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179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第16卷第6期2009年11月中国水产科学JournalofFisherySciencesofChinaVo1.16No.6November2009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孙效文,鲁翠云,贾智英,梁利群,曹顶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北方鱼类生物工程育种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70)?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分子标记的发展,比较了共显性标记和显性标记用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优缺点.介绍了开展分子标记育种研究的基础研究连锁图谱和经济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同时还对国内外已开展的标记辅助的家系育种和QTL研究为基础的性状选择育种等

2、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着重探讨了分子育种理论及作者建立的有关鲤的3种分子标记指导的育种技术.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分析以及分子育种的实例介绍,旨在加快分子选择手段与常规表型选择的结合,从而推进分子育种技术在中国主要水产养殖动物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水产科学,2009,16(6):981990】关键词:水产动物;分子育种;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中圈分类号:$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737一(2009)06098110优良品种是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优良品种的获得一般要进行两方面操作,一是通过遗传操作技术获得性状变异的群体;二是通过选择在群体或家系中固定目标性状使之

3、具有优于原选育群体的生产l生状.早期的育种研究基本上都是利用表型差异进行优良性状的选择,由于环境因素的干扰和选择强度的限制,表型选择只对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才有好的选择效果,换句话说,遗传力较低的性状通过表型选择难以获得所希望的选育结果;另一方面,杂交一回交等基因渐渗育种技术由于无法检测出遗传上的优良个体,只能通过不断地回交,测交等遗传操作来获得优良品种,这需要相当多的代数才能完成选育过程.对于这些仅利用表型性状进行选择的不足之处,育种学家很早就有阐述,在摩尔根的基因论建立不久,Sax等在1923年就鉴定到种质性状相关的标记并提出利用标记进行选择育种的可能性,而NeimannS0rensen等和T

4、hoday等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基于标记选择育种技术的设想,这时可利用的标记主要是同工酶和其他蛋白质标记,标记数量少且多态性低,因而没有产生明显的育种效果,标记辅助育种没有受到育种学家的足够重视.鱼类育种也有利用同工酶分型获得优势养殖品系的研究报道吲,DNA分子标记的出现使基于标记的选择育种技术有了实现的可行性.自1990年初,有关作物,家畜的分子育种理论,技术和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水产动物的还不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水产动物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及性状的QTL研究进展缓慢,目前共显性标记的克隆和QTL研究都有了相当的积累,基于分子标记的选择育种技术也到了开展培育新品种的研究阶段,本文就此进行初

5、步讨论,旨在为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科学借鉴.1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的相关基础研究进展1.1水产动物DNA分子标记的开发在20世纪90年代初,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标记刚刚出现时,水产遗传与育种学家就注意到收稿日期:200810-08;修订日期:20090607.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4CB117405);农业部引进计划项目(2007一G55)作者简介:孙效文(1955一),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sunxw2002163.corn中国水产科学第16卷分子标记在水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由于最早出现的DNA分子标记RFLP(RestrictionFragmentLe

6、ngthpolymorphism,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需要酶切,SouthernBlot杂交,放射自显影等复杂的操作,这导致使用者不是很多,在水产中的研究也受到了限制.RFLP标记技术在利用线粒体DNA的研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线粒体较核基因组小,获得清晰的带型相对容易一些.而后出现的RAPD分子标记很快用于水产研究中,中国学者也在这个时间认识到了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价值7-81RAPD(随机引物扩增多态脱氧核糖核酸)虽然利用较多,但人们很快发现这个技术重复性低而难以用于种质鉴定,也难以应用到家系亲本追踪研究.之后,荷兰生物学家Vos和Blecker等将RAPD的

7、简便和RFLP的稳定性高这2个优点结合在一起,设计出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标记技术,这项技术被很多研究机构用于多种生物的研究中,尤其是性状相关标记与基因的克隆,在水产动物上主要是用于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另一类DNA序列重复数可变串联重复标记(VNTR)出现了,其中一种被称作小微卫星的标记(在几十到几百碱基重复),需要通过酶切,杂交还要有小卫星序列作为探针的标记技术;另一种被称作微卫星(113个碱基重复序列),可以根据重复序列两端的侧翼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反应获得差异的标记技术.前者由于稳定且呈现多态成为亲子鉴定尤其是人类刑事案件鉴定的首选标记,后者则由于检测简

