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087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苏大版课后思考题及预习题答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预习题】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比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1)个刻度间距,即。由此可知,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这就是游标的精度。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即主尺上49mm与游标上50格同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少一格(1mm),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 所以

2、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0.02mm。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

3、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应作零点校正。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

4、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思考题】1量角器的最小刻度是。为了提高此量角器的精度,在量角器上附加一个角游标,使游标30分度正好与量角器的29分度等弧长。求该角游标的精度(即可读出的最小角度),并读出下图所示的角度。答:因为量角器的最小刻度是30,游标30分度与量角器29分度等弧长,所以游标的精度为 ,图示角度为 。2用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时要考虑螺距误差吗?答:不要。因为用螺旋测微器进行测量时,活动套筒(即微分筒)只向一个方向转动,所

5、以不考虑螺距误差。3设计一种修正齿孔面积的方案。答:齿孔形状如图1所示。齿孔面积S等于长方形面积XY减去修正面积S。由图1、图2可知修正面积等于正方形和内切圆面积之差,所以只要测出内切圆的半径,就可求出S。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图1中的X1、X2、Z1、Z2,得内切圆的半径:则修正面积为: 图2图1实验二 电阻的测量和伏安特性的研究【预习题】1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时,为什么正向曲线的测量要用外接法,而反向曲线的测量要用内接法?答:因为二极管正向电阻较小,反向电阻较大,所以正向曲线的测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反向曲线的测量宜采用电流表内外接法。2电源、电表、滑线变阻器接到电路中要注意什么?答:在使用电

6、源时,应注意:(1)注意人身安全,一般安全电压为36V。高于36V操作时尽量用一只手操作。(2)不能使总电路中的总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值,更不能使电源短路(即不能使外电阻接近于零)。(3)直流电表的正、负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对应联接(即正接正,负接负),否则会使电表损坏。而交流电没有正负极之分。(4)在电路中必须连电源开关,接线时和不进行测量时,要使电源开关断开且将输出旋钮逆时针调至零,线路接好经查无误后打开电源。做完实验,一定要先切断电源,然后再拆去其他部分。使用电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电表:根据待测电流(或电压)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电流表(或电压表)。如果选择的量程小于电路中的电

7、流(或电压),会使电表损坏;如果选择的量程太大,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读数就不准确。使用时应事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择稍大的量程试测一下,再根据试测值选用合适的量程,一般要尽可能使电表的指针偏转在量程的2/3以上位置。(2)电流方向:直流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所通过的电流方向有关,所以接线时必须注意电表上接线柱的“+”、“-”标记。电流应从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入,从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出。切不可把极性接错,以免损坏指针。(3)视差问题:读数时,必须使视线垂直于刻度表面。精密电表的表面刻度尺下附有平面镜,当指针在镜中的像与指针重合时,所对准的刻度,才是电表的准确读数。(4)要正确放置电表,表盘上一

8、般都标有放置方式,如用“”或“”表示平放;用“”或“”表示立放;“”表示斜放,不按要求放置将影响测量精度。(5)使用前电表的指针应指零,若不指零,需要调零。使用滑线变阻器时要注意:通过滑线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3被测低电阻为何要有4个端钮?答:消除接触电阻。【思考题】1滑线变阻器主要有哪几种用途?如何使用?结合本次实验分别给予说明。 答:(1)滑线变阻器主要有两种用途:限流和分压。(2)对限流电路(如教材图3-10):在接通电源前,一般应使C滑到B端,使最大,电流最小,确保安全。以后逐步调节限流器电阻,使电流增大至所需值。对分压电路(如教材图3-11):在接通电源前,一般应使C滑到B

9、端,使两端电压最小,确保安全。以后逐步调节分压器电阻,使两端电压增大至所需值。(3)本次实验中测二极管特性曲线时,滑线变阻器用于分压;利用四端接线法测量一段电阻丝电阻时,滑线变阻器用于限流。2在实验中,若电源电压为6V,被测电阻约为50,电流表(毫安表)的量程为150/300mA,150mA档的内阻约0.4,电压表的量程为1.5/3.0/7.5,每伏特电压的内阻约200。如何选用电表量程,电表采用何种接法比较好?答:(1)因为电源电压为6V,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择7.5V;又因为通过电阻的电流,所以电流表量程应选择150mA。(2)由题意知、,则 因为当时,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当时,应采用电

