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论文: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934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系统论文: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银行系统论文: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银行系统论文: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银行系统论文: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系统论文: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邮政储蓄银行的内部监管体系邮政储蓄资金的安全关系到邮政储蓄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强化储蓄资金安全管理是邮政储蓄银行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组建邮政储蓄银行过程中,稽核监管工作更要先行一步,努力创新储蓄资金风险防范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尽快加强自控、互控、监控体系建设,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安全运行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提高邮政金融监管水平的着力点针对当前邮政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加快邮政金融内部监管的专业化建设,更新监管理念,坚持依法监管,改进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全面提高邮政金融监管的水平和效率。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队伍素质,首先要对金融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

2、察,做到用人慎重、严格把关,对不适宜继续留在邮政金融行业的人员要及时调离;要注意选拔通晓金融理论、了解金融政策法规、掌握储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要把全面提高金融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人员素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要素之一,它在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中起着联系纽带的作用。邮政金融管理人员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和金融知识的自我完善,适应发展要求,切实提高管理技能。 重视金融监管思路的转变邮政储蓄银行稽核监管部门应该转变监管方式与思路,结合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提高邮政金融的监管本领。目前,邮政金融内部监管主要集中在风险领域和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因此,加强邮政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应从以下

3、两方面着手。按照规定,中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结果是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市场准入管理的重要依据。邮政金融内部监管部门要按照风险评估结果,整改“风险点”,达到“整改、落实、规范”,确保“内控监管”手段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增强邮政金融内部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把握法律法规的内涵,培养更多懂法律、会监管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的工作中,要坚持依据法律解决,不能用“人情监管”代替“整改处罚”,更不能用行政手段、纪律手段等代替法律手段。建立邮政金融监管考核评价制度金融监管考核评价制度是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配套措施,有利于增强风险防范能力。2007年深圳市邮政局对全市80个储蓄所

4、进行了风险考核评价,对风险网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稽查和整改,使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管和全方位风险控制的内控理念落实到资金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为邮政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合规文化一是要创建符合金融企业特点的评价考核制度,构建以合规经营绩效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使从业人员的收入与合法合规经营的效益密切挂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正确处理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即期激励与预期激励的关系,提升依法合规意识;对内控关键岗位,要落实责、权、利相对等的原则,做到人与事相结合、岗与能相匹配、责与权相统一。二是要重视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合规经营理念。将合

5、规问题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敦促各级邮政金融机构重视培育合规文化,健全内控体系。内控建设离不开每位员工的努力,通过合规文化建设使内控建设与日常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增强员工合规经营的自觉性。同时,将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作为培训重点,加强内控培训,引导从业人员树立合规意识。创新监管手段,转换监管方式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发了“深圳市银行监管桌面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地图建立以机构网点和人名信息为重点的管理信息系统,使监管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全面掌握1200多个银行分支机构的监管信息,包括机构业务发展情况、内控管理情况、高管人员任职情况、风险评价等多方面内容,按图索骥,实现了快

6、速查询。此外,通过金融系统计算机联网实现监管信息的共享和深加工,包括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综合评级系统、银行经营发展咨询系统、银行风险评估系统,以及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报表,建起统一的信息平台。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也应加快参与该系统更新、充实、修正、使用过程,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交流,达到监管资源共享、监管水平共勉的目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管素质要坚持任职期间监督、离任审计和取消不合格人员任职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制度。第一,要把好准入关,制订科学的分类准入标准,建立资格考核认证制度,从源头上把好防范金融风险第一关。第二,要加强对储蓄网点管理人员任职后的行为监管,结合非现

7、场监督和现场检查情况,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业绩进行评价,对违法违规或不能胜任金融管理工作的,应及时取消其任职资格。第三,要建立完善金融机构综合信息系统,将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特别是违法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载入信息系统,以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控制金融风险中的人为因素。同时,要提高邮政金融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管技能,提高监管质量。要提高监管人员的服务意识,监管的实质就是为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服务意识是监管人员应有的素质;要提高监管人员程序化、电子化、网络化方面的监管水平,适应邮政储蓄银行的需要;要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和技巧,加大在职培训、离职专业培训,培养一大批懂金融、善管理的金融企业

8、监管人才,以适应邮政储蓄银行未来的改革和发展需求。加强科技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如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邮政金融内部监管的效能,将是邮政储蓄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要通过调整和培训等途径提高监管人员对现代化设备的操作管理水平,在监管操作手段上,要普遍地使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的监管软件和监管信息网络的资源,以应对金融风险的高科技化趋势。二是要开发适用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立能够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风险预测、评价、预警模型,实现金融监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价、预警以及后续监管建议方案传输网络化、生成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以保证监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三是要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金融监管机制,加强监管人才培养,形成“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用人环境,建立优质、团结、稳定的邮政金融监管队伍,不断提高监管质量和效能。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内部的监管人员不断更新监管方式、监管方法、监管手段、监管理念,确保监管一方、平安一方、发展一方;监管人员要具备金融知识自我更新的本领和自身素质提高的能力,带动监管工作的深化,确保邮政储蓄资金的安全,推动邮政储蓄银行改革的深入和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