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02537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市浦东新区2014年高考预测(二模)历史试题2014.4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一、 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酋邦”是指介于氏族和国家间的早期社会组织,该组织不存在中央管理和权威。据此,中国史上的“酋邦”出现在A炎黄时期 B夏商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2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A殖民主义 B文化传播 C军事征服 D宗教扩张3史学家们重视地理研究的主要原因是A探寻自然与文明关系

2、 B寻找事件发生的因果C探讨早期的价值观念 D展现历史的发展进程4封建等级制与等级君主制下社会的重大变化表现在A君主名号 B宗教领袖 C贵族领地 D市民地位5历史上“帝国”,通常被认为是A人口众多、疆域辽阔的国家 B由人民认同和支持的政府C由单一权威统治下的广大领土 D具有共同信仰的政治群体6佛兰德伯爵在布鲁日城发现了一个逃亡农奴,要把他抓回去,却被市民赶出了城。该故事发生在公元A5世纪末 B8世纪中叶C11世纪前 D12世纪后7下列有关奥斯曼帝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错误表述是A诱发欧洲商人开辟新航路 B曾导致西欧商品价格暴跌C在巴尔干埋下不稳定种子 D为欧洲文艺复兴汇聚人才8秦汉时期负责社会基层

3、征税和调解纠纷的是A县令 B三老 C啬夫 D里长9北魏孝文帝曾被称为“民族融合的推手”,主要是因为他A支持胡汉通婚 B具备儒学修养C全面汉化政策 D迁都中原洛阳10张说(667年730年)有诗云:“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文中的“戎王”指的是A吐蕃赞普 B匈奴单于 C鲜卑可汗 D大食苏丹11下列政权与建立者不匹配的是A辽耶律阿保机 B西夏元昊C金完颜阿骨打 D元铁木真12南宋时,临安人谢国明往来中日等国经商,后定居博多(今日本福冈市),并成为当地航运界首领。最便于他商旅活动的港口是A广州 B泉州 C明州 D月港13下列是两幅古代人口分布图,人口疏密与颜色淡浓成正比。据

4、图可得出,中国A军事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C版图向南扩展 D经济重心南移14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常言“我非相,乃摄也。”此言A言不由衷 B谦虚矜持 C符合实际 D擅权邀功15古代史学家认为记录的真相不受权贵威迫而秉笔直书,是史学家崇高的情操。后世史家称之为A史才 B史学 C史识 D史德16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署,使新教和天主教一样得到承认,并规定了“谁的地盘,谁的宗教”的原则。该约签订得益于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英国革命17对右表中历史现象发展起推进作用的是1. 大企业2. 垄断资本3. 资本输出4. 瓜分世界A资产阶级革命B英国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资本的全球扩张

5、18完全由清政府经营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开平矿务局1919世纪末,日本学者称李鸿章为世界五大伟人,中国却称他为“当世秦桧”。对此认识最恰当的是A这是日本的阴谋,离间清廷B李鸿章出卖主权,被日推崇C评价人物的视角和立场不同D因时代不同对人物看法不一20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意识 B扩大了工业革命成果C削弱了英国在大陆势力 D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21工厂游记一书针对童工的劳役和剥削问题,提出国家应出钱买断私人企业,创造“国家车间”和“国家工厂”。赞同此说的是A卢梭 B彼得一世 C马克思 D罗斯福2219世纪中期,日本学者渡边华山认为:西

6、方各国“艺术(即技术)之精博,教政之羽翼鼓舞,似为唐山所不及。”文中“唐山”是指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荷兰23据上海电信史记载:“1879年9月,大北公司向申请德律风(电话)专营权,条件是向租界提供一整套电话通讯网。”文中省略的是我的奋斗希特勒著A英国政府 B总理衙门 C上海知县 D工部局24观察右图,此宣传画所反映的立场是A苏联B日本 C美国D无法判断25右图是不同时期日军军帽形制与材质。据此推测,较为合理的是日军纯皮制造硬纸做的期二战后期A军官日益腐败,克扣军饷B制帽技术进步,纸质轻盈C经济困乏,战争难以为继D遭盟军反攻,畜牧业毁灭26据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之一格罗夫斯回忆:按

