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8558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第一季度).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银联信行业金融研究系列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发布正文目录第一章 2010年一季度中国物流行业运行概况8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整体情况分析8(一)社会物流总额增幅提高,物流需求回升加快8(二)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平,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9(三)物流业增加值明显回升,物流行业贡献进一步提高10(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10(五)物流市场价格稳中趋升10(六)物流企业经营与效益明显好转10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析11(一)1月制造业PMI为55.8%,环比回落0.9%11(二)2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13(三)3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5.1%,

2、上升3.1个百分点15第二章 2010年一季度浙江省物流行业国内外环境分析18一、国际环境分析18(一)全球经济可延续低速复苏,新兴市场优于发达市场18(二)金融压力状况仍将徘徊于安全区域的顶端,并略有回落18(三)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国际资本流动有望回升19(四)复苏道路中的风险点不容忽视20(五)2010年全球宏观政策走向退出政策的脱钩21二、国内环境分析22(一)经济增长回升加快,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继续看好22(二)工业生产增速快速提升,企业效益大幅度增长22(三)消费名义增速保持稳定,实际增速有所回落23(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民间投资增速加快23(五)对外贸易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贸易顺

3、差大幅收窄23(六)上下游价格涨幅继续扩大24(七)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5(八)货币供应增速回落,人民币贷款有所放缓25(九)一季度全省各市经济均较快增长25三、物流产业政策26(一)宁波物流业跳出传统模式 全面迈向现代物流26(二)今年浙江省再投500亿元 建设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28(三)商务部: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29(四)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全面实施29(五)2010年交通运输部工作重点30(六)“黄金水道”建设力推船型标准化31(七)船舶交易管理规定发布31(八)发改委拟解决物流业税收差别32(九)物流振兴规划细则将尽快出台32(十)仓储物流业各环节营业税率可能统一为333(十一)

4、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34第三章 2010年一季度浙江省物流行业各细分行业运行分析35一、铁路运输35(一)中国一季度铁路货运量情况分析35(二)中国一季度铁路货运周转量情况分析36(三)浙江铁投:2009至2011年浙江铁路将投2000亿37二、公路运输38(一)中国一季度公路货运量情况分析38(二)中国一季度公路货运周转量情况分析39(三)一季度浙江省公路运输情况分析39三、水路运输40(一)中国一季度水路货运量情况分析40(二)中国一季度水路货运周转量情况分析41(三)一季度浙江省水路运输情况分析42(四)一季度浙江省港口运输情况分析43四、航空运输43(一)中国一季度民航

5、货运量情况分析43(二)中国一季度民航货运周转量情况分析44(三)萧山机场104亿扩建45(四)浙江加速民航与道路客运的衔接46第四章 2010年一季度浙江省工业各行业物流状况分析47一、钢铁物流47(一)浙江省产品产量分析47(二)产品需求分析48(三)2010年一季度钢材社会库存不断上升49(四)2010年4 月份钢价矿石先涨后跌,库存下降,外需复苏稳健50(五)浙江钢铁网上交易破百亿51二、粮食物流51(一)中国农产品市场行情趋涨,加重通胀预期51(二)农产品外贸逆差扩大,形势复杂52(三)一季度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分析53(四)一季度其他农产品市场运行分析59(五)浙江省政府要求进一步加

6、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63三、煤炭物流64(一)中国煤炭稳定增长 供需宽松价格走低64(二)国际国内价格倒挂 南通口岸煤炭进口创新高65四、汽车物流65(一)产品产量分析65(二)产品需求分析66(三)产品出口分析67第五章 2010年一季度浙江省物流行业风险因素分析68一、油价上涨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推高物流业成本68二、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68(一)交通运输设施有待进一步发展68(二)各种运输方式有待合理衔接69(三)仓储设施功能单一,利用率低69三、物流发展需求不足、城乡地域不平衡69四、物流服务水平低、标准化程度低69五、高铁继续冲击民航市场69六、仓储设施水平相对较低70第六章 2010年