8、便,稳定性高而成为遗传作图,性状分析的主要标记,也是目前为止用得最多的分子标记.Bentzen等和Wright等可能是最早开发养殖鱼类微卫星标记的科学家,几乎与斑马鱼微卫星的开发是同时进行的.这段时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微卫星标记的发展并不是很快,先后有棕鳟(Salmotru/ta)113鲤(Cypr/nuscarpioL.),海鲈(Lateobraxmaculatu),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罗非鱼(0ro赫niloticus)等几个种的微卫星被克隆出来,这时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中AFLP标记还占很大部分.自1997年10月美国农业部启动了水产养殖种的基因组计划,微卫

9、星标记的开发鉴定才大规模地在水产动物上展开,如虹鳟,斑点叉尾鲴(Ictaluruspunctat),罗非鱼等,也从EST库中筛选出大量的微卫星标记19o2000年以后,中国学者也开始大规模地克隆主要水产养殖种的微卫星标记,其中鲤,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乜,鳙(Aristichthysm0bili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等都获得大批的微卫星标记.1.2遗传连锁图谱的制备和重要经济性状的QTL分析第一代水产养殖动物的遗传连锁图谱大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微卫

10、星标记和I型标记的数量还不足够,这时的图谱多由微卫星标记,I型标记,RAPD标记和AFLP等几种标记组成,如Kocher等的罗非鱼图谱,Young等臣的虹鳟图谱,Liu等的斑点叉尾鲴图谱等.水产动物的大多数第一代图谱的标记密度都比较低,难于支撑性状精细的QTL研究,有的第一代图谱多数连锁群仅有23个标记,基本上无法进行QTL定位分析26,29o随着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多态性标记被鉴定出来,主要养殖种的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也有了报道,罗非鱼的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有微卫星标记525个微卫星标记,21个基因连锁标记,标记问平均距离为2.5cMb.,虹鳟的第二代连锁图谱有标记1359个b,大西洋鲑(Onc

11、orhynchusketa)和斑点叉尾鲴的连锁图也有第二代连锁图的报道,这些图谱都具有进行QTL精细分析的标记密度,鲤第二代连锁图谱也已制备出来.但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中国明对虾,凡纳对虾(Penaeusvannamei),贝类等主要养殖种类还没有第二代图谱的报道,这些图谱增加标记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QTL定位是利用图谱对标记和表型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遗传学史上的第一张图谱就是通过性状的连锁分析得到的b,可以说,性状的连锁分析与遗传图谱制备是遗传发展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同一问题第6期孙效文等: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983的两个方面.有关虹鳟温度耐受胜和传染性胰脏坏死

12、病毒(IPNV)性疾病的抗性基因位点,斑点叉尾鲴经济性状的QTL等分析在养殖鱼类QTL分析中属于较早的报道34-36利用QTL结果进行育种研究也有报道b,但尚少见,产业上大规模使用于相关种类还需要一段时间.水产动物的QTL研究主要以经济性状研究为主,如上面提到的与抗感染病基因座位(或者IDL-infectiondiseaseloci)相关分析,还有性别相关b剐,饲料转化率相关b,体质量与体长等性状,养殖鱼类在QTL研究中积累最多的是虹鳟,OKAMOTO等在2005年综述中总结有疾病,产卵时间等6个性状的QTL,据不完全统计,迄今虹鳟QTL分析的性状已有l6个.对于脊椎动物或进化层次更高级的动物

13、而言,鱼类较其他类群更容易建立适于QTL分析的样本库,因此,对于I生状的精细分析,鱼类无疑是比较好的研究对象,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和共识性的结论,但根据笔者研究组的初步实验结果分析,同一物种的不同遗传背景(亲本来自不同品种制备的QTL样本库或同一品种不同家系制备的QTL样本库等等)应有不完全相同的QTL结果,因此,以育种研究为目标的QT分析应该与育种研究同步进行,这样的QTL结果才能有较实际的应用价值.1.3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水产养殖动物一些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结果可以运用在生产中,也使人们对生物学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加深理解.与模式生物功能基因研究的方式不完全一致的是,从水产

