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9141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电工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1章 直流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1. 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 电源 、 负载 和 中间环节 3个基本部分组成。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 理想 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 分配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 存储 和 处理 。2. 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感 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 电容 元件,它们都是无源 二端 元件。3. 电路有、和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端电压U0时,此种状态

2、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错)2.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错)3.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错)4.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错)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A)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B)功率。A、吸收; B、发出。2. 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 C )A、负载电阻增大; 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3. 当电流源开路时,该

3、电流源 B、2.5mA; C、250mA。 四、计算题1.1已知电路如题1.1所示,试计算a、b两端的电阻。 I=USR0 解: (1)在求解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时,应先将电路化简并转化为常规的直流电路。该电路可等效化为: (b)先将电路图化简,并转化为常规直流电路。就本题而言,仔细分析发现25和5电阻被短路,则原图可化为:1.2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图1.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和I2;解:本题所涉及的基本定律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适用,对电路中的任何封闭面也适用。本题就是KCL对封闭面的应用。对于节点a有:I1+2-7=0对封闭面有:I1+I2+2=0解得:

4、I1=7-2=5(A) , I2=-5-2=-7(A) 1.3 有一盏“220V 60W”的电灯接到。(1)试求电灯的电阻;(2)当接到220V电压下工作时的电流;(3)如果每晚用三小时,问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多少电?解: 由题意:根据 R=U2/P 得:电灯电阻 R=U2/P=2202/60=807()根据 I=U/R或P=UI得:I=P/U=60/220=0.273(A)由 W=PT 得W=606060330=1.944107(J)在实际生活中,电量常以“度”为单位,即“千瓦时”。对60W的电灯,每天使用3小时,一个月(30天)的用电量为:W=60/1000330=5.4(KWH)1.

5、4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求图1.3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1、U2和U3。 解: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回路中各元件上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则对abcka回路:2-U2-2=0U2=0对cdpkc回路:-4-U1+U2=0U1=-4(V)对 eghce回路:-U3-10+5+U2=0U3=-5(V)1.5 已知电路如图1.4所示,其中E1=15V,E2=65V,R1=5,R2=R3=10。试用支路电流法求R1、R2和R3三个电阻上的电压。 解:在电路图上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选取绕行方向。应用KCL和KVL列方程如下I1+I2-I3=0I1R1+I3R3=E1I2R2+I

6、3R3=E2代入已知数据得I1+I2-I3=05I1+10I3=1510I2+10I3=65解方程可得I1=-7/4(A),I233/8(A),I319/8(A)。三个电阻上的电压电流方向选取一至,则三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为:75U1=I1R1=-4=-35/4(V)3310U2=I2R2=8=165/4(V)19108U3=I3R3=38/4(V)1.6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1、I2、 I3、I4和I5。(只列方程不求解)解:在电路图上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三回路均选取顺时针绕行方向。应用KCL和KVL列方程如下I1-I2-I3=0I2+I4-I5=05I

7、1+I3R1=E1I2R2+I5R3-I3R1=0-I5R3-15I4=-E2 如给定参数,代入已知,联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到各支路电流。1.7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图1.6电路中的电流I3。解:此图中有3支路,2节点,但有一支路为已知,所以只需列两个方程即可。外回路选取顺时针绕行方向。应用KCL和KVL列方程如下I1+I2-I3=0I2=5(A)所以:I1=-2(A),I3=3(A)1.8 应用等效电源的变换,化简图1.7所示的各电路。6I1+12I3=24” 1.9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图1.8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解:利用电源等效变换解题过程如下: =2.86+13由分流公式可得:I=5(

8、A) 1.10 试计算题1.9图中的电流I。4解:由于题目中没有要求解题方法,所以此题可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 变换、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方法进行求解,下面用戴维南定理求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12-62=3+63(A)UOC=-2+12-62/3=6(V) I=(2)再求等效电阻Rab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36Rab=+1+1=43+6()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6I=14+2(A)1.11 已知电路如图1.10所示。试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支路电流I和电流源的电压U。解:(1)先计算18V电压源单独作

9、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18I=62+1(A)U=16=6(V)(2)再计算6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1I=6=22+1(A)36U=6+22=163+6(V) (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I=I-I=6-2=4(A)U=U+U=6+16=22(V)1.12 电路图1.11所示,试应用叠加原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1、I2及36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解:(1)先计算9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9090I1=61236156+12+36(A)36=6I2=4.512+36(A)12=6I3=1.512+36(A) (2)再

