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9196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12期?25?诗歌中的马克思: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初探姚银科(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摘要:自由思想在马克思大学时期即已萌芽,这从其早期诗作钟楼上打钟人之歌等文中即可看出.该诗作表明,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扎根于德意志的历史现实以及欧洲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自由本应是上帝关照之下人人有权处理自身事物的绝对权力和和谐状态,但是在德意志,这种自由却被现实给剥夺了.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才能扫除禁锢自由的顽固势力.然而,资产阶级的革命却使人民陷入了另一种不自由的境地.可以发现,马克思大

2、学时期的自由观具有浪漫主义,绝对思想的特点,并且隐含着悲观情绪,但是悲观之中又折射出马克思深深的救世主情怀.关键词:马克思;大学时期;自由观;钟楼上打中人之歌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847(2011)120025一O2【作者简介】姚银科(1986一),男,浙江慈溪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2009级硕士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学.马克思的钟楼上打钟人之歌收录于爱之书第二部.爱之书第二部写于1836年11月,当时的德意志还未完成统一.在这期间写成的钟楼上打钟人之歌等诗,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大学时期关于个人自由的看法.一,19世纪30年代的德意

3、志在马克思早年生活的那个时代,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保留着封建主义的痕迹落后的经济和政治关系.这使德意志虽已萌发资本主义关系,但尚未具备向封建生产关系冲击的内部条件,德意志民族还形成不了推翻封建势力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深刻地描写人民在普鲁士专制主义下的生活境遇:”没有当局的许可,你不能生,不能死,不能结婚,不能写信,不能思想,不能出版,不能做买卖,不能教书,不能学习,不能集会,不能开工厂,不能迁徙,什么都不能做.至于科学和宗教自由,取消领主裁判权,废除等级特权都纯粹是瞎说.”即使到了1844年,这种状况并未得到改善:”(普鲁士国王)开始是摆出一副开明的姿态,继而转向封建

4、主义,最后建立起警察密探统治体制.”忙J马克思的钟楼上打钟人之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F写成的.传记家戴维?麦克菜伦评价道:马克思的诗歌“包括了德国浪漫主义的,除政治上反进步和民族主义之外所有的着名主题”,”有着富有创造力的,远离社会的同时有寻求志同道合者团体的艺术家常见的主观主义和强烈的自我欣赏”.二,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的理路“一颗颗心灵本来在齐声歌唱,歌声充满一片挚爱,带着尘世的神圣愿望飘到天上;这时整个心灵都感到舒畅,四周仿佛有珠玉熠熠放光.”这是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本源的探讨.人生而自由,这是无需证明的自然之法.显然,这种自然之法还是遵从了神创逻辑,只有上帝才是超乎所有人之上的唯一法则

5、;把人与上帝连结起来的是含着”挚爱”的歌声.这种比喻隐含的逻辑前提是上帝创造人类,而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目的就是服从上帝的旨意,人唯一负责的对象就是上帝.但是,这样一种自由的状态在现实中是被扭曲的.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德意志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各邦国内部存在大量的封建残余,个人的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在马克思那里,这种禁锢自由的势力就化身为”钟楼”,每个人都被”锁链”束缚,生活在被规定的框架之内,而无伸展的余地.”钟楼”一方面用以指代封建势力,一方面也体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钟楼有”围墙”和”楼顶”,把个人的自由紧紧锁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使人不能呼吸.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在现实生活中变得不

6、自由了,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不自由的状态,回归自由呢?马克思认为这需要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钟楼实际上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德意志在当时是一个在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过程中的未完成统一的国家,人们迫切从”钟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于是便有了这一股强大的驱除封建势力的力量.”现在这股巨大的力量已把天堂的锁链一扫而光,它一旦从沉睡中惊醒,就一定要自由自在地翱翔.它呼啸而过锐不可挡,它震天动地倒海翻江,它经过任何一个地方,都将摧毁一切,造成可怕的破败景象;人们放眼四望,只见处处是断壁残墙,劫后余灰闪烁着幽光.”马克思极力描写了摧毁钟楼的激进场面.在马克思的笔下,普通的风雨雷电已经不