14、养殖动物克隆到的基因多数不直接用于研究其功能,而多是先与模式生物已克隆的序列进行比较(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BLAST),推断目的基因可能具有的功能,然后或者通过表达载体在细胞中检测其功能,或由转基因实验鱼等技术来验证其功能.基因功能研究的过程有时很复杂,有很多连续多年研究同一基因功能的案例,如肌动蛋白基因(betaactin)的研究过程就是这样,Liu等在1990年研究了鲤肌动蛋白基因的结构及其启动子的调控功能,Zhu刮将其用于转基因研究;Hwang等在十几年后的2002年进一步地研究这个启动子与罗非鱼同一启动子的比较研究及银鲫的同一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等.

15、虹鳟生长激素基因(growthhormonegeneofrainbowtrout)也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后,才逐步加深对其功能的认识.Agellon等在1986年克隆了虹鳟生长激素基因的cDNA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1988年又发现虹鳟生长激素基因有2种结构类型b叫,并研究了这个基因的进化意义1510至2003年这个课题组又报道了新的生长激素蛋白家族的基因新成员b,虹鳟生长激素基因的内含子与调节区的相互作用与激素的调节,在垂体的表达等也由其他学者做了仔细的研究53-54o水产养殖动物特有基因的发现与克隆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美人鱼基因(mermaidgene)和美男人基因(mermangene)5

16、5-56的发现,与银鲫雌核发育有关的DNA片段等b,但这些类鱼类特有基因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目前还不清楚.通过cDNA库的建立,差减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出一些经济性状相关基因,同时根据获得基因的结构信息,鉴定到与经济性状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即I型标记,这种标记更适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58-6ol0罗非鱼的催乳激素分子机制与基因标记的研究也是持续研究很好的例子,从20世纪9O年代开始在DNA水平上研究鱼类PRL基因卜,包括结构和功能,以及PRL与生长激素协同的对鱼类的促生长作用研究,发现罗非鱼的PRL基因有2种,并研究分析了这2种PRL基因体内和体外的表达及表达水平与水环境的连锁关系一.有趣

17、的是Kocher等发现罗非鱼的一个PRL基因启动区有两段微卫星序列,且其中一个微卫星序列在不同品种中和不同个体中表现出多态性,进而发现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淡水和盐水中体内的PRL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同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水质中生长差异明显,这2种差异表现为紧密的负相关,即PRL基因表达高的生长速度慢69-70,PRL基因表达少的个体生长速度快.育种工作者可以根据这种多态性分子标记与抗盐能力的连锁关系进行品种选育,培育出适合高盐水质984中国水产科学第16卷或低盐水质的养殖品种.一些鱼类雌幽的价值高,一些鱼类雄性的价值高,控制性别的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是这些鱼进行单性生产的基础.近年来1

18、3本学者ARAI等卜在COE计划的资助下做了大量有关性别控制机制与相关基因功能方面的研究.但利用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号l生别的连锁来区分雌雄配子并用于单性生殖在十几年前就有很好的研究结果,如虹鳟的生长激素基因与雄性性别连锁,这个发现使虹鳟全雌鱼的生产有了技术上的保证75-76,即通过基因型分析删除遗传上的真雄鱼,完全用遗传上的假雄鱼与正常的雌鱼受精生产全雌鱼.近年来利用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开展特种鱼类(雌雄个体在生长上差异较大的或雌雄个体在商业价值差异较大的)的鉴别技术,并进而开展全雌或全雄鱼的生产有许多成功的例子.陈松林等报道利用AFLP技术鉴定到半滑舌鳎雌性相关的标记,并结合其与雌性特殊染色体的连

19、锁关系设计了高比例雌性半滑舌鳎的生产技术,得到雌鱼比例高于正常繁殖鱼苗约3O个百分点的子代鱼苗,并正在利用这些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结果向建立半滑舌鳎的全雌鱼苗生产技术的方向发展780对黄颡鱼这个雌雄个体差异比较大的鱼类的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单性苗种生产也取得了较大进步,辛文婷等n训利用SRAP(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标记得到了雄性表达量明显高于雌性的序列,桂建芳等找到了既可鉴别雌性,也可鉴别雄性的标记,并已在全雄鱼的生产中加以利用(私人通讯).2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针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展开论述,而水产动物分