10、计算6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60=I2=3.563612+6+36(A)36=3.5I1=36+36(A)6=3.5I3=0.56+36(A) (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I1=6-3=3(A) I1=I1+I=-3.5+3=-1I2=-I2(A)+I=1.5-0.5=2I3=I3(A)(4)36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P=I32R3=2236=144(W)1.13 电路如图1.8所示,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流I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12A、6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由于此电路仍为复杂电路,因此求开路电压仍可用所有分析计算方法

11、计算,现用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设各支路电流及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由KCL和KVL得:I1+I2+I3=03I1-6I2=12-12=06I2-4I3=12-4=8 解得:I1=8/9(A),I24/9(A),I3-4/3(A)420UOC=4-2I3=4-2(-)=33(V)(2)再求等效电阻Rab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364Rab=(+2)2=3+63()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2020I=2.8647+13(A)1.14 电路如图1.12所示,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流I。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3A、6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12、。 由于此电路仍为复杂电路,因此求开路电压仍可用所有分析计算方法计算,现用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设各支路电流及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由KCL和KVL得:I1+I2-I3=06I1-4I2=18-8=104I2+12I3=8 解得:I1=4/3(A),I2-1/2(A),I35/6(A)1UOC=4I2=4(-)=-22(V)(2)再求等效电阻Rab将恒压源除去,得电路如图。Rab=4612=2()(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2I=-0.42+3(A)1.15 电路如图1.11所示,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压U。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如下图。 UOC=-1

13、16+1=-15(V)(2)再求等效电阻Rab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Rab=1()(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1515I=-=-31+45(A)U=4I=4(-3)=-12(V)1.16 电路如图1.11所示,如果I3=1A,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阻R3。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如下图。 I1=-I2=90-605=6+123(A)5=90-6I1=90-6=803(V) UOC(2)再求等效电阻RAB将恒压源除去,得电路如图。612=46+121()(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80=1R+4当I3=1A时

14、,则3 Rab=所以 R3=80-4=76()1.17 电路如图1.14所示,已知15欧电阻的电压降为30V,极性如图1.14所示。试计算电路中R的大小和B点的电位。解:设R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如图所示。由KCL可知I2=2+5=7(A) ,I=I2-2-3=2(A), (A)由KVL得,(绕行方向选顺时针方向)U-100+30+5I2=0U=100-30-35=35 (V)U35R=17.5I2() 1.18 试计算图1.15中的A点的电位:(1)开关S打开;(2)开关S闭合。解:(1)当开关S打开时,将电位标注的电路复原为一般电路,如图(a)所示。由KVL得(3+3.9+20)I=12+12

15、I=0.892(mA)UA=-20I+12=-5.84(V)(2)当开关S闭合时,将电位标注的电路复原为一般电路,如图(b)所示。 由KVL得(3.9+20)I=12I=0.502(mA)UA=-20I+12=1.96(V) 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 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 三要素 。2.由上述三个关系式可得, 电阻 元件为即时元件; 电感 和 电容 元件为动态元件。3.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感抗为40,容抗为80,

16、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4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又为 600var 。二、 判断题:1.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错)2.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 (对)3. 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错)4. 电压三角形是相量图,阻抗三角形也是相量图。 (错)5. 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错)6. 一个实际的电感线圈,在任何情况下呈现的电特性都是感性。 (错)7. 串接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表,测量的是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 (错)8.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

17、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 (错)三、选择题:1. 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B )A、u=380sin314tV;B、u=537sin(314t+45)V;C、u=380sin(314t+90)V。2. 一个电热器,接在10V的直流电源上,产生的功率为P。把它改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使其产生的功率为P/2,则正弦交流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 D )A、7.07V; B、5V; C、14V; D、10V。3. 提高供电电路的功率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用的无功功率; B、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提高

18、了电源设备的容量;C、可以节省电能; D、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的功率损耗。4. 已知i1=10sin(314t+90)A,i2=10sin(628t+30)A,则( C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5.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6. 在RL串联电路中,UR=16V,UL=12V,则总电压为( B )A、28V; B、20V; C、2V。7. RLC串联电路在f0时发生谐振,当频率增加到2f0时,电路性质呈( B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

19、性。8. 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是表征该电路的( A )A、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乘积; B、平均功率; C、瞬时功率最大值。 四、计算题2.1 把下列正弦量的时间函数用相量表示:(1) u102sin314t伏 (2) i5sin(314t60)安&=10/0 (V) (2)I&m=5/60 =5/18060=5/120 (A) 解:(1)U2.2 已知工频正弦电压uab的最大值为311V,初相位为60,其有效值为多少?写出其瞬时值表达式;当t=0.0025S时,Uab的值为多少?解:Uabm=2Uab有效值Uab=11=311=220Uabm22(V), 瞬时值表达式为 uab=311si

