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665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我国刑事政策的演变及未来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摘要 当今,我国正致力于建立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刑事政策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刑事政策的一般理论出发,探求刑事政策的概念,分析我国主要的刑事政策,阐明了我国的刑事政策应当以保障人权、程序至上、政策的法治化与刑事政策的两极化等方面为发展方向,促进刑事政策的发展完善。论文关键词 刑事政策 宽严相济 演变 走向刑事政策与其它社会政策一样,均是作为一套准则来指导同犯罪做斗争的行动,总是基于并且体现了决策者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刑事政策可以凭借国家政治权利而推行,其所表达的决策者的价值取向总是代表了社会价值取向的主流和未来的发

2、展方向。这种刑事政策施行后,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能是破坏性的。每项刑事政策的推行,既可能导致原有社会价值的混乱,从而使社会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恶化等,也可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催生出新的价值理念的诞生,使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目标。由于刑事政策始终与人的主观相联系,因此,更有必要确定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以此为标杆,指引我国刑事政策的健康发展,构建完善的刑事政策体系。一、刑事政策的概念及价值目标(一)刑事政策的概念严励教授认为,刑事政策的决策者面对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等价值时,必然会有倾向选择。从古典主义的刑事政策,实证学派的刑事政策,再到新社会防卫的刑事政策,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制定刑事政策的理念

3、和基础不同,因而,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求路径。“可以这样认为,至今几乎所有关乎刑事政策的著述,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刑事政策定义。”谢望元教授认为,刑事政策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与司法机关根据我国国情和犯罪状况制定或运用的预防犯罪、惩罚犯罪以及矫治犯罪人的各种刑事政策。我国大陆学者以“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灵魂”为宗旨,力求将刑事政策界定为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原则”、“策略”等。本文认为,刑事政策是指国家为了预防犯罪和控制犯罪,保障自由、维护秩序和实现正义而制定实施的准则、策略

4、、方针。(二)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学术界对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种:1.有效性一些学者认为刑事政策虽然也要关注反映的合理性,接受自由、正义等价值的限制,但本质上,有效性是刑事政策的唯一的价值目标。2.自由、秩序、正义如:何秉松教授认为刑事政策的最高价值追求(也即价值目标)与法的最高价值是一致的,包括自由、正义、秩序三个价值。3.自由、秩序、正义、功利如:严励认为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即自由、秩序、正义与效益,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处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上,应以自由为长期追求的目标,以社会秩序为现实努力实现的目标,但在实现社会秩序目标时应切实保障人权,并时刻不忘实现个人自由的目标;在效益

5、与公平的选择上,是使社会既有效益又有公平,对正义的追求应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就是成本不能大于它们本身的价值。我认可严励的观点,但是除此之外,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还应包括人权的保障,这不仅是顺应国际形势,更是对我国以往刑事政策的反思。二、我国刑事政策的演进及评价新中国的刑事政策自其产生使起,就已深深的与党的政策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1.政策的概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同敌对势力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并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该政策逐渐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演变为“惩办

6、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指对于犯罪分子,在根据其所犯罪行、最后态度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区别对待的基础上,对罪行严重、态度强硬的处以严重的刑罚,对罪行较轻、认罪态度好的则予以较轻的处罚,从而达到瓦解犯罪分子,打击少数、教育改造多数,获取更好的斗争效果。2.对该政策的评价积极的一面是,以“轻轻重重”为基本精神的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我国数十年的刑事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也符合与犯罪做斗争的需要。“轻轻重重”从本质上而言着眼于政策的效率价值和秩序价值,其效率价值是基于犯罪的决定性和刑罚的稀缺性。犯罪的决

7、定性是指犯罪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现象,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消灭犯罪。法国埃米尔·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中认为,犯罪是一种触犯某些强有力的集体情感的行为…如果社会上每个人心中都有同样的道德意识的强大力量,那么不仅可以消除犯罪,甚至纯粹道德上的过失也会消失。但是,强迫社会上所有人都具有同一的道德并且绝对不犯过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犯罪是一种消除不掉的现象。刑罚的稀缺性也决定了有限的刑罚只能做有限的事情。而为了达到控制犯罪的最终效果,刑事政策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对效率需求的满足而言,轻轻重重是一种科学的选择。通过对一些重点犯罪的打击,刑事政策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8、不仅能有效遏制犯罪的危害,而且对潜在的危险人群也有警示作用。同时,“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正常发展的,所以对于有轻微甚至中等程度的犯罪行为的人,应当扩大在自由状态中进行考验的办法。”另一方面也有局限性。“轻轻重重”刑事政策虽然追求效率价值和秩序价值,但其忽略了公正价值和自由价值。从战争年代政治斗争发展而来的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的内容带有深厚的阶级斗争色彩,这不利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二)“严打”的刑事政策1.严打政策概况严打政策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中央针对文革结束后严重恶化的社会治安形势所采取的一种非常措施。从严打的内容来看,它以法律为依据,以从重从快为方针,以严重刑事犯罪为打击对象,并以两个基本(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充分)为原则,采取集中打击的方式。对严重刑事犯罪应当严格依据法律予以严惩,是在严打政策形成初期就被反复强调的一个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