7、一季度对物流行业开展业务的营销机会分析71一、物流行业发展机会71(一)浙江松阳茶叶流通搭上物流“高速路”71(二)浙江交通厅与杭州海关签订备忘录 推物流信息化71(三)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出台,物流产业的春天渐行渐近72(四)保税物流进入快速增长期73(五)成本优势拉动新兴物流市场迅速崛起74(六)物流业充满投资机会75(七)世博会给我国物流业带来发展前景75(八)“金融仓储”概念兴起77(九)全国首个商业原油保税仓库在镇海投运78(十)宁波港九龙仓仓储项目动工79(十一)化工仓储物流业机遇良多79(十二)“六大措施”将为仓储物流业带来新机遇80二、浙江省物流行业相关规划81(一)浙江拟增强

8、“五种能力” 打造港口物流强省81(二)浙江12家物流基地启动物流园区港区“一卡通”82(三)交通运输部:支持浙江实施“大物流”建设战略82(四)浙江省宁波市今年将投资35亿扩大港口建设83(五)浙江拟增强港口物流五种能力 推动交通适度超前83(六)宁波保税区助仓储企业取得物流新跨越84图表目录图表 1:2010年1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减变化8图表 2:2010年1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10图表 3:2010年1-2月重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指标增减变化11图表 4:2010年1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13图表 5:2010年2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15图表 6:2010年

9、23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17图表 7:2009-2010年前2个月中国铁路货运量情况35图表 8:我国2009年-2010年铁路货运量情况36图表 9: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铁路货运周转量情况36图表 10:我国2009年-2010年铁路货运周转量情况37图表 11: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公路货运量情况38图表 12:我国2009年-2010年公路货运量情况38图表 13: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公路货运周转量情况39图表 14:我国2009年-2010年公路货运周转量情况39图表 15: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水路货运量情况40图表

10、 16:我国2009年-2010年水路货运量情况41图表17: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水路货运周转量情况41图表 18:我国2009年-2010年水路货运周转量情况42图表19: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民航货运量情况44图表20:我国2009年-2010年民航货运量情况44图表21:2009年与2010年前2个月中国民航货运周转量情况45图表22:我国2009年-2010年民航货运周转量情况45图表 23:2010年1-2月浙江省钢铁产品产量及增长情况47图表 24:2010年1-2月浙江省各品种钢材产量及增长情况48图表 25:2004-2010年中国稻谷价格走势55图表

11、 26:2005-2010年中国大米零售价格走势55图表 27:2004-2010年中国小麦价格走势57图表 28:2004-2010年中国面粉零售价格走势57图表 29:2002-2010年中国玉米价格走势58图表 30:2003-2010年中国大豆价格走势60图表 31:2000-2010年中国棉花价格走势61图表 32:2005-2010年中国食糖价格走势63图表 33:2009年1月-2010年2月浙江省汽车月度产量66图表 34:2010年1-2月浙江省汽车分品种产量66第一章 2010年一季度中国物流行业运行概况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整体情况分析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势头的进一步发展

12、,今年一季度物流运行在去年企稳回升的基础上,重回快速发展通道,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价格稳中趋升,物流效益明显好转,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与上年同期持平。2010年物流运行总体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受基数影响将有所放缓,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一)社会物流总额增幅提高,物流需求回升加快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8%,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回升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年社会物流总额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已成定局,并有望达到110万亿元。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3.4万亿元

13、,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整个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2%,是带动物流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进口货物物流总额由降转升。受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影响,一季度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2.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由上年同期的下降24%转为增长40.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占整个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7%提高到7.9%。农产品物流总额、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3.8%、27.4%和14.4%。图表 1:2010年1季度社会物流总额增减变化指标可比增长(%)社会物流总额20.8其中:农

14、产品物流总额3.8工业品物流总额19.6进口货物物流总额40.6再生资源物流总额27.4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14.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二)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持平,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今年一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4649亿元,同比增长22.1%,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在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快速增长,油品、原材料价格较快上涨、用工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2%,与上年同期持平,反映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高。从构成情况看,今年一季度,运输费用为8233亿元,同比增长25%,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6.2%,同比