20、n(314t-60)(V) 当t=0.0025S时ppUab=311sin100p0.0025-=311sin(-)=-80.5312(V)2.3 用下列各式表示RC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uUU(1) i=Z (2) I=R+XC (3) I&= R-jwC (4) UI=Z&UU&U&=UC R+(5) U=UR+UC (6) U(7)I&=jwC (8)I&= jwC解:在R、C串联电路中,总阻抗Z=R-jXC=R-j1wc&U&I=2&=I&RZ=R2+XCZ UR而 U=-jIXC222&=U&+U&URC U=UR+UC所以 (1)、(2)、(3)、(5)

21、、(7)、(8)均是错的,(4)、(6)是对的。2.4 图2.1中,U1=40V,U2=30V,i=10sin314t A,则U为多少?并写出其瞬时值表达式。解:由电路图可知,电压u1与电流i同方向,而电压u2超前电流i90,所以2U=12+U2=302+402=50(V)j=arctan电压u超前电流i的电度角U23=arctan=36.9U14u=502sin(31.4t+36.9)(V)2.5 图2.2所示电路中,已知u100sin(314t+30)伏,i22.36sin(314t+19.7)安, i210sin(314t+83.13)安,试求: i1、Z1、Z2并说明Z1、Z2的性质,

22、绘出相量图。&解:由题知,Im=22.36(A) I2m=10(A)&=100Um(V)&所以I1m=Im-I2m=20(A)即i1=20sin(314t-6.87)(A)&U100m=50Z1=I1m2() &U100m=10Z2I2m10()Z1为感性负载,Z2为容性负载。2.6 图2.3所示电路中,XC=XL=R,并已知电流表A1的读数为3A,试问A2和A3的读数为多少? 解:由图可以看出,电容与电感并联连接,由于电容电流落后两端电压90,而电感电流超前两端电压900,因为XC=XL,所以通过电容的电流与通过电感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而电流表A2的读数为0A。由上分析可知,电压u的

23、有效值为3R,故电感两端电压亦为3R。因为XL=R,所以电流表A3的读数为3A。2.7 有一R、L、C串联的交流电路,已知R=XL=XC=10,I=1A,试求电压U、UR、UL、UC和电路总阻抗Z。解: UR=RI=101=10(V) UL =jXLI=101=10(V) =-jXCI=101=10 UC(V)Z=R+jXL-jXC=R=10() U=ZI=101=10(V)2.8 电路如图2.4所示,已知=2rad/s,求电路的总阻抗Zab。解:=2rad/s1=2XC=wL=2XLC () ()-j4-j4(2+j2)=2+2j+=3+jZab=2+jXL+2/(-jXC)=2+2j+2-

24、j2(2-j2)(2+j2)() &1的有效值2.9 电路如图2.5所示,已知R=20,I&R=10/0A,XL=10,U为200V,求XC。解: 由题意可知: &U2002&IC=&-jXCXC(A) U2=RI2=200(V)&=I&+I&=200/90+10/0ILCRXC(A) &=jXI&=j10(200+10)=2000+100ULLLXCXC (V)&=U&+U&=2000+100+200=200-2000+j100U1L2XCXC(V)又因U1=200200=(200-故有20002000=200173.2XC=200173.2 XC则得: XC=5.36(),或XC=74.6

25、()2.10 图2.6所示电路中,uS=10sin314tV,R1=2,R2=1,L=637mH,C=637F,求电流i1, i2和电压uc。解:=314rad/sXL=wL=314637=200()XC=11=5-6C31463710()(R+jXL)(-jXC)1000-j5Z1=2=-j5.13R2+jXL-jXC1+j195() 20002)+1002XC200-2000=2002-1002XC Z=R1+Z1=2-j5.13()&U10/0&I1m=Sm=1.816Z2-j5.13(A)&=I&Z=1.816(-j5.13)=9.32UCm1m1(V)&U9.32/-21.3&I2m

26、=Cm=1.86/68.7-jXC-j5(A)则 i1=1.816sin(314t+68.7)(A)i2=1.86sin(314t+68.7)(A)uc=9.32sin(314t-21.3)(V)2.11 图2.7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U=12V,=2000rad/s,求电流I、I1。解:当=2000rad/时sXL=wL=20000.510-3=1()XC=11=2C200025010-6()Z1=R2(-jXC)-j4=1-jR2-jXC2-j2()Z=R1+jXL+Z1=1+j+1-j=2()I=U12=6Z2(A)UC=IZ1=6=8.49(V)I1=UC8.49=4.29R22(A

