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520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毕业论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012届本科毕业生)题目: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和防范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二年五月摘 要本篇论文从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认识及如何科学合理的控制与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方面展开讨论。首先论述了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其次就如何金融风险的防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对商业银行的意义,并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和经验有相关的借鉴,从而规划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在控制和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方面列举了几种科学的方法,比如案例分析法,博弈论等,并且加以与实际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相结合,从而规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

2、范。在运用博弈论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时,加上了具体的数据管理以及图表进行直观的分析,在实际结合方面,附带了相关的商业银行的案例与特点,总合观点可以达到科学、合理的处理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问题。关键字: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Commercial Banks on the awareness of financial risksAbstract:This paper to commercial Bank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risks and how to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ntrol and g

3、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is also discussed.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d the financial risk of commercial bank of the meaning and basic properties, next to the awareness of financial risks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 to the meaning of the commercial

4、Banks, and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s success and failure cases and experience have the relevant reference, and planning the reasonable solution. In the control and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risks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the several scientific methods, for example, case an

5、alysis, game theory, and to commercial Banks and the actual business proces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egulating commercial bank and the awareness of financial risks. In using game analysis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specific data management and charts are the direct analysis, in the actual combination

6、, with relevant commercial bank cas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ggregate idea can b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reatment to prevent commercial Banks of financial risk. Keywords: Commercial Banks, Financial risks, Prevent 目 录一、引 言1二、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内涵、分类及基本特征1 (一)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内涵1 (二)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分类3 (三)商业银行风险六大基本特

7、征3三、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金融风险及案例分析5 (一)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金融风险5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案例分析5四、国外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借鉴7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9六、结论10参考文献11一、 引言现阶段,中国的市场还是一个不规范的市场,银行风险管理制度、业务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健全,决定了我们要重视金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所有业务的现有风险、预防潜在的风险以及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促进业务健康发展。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以及通过自身已经发生的问题的思考,从而根本上的解决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不规范等问题。由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之间传播敏感度

8、的增强,使得一个市场的变化会迅速地传导给另一个市场,金融风险因素变得更加复杂,某一经济现象会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金融市场之间进行传导,并形成连锁反应,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更加突出,而如何合理的防范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基本特征、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方法、国内外防范金融风险的案例及经验和科学的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等方面来具体说明。二、 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内涵、分类及基本特征 (一)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内涵 一般说来,凡是盈利的事业都有风险,商业银行所从事的货币信用业务是盈利事业,所以8ttt8它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风险。与一般SsbbwW.com盈利性企业不同,

9、商业银行保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承担的风险相当大。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因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以及信誉等遭受损失的可能www.ssBBww.cOm性。这种可能www.ssBBww.cOm性,存在于wwW.SsbBww.Com商业银行的所有8 tt 业务中,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的每项业务无一不存在风险。商业银行风险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识别或测量。一般SsbbwW.com来说www.8T,某商业银行风险大,就意味着其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成本就越高。商业银行在进行日常管理运营业务时,按经济学的理论来说,当然首先是以资本收益率为前提。但是,对于商业银行金融风险也

10、不能忽视,或者说是必须加以防范。在经济学中,没有那种收益的条件是无风险的,所以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时金融风险和收益往往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所需要承受的风险就越大。在权衡金融风险与收益的时候,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往往比较直观的分析出如何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以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的信贷业务为例,以下是博弈的权重数据设计以及简单的图标分析。贷款者提出向商业银行贷款后,商业银行需要对贷款者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解,贷款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贷款者的具体情况,贷款者可能伪造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来骗取银行的信任,从而获取银行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会

11、产生逆向选择,即在信贷市场上,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结果的贷款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贷款者,这样银行的贷款将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就可能会产生不良贷款。我们先构造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我们假设贷款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信誉的,另一种是没有信誉的,即有信誉的贷款者会按时偿还银行贷款,而没有信誉的贷款者则不会偿还贷款。同时,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也面临两种选择,即提供贷款和不提供贷款。则权重数据可以构造如下:我们假设有信誉的贷款者获得贷款后银行的收益为R,贷款者的收益为M,没有信誉的贷款者获得贷款后银行所得收益为r,无信誉的贷款者获得贷款后银行的损失为L,无信誉的贷款

