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2152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6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高专《生理学》理论教案.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章节名称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任务及研究内容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2.学会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教学重点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兴奋性,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

2、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开场白,自我介绍二、导入新课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一、生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的一分支。医学生理学(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二)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常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三)生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正常状态下人体及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四)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掌握各种生理活动的发展、变化的规律。生理学发展简史:(略)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

3、系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生理学实验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生理学实验主要在动物身上进行。动物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其中前者又可分为离体实验和在体实验。四、生理学研究的内容1.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5min开场白介绍20min 教学过程与内容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主要研究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3.整体水平的研究:以完整的机体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生理条件下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4、的规律。五、怎样学习生理学?(一)学习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医学是关系到生命、健康的科学,因此必须强调严谨性。医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且发展很快;因此,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不怕吃苦、不怕劳累,毕业了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抱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当合格的医护人员。(二)如何学好生理学?深刻理解 注重联系(生活临床) 逻辑推理 空间思维 重视实验 证实理论要积极思维、不要被动思维、更不要拒绝思维。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一、新陈代谢(一)概念:是指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称为新陈代谢。(二)新陈代谢的过程:1.合成代谢(同化作用):摄取营养

5、物质,合成自身结构,储存能量。 2.分解代谢(异化作用):自身旧物质 排出体外 释放能量。目的:实现自我更新意义:新陈代谢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二、兴奋性概念:机体或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一)刺激与反应 1.刺激:是指被机体或组织感受到的各种环境变化。刺激的种类:物理性刺激、化学性刺激、生物性刺激、社会心理性刺激2.反应:指机体或活组织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1)反应的两种表现形式: 兴奋:某种功能活动出现或加强; 抑制:某种功能活动减弱或停止。(2)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刺激是原因,反应是结果。(二)兴奋性与可兴奋组织1.兴奋性的概念:机体或活组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

6、特性。 2.可兴奋组织的概念:受到有效刺激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或组织。3.有效刺激的条件: 任何刺激要使机体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足够的刺激强度 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单位时间内强度变化的幅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5min10min30min教学过程与内容(三)衡量细胞兴奋性的指标阈强度又称阈值或刺激阈是指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刺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1.兴奋性与阈强度的关系:两者呈反变关系阈强度越小,兴奋性越高;阈强度越大,兴奋性越低。阈强度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2.兴奋性的生理意义

7、:任何组织、细胞或器官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都必须以兴奋性为前提;丧失了兴奋性的,机体与环境间的关系中断,生命也就结束。三、生殖概念:是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的功能。生殖功能对种群的繁衍是必需的;因此,被视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5min课堂小结1.生理学的概念2.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3.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 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复习思考题1.试述生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哪几个水平? 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3.朱大年、王庭槐.生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

8、013.第8版。预习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环境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反思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1周 第 2 次课授课班级15级高职班章节名称第一章 绪论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环境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兴奋性和适应性、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重要意义,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和前馈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2.学会人体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3.了解生命活动与外环境。教学重点生活动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教学难点

9、生活动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活动的三种调节方式、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复习新课教学内容:第三节 生命活动与环境一、生命活动与外环境(一)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性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例如:外界、大气环

10、境。 人体与外环境之间存在两方面的关系:1.人的活动对外环境的影响2.外环境对人的作用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自然环境的影响按性质可以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气温、气压、光照等。2.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体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二)适应性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1.适应性的概念:是指机体能够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内部关系的生理特性。2.适应性的生理意义: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经常保持动态平衡,有利于机体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教学过程与内容二、生命活动与内环境(一)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被称为机体的内环

11、境。(二)内环境的稳态稳态(homeostasis),也称自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四节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一)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射的基本类型:1.非

12、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反射弧固定、数量有限、种族共有的、初级的神经活动。2.条件反射:是产生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获得、反射灵活可变、数量无限、高级的神经活动。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短暂、精确。(二)体液调节: 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作用方式包括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神经分泌。发挥调节作用的物质激素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弥散。(三)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的特点:局限、幅度有限、不很灵敏。二、生命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1.非自动控制系统:2.反馈控制系统:控制部分发出指令控制受控

