兑换等金融服务有强烈需求。当地人民银行当时意识到,类似于代理贷款申请、信用评级、组织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是正规金融网点无法经营的非标准化金融服务。接下来有一连串的问题:一是这类金融服务应该由谁来经营?是政府、金融机构还是农村的社区服务站?虽然政府部门不可能直接从事金融服务,但它对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有足够的影响力、号召力,开展农村金融业务必须巧妙借用地方政府的力量。同样,金融机构虽然也不会直接经营非标准化的金融服务业务,但该项业务开展得好坏,

10、却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服务效率。正规金融机构在独立经营非标准化金融服务上不符合规模经济的要求,没有比较优势,但金融机构之间联手运作却存在一定可能性。二是以什么方式经营?是设立正式机构还是代理、代办?据初步匡算,银行设立一家分理处,由于营业网点安全要求高,需要长期维护运行,租用房屋等投入50万元以上,每年维护运行费用也在200万元以上。可见,设立正规的银行网点行不通。出路只有代理、代办。而在农村已经成功运行的社区服务模式完全可以借鉴和参考。三是金融代理代办网点的人员、费用如何解决?这涉及到金融服务站能否可持续运营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诸城市人民银行通过调查走访各金融机构,他们一致赞同人民银行提出

11、的联合开办社区金融服务站的设想,并表示愿意联合出人、出资、出设备运营金融服务站。于是,农村金融服务站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并于2009年4月向诸城市政府形成专题报告。政府责成人民银行负责规划指导,全力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工作。诸城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建设程序大致是:(一)制定方案,建立机制在人民银行协调下,诸城市先后制定了诸城市农村社区金融服务方案和诸城市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站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参与机构、保障措施、实施步骤等,对全市208个社区设立的“金融服务站”,制作匾牌进行明示,作为社区金融服务场所。由金融机构联合派员、携带相关设备,统一着装进站工作,费用由其派

12、出银行或者保险机构承担。诸城金融服务站还建立了运行、报告、交流和奖惩四项基本制度。各金融机构确定一名领导分管社区金融服务工作,强化与相关乡镇社区联系,定期汇报社区金融服务情况,通过培训班、报告会、座谈会、咨询会等形式加强银行与社区居民交流;通过行长联席会议、社区金融服务会议等形式加强银行之间的交流;市政府对因金融服务站工作所新增的贷款,每年按新增额的0.5%给予风险补偿;人民银行对主动开展金融服务站工作的金融机构给予再贷款、再贴现等支持;银监部门则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基层机构网点布局上给予优先考虑,对长期不开展工作或者应付、敷衍、没有实质结果的给予通报批评。(二)确定功能,明确措施诸城金融服务站主

13、要定位于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银行贷款业务咨询、代理工作。受客户委托,对不同银行的贷款产品进行比较分析,提供咨询方案,指导借款人准备贷款材料;代理申请人办理信贷业务,包括代办评估、登记、保险等事项,由申请人签字后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在贷款持续期间向银行提醒风险,向借款者进行还本付息提示。二是开展社区征信、组织信用联盟。依靠社区管理机构和村级组织等进行信用信息采集,评比信用户、信用组织;在农户或社区小微企业组织成立信用联保户、抵押保证体,并建立社区信用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登记、信用评估、影响信用事件记录等;协助银行发展信用户、信用组织,或者建立本辖区、各银行共同认可的信用组织。三是推介网上银行、电话银

14、行,推广农村非现金支付。指导社区企业运用网上银行建立资金流转中心,实现及时支付和资金状况查询,推动电话银行在农村的广泛运用;在社区的农资站、便民超市安装POS机具,方便利用银行卡进行支付结算;增加ATM机数量,方便进行小额取现。四是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引导贷款投放。研究推动银行尝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经营权等权益抵押担保方式,尝试信用人保证担保、物权抵押担保、家庭贵重财产质押担保、亲属保证担保等担保方式,增加农村经济与资金黏结性。五是宣传金融知识,提升民众金融意识。在社区的农家书屋开辟“金融知识角”,汇集金融书籍、金融产品材料,方便民众阅览学习;通过金融讲座、假币鉴定、金融产品推介、结

15、算工具演示等方式,提高民众参与兴趣、提升参与意识;通过成功办理业务介绍、受益者介绍,引导社区金融服务推向深入。(三)先行试点,逐步推进以农村社区为基点的金融服务站,设立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每个农村社区基本由5个自然村、1500户农村居民组成,大约10平方公里范围,区域产值1.5亿元左右,每个乡镇约有16个社区组成,其数量是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5-10倍。鉴于金融服务站是以非正式机构的方式营运金融服务的一项新生事物,因此,金融服务站必须先行试点,在试点成功后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诸城金融服务站的试点选择了皇华镇大展村、朱泮、范家庄子3个社区和百尺河镇后桃园社区1085户社区农户,各金融机构相继开