27、) 2.12 图2.8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XL=30,R260,Xc60,接至220V的电源上试求各支路电流及总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解:设U=220(V)&U220&I1=4.4R1+jXL40+j30 则 (A) &U220&I2=2.59-j60-j60R2XC同理 (A)& I=I1+I2=4.4+2.59=5.41(A)P=UIcosj=2205.41cos8.61=1.18(KW)Q=UIsinj=2205.41sin8.61=178.2(Var)&2.13 图2.9所示电路中,求:(1)AB间的等效阻抗ZAB;(2)电压相量U&;(3)整个电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28、。 和UDF6(6+j8-j8)ZAB=j4+=3+j46+6+j8-j8解: . l=cosj=cos0o-(-8.61o)=0.99 AF&U10/0&I=2ZAB3+j4(A)&=I&jX=2/-53.1j4=8/36.9UAFL1(V)&=I&Z=2/-53.13=6/-53.1UFBFB(V)&=IFD&UDF&U6/-53.1FB=6+j8-j86(A) &(R+j8)=-(6+j8)=10=-IFD2(V)P=UIcosj=102cos53.1=12(W)Q=UIsinj=102sin53.1=16(Var)2.14 今有一个40W的日光灯,使用时灯管与镇流器(可近似把镇流器看作

29、纯电感)串联在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电源上。已知灯管工作时属于纯电阻负载,灯管两端的电压等于110V,试求镇流器上的感抗和电感。这时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多少?解:P=40W UR=110(V) =314rad/sIR=IL=P40=0.36UR110(A)222U=UR+UL 222-1102=190.5U220L=-UR=(V) XL=UL=190.5=5290.36IL()529L=XL=1.69w314(H) 110cosj=UR=0.5U220由于灯管与镇流器是串联的,所以第3章 三相交流电路习题参考答案 三、 填空题:1.Y接,接在380V的三相四线制电源上。此时负载端的相电

30、相电流等于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2. 有一对称三相负载成星形联接,每相阻抗均为22,功率因数为0.8,又测出负载中的电流为10A,那么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5280W ;无功功率为 视在功率为假如负载为感性设备,则等效电阻是;等效电感量为(工频下 四、 判断题:1. 中线的作用就是使不对称Y接负载的端电压保持对称。 (对 )2.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二瓦计法进行测量。 (错 )3.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总有Il=IP成立。 (错 )4. 负载作星形联接时,必有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5. 三相不对称负载越接近对称,中线上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对)6. 中线不允许断

31、开。因此不能安装保险丝和开关,并且中线截面比火线粗。(错)三、选择题:1.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A、 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 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2.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已知作星形联接的三相负载中U相为纯电阻,V相为纯电感,W相为纯电容,通过三相负载的电流均为10安培,则中线电流为( C )A、30安; B、10安; C、27.32安。3. 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 B )A、100W灯泡最亮; B、25W灯泡最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四、计算题3-1一台三相交流电动机,

32、定子绕组星形连接于UL=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其线电流IL=2.2A,cos=0.8,试求每相绕组的阻抗Z。解:先由题意画出电路图(如下图),以帮助我们思考。 因三相交流电动机是对称负载,因此可选一相进行计算。三相负载作星接时 由于UL=380(V),IL=2.2(A)则 UP=220(V), Ip=2.2(A),Up220Z=100I2.2p () 由阻抗三角形得R=ZCOSj=1000.8=80()UL=pXL=Z-R2=2-802=602()所以 Z=80+j60()3-2已知对称三相交流电路,每相负载的电阻为R=8,感抗为XL=6。(1)设电源电压为UL=380V,求负载星形连接时

33、的相电流、相电压和线电流,并画相量图;(2)设电源电压为UL=220V,求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流、相电压和线电流,并画相量图;(3)设电源电压为UL=380V,求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的相电流、相电压和线电流,并画相量图。解:由题意:(1)负载作星接时Ul=Up 因Ul=380V,则Ua=Ub=Uc=3803=220(V)设Ua=220/0(V)因相电流即线电流,其大小为:.220/0IA=228+j6 (A) IB=22(A) IC=22/83.1(A)此时的相量图略。(2)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Ul=Up. 因Ul=220V,则Uab=Ubc=Uca=220(V)&设Uab=220Iab=.则相电

34、流I.Uab220/0=22/-36.9Z8+j6(A) .bc=22/-156.9(A) Ica=22(A)&线电流 IA=3Iab/-30=38/-66.9(A) & IB=Ibc/-30=38/-186.9=38/173.1(A) .&=Ica=38IC(A)此时的相量图略。(3)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Ul=Up.因Ul=380V,则Uab=Ubc=Uca=380(V) &设Uab=380.Iab=.则相电流I.Uab380/0=38/-36.9Z8+j6(A) .bc=38(A) Ica=38(A)&线电流 IA=Iab/-30=65.8/-66.9(A)& IB=bc/-30=65.8/