13、部分的活动,而控制部分自身的活动又接受来自受控部分返回信息的影响。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反馈。 (1)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内较为多见。例如:血压维持相对稳定、血糖浓度、体温调节等。生理意义: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2)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的调节方式。人体内不如负反馈多见。例如:排便、排尿、分娩及血液凝固过程等。生理意义:促使某种生理活动不断加强,并迅速完成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课堂小结1.内环境的概念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2.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3.正负反馈的举例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内

14、环境的稳态?它有何生理意义?2.机体对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相互之间关系怎样?3.试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预习内容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自学)教学反思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2周 第 1 次课授课班级15级高职班章节名称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

15、转导功能(自学)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方式、特点;2.熟悉易化扩散的概念及特点;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3.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功能及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及原理;细胞膜受体的功能。教学重点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方式、特点;易化扩散的概念及特点;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出胞与入胞。教学难点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区别;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

16、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复习(2min)新课教学内容: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膜的结构概述:机体的每个细胞都被一层薄膜所包被,称为细胞膜。细胞膜主要有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物质。Singer和 Nicholson于1972年提出的液态镶嵌模型,即膜的基架是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其中镶嵌着许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1.脂质双分子层(1)成分:膜脂质主要由磷

17、脂、胆固醇和少量糖脂构成。(2)结构:磷脂、胆固醇和糖脂都是一些双嗜性分子,这些分子以脂质双层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中,亲水端朝向细胞外液或胞质,疏水的脂肪酸烃链则彼此相对,形成膜内部的疏水区。(3)特点:流动性 稳定性2.细胞膜的蛋白:表面蛋白和整合蛋白两类。细胞膜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膜蛋白来实现的,膜蛋白的种类及含量越多,该细胞的功能也就越复杂。3.细胞膜的糖类:细胞膜所含糖类甚少,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它们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脂质或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结合于糖脂或糖蛋白上的糖链仅存在于膜的外侧,通常具有受体或抗原的功能。教学过程与内容一、单纯扩散(一)概念: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的

18、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的跨膜转运。(二)影响因素: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电压差 膜的通透性(三)特点:高浓度低浓度 不耗能二、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特点:顺浓度差;不需细胞消耗能量 需要特殊膜蛋白的帮助分类: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一)载体易化扩散转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转运特点: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二)通道易化扩散:转运物质:无机离子、水转运特点:离子选择性和门控性分类:根据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离子通道通常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以及机

19、械门控通道等。(三)原发性主动转运:特点: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代谢供能; 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在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离子泵是钠-钾泵(sodium potassium pump),简称钠泵,也称Na+-K+ -ATP酶。钠泵的主要功能包括:1.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2.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3.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4.钠泵活动造成的跨膜浓度梯度,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5.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四)继发性主动转运:如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就

20、是由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和钠泵的耦联活动而完成的。三、出胞和入胞出胞和入胞主要是依靠细胞本身的活动来完成的,也需要细胞代谢供能。第二节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自学)一、离子通道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二、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课堂小结1.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2.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复习思考题1.简述细胞膜有哪些生理功能? 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各种物质转运形式。 3.试比较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异同。 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3.朱

21、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预习内容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教学反思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2周 第 2 次课授课班级15级高职班章节名称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概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和阈电位的概念、生物电产生原理;2.熟悉动作电位的特点;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3.了解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教学重点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和形成的离子机制。2.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教学难点

2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复习(2min)新课教学内容: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概念:组织细胞无论在安静状态或活动状态都存在电的活动,称为生物电现象。因主要发生在细胞的两侧,故又称为跨膜电位,简称膜电位,

23、主要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2)特征:通常是平稳的直流电位;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并且只要细胞未受刺激、生理条件不变,这种电位将持续存在。(3)注意: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称为极化;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的过程或状态称为超极化;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的过程或状态称为去极化或除极化;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如进一步变为正值,则称为反极化,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称为超射;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

