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321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文理学院提交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环评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报告简本仅供公众参与用绍兴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大楼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简 要 本)绍兴市环保科技服务中心二一四年七月目 录第1章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由来11.2项目概况11.3保护目标21.4项目建设政策及规划符合性3第2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4项目周边概况4第3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63.1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63.2环境影响分析及结果评价63.3污染防治措施83.4项目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分析9第4章总量控制10第5章环

2、境影响评价结论11第6章联系方式12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126.2环评单位联系方式12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由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与绍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此后绍兴卫生学校、上虞师范学校和绍兴建工中专等学校相继并入。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09年创立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山会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学校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区。拥有本部(河东、河西、南山)、兰亭、上虞、镜湖四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9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设有人文学院、法学院、数理信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

3、和1个独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以及绍兴广播电视大学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2.3万人(含元培学院学生0.8万人)。建设“知名地方性综合大学”是绍兴文理学院今后的发展定位,引进高端学术人才,重点建设以“岩石力学学科”为代表的学术团队和科研教学基地,是推进绍兴文理学院建设成为“绍兴大学”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属于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7专业实验室,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受建

4、设单位委托,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拟建地实地踏勘、收集有关资料和向环保管理部门汇报的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请审查,以作为建设单位进行规划建设、环境管理和管理部门决策的依据。1.2 项目概况1.2.1 建设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绍兴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大楼建设工程(2) 建设地点: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体育馆东北侧。(3) 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4) 建设规模:项目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表1.2-1 工程数量汇总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功能备注1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中心研究实验楼7905730主

5、要作为研究、实验楼,还包括学会(学科)办公室、会议室和专家工作室等共7层,一层层高5.5米,其余层高3米2岩石力学实验室2701430主要作为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室、岩石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实验室、试验模型安置区、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仿真分析实验室共5层、一层层高4.6米,其余层高3米3力学实验室和模拟实验室580580岩石结构面力学实验室和滑(边)坡灾害成因与加固机理模拟实验室等共一层、层高约10米4岩石试样加工实验室260260模拟试样制作、加工实验区,模拟试验安置区,模拟试样安置、养护区,岩石试样(模型)加工室,原岩试样安置区共一层、层高5.5米5合计19008000/(5) 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

6、期为12个月,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1.2.2 项目公用工程(1) 给水实验中心大楼生活和消防给水水源皆由学校内供水管网供给,就近从自来水干管引管径不小于DN50给水管入项目区,在室外连结成环状供水管网。(2) 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本项目只产生生活污水,污水接入绍兴文理学院现有污水管网,经统一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3) 供电本项目地处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供电设施完善,电源可靠,质量稳定,配电线路按学校电网规划统一实施。(4) 工作安排项目新增40名工作人员,实行常日班制,年工作时间为220天。1.3 保护目标表 1.3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序号名

7、称方位距离规模保护级别1绍兴文理学院学生及教工宿舍区北80m/环境空气二级声环境2类2金山公寓北190m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3凤凰名都小区西北225m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水环境类4河流北15m河宽20米53米1.4 项目建设政策及规划符合性本项目建设能符合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建设项目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要求(清洁生产要求的符合性和建设项目其他部门审批要求(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8、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要求)。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引用胜利西路站近期监测点2013年4月16日2013年4月20日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从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可知,本项目评价区范围内环境质量良好,各监测点的SO2、NO2、PM10浓度均较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了项目所在地附近水域2012年10月的常规监测资料,监测断面设在偏门公路桥。项目所在地附近中心河两断面水质为IV类水,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

9、2)中类功能区要求。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超标原因为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入河,污染水体。2.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地四周场界昼夜间声环境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中2类要求。项目周界声环境状况良好。2.4 项目周边概况绍兴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大楼建设工程位于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体育馆东北侧。项目东南面紧邻为学校绿地,再往东为校内道路;西南面为学校体育馆环路及体育馆;西北面为市环岛汽车修理厂;东北面为金鸡塘河,隔河为学校篮球场、学生及教工宿舍区。表 2.41 项目周边环境序号方位名称距项目最近