20、子育种的另一分支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不在此讨论.养殖鱼类利用分子标记获得好的育种结果早在蛋白质技术时代就有研究报道了,但真正能开展有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在出现DNA分子标记尤其是共显性分子标记之后才开始的.2.1国外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几年前,由于养殖鱼类QTL研究结果积累较少,鱼类分子育种主要是利用基因型频率计算雌雄间遗传差异和亲子鉴别技术来选择亲本.这样的研究在鲆,斑点叉尾鲴和虹鳟中都有较好的研究结果,如美国ARS的科学家在分子标记选择技术的辅助下运用传统育种方法,经过6年研究获得比已有品种生长快20%的斑点叉尾鲴NWAC一103品系并通过了美国农业部的认定,已在生产中使用,并从300个

21、微卫星中筛选出l0个有效标记来区分这个品系与其他品系.另外,利用分子标记结合BLUP技术已开展了鲍等的育种研究801o2007年,基于QTL和IDL等研究基础上的分子育种研究也有了报道,如牙鲆的抗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Disease,简称LD)的分子育种就是利用QTL的分析结果进行的81J,日本东京海洋大学Okamoto教授课题组设计了非常有效的研究战略:首先研究者利用合作单位获得的对淋巴囊肿病的1个敏感品系(KPA)和1个抗病品系(KP.B)建立QTL分析家系(敏感家系与抗病家系的杂交子代与敏感家系的回交家系)并进行抗病性状的QTL分析,得到了一个可解释的遗传变异率高达50%

22、基因位点(Poli.9.8TUFo再利用这个基因位点检测出基因型纯合的抗淋巴囊肿个体,再将之与生长快的牙鲆品系杂交,得到了几乎不染病的牙鲆新品系,并已应用到生产当中,该课题组利用同样的研究战略在虹鳟和香鱼(Plecoglossnsaltivelis)中都取得了很好的育种结果.从遗传与统计理论上分析基因水平估计育种值和BLUP统计方法估计育种值的比较研究证明前者具有更多优点82-83/,分子育种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将有非常好应用前景.2.2国内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实例虽然水产动物的QTL结果的报道在国内尚不多见,但有关利用分子标记开展品种培育的报道也在逐渐增多,如鲁翠云等.跗报道了利用亲本间的分子

23、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计算雌雄亲本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设计的镜鲤繁殖配组方案,得到了很好的第6期孙效文等: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985育种结果.最近一两年来利用QTL研究结果开展良种研究的也有报道,如孙效文等利用镜鲤体质量相关的QTL结果建立了镜鲤的新品系;另外,利用抗病相关标记开展牙鲆抗弧菌病,银鲫抗碘泡虫病低发品种等的抗病育种研究也有初步的研究结果.总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_T作的积累,中国很多从事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工作者已经利用分子标记或基因作为工具进行亲本的选择,开展了分子育种研究,而不再仅仅利用分子标记描述育成品种的分子特征或在育成品种中找到提高新品种研究水平证据等利

24、用分子标记的初级阶段.3鱼类分子育种理论探讨3.1鱼类分子育种理论基础针对分子育种所依据的性状相关基因与标记的研究进展的复杂情况一一如同一个物种在不同遗传背景条件下同一性状的QTL结果并不相同,以及最终控制性状的基因网络和基因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控制性状等研究的难度非常大(如至今多数养殖鱼类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分子育种技术具有阶段性的观点,同时也提出分子育种要有一个全面的育种技术理论作为支撑.3.1.1鱼类分子育种技术理论对优势基因或标记的富集,结合传统育种技术和物种生物学特性,再结合分子标记检测的个体与群体的遗传组成,将上述遗传与表型数据经现代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可以建立选择强度大

25、,效果好的鱼类育种技术,即以基因和标记为核心的鱼类综合育种技术.此技术理论的核心要素有4个:(1)表型选择仍是获得好的经济性状关键步骤,基因型选择结合表型选择是建立优良基础群体和选择优良亲本的核心技术;(2)性状的优势基因型的富集是获得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依据群体或家系QTL等分析结果,可以通过标记检测和选择达到富集家系或群体内的优势基因型的目的;(3)避免近亲繁殖是建立优良品种和进一步保护品种优良性状的关键环节,利用共显性分子标记可以准确检测群体或家系的基因型频率,从而将群体内或家系内的近交系数降到最低;(4)基因与综合性状的指数评估是将基因和标记融人育种技术的关键,优势基因和标记要通过群体