12、者收益为m,这就可以构造出一个简单的风险与收益的博弈模型。由假设数据可以得出,有信誉和无信誉的贷款者获得贷款后商业银行的损失和收益情况如下表:贷款者贷款后银行(收益,损失)贷款者(收益,损失)有信誉贷款者(R,0)(M,-M)无信誉贷款者(r,R-r+L)(m,-m)其中Rr,Mm,L中包含机会成本从上表中不难看出,银行将贷款发放给有信誉的贷款者获得收益最大,风险最小,其他组合银行均有损失。在实际贷款过程中,银行并不拥有贷款者的全部信息,在目前我国的信贷市场中,贷款者的信誉状况并不是很好,各种经济诈骗、合同不履行、经理人缺乏诚信、相互拖欠等现象层出不尽,贷款者可能采取一些行为,故意隐瞒对自己不

13、利的信息来获取银行的贷款。银行为取得贷款者的真实信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来收集这些信息,当收集信息的成本过大时,银行的利润就会极大地降低,所以如何处理好贷款风险与银行收益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往往会选择将贷款发放给具有高信誉高偿还能力的贷款者,从而避免自身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 (二)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分类 很显然,防范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首先必须要了解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是如何产生的,而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风险、客体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首先,商业银行的直接金融风险产生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流动性风险,即银行掌握的可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不足以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

14、的可能性;经营风险,即银行在日常经营中由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引起的风险,例如银行遭到偷盗、抢劫、诈骗,计算机系统失灵,日常工作差错等;操作风险,即商业银行高层管理人员面临的管理挑战的核心,员工会因犯错误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其次,商业银行的客体风险指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及与商业银行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部门或个人由于自身的风险给银行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国家风险、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借款企业资本状况风险和借款企业所处行业的景气程度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国家风险,指所有那些由于拥有对一个国家的债权而产生的风险,包括对该国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所拥有的债权;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发生意外,使企业无法按原

15、定计划销售产品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还款风险,例如预测失误,出现新的替代品,导致企业销售计划落空,资金链条断裂等。最后是外部环境风险,商业银行在其活动中整个自然、法律、管制、政治和社会环境给商业银行造成风险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利率风险,由于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动使经济主体在筹集资金或运用资金时可能遭受到的损失;国际收支风险,由于汇率的变动使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发生变动而可能带来的损失;社会信用环境风险,即借贷双方产生借贷行为后,借方不能按时归还贷方的本息而使贷方遭受损失的风险;行政干预风险,指政府等行政部门实施一些限制性措施对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三)商业银行风险六大基本特

16、征 1、客观性 银行风险是与银行业相伴而生的。经济社会中经济人的行为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换而言之,只要经济运行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8 tt t 8. com,银行风险就必然存在,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另外,银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自有资金占全部8ttT8资产的比重一般SsbbwW.com较小,绝大多数营运资金都是来自存款和借入资金,因而银行业的特殊性地位决定了社会公众与银行业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型、紧密型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8 tt 银行经营管理不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就会导致www.d dd tT. com客户大量挤兑,损害公众利益,进而危害经

17、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就是说,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也决定了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可控性尽管客观上存在因经济形势变化和情况8 tt t 8. com不确定等因素而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但就微观意义上的某一金融机构而言,并不是说风险不能抵御和控制,恰恰相反,它可以采取增加www.8 t tt8. com资本金、调整ssbbwW.com风险性资产来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并可以通过及时转移、补偿等方式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区间内。 3、扩散性现代银行业的发展,使得各家银行紧密相联,互为依存,例如同业拆借、清算、票据贴现和再贴现、金融债券发行和认购以及信用形式、工具的签发使用等,都是在多家机构间发生的

18、,一家银行发生了问题,往往www.8 t t t8. com会使整个金融体系周围不灵,甚至导致www.d dd tT. com信用危机。 4、隐藏性 商业银行在不爆发金融危机或存款支付危机时,一直可能www.ssBBww.cOm因信用特点而表面掩盖金融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尽管隐藏性可以在短期内为金融机构提供一些 缓冲和弥补的机会,但是dddTt它终究不是银行风险控制和防范的有效机制。 5、加速性商业银行风险不同与其它8ttt8经济风险,一旦爆发,就会因信用基础推动而加速变动。充分认识商业银行风险加速性的特征,对于高度重视商业银行风险的社会危害性是非常必要的。 6、周期性 所有8 tt 商业银行

19、都是在既定的货币政策环境中运营的,而货币政策在周期规律的作用下,有宽松期、紧缩期之分。一般SsbbwW.com说来,在宽松期,放款、投资及结算等环节的矛盾相对缓和,影响银行安全性的因素减弱,银行风险就越小;反之,在紧缩期,金融同业间以及金融、经济间的矛盾加剧,影响银行安全性的因素逐渐8ttt8增强,银行风险就大。因此www.8 t tt8. com,货币政策宽松期,一般SsbbwW.com也是8tt t 8. com银行风险低发期;而货币政策紧缩期,往往www.8 t t t8. com也是8tt t 8. com银行风险高发期,特别是在两种货币政策交替期间,这种反应尤为明显。三、 我国商业银