10、距离备注1东南侧学校绿地紧邻/2西南侧学校体育馆环路及体育馆紧邻/3西北侧市环岛汽车修理厂20米/4东北侧金鸡塘河15米河宽2250米项目周围概况图如下:第3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拟采取污染防治措施3.1 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3-1项目主要污染源强汇总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削减量排放量废水生活废水量3740374COD0.110.070.04氨氮0.0130.0110.002固体废物生活生活垃圾1.761.760试验建筑垃圾60600*注:为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环境的排放量。3.2 环境影响分析及结果评价3.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3.2.1.1 施工期废气影响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

11、影响主要是施工及运输时产生的粉尘和各种机械、车辆排放的尾气。本工程所在地区风速相对较小,只有在大风及干燥天气施工,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将有粉尘存在。因施工期采取了防治措施,施工产生的粉尘及汽车尾气影响范围预计不大。由于装修期相对较长,油漆废气的释放较缓慢,故产生的油漆废气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3.2.1.2 施工期噪声影响建设单位严格控制夜间施工,确需施工时应报请绍兴市环保局批准。建设单位在工程打桩机选型上,施工单位应尽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采用钻孔灌注桩和预制灌桩,不使用高噪声柴油冲击打桩机、振动打桩机生产工艺。同时在打桩时采用打应力释放孔,取土挖防震沟等技术。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噪

12、声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3.2.1.3 施工期废水影响为避免建材堆放保存不当引起建材流失,黄沙、水泥、石灰等物资应远离河流堆放,防止逢暴雨冲刷进入水体。施工期桩基建设、挖土和浇筑水泥工段产生的废水应经简单沉淀后上层清液回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抑尘和项目绿化,底层沉淀后泥浆干燥后作为建筑垃圾清运。施工人员利用校区就近建筑物厕所,仅在施工现场设置管理用房,产生生活污水进入校内污水管网,不排入周边水体,预计对周围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建筑垃圾应及时进行清运、填埋或回收利用,防止长期堆放后干燥而产生扬尘。生活垃圾须及时联系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做到日产日清,防止腐烂变质、孳生蚊蝇、产生恶臭、传染疾病,对

13、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经上述处理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2.1.4 施工期固废影响建筑垃圾应及时进行清运、填埋或回收利用,防止长期堆放后干燥而产生扬尘。生活垃圾须及时联系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做到日产日清,防止腐烂变质、孳生蚊蝇、产生恶臭、传染疾病,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经上述处理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2.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3.2.2.1 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地块内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项目只产生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接入学校污水管网,经学校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后接入城市排污管网,最终进入绍兴污水处理厂

14、处理。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基本无影响。3.2.2.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属于岩石力学及地质灾害科研和教学项目,营运期除实验模型制作、岩石切石机和磨石机工作会产生微量粉尘外,其他试验均不会产生废气。以上实验规模很小,因此产生的粉尘量非常少,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保护目标产生影响。3.2.2.3 声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成后无高强噪声污染源,项目产生的噪声的设备为岩石切石机和磨石机,这两类设备使用均为间歇性,累积使用时间每天为1小时。噪声经距离衰减、林木带隔声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明显。3.2.2.4 固废影响分析工程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师生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教学中产生的试验固废(即建筑垃圾)。生

15、活垃圾主要成份为食品、纸张、包装物、玻璃瓶、易拉罐等,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76 t/a;建筑垃圾主要成成份为水泥、砂石、石膏、粘土、岩块等,产生量为60t/a。以上两类垃圾均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3.3 污染防治措施表 3-2污染防治措施清单时期类型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施工期大气(1) 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作业记录台帐,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1) 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土石方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拦,并采取遮盖等防尘措施;(2) 施工工地进出口处及主要道路应当进行硬化处理;(3) 装运土方

16、时控制车内土方低于车箱挡板,减少途中洒落,对施工现场抛洒的沙石、水泥等物料及时清扫,沙石堆场、施工道路应定时洒水抑尘。(4) 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控制车速使小于40km/h,以减少行驶过程中的道路扬尘。(5) 在施工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配备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和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冲洗干净后出场,并保持出入口通道及道路两侧整洁。废水(1) 建筑沿河退让15米以上,尽量缩短挖填土石方的堆置时间;临时土石料堆场等均需集中且远离河岸堆置,并控制在征用的土地范围之内;(2) 建筑材料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高度的控制及位置选择,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同时采用防护措施,以避免水泥、黄沙等流入