7、足以摧毁钟楼,他认为需要一场“雷鸣电闪,雨骤风狂”,”大风呼啸而过,卷起尘土飞扬”的暴风雨,还要加上”冰雹”完全的革命!只有在摧枯拉朽般的力量之下,钟楼才会”颤抖”,才会”摇晃”;并且这样一场革命一旦爆发,就会”自由自在地翱翔”.其次是并未完成的第二个阶段,即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之后,摧毁所谓的”钟楼”之后,人们事实上并未重新获得自由.诚如马克思所描述的,资产阶级取得反封建的胜利之后,”然后便从天上骤然下降.它不断坠落,闪着微光,它要使自己的灵魂走向灭亡,灵魂便迅速遁向远方;它渐渐变暗,失去光芒,它在毁灭自身的力量;它也在毁灭四周的一切”.资产阶级革命把人们从封建势力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却同时又

8、使人们陷入另一种不自由的境地.所以,马克思才会感到”转瞬间心灵便遭到挫伤,只剩下怨恨充满胸膛”.马克思还生动地描述了普通民众面对这样一场暴风雨式的革命时的态度:”人们的心中无比惊惶,他们凝神向外张望,不禁流下热泪两行.”一方面,他们对于革命是”惊惶”的;另一方面,他们却会”凝神向外张望”,”不禁流下热泪两行”.人民需要这样一场争取自由的革命,但是他们本身又惧怕这样的革命.因为虽然革命”它呼啸而过锐不可挡,它震天动地倒海翻江”,但是”它经过任何一个地方,都将摧毁一切,造成可怕的破败景象;人们放眼四望,只见处处是断壁残墙,劫后余灰闪烁着幽光”.马克思洞见到了一场革命所?26?哲学?历史带来的进步意

9、义,同样也察觉到了不能将反封建的革命意义推之至圣.这种幽暗意识,一方面使他肯定革命的进步生质,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革命同样也会消解自身.三,马克思大学时代自由思想的特点(一)浪漫主义青年马克思的这种自由观是浪漫主义的.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它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浪漫主义虽然在产生之初是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存在的,但是其随后的发展”在思想史上的影响却远远超出文学领域,甚至渗透到政治实践层面”.L9正如恩格斯所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

10、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本应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上帝赋予的,也只有上帝才能剥夺个人的自由.在另一首诗海上船夫歌中,马克思写道:”你们已将我的兄弟拽走,拽进浪花翻滚的旋涡.咬碎他那柔弱的躯体,把他葬入了海底.但他的灵魂已向天空飞翔,飞到他的上帝的身旁,现在他听着惊涛轰响,这轰响来自击水和嘲笑的声浪.”大海吞噬人的生命,在马克思看来是一种罪孽.另一方面,人即使死后,也还是要回到上帝身边的.但是,马克思当时的这种看法毕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诚如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在给他的信中所写的那样,马克思”只在抽象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同梦想有些相似)中寻找幸福

11、”.l(二)绝对思想当时马克思所认同的自由观起源于现实与理想的绝对对立.他认为个人享有处理自身财产和人身的自由,而无须得到任何人的同意或许可.唯一有权剥夺个人自由的是一种超验的力量,这种力量存在于每个人的信仰之中,而并无现实的具体的形式,所以这种自由秩序事实上是按照个人的信仰所构建出来的.这种信仰体系的底线就是自由的界限.在马克思看来,只要人可以随意地处置自己范围内的事物,那么他就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或者说现实所提供的个人自由与马克思当时所理解的自由完全不一致.当时的德意志刚从封建专制的泥潭中挣扎出来,但是又陷入了资本主义的沼泽,人们越是挣扎,便陷得越深.德意志还没有完

