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复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资本论复习题简答题1、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但它并不是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
2、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3、什么是商品拜物教,马克思揭示商品拜物教秘密意义何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意义:(1)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唯物辩证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这种拜物教的实质及其存在的条件。客观上存在的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必
3、然会在人们的思想上有所反映。(2)重视民生是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产生拜物教思想,用物的形式掩盖社会关系的问题,表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3)要深刻认识货币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作用。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关系,价格是以货币的形式来反映这种关系。价格是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调节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4、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如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但是,生产
4、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一个不变的量,它是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5、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首先,被定义为衡量一切商品的内在尺度,劳动时间分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都是用劳动时间中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现在再谈生产,政治经济学角度的生产是专门指从事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相应的生产时间也就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时间。要知道社会的经济部门划分为许多不同的部门,而物质生产部门是最重要的一个,在马克思看来是价值创造的部门,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只是物质生产部门创造出来的价值在全社会的再分配而已。因此,借用数学集合的角度也
5、可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生产时间包含于劳动时间之中。6、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条件是什么?(l)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而必须按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只有这样,当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同时,又有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同时商品资本再转化为货币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
6、循环发生中断。(3)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一方面,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相继转化的前提,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另一方面,并存性又是由相继转化引起的(是相继转化的结果),没有时间上的继起性,也就没有空间上的并存性。这表明,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不仅要使产业资本同时处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且要同时进行三种形式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 7、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影响资本积累有哪些因素?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
7、力,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劳动生产率水平;(3)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4)预付资本总量。8、什么是利润率?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利润率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与不同资本数量的对比得出的不同比率。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而且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利润率是经常变动的,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余价值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高,利润率
8、就高;反之,剩余价值率低,利润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都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 第三,资本周转速度。资本周转速度加快,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从而也提高年利润率。资本的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同方向变化。 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在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量一定的情况下,节省不变资本,可以减少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9、剩余价值是怎么转化为利润的?剩余价值不仅表现为资本家全部耗费资本的增加额,而且还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因为,全部预付资本,不管是劳动资料(固定资本);还是原材料和劳动力(流动资本),都
9、要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那些未曾耗费的资本,即固定资本中未曾磨损的价值部分,虽然不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但由于它们作为物质要素同样参加了商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它们也就都被看作全部参加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当剩余价值不是表现为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它就取得了利润形态,即转化成了利润。 10、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1)平均利润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各生产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或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其利润率不同。资本有机构成高或资本周转速度慢的部门,其利润率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低或者资本周转速度快的部门,其利润率较高。在利润率不同的情况下,等量资
10、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这同资本的本性相矛盾。于是便发生了资本的转移。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种转移必然引起各部门生产比例的变化,进而引起各部门的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新的资本的涌入,生产的扩大,商品的增加,价格的降低,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下降;原来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由于许多资本的撤出,生产的缩小,商品的减少,价格的上涨,其利润率必然趋向于上升。资本转进转出,不断分配,直到各个部门能够大体上形成平均利润率的时候才会大致地停止下来。(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也就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A
11、、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为前提的。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与价值相比有明显的不同。C、生产价格形成后,某一部门的资本获得的利润数量与该部门实际创造的剩余价值相背离,生产价格与价值想背离。论述题1、请你谈谈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对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这是我国学术界公认的原则。(2)坚持劳动价值论一元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自诞生以来,一直都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批判。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发展,理论界对它的认识和争鸣,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坚
12、持其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坚持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现实的情况与马克思当年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情形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科技劳动、服务劳动、管理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超出了马克思当年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预测等,这些变化都要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新的发展,从而不断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3)在当代新情况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不仅仅是因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3、和“两个必然”理论的基石,而且还因为,“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原理是一个科学的原理。(4)我们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科学原理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生产要素在人类创造价值中的巨大作用。(5)马克思在谈到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时,认为这个劳动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科学劳动。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6)重视脑力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就要在经济上给予脑力劳动者以较高的待遇。这个待遇应与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相符,而不能把一些高待遇仅仅作为一种鼓励措施,要看作是他们劳动应得的报酬。2、试述马克思的货币理论及其实践意义。(1)
14、马克思关于货币的本质的分析是科学而明确的。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生产的社会性质的一般化身。货币商品不同于其他商品,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的二重化了。这当作普通商品,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当作货币商品,具有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的社会职能、取得了一种形式上的使用价值。(2)货币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对于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首先,我们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15、,以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为依据,严格控制货币发行,保持货币流通与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大体平衡。其次,对于货币执行的信用职能来说,我们既不能回避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面,又不能让其自由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待逐步完善和成熟、我国金融体系还很脆弱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渐进式的金融领域的开放和改革。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和规范发展虚拟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防止虚拟经济盲目扩张。3、运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导当代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一)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简单而言,包括如下三方面的内容: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