17、附近河道;(3) 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4) 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后上清液排放,底层泥浆沉淀后干燥,作为建筑垃圾清运,严禁泥浆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件河道,造成河流污染。(5) 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和现场监管,严禁任何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附近水体。噪声(1) 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选用低噪声的施工工艺。(2)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强。(3) 合理安排项目施工时间时段,建设施工应避开师生休息时间;夜间停止施工,必须连续作业的,需办理

18、夜间施工许可证,并进行公告。(4) 采用设置临时作业场所可移动式隔声屏障的方式,将高噪声设备用隔声屏障围起来,以减小设备运行时产生的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以缩短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固废(1) 施工期的生活垃圾应袋装收集及时清运到环卫部门指定点统一处置,不得随意倾倒,作到日产日清。(2) 尽量减少水泥、黄沙、土石方材料在运输、装卸、施工过程中的跑、冒、滴、漏。(3) 对弃方采用随挖随运,在及时清运到需要填埋的地方加以利用,不能利用的弃方则选择外运,在远离水体的地方进行妥善堆放,并以植被覆盖。水土保持(1) 施工安排在非雨汛期,并缩短挖填土

19、石方的堆置时间;临时土石料堆场等均采用集中堆置,且控制在征用的土地范围之内;堆置过程中做好堆置坡度和高度的控制。(2) 应在临时便道修筑过程中减少对植被的影响。施工场地、拌和系统等处需堆放大量的砂石料,应采取临时防护、排水措施。在堆场周围采用填渣草包围护,场地四周开挖简易排水沟,防止降雨冲蚀。(3) 在离河道较近的工程施工区域,临河一侧修建临时拦挡设施,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避免或减少因工程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对河道带来的不利影响。(4)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先拆除场地内临时建筑设施,清除建筑垃圾场地平整后覆以清除的耕植土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社会环境影响措施(1) 降低对交通

20、运输的影响:施工期间应做好辅道的铺设,加强施工路段的交通管理,建设方应会同交警部门加强交通管理,采取必要的限制与分流措施。同时要设置必要的警告、安全措施,以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件。(2) 保护环境敏感点:施工车辆行车路线应尽量避开环境敏感点,在必须经过附近居民点、学校等敏感点时,应减速缓行,尽可能的减少噪声、扬尘、尾气等对敏感点的影响。(3) 文物保护措施:在地下挖掘施工中要注意文物保护,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如古钱币、陶瓷、青铜器等应停止挖掘,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决不能使文物流失。营运期废水(1) 项目应实行雨污分流,室内实行污废分流,项目地块内雨水经有组织收集后就地排入雨水管道。

21、屋面雨水自成体系接入雨水管道中。室外雨水汇总后最终排入附近河道;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实验室切石、磨石工序中冷却水要求设置循环水池,冷却水经沉淀后循环回用。噪声(2) 切石机和磨石机放置在专用房间,设备安装隔声垫,并加装减振装置;以上噪声设备所在房间要求装隔声窗,设备运行时要求关闭门窗固废(1)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2) 实验后建筑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作填埋处理3.4 项目环保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分析项目环保投资主要来自于“三废”治理。根据估算,环保经费合计约52万元,约占总投3500万元的1.5%。第4章 总量控制本项目只排放生活污水,其新增生活污水排放

22、量可以不需区域替代削减。具体排污量指标可报请绍兴市环保局批准。环评建议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如下:水污染物排污水厂排放指标:废水量374t/a(2 t/d),COD 0.11 t/a,氨氮0.013 t/a;水污染物排放环境指标:废水量374t/a(2 t/d),COD 0.04 t/a,氨氮0.002t/a。第5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绍兴文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大楼建设工程位于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体育馆东北侧,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项目选址符合绍兴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用地已取得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证,用地性质为教育

23、用地;建设项目规划已取得规划设计方案确认书和规划总平面图确认书,符合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项目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能够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对周围环境和保护目标的影响符合环境质量要求等环评审批原则。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符合所在区域规划环评要求等环评审批要求。同时项目也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其他部门审批要求。综上,项目符合各项环评审批原则和要求,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在现有地点内实施是可行的。第6章 联系方式6.1 建设单位联系方式建设单位:绍兴文理学院地址:绍兴市环城西路508号邮编:312000联系人:孙铭电话:130655581266.2 环评单位联系方式环评单位:绍兴市环保科技服务中心地址:绍兴市人民西路245号邮编:312000联系人:陈晓清电话:057585203653传真:057585091612邮箱:577636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