15、提高0.7个百分点。运输费用增幅加快、比重提高,主要是因为运输需求显著增加和运价上扬所致。从运输情况看,一季度货运总量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水运和民航货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货运周转量完成30973亿吨公里,由上年同期的下降7.9%转为增长16.7%。其中,铁路、水运、民航货运周转量均由降转增,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8.8%,比上年同期加快4.6个百分点。受此影响,一季度铁路运输费用由上年同期的下降5%,转为增长24.2%;水上运输费用由上年同期的下降25.1%,转为增长35.7%;民航运输费用由上年同期的下降19.4%,转为增长66.8%;道路

16、运输费用同比增长23.1%,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保管费用为4741亿元,同比增长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保管费用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2.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 利息费用为1915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上年同期加快5个百分点;仓储费用为1102亿元,同比增长8.9%,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流通加工费用为1027亿元,同比增长38.3%,比上年同期加快34个百分点;保险费用为54亿元,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受需求增长,业务扩大影响,物流配送、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等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42.9%、37.3

17、%和49.8%。管理费用为1675亿元,同比增长21.7%,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11.4%,同比大体持平。图表 2:2010年1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构成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三)物流业增加值明显回升,物流行业贡献进一步提高今年一季度,物流业增加值完成5961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24%,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2.8个百分点。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1%,比GDP增速快 6.2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快7.9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4%,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和1.2个百分点。表明物流业

18、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四)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465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同期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7.4个百分点。从构成情况看,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32.3%,仓储、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40.8%,贸易业投资同比增长32.9%。(五)物流市场价格稳中趋升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物流需求增长加快,加之油品、原材料、用工成本上升,物流市场价格稳中趋升。月末沿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和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分别为1525.5点和1120.1点,同比上涨均超过30%。(六)物流企业经营与效益

19、明显好转据全国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1-2月,我国重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指标多数由降转升,经营与效益明显好转。其中,货运量同比增长45.8%,周转量同比增长56.9%,装卸搬运量同比增长23.6%,吞吐量同比增长23.7%,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7%,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1.5%,主营业务利润同比增长84.1%。不过与同期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9.7%的增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油品、原材料价格和用工成本的不断走高,今后物流企业的效益回升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图表 3:2010年1-2月重点物流企业主要运营指标增减变化指标同比增长%货运量45.8 周转量56.9 装卸搬运量2

20、3.6 吞吐量23.7 主营业务收入43.7 主营业务成本41.5 主营业务利润额84.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分析(一)1月制造业PMI为55.8%,环比回落0.9%2010年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8%,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呈“五降六升”。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下降,其中积压订单指数下降较明显,降幅达到2.5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其中

21、购进价格指数升幅较大,达到1.8个百分点。从指数水平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较高,保持在60%左右,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为最高,逼近70%。本月20个行业中,只有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个行业略低于50%,其余17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达到60%以上。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尤以生活消费品类企业为最高,接近60%。1月份PMI指数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略有回落,预示工业生产持续走高态势可能将趋稳;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提高,预示出口形势可能

22、继续好转;购进价格指数持续提高,则意味企业生产成本将继续增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情况,我国经济回升态势预计将趋于稳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将增强,成本提高和市场竞争加剧可能使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环境。总体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由回升转向稳定的关键时期。新订单指数回落。本月新订单指数明为59.9%,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低于50%,其余行业均在50%以上,其中有9个行业达到60%以上,有3个行业超过70%。从产品类型来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最高,达到60%以上;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差别不大,均在54%-

23、57%之间。生产指数略有回落。本月生产指数为60.5%,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低于50%,其余行业均高于50%,其中以烟草制品业、饮料制造业为首的12个行业达到60%以上,为首的2个行超过70%。分产品类型来看,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最高,达到60%以上;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较低,不足53%。进出口指数双双上升。本月进口指数为53.4%,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以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首的13个行业高于50%,为首的3个行业超过60%。分产品类型来看,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低于50%;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和生活消费

24、品类企业均高于50%。 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等14个行业高于50%,其中有5个行业超过60%。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高于50%,尤以生活消费品类企业为最高,接近58%。从业人员指数下降。本月从业人员指数为50.6%,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3个行业高于50%;通用设备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