7、计划,美国准备投掷3枚原子弹,小仓是第二目标。因天气原因都投到了长崎,一颗没有爆炸,后神秘失踪。若从史学角度看,该材料A揭露了原子弹投放的历史真相B孤证不立,还需其它史料互证C是亲历者回忆,材料真实可信D说明了历史阐释常受制于政治27有人认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疆域”覆盖全球。这里的“疆域”是指A军事霸权 B政治盟友 C货币体系 D价值观念28威尔逊总统参加巴黎和会;罗斯福总统出席雅尔塔会议;里根总统与戈尔巴乔夫签署条约。以上事实体现美国总统的身份是A国家首脑 B政党领袖C军事统帅 D首席法官29右图照片中的情景,作为一种普遍现象开始流行于20世纪A50年代初B50年代末C60年代中D70年代

8、末30右图是1984年创作的漫画做实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A实现国家统一B推进改革开放C调整外交政策D筹建经济特区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古代中国皇帝用玺官员用印,印玺是权力的象征。据载:“秦天子六玺,唐时有八宝,宋尚循其制,至徽宗而加九,南渡至十一,皆非制也。本朝初有十七宝,至世宗加制其七,今掌在符台者共二十四。”(引自万历野获编)。这一现象可以印证A国家事务趋多 B中央集权加强C皇权至高无上 D制印技艺进步32右图曾是非常流行的升官图游戏,图版上标明各种官衔,从“白丁”开始,依照转动的陀螺所获的判语升迁或贬黜,以最先升

9、任最高位者为胜。此游戏反映了A读书致仕和传统社会观念B科举致仕改变命运的理想C官场等级分明且升迁有序D官场黑暗与升迁无常心态33美国独立后,托马斯潘恩说:“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据此推测,作者A支持民主共和 B赞成扩大总统权力C追求自由平等D崇尚法制依法治国34下表是近代上海外企变化统计表。据此判断上海外企情况统计表(单位:家)国籍创设年份合计1911年前19111920192119311931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5月27日1949年5月28 1950年6月英国66152749127185苏联95014469128美国12739333212

10、3法国83912941瑞士431182735A世界大战削弱了西欧在上海经济地位B世界大战也影响美苏大国在沪的投资C在沪外企变化反映列国在华势力消长D从在沪外企变化中可看到民企的发展35四位同学讨论西方民主制度,其中最有道理的是A甲:现代民主制度渊源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B乙: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启了现代民主制先河C丙:美国分权制衡模式是民主共和唯一蓝本D丁:西方民主制是人类文明遗产的继承发展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上帝的脚盆”(12分)地中海宛如一个水槽镶嵌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她浸润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地中海的地理意义在于它将欧洲和非洲分隔开来;就文明的传

11、承而言,古代地中海区域的文明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地 中 海 问题:(1)地中海“浸润”过哪些古老的文明?(3分)(2)造成地中海区域早期文明呈现不同特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3)古代地中海文明在哪些方面“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础”?(6分)37君相的“拔河”(12分) 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但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这个规则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双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在这样的规则中,权力达到了平衡。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权力由他一人掌握就可以了,不再需要所谓的平衡。摘自当年明月明

12、朝那些事儿问题:(1)明朝以前,皇帝和丞相遵循的“规则”主要有哪些?(2分)(2)你赞成中国古代皇帝和丞相之间的“权力”拔河说吗?说明理由。(4分)(3)怎样看待朱元璋的“不守规则”行为?(6分)38外交官的“悲剧”(14分)1878年,清朝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一书中认为:西洋也有两千年文明,把“巴夫子”(柏拉图)、“亚夫子”(亚里士多德)等西哲与“孔夫子”、“孟夫子”等东哲相提并论;“英人谓天文窍奥由纽登(牛顿)开之,此英国实学(科学)之源也。相距二百三四十年间,欧洲各国日趋富强,推求本源,皆学问考核之功也,推原其立国之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Parliament)

13、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Mayor)治民有顺从民愿之情。”书呈总理衙门,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有人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有人更指责他是有“三大罪”的汉奸:第一、“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第二、“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第三、“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 郭嵩焘任期未满,被迫因病销差,“罪行”因李鸿章力争不了了之。问题:(1)士大夫为什么会痛恨郭嵩焘?(6分)(2)你若是李鸿章,怎样为郭嵩焘申辩?(8分)39冷战的盒子(12分)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