20、行主要金融风险及案例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金融风险 由于我国银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内部管理秩序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各商业银行均出现过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而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方面主要表现为资本充足率不足,资本充足比率是衡量银行资本安全和承担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现银行的实力。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长期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对此状况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加以扭转,不能给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化解;操作性风险方面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并且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风险难以避免,因为他们深知银行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金融业务操作

21、程序,因此作案手法往往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一般很隐蔽,不易被发现;我国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例如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很少有针对消费者贷款的条款,使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等;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预测失误导致的,我国的商业银行现价段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完善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信贷风险在我国具体表现形式是资产运营质量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业务中,这也是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商业银行界骗贷案件数不胜数,这也正是银行不良资产、贷款比例居高不下的深层次原因。 (二)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案例分析 我国在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下

22、面就以表现较为突出的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例。首先是操作性风险,以下是今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系统领域几个案件表,如图1所示。由这些商业银行的案件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由于银行自身管理人员违规行为导致的风险尤为严重。对此,我们银行业也做出的相关的调整和改变,2003 年5月中国银监会公布了最新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新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即正视风险存在的事实,合理承受风险,发挥商业银行转移、消除风险的职能。同时,我国也引进了国外成熟和先进的银行风险预警体系,例如建立对单个银行的稳健性的非现场监控系统、银行破产概率早期预警指标以及金融体系的早期预警等。这些对我们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

23、理水平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时间机构事件经过2001.10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前行长许超凡、余振东、许国俊违法操作,1、假借企业名义向开平中行申请贷款,套取巨额联行资金,挪用巨款。2、违规占用省辖联行账户的大量资金,伪造有关账册平账。3、通过侵吞、挪用巨额公款用于其在境外设立的私营公司的经营分红中非法获利2002.1中国银行前副董事长刘金宝、周正毅等利用职权便利发放问题贷款以及借中银香港重组之机,采取转移账户、制作假账、销毁账目等方式骗取公款,自身巨额财产来路不明2002.10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管理高层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股票及现金图1此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表现

24、还有流动性不足带来的金融风险,以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例,以下是相关信息的图表:银行名称一级资本(¥m)总资本(¥m)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中国工商银行795,613999,2809.82%12.33%中国银行626,371817,36110.62%13.88%中国招商银行127,979165,9548.04%11.47%中信实业银行116,988156,6148.45%11.31%上海浦东发展银行119,823153,8469.37%12.02%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明显不足,银行系统累积的大量坏账,不仅减弱其配置资源的效率,更会加剧金融系统的风险,危及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因此

25、,如何分配好银行自身的资源以及提高资本充足率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极其重要。四、国外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借鉴相对于国内的商业银行来说,国外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先进、成熟的国外银行在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工作做的十分出色。国外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内部控制管理经验,这对于正准备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的我国金融业来说,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国际银行具备了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是商业银行安全、有序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国际银行还提出了系统、科学、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控制的基本构架:完善有效的现代银行治理结构;独立高效、分工明确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高效合理的流程;合格的风险

26、管理专家队伍;严谨科学的方法。以新加坡为例,总结了西方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路,即进行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健全经常性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内部审计检查制度和健全的制约机制。西方商业银行还总结出全面风险管理模式的构成,即风险控制组织,风险度量技术(例如风险价值法,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信贷矩阵和压力测试法),风险规避技术(例如信用衍生产品,贷款证券化,资产组合调整和兼并收购)。从细节上看,国外一些先进的商业银行建立了内部控制机制,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即科学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明确的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谨慎的授信、授权审批制度,有效的内部检查稽核制度,严格的会计控制与合情理的员工管

27、理制度等,并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依托,通过电子化风险控制系统,引入高科技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特别的是,国外很多先进的银行制定了公司治理机制,有效的控制和规避管理风险和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风险。以美国为例,一个比较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应当包括: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的责任性及外部的稽核机制。根据美国银行业的经验,银行的业绩和命运往往取决于其董事会的质量。相比较国外先进银行的公司治理准则方面的标准,我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标准也借鉴了外国商业银行的标准做出了相应的修改。我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基本上参照了国外银行公司治理准则,也做出了相应规定:平等对待所有股东、保护股东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与激