10、流表外接法测量。所以比较两式后可知电流表宜采用内接法。3如果低电阻的电势端钮与电流端钮搞错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本实验中,若将待测低电阻的电势端钮与电流端钮接反,则测得的电压为待测低电阻和电流表的接触电阻上共有的,所测阻值比待测低电阻阻值要大。实验七 用直流电桥测量电阻【预习题】1怎样消除比例臂两只电阻不准确相等所造成的系统误差?答:可以交换和,进行换臂测量,这样最终,就与比例臂没有关系了。【思考题】1改变电源极性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答:在调节检流计平衡时,改变极性对未知电阻的测量没有影响。测量电桥灵敏度时,改变电源极性会改变指针偏转方向,但对偏转格数没有影响。总之,改变电源极性对测

11、量结果没有影响。2影响单臂电桥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 (1)电桥灵敏度的限制,(2)电阻箱各旋钮读数的准确度等级(3)电阻箱各旋钮的残余电阻(接触电阻)实验八 液体粘滞系数的测定【预习题】1在一定的液体中,若减小小球直径,它下落的收尾速度怎样变化?减小小球密度呢?答:在一定的液体中,小球下落的收尾速度与小球的质量和小球最大截面积有关。即化简后得:从上式可见,小球的收尾速度与小球半径和密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其中K为比例系数。2试分析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若要减小实验误差,应对实验中哪些量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答:在实验中,小球的半径r和下落速度是对粘滞系数测量误差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

12、1)小球直径的测量:因为该量的绝对量值较小,如测量仪器选用不当或测量方法不当都会造成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大。应选用规则的小球,小球直径尽量小些。测量仪器的精度要较高。如选用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2)的测量:的测量又决定于测量距离和t这两个量的测量。在可能的条件下,增加的量值是很重要的(即提高了本身测量精度,又提高了t的测量精度);在t的测量中,秒表的启动和停止的判断果断,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实验前可进行训练。当然改进测量方法,如用光电计时装置,可提高t的测量的准确度。(3)温度对液体的粘滞系数的影响极大,故在用一组小球测量液体粘滞系数时,在第一个小球下落前要测量一次液体温度,最后一个小球下落后又

13、要测量一次液体温度,取其平均值为液体粘滞系数测量时的温度。【思考题】1什么是粘滞阻力?答:液体流动时,流速层间的内摩擦力与摩擦面积S、速度梯度成正比:或,比例系数称为粘滞系数。单位为帕斯卡秒,用Pas表示。2什么是收尾速度?答: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时所具有的速度。在这一时刻后物体将以“收尾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3在实验中如何确定A、B两标线?答:确定小球下落时合适的计时点(A点)十分必要,可根据小球由液面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的运动方程:来进行分析讨论。式中:浮力为为液体的密度;V为小球的体积)、粘滞阻力为。导出小球由液面从静止状态开始下落到合外力为“0”时的这距离h的计算公式: 为

14、小球的密度,为液体的密度,为液体粘滞系数(可进行粗测,也可通过查表得到)。一般地计时起点的的位置(A点)在液面下方5就能实现小球匀速下落。至于下标线B点的位置在保证离容器底部有一定距离情况下尽可能增大S的距离。实验九 模拟法描绘静电场【预习题】1用二维稳恒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对实验条件有哪些要求?答:(1)稳恒场中电极形状与被模拟的静电场的带电体几何形状相同。(2)稳恒场中的导电介质应是不良导体且电阻率分布均匀,电流场中的电极(良导体)的表面也近似是一个等位面。(3)模拟所用电极系统与被模拟电极系统的边界条件相同。2等势线与电场线之间有何关系?答:等势线与电场线处处正交。3如果电源电压增加一倍,

15、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是否变化?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是否变化?为什么?答:电源电压增加一倍,等势线和电场线的形状不变,但原先电势为U的等势线变为电势为2U的等势线。根据(10-9)、(10-10)可知,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布变化:当r不变时,Ur2Ur,Er2Er。【思考题】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我们实验中所用装置画出的等位面和电力线形状有无变化?(1)电源电压提高一倍;(2)导电纸上的导电材料的导电率相同但厚度不同;(3)电压表读数有比实际值大10%的系统性误差;(4)电极边缘和导电纸接触不良;(5)测量时电源电压不稳定,在缓慢增加。答:等势面和电场线形状变化情况为:(1)形状不变,但根据(10-