14、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问题:(1)列举战后以来发生的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的重大事件。(4分)(2)为什么说“二战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8分)40“顺风”与“逆天”(25分)近世以来,交通便捷,西洋文明之风乃借此东渐,其势遒劲,所向披靡,阻之无益,何若因势疏导,同沐文明之和风,舍此别无他途也。当西洋文明如疹疫流行之际,彼二国逆天而行,杜言防川以自闭,实属不智。虽云“唇亡齿寒”,然彼于我无丝毫之助。非特如此,盖因地理相连,西人或将我与彼二国等量齐观,是故鄙彼即非我也。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

15、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待彼二国,则如西人即可,子不闻近墨者黑乎?是故,我国势必拒此东方之恶邻于心念也。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问题:(1)材料中“彼二国逆天而行”中的“二国”具体指哪两个国家?作者为何称其为“逆天而行”?(5分)。(2)概括材料中福泽谕吉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5分)(3)你如何看待福泽谕吉的观点?(15分)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 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DCDBC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DCDBCACD题号212223242526272

16、82930答案CCDCCBCABA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力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得分3分1分1分0分31BACD32ABCD33DACB34CABD35DABC二、非选择题(75分)36上帝的脚盆(12分)(1)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或爱琴文明)(1分)、古代罗马文明(1分),迈锡尼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犹太教文明、腓尼基文明、波斯文明、两河文明等,任一,1分)(说明:希腊、罗马文明是核心知识,其它任一,1分,最高2分)(2)原因:主要与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有关(1分),古代希腊和罗马位置濒临海洋,陆地狭小(1分);古代埃及位于地中海之南、

17、尼罗河河谷地带和三角洲,雨水充沛,土壤肥沃(1分)。(说明,若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特征表述,也可给分)(3)古希腊文明:民主政治,人文精神(文史哲艺)等(2分);古罗马文明:罗马法治精神与制度,城市建设,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等(任二,2分);基督教文明:契约精神、平等意识、博爱思想等(2分);或回答西欧中世纪成就:西欧中世纪城市建设(复兴与自治)、基督教与大学所创建的契约、自由与平等思想与制度(2分)(说明:本题赋分,可从不同层面或把握。空间,概述希腊、罗马;时序:希腊、罗马、中世纪;按照不同视角:政治、法律、思想、文化;但是一定要论述如何奠定近代西方文明基础,没有这个逻辑论证得1分)

18、37君相的拔河(12分)(1)规则:皇帝是最高统治者,裁决一切军国大事(或皇权至上);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2分)或儒家思想中的君臣规范(1分)(2)赞成: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皇权虽至高无上,但君主个人无法亲自处理一切国家事务(1分);明朝以前的丞相拥有最高行政权,还直接领导着中央政府官僚机构,可利用皇帝昏庸孱弱扩大相权,并通过审核或行政制约皇权,以致历史上权臣取代皇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2分);若君王贤明有为,相权就得到抑制或约束,双方形成“拔河“的态势(1分)。否定: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皇权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1分);丞相虽是百官之长,只是协助皇帝

19、,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2分)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皇权日趋加强,相权日趋弱化,直至消亡,不存在权力平衡。(1分)辩证:不完全赞同:明以前符合“拔河“说,如汉武帝创设内朝外朝、隋唐创设三省六部制等;明以后不符合”拔河“说,如明朝废中书、废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创设内阁制度;清代创设军机处等(史实恰当,论证贴切2分)(说明: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符合史学逻辑)(3)看待:从材料看,朱元璋的“不守规则”是指废除丞相与丞相制度强化皇权(2分),(如有回答实行特务统治1分),虽从制度上排除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在皇帝勤政“有为“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中央决策和行政效率。(2分)但在皇帝昏聩、怠政时,容易

20、导致高官倾轧、行政低效、政治腐败(暴政)等(2分)38外交官的悲剧(14分)(1)水平1: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理由完整。(6分)观点:由士大夫愤慨可折射出封闭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和抵制理由:(从时代看)两次鸦片战争的屈辱使士大夫对西方抱有敌意;(从传统看)传统文化中的夷夏观念,也使士大夫排斥西方文明(2分)。(从个人看):郭氏亲历西方,对西方的认识和观点已经超越封闭守旧的传统士大夫,尤其是郭认为西方历史悠久,西哲堪比孔孟,科学领先世界等,更是动摇了清朝士大夫的天朝上国和华夷观念(优越感)(2分);郭推崇西方民主政治,不仅触犯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也威胁着士大夫的地位与利益(1分);郭仿效西