16、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从实物形态看,社会总产品可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分;从价值形态看,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又可分为c、v、m 三部分。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的实质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价值补偿,其二为实物补偿。3、实现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及其症结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而国内消费却严重不足;也即在拉动经济的投资、消费、出口这三架马车中,出现了严重的跛脚现象:出口和投资增长率明显高于GDP的增
17、长率,而消费的增长则比GDP的增长要慢。同时,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三)按照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理论指导经济结构的调整1、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处理好这两个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努力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扩大居民在国民财富中所占有的份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教育体系,免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完善农民工进城机制,使农民工能享受到市民同等的待遇。加快农村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2、努力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的发展,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国内国外的严峻考验,但同时,这也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18、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协调,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的大好时机。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不仅为我们指明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也为我们指明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因此,抓住机遇,在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必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更大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4、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及其启示。(1)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这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三种职能形式,相应地完成三种职能,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最终实现价值增值。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从货币形态出发,经过一定的运动,又回到货币形态,因而这是一个循环过程,我们把这样
19、的过程叫做产业资本的循环。(2)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揭示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律,这就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只有按照它的客观规律运行,才能真正的发展壮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些规律对企业发展有着诸多的启示。一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协调好供、产、销三者的关系。货币资本循环即G-W-G,要经过购买、生产、销售这三个阶段,这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二是企业发展需要认清货币转化为资金所具有的二重作用。一是进行购买,二是充当资本5、试述资本论中的股份公司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的个人所有制形式之间矛盾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20、它的出现,促进了资本集中和生产发展,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新的实现形式.由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股份制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只是在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组织形式方面进行的一次内部自我调整。马克思虽然没有为我们准备现成的社会主义的股份制理论,但他所阐述的有关股份制的一般原理,对于我们创造性地利用股份制来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对澄清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理论误区,保证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补充一些现实内容)6、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带来什么启示?(1)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
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2)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现象,而是市场经济的生理现象。(3)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导致经济危机,并且波及全球,对我国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采取了许多防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措施。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并不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可以对金融危机置之不理,高枕无忧。社会主义市
22、场经济同样具有产生经济危机的潜在条件。7、试述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资本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察。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两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的增大有两种基本形式:资本积聚
23、和资本集中。(3)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c平均利润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4)现实意义:第一,这一理论对于说明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是一个关键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趋势,即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而可变资本部分则相对地日益减少。这样的结果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必然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的形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贫困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供了理论前提。第二,这一理论对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研究也很重要。由于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社会资本平均构成
24、在不断提高,第部类为本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和为第部类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以及第部类提供生活资料的部门,它们的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会比消费资料生产的增长更快。为使社会生产能够按比例发展,必须研究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一重要因素。第三,这一理论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也有直接关系。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部门的特殊利润率会由于竞争而平均化,使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平均利润率规律得以实现,解决了价值规律同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这将促成平均利润率的形成。第四,运用这一理论还可以揭
25、示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内部各种矛盾的展开和尖锐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危机,同一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的相对额减少,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在深化和发展,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第五,运用这一理论还可以说明绝对地租的形成。由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又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农产品按照高于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卖而形成的超额利润,便转化为绝对地租。8、试述马克思关于级差地租以及土地价格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6、1)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这种同土地自然等级差别相联系的地租,就是级差地租。极差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在农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使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固定化了。级差地租的形式分为级差地租和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以土地自然肥力或自然生产力的不同为前提,级差地租则是以技术条件或技术生产力不同为基础的。级差地租是土地粗放经营的标志,级差地租则是集约化经营的表现。 (2)马克思所说的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是为购买获得土地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付的代价。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的预期土地收益高低。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的购买价格,是按年收益若干倍来计算的,这不过是地租资本化的另一种
27、表现。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是按普通利息率来计算的。”由此,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为:土地价格=地租额利息率。(3)现实意义:我国城市土地价格是作为让渡土地使用权的价格,不是土地的所有权。第一、正确认识不同社会形态中地租的联系和区别。马克思地租理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以土地所有权的私人占有为前提的;而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土地经营者只是在一定的存续期内具有对土地的使用权,存续期内,土地使用权人拥有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经营等方式获取收益的权利。在这一点上,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实现了完全分离。第二、充分认识积极发展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重大意义。我国城镇国有土
28、地供给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有偿出让和行政划拨。经过十多年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方式逐步确立并迅速推广,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供给形式。第三、级差地租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级差地租的形成成为影响土地价格的先遣条件。对于具体地块而言,土地收益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地块包含的物化劳动及地块的开发利用强度。级差地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土地价格,但不能起决定作用。第四、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严格界定不同用地类型,切实保障土地使用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一要摸清现状,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总体情况;二要以科学发展的导向,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广泛征询社会的意见实施开放式管理;三要对已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人大立法的方式确定,增强规划的约束指导作用;四要确定规划执行的具体操作程序,包括用地类型划分、用地审批、土地交易等具体环节,制度具体的操作流程。(整理不够到位的地方,还请同学们批评指正并补充)201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