16、9)可知,原先电势为Ur的等势线变为电势为2Ur的等势线。(2)形状不变,根据(10-9)、(10-10)可知,Ur、Er与厚度t无关。(3)形状不变,但根据(10-9)可知,所测电势为Ur的等势线实为电势为U的等势线。(4)形状有变化,接触不好导致电极的有效形状不再是圆形或圆环形。(5)形状有变化,对于同一电势来说,后测量的点所测出的等势线电势半径将逐渐减小。2怎样由测得的等位线描绘电力线?电力线的疏密和方向如何确定?将极间电压的正负交换一下,实验得到的等位线会有变化吗?答:见图所示。电场线的疏密由等势线的疏密确定,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也密。电场线的方向由正电位指向负电位。如果将极间电压正负

17、极交换一下,得到的等势线将会发生变化。原来电势高的等势线将变成电势低的等势线,相反原来电势低的等势线将变成电势高的等势线。实验十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预习题】1如何装配及使用焦利氏秤?答:(1)安装好弹簧,小镜及玻璃管并初步调好他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后,调正三足底座上的底脚螺丝,使立管处于铅直状态。此时,小镜在玻璃管内与玻璃管内壁应不触碰。(2)调节旋钮时要平稳,视线平视,做到“三线对齐”。【思考题】1为什么在拉液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三线合一”?答:普通弹簧秤是上端固定,加负载后向下伸长,而焦利氏秤是控制弹簧的下端的位置不变,加负载后,弹簧伸长,调节旋钮,使“三线合一”保证了下端位置不变,相当

18、于弹簧向上拉伸,由标尺和游标确定弹簧伸长量。2测金属丝框的宽度L时应测它的内宽还是外宽?为什么?答:应测外宽,因为表面张力与液膜周界成正比,而金属丝框形成的液膜其周界为外侧宽度。 3若空立管不垂直,对测量有什么影响?试做定性分析。 答:如图所示: (1) 中空立柱垂直时: 设弹簧在受垂直力mg时伸长量为,受水的表面张力时的 伸长量为 (2) 中空立柱不垂直时(与垂直方向有夹角): 弹簧在受垂直力mg时伸长量仍为,但中空立柱的伸长量 则为= 受水的表面张力时的伸长量仍为 ,但相应的中空立柱的 伸长量则为= 垂直时 =不垂直时=; = 从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知:=;所以=。故对测量结果无影响。实验十

19、一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扬氏弹性摸量【预习题】1如何根据几何光学的原理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调节望远镜?答:(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两步调节望远镜、光杠杆和标尺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一步:调节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和经光杠杆镜面的反射光线所构成的平面大致水平。具体做法如下: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和光杠杆大致等高。用目测法调节望远镜下的高低调节螺钉,使望远镜大致水平;调节光杠杆镜面的仰俯使光杠杆镜面大致铅直;调节标尺的位置,使其大致铅直;调节望远镜上方的瞄准系统使望远镜的光轴垂直光杠杆镜面。第二步:调节入射角(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和反射角(经光杠杆镜面反射进入望远

20、镜的反射光与光杠杆镜面法线间的夹角)大致相等。具体做法如下:沿望远镜筒方向观察光杠杆镜面,在镜面中若看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则入射角与反射角大致相等。如果看不到标尺的像和观察者的眼睛,可微调望远镜标尺组的左右位置,使来自标尺的入射光线经光杠杆镜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能射入望远镜内。(2)望远镜的调节:首先调节目镜看清十字叉丝,然后物镜对标尺的像(光杠杆面镜后面2D处)调焦,直至在目镜中看到标尺清晰的像。2在砝码盘上加载时为什么采用正反向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答:因为金属丝弹性形变有滞后效应,从而带来系统误差。【思考题】1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答:(1)直观

21、、简便、精度高。(2)因为,即,所以要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应尽可能减小光杠杆长度(光杠杆后支点到两个前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或适当增大D(光杠杆小镜子到标尺的距离为D)。2如果实验中操作无误,得到的数据前一两个偏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如何避免?答:可能是因为金属丝有弯曲。避免的方法是先加一两个发码将金属丝的弯曲拉直。3如何避免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答:开始实验时,应调节标尺的高低,使标尺的下端大致与望远镜光轴等高,这样未加砝码时从望远镜当中看到的标尺读数接近标尺的下端,逐渐加砝码的过程中看到标尺读数向上端变化。这样就避免了测量过程中标尺读数超出望远镜范围。实验十二