21、方生活方式,也违背了儒家规范,遭到鄙视。(1分)(其它言之有据,也可)水平2:能从材料中提取部分信息,理由归纳不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24分)其他答案。(0分)(说明:能结合材料从中西方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等差异分析说明也可)(2)水平1: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置于历史场景下,推论合理,多角度说明(8分)能结合时代背景:如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面对危局,需要吸取他国之长,郭氏之书可以借鉴(2分)结合李鸿章的经历与追求:如郭呈此书的目的是为巩固清朝统治,为长治久安计;李鸿章也可能结合兴办洋务经验与教训,需要深入了解外国。可举证说明。(3分)结合郭氏本人的经历和诉求:如郭氏刊印书籍本

22、无大过,可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书中所呈多是域外洋人风尚习俗,无伤中华大体;其作为外交官,入乡随俗,小节不辱使命;“汉奸”之说还需要实证等。(任三,3分)39冷战的盒子(12分)(1)事件:联合国成立、亚非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七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任四,4分)(2)答题思路:一是能指出战后国际格局重心与关系是美苏大国及其为首的两大阵营,在较长时间内左右世界局势(3分)。二是指出战后超出冷战的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事实及其影响(3分)。三是有归纳提升并组织成文(2分)。(说明:下文仅供参考)参考:冷战是战后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的除大规模战争外的全方位对峙,以美苏为中心,将整个世界日益分割为社

23、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出现了诸多对峙局面,各国内政和外交多带有冷战烙印,“冷战“成为战后世界时代的中心。(3分)和平与发展是战后世界主题。战后世界虽受冷战影响,但世界发展却远超冷战的视野。这最主要表现在战后世界经济日新月异,联系更加密切;计算机、互联网和原子能等应用,也大大超出了“冷战“的思维和限制。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国际间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出现,协调国家交往的规则也日益完善,国际组织不断建立:从世界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到世贸组织,从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七十七国集团要求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捍卫民族经济的独立,到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就解决

24、人类环境问题达成的共识;从欧共体建立谋求区域一体化,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都不是战后”冷战“所能包容的,也不是美苏大国所能左右,所以冷战并非时代的全部内容。(3分)(另外论述和逻辑2分)40“顺风”与“逆天”(25分)(1)国家:中国、朝鲜。(2分)原因:这两个国家推行专制统治;不愿顺应时代潮流,学习西方,而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最后成为西方殖民侵略的对象(3分)(2)世界大势:西学东渐是大势所趋(西洋文明有征服世界的势头;东方国家应主动效仿,顺应潮流)(2分)中国、朝鲜:抱残守缺不愿变革,是不智之举。(1分)日本的选择:中国、朝鲜对日本无益,日本应脱亚入欧,学习西方进行改革。(2分)(若

25、只写日本可与欧洲列强一道,将中、朝作为殖民征服的对象。1分)(3)本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15分)评分项一:观点水平1、依据材料,从日本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视角,辩证认识福泽渝吉的观点是日本应对西方工业文明挑战的反应,但也带有侵略扩张以利己的军国主义色彩。福泽渝吉的脱亚论是在日本民族发展关键时刻,摆脱传统社会的东亚文化圈,着眼于加入现代世界的思考与抉择,是明治维新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一方面,福泽渝吉的思想折射出该时期日本面临西方工业文明挑战的危机,引发日本人对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思考;另一方面,其脱亚论在舆论上为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作了动员。他倡导以殖民主义

26、和军国主义对待中国和朝鲜,折射出日本在现代化起步阶段就已偏向歧途,过于强调功利,以邻为壑,也为其现代化之路埋下了隐患。水平2、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福泽渝吉的观点,并结合明治维新进行分析,但没有从整体上看待其负面影响,缺乏历史深度思考的。福泽渝吉的思想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成为亚洲强国的思潮,也进而影响日本侵略中国、朝鲜的决策,是符合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成功之道,但是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水平3、依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福泽渝吉的思想,但缺乏辩证。在时代大潮下,日本的与时俱进,现代化的改革全方面开展并取得积极的成果。水平4. 脱离材料,只依据教材得出结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取得成功。评分项二: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作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 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评分项三:论述 答案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第一档(1315分);第二档(812分);第三档(37分);第四档(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