24、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教学过程与内容2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1)机制: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非常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2)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膜对K+和Na+的相对通透性;钠泵活动的水平,如活动增强将使膜发生一定程度的超极化。二、动作电1. 静息电位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2)组成:在神经纤维上,其主要部分表现为尖峰状的电位变化,称为锋电位;锋电位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动作电位的标志。在锋电位后出现的膜电位低幅而缓慢的波动,称为

25、后电位;后电位又分为负后电位(后去极化)和正后电位(后超极化)。(3)特征:动作电位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全或无”特性;不衰减性传播;连续刺激不融合。2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前提: 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衡(2)机制: 细胞受刺激时对Na+的通透性增加动作电位产生的过程:1)锋电位的上升支:接近于Na+的平衡电位。2)锋电位的下降支:是K+外流所致。3)后电位:负后电位一般认为是在复极时迅速外流的K+蓄积在膜外侧附近,暂时阻碍了K+外流所致;正后电位一般认为是生电性钠泵作用的结果。(3)阈电位:能进一步诱发动作电位的去极化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3.动作电位的传播:在无髓鞘神经纤维和肌纤维等细

26、胞上,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在有髓鞘神经纤维上,局部电流仅在郎飞结之间发生,这种传导方式称为跳跃式传导,传导快且“节能”。四、局部电位1概念:当去极化的刺激很弱时,Na+通道并未被激活,仅在膜的局部产生电紧张电位;当去极化刺激稍强时,可引起少量的Na+通道激活和内向离子电流,在受刺激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与电紧张电位叠加,这种产生于膜的局部、较小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产生的电位称为局部电位。 2.特点:等级性;电紧张传播,其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没有不应期。五、可兴奋细胞及其兴奋性1兴奋性和可兴奋细胞:兴奋性是指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已被看作是动作电位

27、的同义语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凡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一般认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细胞都属于可兴奋细胞。2.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课堂小结1.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和复极化概念,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和阈电位的概念、生物电产生原理。2.动作电位的特点;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复习思考题1. 简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2. 动作电位有何特点?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

28、版。预习内容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教学反思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3周 第 1 次课授课班级15级高职班章节名称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机制,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机制。2熟悉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3.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教学重点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2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3肌肉前、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教学难点1. 终板电位的产生2骨骼肌收缩的分子机制3长度-张力曲线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

29、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骨骼肌细胞收缩的引起和收缩机制(一)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即终板膜)和接头间隙 2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AP接头前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囊泡移动、融合出胞作用Ach释放ACh

30、与后膜N型ACh受体结合,通道开放Na+内流终板电位肌膜Na+通道开放AP终板电位及微终板电位 Ach的释放:量子式释放 Ach的灭活:胆碱脂酶(被新斯的明抑制) N型受体阻断剂:箭毒、银环蛇毒3、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2)时间延阁(3)易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4)是1对1的传递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图)1.肌原纤维 教学过程与内容 明带:长度可变,其正中的暗线为Z线暗带:长度固定,正中相对透明区为H带, H带中央的暗线称为M线。2.肌小节:两条Z线间的区域,长度=1/2明带 + 暗带 (1.53.5m )(二)肌管系统(图) 1.横管:由胞膜向

31、内凹入形成。 2.纵管(肌浆网): 三联管:由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 作用:把横管传来的信息和终池Ca2+释放联系起来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把肌细胞的兴奋和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三个步骤:(图) (1)肌膜动作电位经横管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甘油高渗任氏液可破坏横管系统 (2)三联体处的兴奋传递横管膜兴奋终末池Ca2+通道开放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丝滑行肌收缩。3.肌浆网对Ca2+的释放和回收释放:AP使终池膜Ca2+通道开放回收:钙泵作用(三)骨骼肌细胞的收缩机制肌丝滑行学说 肌丝滑行学说: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缩短,是细肌丝向粗肌丝中间滑行的结果。1肌丝

32、的分子结构 (1)粗肌丝 (2) 细肌丝(图)2.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图) ATP的作用:提供能量、使横桥脱离三、骨骼肌的收缩形式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2.单收缩与单收缩的复合四、骨骼肌收缩的影响:1.前负荷长度-张力曲线(图) 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就作用于肌肉的负荷,将肌肉拉长于某一状态。 最适初长度:使肌肉收缩时产生最大张力的初长度。 最适前负荷:产生最适初长度的前负荷。 在最适初长度和前负荷时,肌张力最大,收缩速度最快,缩短的长度最大,横桥与细肌丝结合最多,作功效率最高。(图)2.后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张力-速度曲线(图) 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遇到的负荷。后负荷愈大,产生张力愈大