28、励约束机制等。但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与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仍存较大差异。下图是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与巴赛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差异比较:项目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巴塞尔银行公司治理准则公司治理含义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组织结构和保证各机构间独立运作一套涉及银行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组织架构与责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经营层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经营层监督机制方面内控机制薄弱,稽核部门作用未充分发挥内外部审计师充分发挥作用激励机制方面体现为短期激励激励措施与银行的战略目标、控制环境和道德价值一致信息披露方面

29、不具体透明度高、信息披露强监管等相关者的作用未规定有相关的规定由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治理准备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具体等,这些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会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构成不利的影响。上述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有关银行公司治理的一般准则,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运作环境,需要体现如下特征:在转轨过渡时期,我国银行业仍要维持国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国有控股银行要建立高效率的运作机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能简单停留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核心应在于保证银行决策的科学和业绩的提高,使银行获得高效率

30、、低风险的健康发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就可以灵活设计、相机运用。五、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可以归纳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方法有完善银行日常管理机制、建立针对我国存在的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问题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较为严重的操作风险建立的操作风险防范机制。首先,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完善银行日常管理方法,例如借鉴案例分析里提到的美国的公司治理机制。第一,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相互制衡机制和高效的经营机制,具体形式可借鉴美国采取委员化或公司化两种形式,帮助理顺银行内部管理人员职能不明确等问

31、题以及更好的分配日常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第二,商业银行应完善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组织结构。可以设立商业银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明确董事会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加强董事会所属专业委员会及风险管理部门的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将可能产生的风险的责任合理的分配到每个人身上,以完善银行的管理方法。第三,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经营者有效和完善的激励约束与制衡机制,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激发人才资源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客观需要。一是针对行政化的选聘和考核制度,商业银行要建立市场化的选聘和考核机制及业绩评价体系,真正把薪酬与业绩挂钩;二是要有一个多元化的激励安排机制。具体包括:经济利益的激励

32、,用资本的回报激励,即薪酬制度(岗位工资+年终奖+期权激励+职务消费+福利补贴);三是权利与地位激励以及企业文化激励,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员工持股、经理人股权、期权等多项金融工具组合将管理者和经营者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对其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其次,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即是金融监管部门以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为依据,利用现代化电子工具和各种手段,收集经济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会计核算资料,针对金融活动进行审核、整理、分析、预测、报警,对金融机构进行合规性、效益性和风险性监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预警监

33、督机制,对金融机构实施全方位监管。类似的也可以借鉴国外的风险预警机制,比如美国的金融风险预警评价机制。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例,有GMS 系统和SCOR 系统,下面是联邦保险公司预警系统的简单说明:系统名称系统功能预警指标或方法GMS系统监控异常成长的金融机构依据4个财务比率和5个增长率,鉴别贷款率超过5%的银行SCOR系统更有效监控银行与储蓄机构之风险逾期贷款、非增值贷款、流动性负债、流动性资产、净收益、投资证券 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建立操作风险防范机制,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防范方面的经验,要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操作风险,必须着力抓好制度、文化和人三个关键要素。第一,从制度上看国际

34、上先进的银行(如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结合内部风险管理的实际,锤炼了国际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界定了操作风险的范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战略、流程细分、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框架设定以后,又将激励内置于系统中,如改进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以提高风险的控制水平。第二,从文化上看西方发达的商业银行形成一种强烈的风险意识,高层管理者拥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竭力在机构内部创造一种文化,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并充分参与。在此前提下,银行内部形成了一种协作的内部关系,使各业务部门合作沟通,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防范。第三,从人的角度,国际先进的银行不仅从思想态度上强调操作风险的危害,培养员工共同的

35、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还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员工掌握扎实的工作技能从而应对随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六、结论 本文运用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案例经验分析以及博弈论分析法对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问题进行阐述,并对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大致的划分,概括了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突出表现,主要有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国家风险、国际收支风险、行政干预风险以及社会信用环境风险等。运用了经济学的知识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规范、合理以及科学的使用管理方法和手段对控制和防范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案例分析和与外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比较可以直观的了解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内

36、容以及变化,从而更好的取得防范的效果。本文还以我国的一些商业银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从中得到启示,与之相对应的,从国外的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和案例中学习,加以结合自身进行有效的结合,最终达到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最小化的目的。参考文献1 苏同华. 银行危机论J.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2聂庆平. 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3于海. 金融问题研究与分析J.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4朱晓黄,王林.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5赵强我国银行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北方经济,20006 王爱俭. 金融衍生工具特点及风险管理J.财经问题研究,20077国务院研究室. 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8蒋团标. 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69 徐文芹,赵艳萍,欧阳玉秀.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及安全策略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0 Joel Bessis.“Risk Management in Banking”. John Wiley & Sons, 1998 11 胡希宁,贾小立. 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 12 John Nash. 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