22、牛顿环和劈尖干涉【预习题】1何为等厚干涉?答:对分振幅薄膜干涉,当入射角一定、入射光波波长一定,光程差仅是膜厚e的函数,干涉条纹是厚度相同点的轨迹时,这样的干涉为等厚干涉。2如何正确调节读数显微镜? 在测量中怎样避免空程误差?答:先将显微镜降到靠近牛顿环装置附近,然后慢慢而又小心地自下而上调节镜筒,直至看到清晰的牛顿环为止。在测量中为了避免空程误差,应作到两点:先转动测微鼓轮向右侧(或向左侧)移动,将显微镜的十字叉丝超过第35条暗纹(到40条),然后再退到35条暗纹,进行测量;测量中读数显微镜只向一方向移动,中途不可倒退。3测量牛顿环直径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注意两点: 在测量中,测微鼓轮

23、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否则会产生空程误差. 测量牛顿环直径时, 注意左右两侧环纹不要数错,且十字叉丝纵丝对准暗纹中心,防止工作台震动。【思考题】1若把牛顿环倒过来放置,干涉图形是否变化?答:不变。2在测量牛顿环直径时,若实际测量的是弦,而不是牛顿环直径,对结果有何影响?答:没有影响。3实验中如何使十字叉丝的水平丝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若与镜筒移动方向不平行, 对测量有何影响?答:测量过程中如何竖叉丝始终与干涉圆环相切则十字的水平丝与镜筒移动方向平行,若不是,则须调节目镜叉丝的方位。若与镜筒移动方向不平行, 干涉圆环直径的测量将产生误差。4牛顿环和劈尖干涉条纹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为什么?答:牛顿环

24、和劈尖干涉条纹有何相同为都是等厚干涉。不同之处为牛顿环的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相邻条纹间距不等;劈尖的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直条纹,且相邻条纹间距相等。因为牛顿环和劈尖干涉条纹都是厚度相同点的轨迹,牛顿环厚度相同点的轨迹是圆,劈尖厚度相同点的轨迹是直线。5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待测光学面为平面、球面和柱面? 球面是凸球面还是凹球面? 如何鉴别?答:将一平晶置于待测光学面上,当(1)待测光学面为平面时,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直条纹,且相邻条纹间距相等;(2)待测光学面为球面时,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同心圆;(3)待测光学面为柱面时,干涉条纹为明暗相间的直条纹,条纹对称于平面和柱面的交线,相邻条纹间距不

25、等。(4)当轻按球面,干涉圆环向外扩张时球面是凸球面;干涉圆环向内收缩时球面是凹球面。实验十三 示波器的使用【预习题】1示波器为什么能把看不见的变化电压显示成看得见的图象?简述其原理。答:(1)示波管内高速电子束使荧光屏上产生光亮点,而电子束的偏转角度(光点在荧光屏上的位移)是受X轴和Y轴偏转板上所加电压的控制。 (2)若只在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锯齿波电压(该电压随时间从-U按一定比例增大到+U),则光点就会从荧光屏左端水平地移动到右端(称为扫描),由于荧光屏上的发光物质的特性使光迹有一定保留时间,因而在屏幕水平方向形成一条亮迹(称为扫描线)。 (3)若只在Y轴偏转板上加信号电压,则随着信号幅度

26、的变化光点就会在荧光屏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形成一条竖直亮迹。 (4)如在Y轴偏转板加上电压信号,同时又在X轴偏转板加上锯齿波扫描电压,则电子束受到水平和竖直电场的共同作用,光点的轨迹呈现二维图形(光点在X方向均匀地从左向右水平移动的同时又在Y方向随信号幅度的变化在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即将Y轴偏转板上电压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屏幕上展开成为函数曲线(即信号波形)。 (5)要得到清晰稳定的信号波形,扫描电压的周期与信号电压的周期必须满足,以保证的起点始终与电压信号固定的一点相对应(称同步),屏幕上的波形才能稳定。 (6)为了得到可观察的图形,锯齿波扫描电压必须重复扫描2观察波形的几个重要步骤是