33、,肌肉缩短的速度及缩短的长度愈小。 适度的后负荷(百分之三十最大张力处)才能获得肌肉作功的最佳效率。3、肌肉收缩能力指与前、后负荷无关的肌肉本身的收缩能力,即肌肉内部的功能状态。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课堂小结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机制,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的收缩机制。2.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3.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复习思考题1.兴奋是如何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的? 2.横桥有何特性?其在肌丝滑行中有何作用?3.试比较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的特点及意义。4.将青蛙的神经立体后,将其浸泡在葡萄糖溶液中,其动作电位如何变化?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

34、6版。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预习内容第三章 血液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血浆教学反思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3周 第 2 次课授课班级15级高职班章节名称第三章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功能、生理特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2.熟悉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3.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

35、能;等渗、低渗、高渗及等张溶液;红细胞的数量、形态与功能。教学重点1红细胞比容;2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其意义;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和血沉;4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教学难点1血浆渗透压的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2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

36、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三章 血液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流体组织,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以及和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的功能:1运输功能 2缓冲酸碱功能 3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4生理止血功能和机体防御功能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二血浆的化学成分 1水,O2,CO2 2低分子物质 3血浆蛋白导课2分钟5分钟3分钟30分钟教学过程与内容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血液的比重(二)血液的粘度(三)血浆渗透压 1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现象(图示:渗透现象) 渗透压 2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是Na

37、+,Cl-形成。生理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生理作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及血容量。(图示:血浆渗透压的对水平衡的调节)(四)血浆的pH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一造血过程的调节1血细胞的分化过程2造血过程的调节二红细胞生理(35min)(一)红细胞的数量与形态1数量2形态结构(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与功能1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红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 (2)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3)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沉降率影响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因素 (4)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指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 (图示:红细胞在不同渗透压溶液

38、中的形态) 2红细胞的功能(三)红细胞的生成调节1红细胞生成所需的原料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辅助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 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图示: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2)雄激素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5分钟2分钟15分钟18分钟课堂小结1血浆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功能、生理特性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生成的调节。2.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及影响红细胞成熟的因素复习思考题1水分子的移动与渗透压有何关系?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意义。3贫血或缺氧时红细胞生成增加的机理是什么?4给患者输10%葡萄糖注射液时候

39、患者为什么会有血管疼痛感觉?参考书1.姚泰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6版。2.刘爱玲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第5版。3.朱大年、王庭槐主编.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第8版。预习内容第三章 血液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教学反思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4周 第 1 次课授课班级15级高职班章节名称第三章 血液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授课学时2学时授课层次高职高专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凝血过程,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2熟悉生理性止血过程。3了解白细胞的分类及数量,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40、凝血因子;影响凝血的因素教学重点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功能;2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教学难点血液凝固,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教材生理学白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第7版授课对象分析本教案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中紧围绕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三贴近”教学模式,展开知识要点的讲述,注重重难点的把握与解析,使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得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式(多媒体)、讲授法、启发式、PBL、CBL教学法教具多媒体、板书授课方法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三、白细胞生理 (一)白细胞的数量与分类(二)白细胞的生理特性

41、和功能1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 (2)嗜酸性粒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2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 3淋巴细胞(三)白细胞的生成和调节(四)白细胞的破坏四血小板生理 (一)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二)血小板的生成和调节 (三)血小板的破坏导课2分钟5分钟5分钟教学过程与内容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出血时间:用小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段时间就叫做出血时间。正常为13分钟。生理性止血过程血管挛缩 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与维持。(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粘附 2聚集 (1)ADP (2)血栓烷A2 (3)胶原 (4)凝血酶3释放(二)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1生理性止血功能 2参与凝血 3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4参与纤维蛋白的溶解:二血液凝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