12、成统一,资产阶级的使命尚未完成,那么从一种不自由到另一种不自由的过程才刚刚开始,还远未结束.这其实就是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他期望能够构建人们享有自然状态下的绝对自由的体系.(三)悲观情绪马克思对于能否达到这样一种绝对的自由,他自己是不确信的.在钟楼上打钟人之歌的末尾,他说:”这时整个心灵都感到舒畅,四周仿佛有珠玉熠熠放光,但转瞬间心灵便道到挫伤,只剩下怨恨充满胸膛.”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人们看到了自由的希望,但是很快这种希望便转化为失望,”只剩下怨恨充满胸膛”.在另一首诗致星星之歌中,马克思写道:“我们必将在痛苦中渐渐衰老,我们终将在绝望中走向坟场,然而天上和地下万物依旧,此情此景令人感伤.”这

13、里笔者用”悲观情绪”来形容,而不用”悲观主义”,是因为这体现了马克思对于这样一种现实状况的无奈.但是他始终相信可以通过个人的力量来改变这样一种状态.这种个人的力量其实是马克思对于自己的力量的无比自信.所以与其说他对改变现实的不确信,还不如说他对其他人民的不确信.恩格斯在回忆早年柏林的情况时说:那里”有刚刚诞生的资产阶级,有口头上的勇敢,但行动上懦怯的奴颜婢膝的小市民,有还极不发展的工人,有大批的官僚以及贵族的和宫廷的奴仆,我们知道它仅仅作为一个王都所具有的一切特点”.(四)马克思的救世主情怀“你们尽可戏耍,尽可喧闹,尽可在我船边汹涌咆哮,你们必须把船儿载向目标,你们要顺从地为我效劳.”一股霸气

14、油然而生.马克思是不相信他人的力量的,”汹涌澎湃的碧波深处,安息着我的小兄弟,狂涛把他拽下海底,如今正吞噬他的遗体”,”那时我还十分幼小,我的兄弟鲁莽地解缆起航,他划动船桨劈开波浪,不料撞上礁石船沉人亡”016在”海浪”这股破坏势力面前,马克思的”小兄弟”是没有力量还击的,并且,他们还是”鲁莽”的,他们的命运最终将”撞上礁石船沉人亡”,被”海浪”吞噬.在另一首诗感触中,马克思说:”这万千星球我要亲手破坏,因为它们不是由我创造出来,因为它们不听我的呼唤,却受魔力驱使旋转于天外.我不想换取它们的命运,不想与时俯仰随波逐流,不想在虚无缥缈中永远飘荡,不想用堂皇的外表掩盖无尽的哀愁.”最后他发起号召:

15、”我们要勇往直前,摧枯拉朽,我们将永不懈怠,永不停留;绝不要畏首畏尾噤若寒蝉,绝不要庸庸碌碌无所追求.切莫在空想中虚掷时光,切莫在枷锁中犹豫彷徨,只要胸怀抱负和渴望,我们就可以将事业开创.”.四,结束语在钟楼上打钟人之歌创作完成之后不久,马克思在写给父母的一封长信中对自己的缪斯的产儿作了深刻的反思:虽然诗中”或许有些热情和对大胆飞翔的追求”,但是“模糊而不成形的感情;不自然;纯粹是从脑子里虚构出来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完全对立;修辞上的斟酌代替了诗的意境”.马克思自己也承认:这些诗作”是纯理想主义的;其原因在于我的情况和我从前的整个发展.我的天国,我的艺术同我的爱情一样都变成了某种非常遥远的彼岸

16、的东两.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模糊了,而一切正在模糊的东西都失去了轮廓”._l显然马克思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局限性,也认识到了自己情感与理智的不平衡.但这些诗真实地记录了马克思早年思维的发展历程,当中的许多思想成为了马克思El后理论研究的思想源头.参考文献:1孙炳辉,郑寅迭.德国史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94.3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第4版)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oo8:l7.4567811131516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8,557,558,558,556,576,551.575576,574,561563.9陈周旺.从启蒙到革命:中国浪漫主义的嬗变J.文史哲,2007,(6):8186.1O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9.12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3,9.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18弗?梅林.马克思传M.樊集,译.持平,校.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