25、制造业等7个行业低于50%。购进价格指数继续攀升。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68.5%,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60%,有6个行业高达80%以上。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均保持高位,均在70%左右。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和中间品类企业最高,超过70%;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型企业稍低,但也在60%以上。图表 4:2010年1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2010年1月2009年12月PMI55.856.6生产60.561.4新订单59.961.0主要原材料库存49.051.4从业人员50.652.2供应商配送50.750.8数

26、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二)2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落3.8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除产成品库存指数持平以外,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个别指数如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回落较明显,回落幅度超过6个百分点。从指数水平来看,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略低于50%,其余各指数继续保持在50%以上。新订单指数回落,显示社会需求增势趋向平稳。2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3.7%,比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保持在50%以上,其中有7个行业达到60%以上。分产品类型来

27、看,当前生产用制成品需求较为强劲,其新订单指数达到70%以上;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新订单指数回落到50%以内。本月新订单指数回落,可能同春节之前需求提前释放有关。预计今后几个月社会需求不会出现较大滑落,稳定较快增长将是基本趋势。首先从投资来看,在当前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已基本巩固、“保增长” 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形势下,今后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将转向“调结构、促转变”。受此影响预计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主要是因为,目前拟建和在建项目较多,随着项目建设推进,投资仍需适度追加。今年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过程中,仍需要加大对战略发展地区、产业重点项目的投资,需要加快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

28、薄弱环节的项目建设,因此新增投资项目还会有所增加。 从居民消费来看,预计今年稳定增长态势将继续保持。首先,促进居民消费仍是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基点。其次,随着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不断好转,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另外,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000美元,正处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过程中。但在消费需求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隐忧。同时,政府去年出台的促进消费政策也存在效力递减问题,居民消费增长再攀新高,也有一定的困难。生产指数回落,预示工业生产可能由持续回升转向平稳较快增长。2月份,生产指数54.3%,比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高于50%,比上

29、月减少了8个行业;有1个行业位于50%分界点。分类调查显示,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继续保持高位,逼近70%,说明当前重工业生产增势依然强劲;生活消费品类企业回落到50%以内,这主要是受春节长假即期因素影响,使得轻工企业生产增势放缓。受对比基数改变以及刺激政策递减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但总体发展势头继续看好。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今年尽管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世界经济摆脱衰退步入复苏周期的趋势基本确立,特别是我国经济已率先进入企稳回升阶段,这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信心。二是今年是结构调整年,也是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第二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加快跟进,将使我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以

30、及新兴能源等产业面临更大发展机会。但由于存在全球经济仍面临回升基础不稳固,以及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不利因素,国内经济也存在通胀预期上升、产能过剩及结构调整等较大压力,预计工业生产全年稳定增长,增速前高后低。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预示出口回升仍处在恢复阶段,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高于50%,比上月减少4个;有2个行业超过60%,比上月减少3个。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高于50%,说明这两种类型产品出口呈上升趋势,这可能同国际市场原材料与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生产用制成

31、品供过于求有关。从统计数据来看,1月份出口数据并不完美,只能说是差强人意。1月份,进出口总额尽管同比增幅较为明显,但环比分别下降15.1%和16.3%。结合欧美就业反弹乏力、欧洲部分经济体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现状来看,我国出口复苏的形势并不稳定。再考虑到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走强因而相对其它货币升值,以及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等等不利因素,今年出口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出口回升不可有太多乐观期待。购进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原材料与能源等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未见明显缓解。2月份,购进价格指数为61.1%,比上月回落7.4个百分点。虽然整体来看该指数有所回落,但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仍然普遍较高,均在

32、50%以上,有12个行业高于60%,有3个行业高于70%。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也普遍较高,均在60%上下。分产品类型来看,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型企业有所回落,这可能同春节期间打折促销活动增多以及节前备货充足有关;原材料与能源和中间品类企业继续维持高位,其购进价格指数保持在60%以上。从当前来看,推动CPI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比如,从增加农民收入、理顺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关系方面来看,一些农产品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需要。另外,今年以来政府上调电力、自来水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关联效应。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抑制物价上涨的因素也较多。比如:我国粮食已连续6年获得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价格

