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欠发达县域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善欠发达县域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完善欠发达县域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 以贵州荔波县为例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辖内农村金融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欠发达县域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所在,从而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关键词:完善 欠发达县域 农村金融体系 构想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绿宝石”的荔波,地处黔南边陲,全县总人口17.28万,其中农业人口15.64万,占总人口90.51%,属于典型的农业县、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对该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辖内农村金融
2、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结果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欠发达县域都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鉴于此,笔者对辖内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调研,力图在深入了解荔波县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的放矢地提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以推动辖内农村金融乃至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一、 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当前,荔波县已初步形成了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互补、相互协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中,商业性金融有中国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性金融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主要有小额贷款公司。调研显示,荔波县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趋于完善,信贷规模进一步增加,支农力度也不
3、断加大,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升。2009年,荔波县县级农村金融机构共3个,金融机构网点数37个,各项贷款余额62482万元,占县域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83.44%。2010年,全县农村金融机构增至4个,金融机构网点数增加至39个,各项贷款余额增至80256万元,占县域全金融机构贷款的85.63%。虽然荔波县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与州内一些县市相比,在信贷规模,发展速度等方面,还处于落后态势。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总体实力不强。与黔南州其他县相比,荔波县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偏小。2009年,独山、三都和瓮安县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分别
4、为134364万元、78978万元、88102万元,占当地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94%、98%、88%。而同期荔波县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62481万元,仅相当于独山的46%、三都79%、瓮安的70%,荔波农村金融机构还未成为信贷主要的增长点,还未充分发挥支农主力作用。二是农村金融对“三农”信贷投入明显不足。农村金融组织农业贷款和农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做的贡献不相匹配,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如农业产值占GD P比重2008年 41.52,2009年33.27,2010年32.33,而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总余额的比重相应在30.84,28.32,26.44,金融对农业的支持与农业对县域
5、经济的贡献不相匹配。其次是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农户资金需求等方面作用较少。以2010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为例,危房改造的资金来源79%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农户自筹资金中银行贷款比例不足5%。农村金融对“三农”信贷投入明显不足,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二、 荔波农村金融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了解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明晰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所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着力于增强农村金融组织的弱项,逐步摆脱制约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桎梏”。鉴于此,剖析当前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乃是促进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要旨所在。根据
6、笔者调研结果,本文认为当前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农业银行支农功能薄弱2009年,农业银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560万元,占全行各项贷款的8.27,余额达到6773万元。但农业银行涉农贷款规模不大,占其贷款总额的比重仍然较小,支农力量还很薄弱。2010年农业银行上市,信贷资金也从农村大量撇出,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而转向城市。农业贷款总额从2007年的57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3万元,支农功能逐步弱化。(二)邮政储蓄银行“存多贷少”,涉农贷款数量比重低银监会对邮储银行的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
7、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1。可见邮储银行的建立主要服务于三农。截止到2010年年末,邮政储蓄营业网点有7个,县级以下农村地区贷款发放累计已超过60万元;但与农村信用社相比,其网点数远低于农村信用社,其涉农贷款也相比不足,仅相当于信用社的0.33%,因此,邮储银行应扩大传统业务,开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积极大力发展信贷业务,提高涉农贷款的数量和比重。(三)农村信用社选择性贷款现象严重农村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广阔的农村,2002以来,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在农村金融机构中不断推进,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趋利性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也盲目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普
8、遍采取选择性贷款2。这就决定了其放贷的范围、对象都具有严重的局限性,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调研显示,2010年荔波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行业及批发和零售业等行业,四者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为33.33%,高于农林牧渔业贷款所占比重(21.95%);从贷款对象上看,获得贷款的大多是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个体工商户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组织,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如农户贷款余额从2009年的42198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33861万元,获得贷款农户也相应从2009年的12679人下降到2010年的12017人。(四)新性农村金融机构起步晚,发展后劲不足成立
9、于2010年的荔波祥云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1年2季度末,贷款余额为916万元。作为辖内唯一一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样的数量和贷款规模远远不能满足以农户小额金融需求为主的农村金融需要。其经营管理也缺乏经验,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五)其他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在荔波农村金融体系中,仅仅有单一金融机构,而与金融机构发展相匹配的保险、担保以及证券机构则基本不存在,限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以保险为例,农村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在荔波仅有能繁母猪保险,目前其他险种的涉农保险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比如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都还没有涉及到。所以应该进一步扩大涉农保险的险种,充分发挥好涉
10、农保险对“三农”的“保护伞”作用。三、 完善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如何才能完善县域农村金融体系,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索与探讨的长期课题。基于对荔波县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的概述和问题的归纳,本文提出了完善荔波农村金融体系的五点构想,进而促进荔波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一)农业银行应该更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三农”意识农业银行服务“三农”不仅是国家政策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银行在坚持业绩风险考核和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应更新服务理念,增强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服务好“三农”放在改革创新的首位。必须坚定服务“三农”的信心与决心,勇于创
11、新,先行先试,深化改革,积极推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业务经营转型的步伐,确保“三农”业务和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3。(二)邮政储蓄银行应扩大业务范围,积极发展支农信贷业务邮政储蓄 2/ 3 的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是当地农户获得金融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之一。因此,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发挥邮政储蓄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出发,应扩大业务范围,增加业务产品,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逐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逐步开办农户小额信贷、乡镇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全方位地向“三农”提供资金支持4。(三)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组织
12、一是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小额贷款组织,充分依托和发挥办理信贷业务灵活的优势,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信贷服务,与其他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二是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从多种途径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实现资金渠道多元化,如引进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及省内外资本等5。(四)完善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财政政策主张目前,农信社是全国法人机构最多、从业人员最多、城乡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农村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从发达县市经验来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为此,荔波县应借鉴其他县市的做法,加大财政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
13、度。一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以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和农信社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有效提升支农信贷的竞争力,促进和保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放。同时政府在财力允许范围内,应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政府还要积极指导农信社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积极推动农信社探索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抵押担保贷款,采取多种抵押方式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五)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保证。从国内各主要省市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就
14、比较健全,一般都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社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及新型小额信贷组织等6。这些机构之间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农业资金需求,充分地发挥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其相比,我县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很不健全,导致我县农村金融陷入农民和农事企业“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两难境地。所以,借鉴国内其他县市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灵活的、较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势在必行。参考文献1 冯庆,项丽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品牌建设研究J.金融天地,2010.2 申维娜,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J.当代经济,2009(3).3 李晓岚 ,董剑程 ,郑少红.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发展的可行性探索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11, 14 (1).4 王俊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探索J.邮政研究,2009,26(3).5 王廷贵,李贺梅,张博.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金融视线,2010.6 哀日新.国外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