26、并形成品种来体现其优势,将基因和标记及其他性状都利用指数来评估是建立优良种群所必须,包括基因和标记对性状的贡献值的综合指数的BLUP分析或其他统计分析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鱼类分子育种技术定义为,在群体,家系或个体选择中使用了基因或标记并最终能形成品种的育种技术称为分子育种技术.3.1.2鱼类分子育种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内容要与研究对象的分子遗传研究水平相适应,即有不同阶段.育种工作要根据个体,群体或家系的分子遗传组成来选择亲本,根据优势性状基因或标记的基因型聚合情况来选择亲本等选择手段是以特定物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深度为基础的,只要能在育种的某个环节有所改进,并能提高选育强度和选育效率

27、就可以获得好的育种结果.鱼类分子育种的3个阶段:第1阶段,是用标记分析群体问,家系问或个体问的遗传关系,根据雌雄亲本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确定亲本的取舍,建立优良的群体,从而得到家系和群体在性状上优良的新品种,通过避免近亲交配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征.目前,大多数物种都可以应用这种育种技术.由于这个技术可以在亲本和子代的遗传背景分析,雌雄配组技术等方面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并使之在选择的准确性有提高,克服了鱼类初生小无法标记的困难等,且操作简单也不需要太多基因组研究基础,因此,在鱼类育种研究中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2阶段,即利用性状与基因或标记的简单连锁关系来进行经济性状的聚合育种,中国大多数养

28、殖鱼类的QTL还处在基础研究阶段.目前,国内能用此技术培育品种的水产养殖动物仅有鲤,罗非鱼,牙鲆等少数几个养殖种.第3阶段,即是利用多种经济性状与基因的连锁关系,依据性状的基因网络调控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国水产科学第l6卷的研究结果,依据性状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设计育种方案的技术,对大多数养殖鱼类来说,这类基础研究还没有开展,设计育种还很遥远,但Robinson等嵋副依据大西洋鲑在攻毒实验后的死亡鱼与存活鱼之间的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结果,设计了亲本的计算机选择模型,经67代选择抗病能力提高一倍以上.3.1.3养殖鱼类分子育种技术的生物学特殊性养殖鱼类的生殖特点大多数为体外受精,体外孵化且

29、产卵量大;生活在水中,不易分辨,难于标记,且出生时个体非常小,这些特点决定应该建立不同于陆生生物的分子育种技术.3.1.4养殖鱼类分子育种技术的多样性养殖鱼类(包括其他水产生物)物种繁多,生殖多样性高,再与不同的养殖方式结合(如中国养殖鱼类价值低,养殖成本低),以及不同的遗传操作技术的组合会形成多种多样的有效率的分子育种技术.3.2几种鲤的分子育种技术路线3.2.1分子标记指导的家系选育传统的鱼类家系育种中,子代出生时个体太小无法进行物理标记而不得不先分池饲养待长大后再标记,然后置于同池饲基础群体(筛选)表型测定基因测定表型选择基因型选择确定亲本养.针对这一技术不足,作者设计了本育种技术路线.

30、亲本选择时利用镜鲤雌,雄配组的阈值和表型性状2种选择技术来确定亲本,配组生产子代家系,并将各家系子代放在同一个池塘来减少环境的影响,待子代长大后对子代进行表型与基因型结合进行选择,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获得优良基因型富集且表型和生长性能优良的家系,最终获得新品种,其核心技术是在利用表型选择的优点基础上,增加基因标记选择来提高选择强度,也可以减少环境的干扰.3.2.2分子标记指导的群体选育针对中国群体选育品种出现的衰退现象,依据上述理论,以避免近亲交配为原则,设计了此选育技术89o简要技术路线是:在表型选择亲本的同时,利用多态性标记检测所有亲本的基因型并利用特定软件计算所有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以