33、基本稳定;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多数工业产品供过于求。另外,今年政府已将管理通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等等。从这些因素来看,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今年出现烈度通胀的可能性不大。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总的来看,2月份的PMI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由较快增长趋向平稳发展的态势。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重点由“保增长”转向“调结构”背景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政府推动的增长转向自主的、稳定可持续增长的过程之中,预计今后发展态势将以“增速更为平稳,结构更为合理,质量和效益提高”为主要特点。图表 5:2010年2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2010年2月2010年1月PMI52.05

34、5.8生产54.360.5新订单53.759.9主要原材料库存51.449.0从业人员51.150.6供应商配送50.450.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三)3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5.1%,上升3.1个百分点2010年3月,CFLP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本月20个行业中,只有饮料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3个行业低于50%,其余17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4个行业超过60%。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略高于50%;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最高

35、,达到60%以上。新订单指数上升。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8.1%,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只有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个行业低于50%,其余16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等6个行业达到60%以上。生产指数上升。本月生产指数为58.4%,比上月上升4.1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只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3个行业低于50%,其余17个行业均高于50%。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达到60%以上。分产

36、品类型来看,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最高,接近70%。进出口指数双双上升。本月进口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4个行业高于50%,其中有5个行业达到60%以上。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略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本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4.5%,比上月上升4.2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12个行业高于50%,其中有5个行业达到60%以上。从区域来看,西部略低于50%;东、中部均达到50%以上。从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

37、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均高于50%。从业人员指数上升。本月从业人员指数为52.9%,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15个行业高于50%,有2个行业达到60%以上。购进价格指数再现攀升。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65.1%,比上月上升4.0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20个行业中,只有烟草制品业略低于50%,其余19个行业全部高于50%,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60%,有4个行业达到70%以上。分区域来看,东、中、西部普遍达到60%以上。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均高于60%,尤其以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最高,达到70%

38、。图表 6:2010年23月全国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2010年3月2010年2月PMI55.152.0生产58.454.3新订单58.153.7主要原材料库存51.451.4从业人员52.951.1供应商配送50.850.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银联信第二章 2010年一季度浙江省物流行业国内外环境分析一、国际环境分析(一)全球经济可延续低速复苏,新兴市场优于发达市场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经济可望持续低速复苏,环比年率在2.5%左右,仍远低于金融危机前4%-5%的增速。判断依据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继续推动经济复苏,这种政策效应还将延续到2010年上半年。第二,大宗

39、商品价格企稳复苏,企业补充存货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正向贡献将会持续.第三,政府支持措施进一步提振了民间需求,到目前为止,诸多经济先导指标如全球PMI指数、OECD经济先行指数、各国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持续改善,预示未来3-6个月经济向好。第四,全球银行业不再巨幅亏损,许多大银行盈利能力改善;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有所恢复。这对实体经济继续改善提供支持。在全球经济的复苏力度上,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特征:新兴市场优于美国、美国优于欧盟、欧盟优于日本;在新兴市场,亚洲优于拉美,拉美优于非洲,非洲优于东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财政与金融体系健康程度对本次经济复苏至为关键,这是新兴市场(东欧除外)优

40、于发达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其次,人口对内需的增长潜力和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人口规模大、人口增长率高、人口结构年轻对本次经济复苏有重要正面影响。这是美国优于其他发达市场,亚洲新兴市场优于其他新兴市场的重要因素。再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资源型地区经济复苏有较大推动作用。这是澳大利亚优于其他发达国家,拉美和非洲优于东欧的有利条件。(二)金融压力状况仍将徘徊于安全区域的顶端,并略有回落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界普遍意识到建立一套危机跟踪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迫切性。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尝试构建了一套金融危机监测综合指标体系,合成为一个综合指数,即金融危机风险指标(RO

41、FCI),综合反映金融市场主要参与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估和对未来的预测。ROFCI尽量涵盖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外汇市场等方面,选取反映金融机构、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等状况的结构性和周期性指标,立体表现金融体系整体状况,以减少预测误差。ROFCI指标划归为三个区域:绿色区域:表明该领域运转正常,压力较低,未来风险有限;橙色区域:表明该领域温和异常,压力中等,未来风险上升;红色区域:表明该领域极端异常,压力较高,未来风险高。ROFCI克服了金融市场指标的非线性缺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该曲线更加贴近地描述了2007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整个走势。预计2010年一季度,ROFCI将处于安全期顶