35、-186.9=65.8/173.1(A) .&=3Ica=65.8IC(A)此时的相量图略。3-3已知电路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UL=380V,每相负载的阻抗为RXLXC10。(1)该三相负载能否称为对称负载?为什么?(2)计算中线电流和各相电流,画出相量图;(3)求三相总功率。解:(1)三相负载不能称为对称负载,因为三相负载的阻抗性质不同,其阻抗角也不相同。故不能称为对称负载。U=220(2) UL=380(V) 则 p(V) 设Ua=220(V) 则Ub=220(V),Uc=220(V).IA=.Ua=22R(A) .IB= .Ub220=22/-30-jXC-j10(A) .IC= .Uc

36、220=22/30jXLj10(A) .所以: IN=IA+IB+IC=22+22+22=60.1/0(A)(3)由于B相负载为电容,C相负载为电感,其有功功率为 0, 故三相总功率即 A相电阻性负载的有功功率。2P=IR=2210=4840(W)=4.84(KW) a 即 23-4. 电路如图3.2所示的三相四线制电路,三相负载连接成星形,已知电源线电压380V,负载电阻Ra11,Rb=Rc=22,试求:(1)负载的各相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和三相总功率;(2)中线断开,A相又短路时的各相电流和线电流;(3)中线断开,A相断开时的各线电流和相电流。解:(1)UL=380(V) 则 Up=220

37、(V) 设Ua=220/0(V) 则Ub=220/-120(V),Uc=220/120(V) IA=. Ua=20R(A) .IB= .Ub220=10/-120Rb22(A) .IC= .Uc220=10/120Rc22(A) .o所以: IN=IA+IB+IC=20+10+10=100(A)(2)中线断开,A相又短路时的电路如图所示;此时RB、RC上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U380IB=Ib=b=17.27Rb22(A)IC=Ic=Uc380=17.27Rc22(A) (3)中线断开,A相断开时的电路如图所示, 此时RB、RC二负载串联后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UBC380IB=IC=8.64Rb

38、+Rc22+22(A)3-5. 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其线电流为IL=5.5A,有功功率为P=7760W,功率因数cos=0.8,求电源的线电压UL、电路的无功功率Q和每相阻抗Z。解:由于P=3ULILcosjP7760UL=1018.2ILcosj35.50.8所以(V)Q=ULILsinj=31018.25.5-cos=5819.8(Var)UP=UL=1018.2(V),Z=UpIp=IP=3.18A1018.2=320.193.18()Z=320.19/36.93-6. 电路如图3.3所示,已知Z12+j16,IL32.9A,求UL。解:由于三角形联接时,UL=UP,IL=P所以IP

39、=19(A)(V) 3-7. 对称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已知每相阻抗为Z=31+j22,电源线电压为380V,求三相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解:UL=380V,UP=220VIP=220220=5.772231+j2231+22(A)cosj=3131+2222UL=UP=IPZ=192+162=380功率因数:=0.816有功功率: P=LILcosj=3805.77cosj=3805.770.816=3098.9(W) 无功功率: Q=LILsinj=3805.77=2198.8(Var)视在功率:S=LIL=3805.77=3797.7(VA) 3-8. 在线电压为

40、380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图3.4所示。试求线路上的总线电流I和所有负载的有功功率。解:由于两组对称负载都是电阻性,所以计算较简单。380UILY=IPY=P=22RY10(A)ILD=UPU380=L=17.32RDRD38(A)IL=ILY+ILD=22+17.32=39.32(A)也可以用相量法进行求解。由于三相负载对称,所以可以选用一相进行计算。 &设UAB=380/30(V) &则Ua=220(V)星接时的线电流和相电流相等,则&U220/0&IAY=Ia=a=22/0RY10(A)三角接时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相等,则&U380/30&Iab=AB=10RD38(A)由角接时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知,&=I&/-30=10/30-3017.32/0ILDab&所以IL=ILY+ILD即 IL=39.32(A)3-9. 对称三相电阻炉作三角形连接,每相电阻为38,接于线电压为380V的对称三相电源上,试求负载相电流IP、线电流IL和三相有功功率P,并绘出各电压电流的相量图。解:由于三角形联接时UL=UP (A) =22/0+17.32/0=39.32/0(A)所以IP=UP380=10RP38(A)IL=3IP=1017.32(A)P=ULIL=338017.32=1140(W)3-10. 对称三相电源,线电压UL=380V,对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