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反假币工作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商业银行反假币工作的思考.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商业银行反假币工作的思考 假币干扰了货币流通正常秩序,造成国家经济不稳定,破坏了社会信用原则,危害着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机构,在货币流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假币制造、贩运手段更加隐蔽、制作技术不断翻新,反假币工作任重道远。 商业银行反假币工作的难点 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犯罪分子伪造货币的手段也不断提高,制假技术日趋专业化和高智能化,伪造的假币欺骗性更大。由于农村反假币宣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假币治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漏洞,向社会输送假币,对金融安全及人民币流通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二是高科技带来制假高手段。随
2、着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广泛应用,假币与真币在图案、感观上的差别逐渐缩小,有的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假人民币有从大额票币向小额票币发展的趋势。而且落后的鉴定设备与先进的造假技术之间存在矛盾。假币的制作使用了水印、安全线、变色油墨、微缩文字等技术,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反假币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一是反假币宣传不到位。每年一次的“反假币宣传活动周”,仅在城市和少数集镇进行定点宣传,根本无法适应农村人口多、居住地分散的特点,许多群众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到宣传现场,即便在场也由于宣传时间过于仓促,没有细看宣传资料。二是反假服务不到位。当前犯罪分子制假手段和技术越来越先进,技术翻新快。而目前我
3、国发行的纸币版别、券别较多,群众手中基本没有反假工具,农村商业银行网点配备的验钞仪器相对较少只能满足办理业务的客户需要。三是反假认识不到位。一些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发现假币时,碍于人情面子,不按规定要求没收,盖“假币”戳记,而是采取退回原主,任其继续流通使用。而农民群众一旦发现误收假币,不是主动上缴银行,而是想方设法转嫁他人,以弥补自身的损失。犯罪分子便抓住这一弱点,把假币抛向农村市场,导致假币在农村有一定的流通市场,并形成恶性循环,使更多的群众蒙受损失。四是打击力度不到位。反假币的主要措施是加大打击力度,但是由于执法部门对反假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基层反假币工作成了人民银行及各
4、金融机构的独角戏。五是配套设施不到位。有的商业银行把主要精力和费用投入到业务经营上,而对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反假设施投入不足,反假设备陈旧,配备不全,客观上造成部分银行“误收误付”假币现象的发生。反假币工作的建议 一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商业银行各基层网点利用农村集市、节日、民间活动或农民使用现金高峰期深入开展宣传。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拉横幅等形式进行多方位立体化的反假宣传,从而提高农民朋友识别假币的能力和反假币意识。二要长期为群众提供反假咨询服务,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通过真假币实物对比、图片展示、讲解、咨询、资料分发等,让农民了解反假币常识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介绍人民币的常识和假币的特征。三要教育群众认识假币的危害。让广大群众明白误持和误用假币同样是违法的,提高群众的反假意识,减少因“受害者”心理影响造成假币被发现后仍多次进入流通市场的现象发生。四是要加强各基层网点人员的反假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反假技能和素质,杜绝假币流入、流出银行。五是要进一步规范假币收缴程序,商业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一旦发现假币,按规定无条件收缴,坚决杜绝假币返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