42、端并在2010年继续回落。这表明,金融市场整体正处在康复初期,并且状态已接近2007年初水平。但整体而言,危机处在安全期的顶端,金融压力依然很高。单项指标细分显示,持续缓解的部分主要是股票市场、流动资金市场和银行间资金市场部分。公司债券利差和CDS利差与危机前相比依然较高,表明公司债券和银行信贷违约风险虽然缓解,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而且慢于其他风险(如流动性风险)回落的幅度。(三)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国际资本流动有望回升由于迪拜发生债务危机、希腊国家主权评级被下调等一系列事件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近期美元汇率在大幅下跌后的反弹既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还存在技术性回调因素,预计2010年低政策性利率使

43、得美元成为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全球套利交易的融资货币,中长期内持续贬值的趋势不会改变。伴随美元汇率的波动,近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当然,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存在技术性回调和全球避险情绪上升、投机资金撤出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将会处于震荡回升的态势之中。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大大改善,国际资本流动将继续稳步回升,但跨境贷款仍难以出现较快增长。第一,2010年全球FDI流入量有望从2009年1.2万亿美元的低谷回升至1.4万亿美元的水平。预计这一趋势将在今后2年内继续保持下去,国际投资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第二,跨境贷款将缓慢回升。第三,预计今后两年,国际证券投

44、资规模将超过跨境贷款成为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最主要力量。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总体趋势将更加明显,应密切关注由此引发的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市场的大幅调整。(四)复苏道路中的风险点不容忽视风险之一,主权信用危机。主权信用危机实质上是一国财政债务危机。目前,全球政府负债已突破35万亿美元,主要经济体的负债率均已达到历史高位,2009年11月迪拜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债后,墨西哥、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先后被下调,美国、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最发达经济体的主权信用也因政府债务规模巨大而遭到质疑。一直以来西方政府的信用评级较高,因此此类债券在市场中属于流动性好、无风险的优质债券。根据监管规则,金融机构在持有此

45、类债券的时候既不计提大额准备金,也通常不会要求抵押品。由于政府债券合约期限往往长达数十年,一旦一国的资产和经济增长无法负担其沉重的债务包袱,主权违约风险就会增大,金融机构也会因此陷入新一轮危机,并引发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当这些国家无法再通过发新债偿旧债时,政府就可能加大印钞,从而将一场债务危机转化成通胀危机,并引起资本外逃、货币贬值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避免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最重要的就是平衡财政。然而由于目前经济复苏的根基并不牢靠,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如果政府采取加息等紧缩政策稳定金融市场,则可能会阻碍经济进一步增长。可见,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危机正成为企业资产负债表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最

46、大潜在风险。各国政府需要尽快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避免因市场对于各国政府在控制持续上升的公共债务问题上失去信任,带来一场新的信任危机。风险之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2009年,受世界经济并未彻底走出衰退、消费乏力、资本市场仍旧动荡等因的影响,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但是,2010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第一,大宗商品价格将会继续维持在高位。201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有望进一步好转,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很可能重新踏上高速增长之路,对原油、黄金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会急剧增加。此外,随着新的监管措施的出台,金融创新将受到严格审核,而且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还会继续,因此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机

47、会相对有限。在此背景下,市场投机力量只能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寻找机会,从而推高价格,并可能带来新一轮的投机泡沫。第二,主要储备货币发钞偿债可能性大增,加剧流动性过剩。为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各国暂时不会大规模采取退出政策,一些经济恢复缓慢的国家甚至还可能加码宏观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因此全球流动性将保持充裕。与此同时,很多国家因救市而产生的巨额债务问题凸显,由于这些国家的债务基本采用本币计价,在发行新债、增加税收或出售资产都不能解决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可能会通过印钞的形式还债,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风险之三: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消费信贷和商用房贷核销目前和未来都将处于迅速上升状态。它们的质量恶化滞后于其他信贷和一般经济周期,延续时间更长。因此,零售和商业贷款损失暴露滞后于证券资产,信贷坏账清理可能取代证券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