27、什么? 答:(1)开启示波器电源开关后,将耦合开关置“”,调整辉度、聚焦以及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屏幕中部出现亮度适中细小的亮点。 (2)观察、测量时将耦合开关置“AC”或“DC”, 触发选择开关置“INT”,将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Y轴输入端。 (3)调节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和X轴扫描选择开关以及触发电平旋钮,使信号幅度在屏幕范围内(屏幕竖直标尺的2/3左右),且有25个完整稳定的波形。 (4)定量测量时还应注意将扫描微调旋钮和Y轴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最大)。3怎样用李萨如图形来测待测信号的频率? 答:1将示波器功能置于外接状态(触发选择开关置“EXT”,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X”)

28、。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X轴输入端,待测频率的信号用同轴电缆线连接到Y轴输入端,分别调节信号发生器幅度旋钮和Y轴灵敏度选择开关,使亮迹形成的图形在屏幕范围内。 2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使合成的李萨如图形为稳定的“”形,从信号发生器上读出输出信号的的频率值Fx1,根据合成李萨如图形的两个信号频率比与图形切点数的关系Fx:Fy =NY:NX ,求出Fy1 。 3再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使合成的图形为“” 、“ 8”、“000”等,NY:NX分别为“1:2”、“2:1”、“1:3”等,相应地读出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为FX2 、 FX3 、 FX4 等 ,求出F

29、Y2 、 FY3 、 FY4 等,算出的FY的平均值即为待测信号的频率。【思考题】1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得到一李萨如图形,Y轴、X轴与图形相交时交点数之比,已知,求。答: 。2为什么在共振状态下测声速? 如何判断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 答:本实验中将电信号转换为超声波信号的器件是压电陶瓷换能器,该换能器有一最佳响应的频率,当电信号频率等于该响应的频率时,压电陶瓷片产生共振,输出信号最大,便于测量。示波器屏幕上的信号幅度为最大值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实验三十七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测定【预习题】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太阳能电池是一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其基本原理是:当

30、光线照射太阳能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2、为了得到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太阳能电池在高温下工作有利还是低温下工作有利?答:太阳能电池效率随温度的升高有一定下降。在高强度光照下,太阳能电池会因为吸热而升温,如果硅电池本身的温度超过60度,其发电效率会大幅下降,所以太阳能电池在低温下工作有利。【思考题】1、实验中太阳能电池表面不垂直入射光束,对实验会产生什么影响?答:入射光越强烈,

31、光电转换会越强,产生的电能也就越大。太阳光束垂直入射时,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所接受的光照密度(光密度)最大,效率最高。如果电池表面不垂直入射光束,往往利用率比较低,不能使电池能源输出最大化,从而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2、为了尽可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太阳能电池表面应该怎么处理为好?答:转换效率是判别一个太阳能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太阳能电池表面通常制成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pyramid texture),并加上抗反射层,以减少光的反射量;在照光的表面,会从条状金属电极,伸展出一列很细的金属手指(finger),除了能有效地收集载子,而且可以减少金属线遮蔽入射光的比例,从而尽可

32、能提升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3、不同单色光下太阳能电池的光照特性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答: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响应,即不同单色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太阳能电池会产生不同的短路电流。这是因为现有的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都只能吸收能量比其能隙值高的光子,即只能在一有限波段转换太阳能量。4、根据实验结果,日常使用太阳能电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为延长使用寿命,日常使用太阳能电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应保持标准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窗口清洁,避免划痕;2)应防止无封装的标准太阳能电池遭受损伤、污染或衰变;3)避免太阳能电池温度过高;4)使用时应该接二极管,让电流回流,否则太阳能电

33、池会被当成负载,发热,影响寿命,严重时损坏。Acknowledgement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34、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

35、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36、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My deepest gratitude goes first and foremost to Professor aaa , my supervisor, for her constant encouragement and guidance. She has walked me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the writing of this thesis. Without her consistent and illuminat

37、ing instruction, this thesis could not havereached its present form. Second,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gratitude to Professor aaa, who led me into the world of translation. I am also greatly indebted to the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at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Professor dddd, Professor ss

38、ss, who have instructed and helped me a lot in the past two years. L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family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these years.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and my fellow classmates who gave me their help and time in listening to me and helping me work out my problems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