31、群体内任一对雌,雄亲本间都没有近亲交配关系为原则,以此选择亲本,配组,繁殖子代,下一世代在繁殖前也根据此原则配组繁殖,这样一代一代重复下去,不断地提高群体的优良性状,富集优势基因型的比例,最终建立一个没有近亲交配且性状优良的品种.图1是鲤分子标记指导的群体选育技术路线示意图.优良群体一一近交系数低避免衰退配组繁殖多代重复,直至培育出新品种子代的低龄期表型选择图1鲤分子标记指导的群体选育技术示意图Fig.1Schematicdrawingofmarker-basedmassselectionforcommoncarp3.2.3分子标记指导的育成品种遗传结构优化针对中国鲤育成品种多,但繁殖群体衰退

32、的种群也较多的现象,设计此技术以求有效利用这些多年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利用40对多态性标记对鲤繁殖亲本进行遗传结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个体基因型数据计算出亲本群体内任2个雌雄亲本间的亲缘关系.根据亲缘关系结合这些亲本的体型,体质量等表型性状,对亲本进行配组,繁殖子代,配组的结果是建立2个以上的繁殖群,控制每个繁殖群体内的任一对雌雄间的亲缘关系,使之都大于3代祖孙的亲缘关第6期孙效文等:水产动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系,从而可以避免繁殖时的近亲交配现象.此项技术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鲤出现的由于近交产生的遗传衰退问题,其操作过程与标记指导的群体选育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优化育成品种的亲本群体.4结语有关水产动物

33、分子育种研究的讨论已有15年以上的时间,这期间,中国从事水产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研究的科学家们在经费少,设备差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终于将此项技术实用化.目前有很多单位在开展这方面的育种研究,希望本篇文章能对此项工作有所帮助.笔者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育成的品种,具有能够区分本品种与其他类群(如其他品种,野生种群,衰退种群等等)的分子标记是基本的技术要求.在基因组研究技术越来越复杂,数据量越来越大的今天,作者赞赏基础研究细致,育种过程简单的研究战略,即分子育种技术在研究阶段尤其是探索性状相关基因和标记的研究中尽量使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做大量分子水平和基因组水平的研究工作,但用到育种基地对目

34、标物种进行选择时应该追求简单易行的方法,如能用1个基因座就能选出优良品种绝不应该利用2个以上的基因座.参考文献:1】SK.Theassociationofsizedifferenceswithseed-coatpatternandpigmentationinPhaseclusvulgaris伽.Genetics,1923,8:552-560.【2】NeimannSorensenA.RoberstsonA.TheassociationbetweenbloodgroupsandseverproductioncharactersinthreeDanishcattlebreedsJ】.ActaAgri

35、cStand,1961,11:163196.3】3ThodayJM.LocationofpolygenesnNature,1961,191:368370.4】方宣钧,吴为人,唐纪良.作物DNA标记辅助育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1朱蓝菲,蒋一硅.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Ul水生生物,1993,17(2):112119.【6WrightJM.DNAfingerprintingoffishes.InHochachkaPWandMommsenT.,eds.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ofFishes.Vo1.2,NewYouk:ELSERV

36、IER,1993:5791.7孙效文,梁利群,闫学春,等.遗传标记与鱼类育种【J】水产学杂志,1995,8(1):8689.【8】梁利群,孙效文,沈俊宝.RAPD技术及其应用【J】.水产学杂志.1995.8(1):993.91VosP,HogemR,BleckerM,eta1.AFLP:anewtechniqueforDNAfingerpriting叫.Nue:AcidsRes,1995,23:4枷_4414.101BentzenP,HarrisA,WrightJM.Cloningofhypervariableminisatelliteandsimplesequencemicrosatelli

37、terepeatsforDNAfingerprintingofimportantaquaculturespeciesofsalmonidsandtilapiaJ】.In:BurkeT,DolfGA,JeffreysAJ,etaleds.DNAFingerprinting:ApprochesandApplications,Basel:BirkhauserVerlag,1991:243-262.11】w啦htJM,BentzenP.MicrosateUites:geneticmarkersforthefuture叫.FishBiolFish,1994,4:344-388.121GoffDJ,Gal

