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需求前景分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需求前景分析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学 院: 金融证券学院 专 业: 金融与证券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某 某 指导老师: 某某某 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0日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资产流动性问题的日渐突出,以及全社会对流动性问题认识的加深和经济实体对流动性需求的逐步强烈化,在证券市场培发展过程中,资产证券化作为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途径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初步尝试。尤其是随着不良金融资产的积累以及专事不良资产经营处置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更是将资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经营手段。已取得共识的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在我国有引进与发展的必要,对于缓解和
2、处理不良金融资产能够发挥作用,能够提高市场流动性。但问题是,我国哪些金融资产可以证券化,支撑该种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力量有多大,起码的市场需求力量又取决于哪些条件,则是金融资产证券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制约因素。本文着眼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主要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主要现状,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市场深入情况及其市场需求与供给,本文初步讨论了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的积极影响及所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部分。关键词:中国 资产证券化 市场需求目录一前言1二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需求1三市场投资者的需求2(一) 商业银行3(二) 投资基金3(三) 保险公司3(四) 个人投资者4四、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现实需
3、求的依存条件分析4五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建议4(一) 法律方面5(二) 信用方面5(三) 债券市场方面5六、总结6参考文献7致谢8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需求前景分析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进行组合信用增级(对该组合产生的现金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结构重组),转换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有固定收入的证券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起人(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资产转让给特设机构,特设机构以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担保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并用发行收入购买证券化资产,最终以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收入偿还投资者。资产证券化在国外使用相当普遍,是当前颇为流行
4、的主要融资工具之一。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归属于经济范畴,其内在运行机制同样受经济学供求规律的制约。因此,资产证券化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一、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需求实际上,证券也是一种资产形式,更是金融资产的一种,因而“资产证券化”尤其是“金融资产证券化”,无非是现存资产被运用或处置的一种手段,或者是创造新的金融资产的一种方式。(一)我国存在大量可用于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截至2006年底,我国居民的消费类贷款已经达到4.22万亿元人民币,截止2009年底,我国居民户贷款余额达到8.18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全国个人消费贷款累计新增1.8万亿元,经营
5、性贷款新增6606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个人贷款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迎来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据2009年央行公布信贷数据显示, 2009年新增信贷中有近60%都是中长期贷款,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最容易进行证券化的居民住房抵押贷款,其它具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如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很多;(二)我国很多资产的所有者也有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会带来大量的资金需求,而高速公路以及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方兴未艾,为解决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相应资产的所有者通过将前期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证券化以融资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选择;(三)资产证
6、券化将成为解决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其资本金得到补充,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不良资产问题也正在逐步得到缓解。但是,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需要,银行对资本金的需求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通过股票市场融通资本金会带来一定的控制权损失,而且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制约而无法继续通过股票市场融资,这时,将一部分贷款资产通过证券化的形式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拿出去,就会成为银行减轻对资本金需求压力的重要手段,尽管消费类贷款可能还是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也会产生将其进行证券化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着