16、展小额担保贷款、小额抵押贷款等农村信贷业务。到2009年6月,农村合作银行授信总额2300余万元,发放贷款500余万元;邮政储蓄银行发放贷款110户,430万元;农业银行发行惠农卡20213张,为7753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3亿元。诸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5次作出专门批示,组织召开现场会议在全市范围内推进。人民银行作为牵头部门,先后10余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调度,部署工作开展;组织各金融机构捐献金融书籍及业务宣传册1万余册充实到社区。各相关金融机构也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的社区金融服务方案,先后招聘、培训100余人专职服务人员,金融服务站推广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9月

17、末,全市发展金融服务站87个,从业人员125人。金融服务站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以营业机构为中心辐射辖区的支农服务模式,增加了金融服务辐射面积,促进了农村金融的有效竞争,有效对接了金融供给与需求,深受农民、企业欢迎。2009年9月,诸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08.67亿元,较年初增加59.04亿元,增长39.45%。有了金融服务站的支撑和支持,农村地区贷款余额51.68亿元,增长37%,同比提高23.5个百分点,大大缩小了农村地区贷款增幅与城区的差距。四、诸城金融服务站产生的合理性剖析诸城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实质是一种金融机构联合代理代办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合理性体现在

18、以下四个方面:(一)实现了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规模开发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是不规范和分散的,不符合正规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要求,所以,该领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诸城市应农村金融实际需求,通过设立为数众多的联合代理代办金融服务站,集小成大,把零星、分散的非标准化金融服务集合成具有规模意义的特色产品。目前,诸城市农村的贷款产品咨询、贷款人材料准备、贷款办理手续以及资产评估、登记和保险等基本实现了全方位的代理代办;社区征信、组织信用担保、贷款用户信用信息采集也基本达到了程序化、正常化运作。这些金融服务活动,基本填补和覆盖了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空白,为金融机构顺利开展业务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二)

19、代理代办具有成本优势诸城金融服务站不同于金融机构的正规营业网点,也与原有金融代办站、代办点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诸城金融服务站不具有信贷决策、资金运营功能,因而不存在经营风险问题。而且,由于诸城金融服务站属于准公共服务机构,办公场所在社区服务中心的业务大厅,不需要支付场所租赁、安全等费用。每家社区金融服务站配备2名服务人员,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人工费用。金融服务站实行银行、保险、咨询、评估等兼业代理代办,少量费用由银行、保险机构分担,或从代理业务中收取,运作成本较低。金融服务站聘用人员熟悉当地情况,而且可以方便地借用社区服务中心积累的大量有关农户收入、需求及企业情况的工作成果,不需要

20、付出信息搜集成本,沟通成本低,信息可信度高,有利于业务开展和风险预测。(三)金融服务站贴近市场具有产品优势作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延伸,诸城金融服务站上接银行、保险等金融产品提供机构,下连农户、企业等金融产品需求客户,是银行、保险企业产品推介者,也是农户、企业的需求代理人。它可以对不同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产品推介;同样农民可以通过金融服务站提供的金融产品比较,结合自身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能够消除信息不充分导致农民被动接受金融产品的问题。金融服务站能够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前期可根据农村需求,向金融机构建议开办新的金融产品;后期能够充分利用社区人流量大、信息

21、传播快的优势进行宣传推广,使农民群众尽快知悉各类创新金融产品,避免因宣传不到位、知悉率低而出现“有货无市”的尴尬境地。金融服务站能够推动农村征信建设,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服务站开展社区征信,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职能,发挥其对农户了解程度高、信息对称的优势,有效杜绝了信息采集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四)政府支持有利于长远发展诸城金融服务站是政府和人民银行应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市场需求推动产生的。地方政府的组织力、号召力对金融服务站的规划、开设和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将金融服务站引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使社区由公共服务走向公共、经济发展全面服务,并将社区金融服务情况纳

22、入对乡镇政府考核中,形成了社区工作需要金融服务、金融服务需要社区支持的互需互利局面。这对于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组织保障,有利于金融服务站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五、简要结论农村金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缺失。就目前条件而言,金融机构在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经营上不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没有比较优势,但在政府主导下由金融机构联合代理代办却存在一定必然性和合理性。(一)农村存在大量的非标准化金融服务需求非标准化金融服务对于改进和提高金融交易效率至关重要。在农村,类似于贷款业务咨询,贷款申请代理,资产评估登记,信用信息采集,客户信用评级,组织贷

23、款担保,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推介,农村土地等经营权、林权、水域经营权抵押,以及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等非标准化金融服务需求普遍存在,而且处于滞后开发状态,在很大层面上加剧了农村金融困境的严重程度,降低了金融交易效率。因此,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深度开发问题已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二)农村需要大力发展以联合代理代办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站金融服务站以联合代理代办的方式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开发利用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上的缺陷,以低廉成本、信息对称、贴近市场、衔接供需等比较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作为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延伸,实现了银行与客户、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三)政府对金融服务站发展的扶持不可或缺政府及其部门对地方经济金融发展有足够的影响力、号召力,这是农村金融服务站运行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诸城市的实践表明,党委政府的强力支持对金融服务站的稳定健康运作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协调、指导,同样对金融服务站的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