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19887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1.1.4物质的分散系Word版含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时训练4物质的分散系1.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B.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D.要形成胶体,分散质必须符合一定的结构,如氯化钠就不能形成胶体和浊液解析:胶体最本质的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粒度在1100 nm之间。不同的胶体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有的胶体外观与溶液并无明显不同,因此A错误。胶体也是一种较稳定的分散系,B错误。区分胶体和溶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C正确。胶体不是物质结构的反映,而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如氯化钠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分散在乙醇(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若将饱和NaCl溶液降温或蒸发,则可形成浊

2、液;氢氧化铁在水中既能分散形成胶体,也能形成沉淀,故D错误。答案: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鉴别Al(OH)3胶体(无色)和食盐水,可以不用任何试剂B.鉴别白糖水和食盐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C.鉴别粉笔末与水、豆油与水组成的浊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D.鉴别NaCl与CuSO4两种溶液,可以不用任何试剂解析:A项,胶体与溶液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B项,不能用品尝的方法来鉴别化学药品,且二者都是稳定、均一、透明的无色溶液;C项,静置以后,粉笔末与水的浊液中产生沉淀,豆油与水的浊液分层;D项,NaCl溶液没有颜色,CuSO4溶液显蓝色。答案:B3.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铜丝B.

3、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SO3解析:紧扣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铜丝是单质;NaCl溶液是混合物,SO3是非电解质。答案:B4.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甲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图乙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了。由此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在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解析:选项内容分析结论ANaCl固体不导电,但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所以NaCl是电解质错误B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错误CNaC

4、l溶液通电时灯泡亮,说明NaCl发生了电离正确DNaCl溶液中,NaCl电离出大量离子,H2O只能电离出少量离子错误答案:C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解析:食盐、蔗糖溶于水得到溶液,分散质(溶质)粒子分别是Na+、Cl-和蔗糖分子。泥土加入水中得到悬浊液。植物油溶于汽油得到溶液。答案:B6.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曾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先后有14人在一流动小吃摊点食用馄饨后出现中毒症状被送往医院治疗,并对中毒病人做钡餐检查,BaSO4是医学上进行钡餐的药剂。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其本质原因是()A.存在离子B.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C.存在电子D.BaSO4是电解质解析:物质

5、导电有两种类型:依靠自由移动的电子导电,如金属;依靠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如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答案:B7.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OHNa+O2-+H+B.FeCl3Fe3+CC.Ca(NO3)2Ca2+2(NO3)2-D.H2SO42H+S解析:NaOH电离出的是Na+和OH-,A错;B项应为FeCl3Fe3+3Cl-,B错;C项应为Ca(NO3)2Ca2+2N,C错。答案:D8.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仅由酸电离的是,其中仅由碱电离的是,其中仅由盐电离的是。A.Na+、OH-、SB.H+、Cl-、SC.Na+、K+、OH-D.Na+、K+、N解析

6、:这是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盐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答案:BCD9.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CaCl2:(2)MgSO4:(3)Ba(OH)2:(4)KHSO4:解析:电解质电离时基本离子不变。答案:(1)CaCl2Ca2+2Cl-(2)MgSO4Mg2+S(3)Ba(OH)2Ba2+2OH-(4)KHSO4K+H+S10.下列物质中:A.NaCl晶体;B.CH3CH2OH(酒精);C.H2SO4溶液;D.单质铜;E.HNO3溶液;F.熔融氯化钾;G.SO2气体;H.液态氯化氢(1)能够直接导电的是()(2)虽溶于

7、水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3)溶于水也不能导电的是()(4)需溶于水才能导电的是()(5)虽直接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6)虽不能直接导电,但也是电解质的是()解析:首先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其次,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导电;溶液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因为溶液是混合物。(1)中液态氯化氢不是氯化氢溶液,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2)SO2气体溶于水后发生反应SO2+H2OH2SO3,H2SO3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SO2电离出离子,因此SO2不是电解质;(3)CH3CH2OH溶于水也不能导电,因为CH3CH2OH是非电解质;(4)NaCl晶体中虽然有Na+和Cl-,

8、但Na+和Cl-不能自由移动,需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才能导电;(5)金属单质铜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另外,H2SO4溶液、HNO3溶液虽然能直接导电,但它们是混合物,也不是电解质;(6)NaCl晶体、液态氯化氢都是化合物,符合电解质的定义,液态氯化氢需溶于水才能导电,SO2不是电解质。答案:(1)C、D、E、F(2)G(3)B(4)A、G、H(5)C、D、E(6)A、H1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以下有10种物质:铜稀硫酸氯化氢氨气空气二氧化碳金属汞(俗称水银)氯化钾碳酸钙氯气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它们中符合左栏条件的物

9、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序号符合的条件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1混合物2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能导电3电解质,但难溶于水4非电解质5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解析:上述10种物质中稀硫酸和空气属于混合物。HCl溶于水可电离出H+、Cl-,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HCl属于电解质。CaCO3是难溶性电解质。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它们本身发生了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分别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NH3H2O和H2CO3,故它们属于非电解质。铜和金属汞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答案:序号符合的条件物

10、质的化学式或名称1混合物稀硫酸空气续表序号符合的条件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2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能导电HCl3电解质,但难溶于水CaCO34非电解质NH3CO25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铜金属汞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1 molL-1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氢氧化铁胶体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m。(2)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解析:本题是以Fe(OH)3胶体的制备为依托来考查胶体的基本知识。只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就在10-910-7 m 之间,这也是胶体区别于溶液、浊液的本质原因。可以通过丁达尔效应来验证某物质是否是胶体。答案:(1)10-910-7(2)用一束光照射溶液,若出现丁达尔效应,则可判断制备成功;若不出现丁达尔效应,则可判断制备不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