7、一种产品的生命力,而需求的大小又最终取决于该种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及其满足购买者效用的程度,也就是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市场对资产支持证券ABS的需求制约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其中ABS的质量或供给的有效性又是最为关键的,亦即哪些资产可以证券化的问题。根据政府有关政策意向,在我国急于想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所以,从目前讨论的政策意向上看,由于支持ABS供给的不良银行资产基本以国有企业负债及由此形成的企业资产形式存在,尽管这些资产中仍会有一部分能够产生收益,但绝大部分则因国有企业效益连续下降而没有什么价值,能否拿来分组打包产生稳定的收益流量以支持在此基础上的ABS供给,最终取
8、决于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该进程中复杂的企业资产重组效果,发达市场没有提供这方面的经验(即使美国在处理储贷危机中使用的资产证券化也仅是对其中相对较高质量的逾期房屋按揭债权的证券化)。这表明,仅是将ABS供给建立在目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支持基础上,将难以形成市场欣然接受的真正有效需求,即便是具备发达市场上那些必备中介机构提供的增加信用级别的技术,也会弥漫着强烈的行政色彩,很难说不会形成新的表现形态的不良金融资产。因此,如果要使引进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切实起到引导金融创新、发挥提高资产流动性以及融通资金的功能,就不应该将资产证券化的重点放在银行不良资产基础上。否则,将难形成有效供给,市场需求空间有
9、限。为此,支持目前我国ABS供给的金融资产基础应在以下几方面寻求:一是银行持有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二是银行与信托投资公司持有的基础设施开发贷款;三是1990年代中期以后银行持有的各种消费信贷资产。但这里的矛盾是,这些资产除非质量非常差、风险非常大,否则,金融机构并不愿意出售,所以,也有一个认识与政府政策设计问题,不过此处的行政性因素对形成有效的资产证券化市场需求是有利的。二、市场投资者的需求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投资者,是需求的载体,也是决定市场需求的最终力量,这种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类型及其特点。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它需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或资金供给,也就是需要有比较稳定的对于资产支持
10、证券的需求。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资产支持证券的最主要投资者是养老基金、商业银行、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而不是分散的个人投资者。资产证券在我国同样需要由机构投资者来进行投资,资产证券的主要需求应来自于那些有相当雄厚资金实力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而资产证券的不同特性也使得投资者有不同的选择空间,如短期的证券适合于流动性要求较高的银行机构,而长期的证券则适合于要规避再投资等风险的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但是,我国目前机构投资者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能够参与证券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数量很少,尤其是类似于国外典型的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十分有限,他们能够真正用于投资的资金规模也很有限,这直接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
11、进行。(一) 商业银行 我国现有多家商业银行,据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合计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0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9.8万亿元,增长13.8%;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15.9万亿元,增长25.2%;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8.1万亿元,增长34.4%;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7.5万亿元,增长21.0%。由此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慢于其他机构。由于受到商业银行法的限制,其投资的领域仅局限于国债。因此,商业银行要成为资产支持证券的主要购买者,一方面涉及到商业银行法的修改,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资金
12、运用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二) 投资基金 出于对资产组合中债券资产的需求,目前的证券投资基金可能会对资产证券有一定的需求。受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等限制,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速度不会很快。而且由于国债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都比资产证券要好,以及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气氛较浓,证券投资基金无论是从资产的流动性还是收益性考虑,都会在投资资产证券或股票、国债之间做出权衡。但是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个人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今后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开放式基金将会得到超常规培育。因此,投资基金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需求能力长期看好,但短期内其需求有限;(三) 保险公司 组织经济补偿和融通运用资金是保
13、险公司的两个基本职能。为了满足保险公司的给付义务,客观上要求有保费收入形成的保险资金能实现保值增值。从近几年来保险资金的运用情况看,结果并不理想。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保险公司在保费收入连年增长的背后,是资产质量的普遍下降,有些甚至出现了亏损。为了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便于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提高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保险公司迫切希望涉足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抵押贷款市场等方面。但是,目前国内保险公司一方面数量较少,保险资金的运用又受到诸多限制,投资渠道非常狭窄。保险法第104条规定:“保险公司资金必须稳健,限于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业务。”不久前才被允许可以在一定比例内通