38、vinK,KatzH,eta1.Identificationofpolymorphiesimple,quencerepeatsinthegenomeofzebrafish】.Genomics1992,14:200-202.【13】EstoupA,PresaP,KringF.eta1.CTlandGTmicrosatellites:anewclassofgeneticmarkersforSalmotrutta(browntrout)【J】.Heredity,1993,71:488-496.f14CmoijmafIsRPMA,BierboomsVAF,KomenJeta1.Microsatelli

39、temarkersincoinnloflcarp叫.AnimalGenetics,1997,28:129134.【15】GarciadeLeonFJ,DallaJF,ChatainB,eta1.DevelopmentanduseofmicrosateUitemarkersinseabassB.MolecMarBiolBiotechnol,1995.4:62-68.【161BrookerAL,CookD,BentzenP,eta1.OrganisationofmicrosatellitediffersbetweenmammalsandcoldwaterteleostfishesU】.CanJFi

40、shAquSei,1994,51:19591966.【171LeeW-J,KocherTD.MicrosatelliteDNAmarkersforgeneticmappinginthetilapia【J1.J.fishBiol,1996,49:169171.【18】KocherTD.Geneticmapofaquaculturespecies【P】.USDAregionalprojectnumber:NE一186.1-11.1999.【19LiuZJ.EncyclopediacDNAlibrariesofchannelcatfishandsystematicanalysisofgenes,ge

41、neexpression,andmarkers【C.PlantandAnimalGenomeX,SanDiego,2002,W30.20】魏东旺,楼允东,孙效文,等.鲤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J】.动物学研究,2001,22(3):238241.21孙效文,贾智英,魏东旺,等.磁珠富集法与小片段克隆法筛选鲤微卫星的比较研究L力.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126132.【22】孙效文,鲁翠云,粱利群.磁珠富集法分离草鱼微卫星分子标记.水产,2005,29(4):482486.23】鲁翠云,孙效文,曹洁,等.磁珠富集法筛选白鲢的微卫星分子标中国水产科学第l6卷记啪.农业生物技术,2005,

42、13(6):772-776.【241鲁翠云,孙效文,梁利群.鳙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Ul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192196.【25】刘萍.盂宪红,李健,等.中国对虾部分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微卫星DNA的筛选叫.高技术通讯,2004,14(2):87-90.261KocherTD,LeeWJ,ScbolewskaH,eta1.Ageneticlinkagemapofacichlidfish,thetilapia(Oreochromisniloticus).Genetics,1998,148:851858.27】YoungWP,WheelerPA,CoryellVH,eta1.Adetm

43、ledlinkagemapofrainbowtroutproducedusingdoubledhaploids.L.Genetics,1998,148:839850.28】LiuZ.KarsiA,LiP,eta1.An-AFLP-Basedgeneticlinkagemapofchannelcatfish(1aduruspuaaams)constructedbyusinganinterspecifichybridIefamilyJ1Genetics,2003,165:(2),687-694.291孙效文,梁利群.鲤鱼的遗传连锁图谱(初报)l中国水产科学,2000.7(1):1-6.【301Le

44、eBY,LeeWJ,StreelmanJT,eta1.Asecond-generationgeneticlinkagemapoftilapia(Oreochromisspp.Genetics.2005,170(1):237244.31】NicholKM,YoungWP,DanzmannRG.Aconsolidatedlinkagemapforrainbowtrout脚.AnimalGenetics,2003.34:102115.【32】ZhangY,LiangL-Q,SunX?W,eta1.Asecond-generationgeneticlinkagemapofcommoncarp【JJ.G

45、enetics,2009(Inpress).33SturtevantAH,MorganTH.ThelineararrangementofsixsexlinkedfactorsinDrosophila,asshownbytheirmodeofassociation【J_JExperimZool,1913,14:4359.341JacksonTR,FergusonMM,DanzmannRG,eta1.IdentificationoftwoQTLinfluencinguppertemperaturetoleranceinthreerainbowtrouthalf-sibfamiliesD1.Heredity1998,80:143151.35】OzakiA.SakamotoT,KhooS,eta1.Quantitativetraitloci(QTLs)associatedwithresistance/su8ceptihiljtyto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virus(IPNV)inrainbowtrout【J1.MolGenetGenomics.一2000.265:2331.36】LiuZJ.DunhamR.GeneticlinkageandQTLmappingofictaluridcatf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