14、过投资证券投资基金间接投资证券市场。在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有望未来成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四) 个人投资者 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个人投资者事实上已经成为目前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重要投资主体。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结构现实而言,个人投资者也有可能是资产证券市场的重要需求力量。一是因为城乡居民个人有着比较强烈的投资意愿,在“股市高风险银行低储蓄利率”的现状下,他们需要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以实现较低风险下的较高收益;二是因为近几年持续增长的居民储蓄为其投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近几年很多债券不能按时足额兑付等一系列信用事故
15、的出现,使得非国债债券的信誉较低,所以除非由中央政府或中央政府所属机构的直接提供保证,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否则个人投资者对新出现的资产证券的需求容量也不会很大。 还有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者等,对支撑我国资产证券市场需求力量的投资者,应当根据其类型及资金实力、制度约束予以实事求是地具体分析。三、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现实需求的依存条件分析从发达市场的情况观察,投资之所以被吸引到ABS市场上,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信用质量,由于附有保障债权追索权的条款规定或者由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的信用增级术,使得原始标的资产的信用级别提高很多倍,在此基础上的ABS通常拥有AAA的信
16、用评级;二是收益水平,ABS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高出其他相同期限与质量的可比债券的收益水平;三是流动性,快速的市场增长速度和大规模交易使得ABS的二级市场较为发达,相比一般公司债券和抵押衍生品,ABS的流动性非常高;四是相对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收入流量,绝大部分ABS都带有预付的不确定性,但不同于其他形式抵押权证券,这种不确定性实际上不受市场利率变动的影响,也就是标的资产的预期现金收入流量比较稳定与确定;五是期限因素,大多数ABS的本金偿还期限在27年,最长也不过在515年间,属于中期债券。在美国,正是由于ABS的这些特点,吸纳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ABS通常被银行购买用于资产组合,购买者还包括信托
17、与投资顾问机构、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公共与私人基金、政府机构以及公司等。四、对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建议为确保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开展,培育与发展ABS市场,也应创造条件,使ABS能够具备上述特点,方能吸引各种类型的投资者,保证一定的市场需求力量。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法律方面 强化债权追偿的法律规范与约束,消除债务人有钱不还的风险,确保债权人充分的债权收益索取权,以保障支持ABS资产的稳定与确定性收益,才能使得ABS具有成为高质量证券的起码基础,这在我国当前尤显突出。(二)信用方面 健全完善信用担保与评级机构,而且这些机构必须是全国性的和权威性的,特别是担保机构应由中来政府出面组建,
18、才能确保一定的实力与信誉,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必须是公正的,才可以使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增级具备一定条件。(三)债券市场 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为确保ABS的流动性与合理定价奠定基础。结合当前市场化取向的利率机制改革以及宏观金融调控完善对货币市场的发展要求,以及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我国的国债市场与企业债券市场,形成具备一定深度的债券市场,这是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必备基础环境,因为资产证券化是以流动性来实现收益与分散风险的,没有一定深度的债券市场,资产证券化不可能得以实施。特别是如果没有健全发达的国债市场也就没有基准利率机制,ABS也就缺乏合理定价的必需依据,
19、更不可能根据标的资产的风险、期限与还款期限分组打包予以证券化,即使硬要发行所谓ABS,也不会形成具备起码规模的二级交易市场,流动性得不到保证,长久持续的市场需求力量难以形成,有的顶多是投机性需求。五、总结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对我国来说还是一项新鲜事物,它作为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在我国有推行的必要性,也有一定的可行性。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实施并发挥应有作用,市场需求是最大的制约因素,而市场需求首先取决于有效的供给。在市场需求方面,应着重培育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应该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另外,我国当前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存在较多的制度障碍,这些制度障碍对资产证券的供给
20、与需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机构投资者是金融资产证券化市场上的基本需求力量,但在我国当前对这一需求力量的空间不容盲目乐观。为确保长久持续的市场需求,支持ABS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应创造条件使ABS具备起码的优势,这其中包括强化法律规范与服务的充分性以及金融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健全有效性,还包括整个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的一定发展。参考文献1 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4:19-20 2马力:中国资产证券化之路:现状和前瞻R.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007,4,25;146-1473 李佳,王晓.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评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6:214-2154 宋林峰:信托投资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中的作用R.北京国投研究发展部,2004,6,25 5 孙轲:保险机构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近日开闸M.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11 6 吕超: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研究J.证券市场,2009:10 7 林彬,陆星兆:国内资产证券化面临的困难与挑战N.证券时报,2008年1月14日8 肖琦.资产证券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理论评述J.新金融,2010(2) 9 王开国等:资产证券化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10 袁东:中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金融时报,2000 年4月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