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0912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级语文期末调研试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门头沟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九年级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班级。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中相应的表格内。(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阔绰(chu)狭隘(y)深恶痛疾(w)B参差(c)挑衅(xn)颓唐不安(tu)C缄默(j

2、in)教诲(hu)坚持不懈(xi)D琐屑(xi)星宿( s)大事渲染(xun)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A这张古老的羊皮纸是在一个精(制、致)的铁盒子里发现的。“制”有“制造,作”的意思,“致”有“细密、精细”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致”。B生命正是在最困厄的环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练)自己,成长自己。“炼”有“用心琢磨,使精炼”的意思,“练”有“练习”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炼”。C语音的抑扬顿(错、挫)在语态中起很大的作用。“错”有“交叉”的意思,“挫”有“转折”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挫”。D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辨)的神气。“辩有

3、“争论”的意思,“辨”有“分析”的意思,横线处填“辨”。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王总一跨进会议室,参加研讨会的代表都不谋而合地站了起来。B.他在图书馆里目不暇接地读书,十分专注。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本领,肯定会有施展才华的地方。D这次考试我终于及格了,老师让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4.结合语境,选择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A.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B.没有

4、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C.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D.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5.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学习交通法规,切实做到文明出行。A.应该将句中“原因”或“引发的”删去,把句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切实做到文明出行”调换位置。B.应该将句中“引发”改为“造成”,把句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认真学习交通法规”调换位置。C.应该将句中“原因”或“引发的”删去,把句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认真学习交通法规

5、”调换位置。D.应该将句中“引发”改为“造成”,把句中“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与“切实做到文明出行”调换位置。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变色龙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B藤野先生鲁迅鲁迅散文集C.出师表诸葛亮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D.孔乙己鲁迅呐喊二、语文积累(共8分).默写(5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5),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名著阅读(3分)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雅”“颂”

6、三个部分,其中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比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就出自这首诗。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2013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学习雷锋精神,我区某学校初三(1)班学生开展“学习雷锋,践行北京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主要信息进行概括。(4分)【材料一】1962年8月15日,雷锋同志不幸因公殉职。之后,他的日记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认为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于是,1963年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毛主席能为雷锋题词。毛

7、主席看信后,为了宣传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材料二】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由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展开,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积极响应,并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纸也相继报道雷锋事迹以及各地开展学雷锋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答:【材料一】_【材料二】_1

8、0.活动中,老师收集了同学们说的三句话,请你阅读后提取主要内容恰当填空。(3分)甲:雷锋精神,像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乙:学习雷锋,就要学习他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犹豫、不计回报地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做法。丙:学习雷锋不只说说而已,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坚定的信仰。雷锋精神,不仅体现在,更体现在,这一切都。11.同学们准备成立一个爱心志愿者服务团队,旨在服务校园,服务社会。请你为这个团队取一个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名字,并说说理由。(3分)团队名:_(4个字以内);理由:_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读孟尝君传,完成第1214题。读孟尝君传王安石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

9、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12下列句中“以”字与“士以故归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C以塞忠谏之路也D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翻译:(2)擅齐之强翻译:14真正的士不归附孟尝君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答:五、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翻浆的心,完成第1517题。(共14分)翻浆的心毕淑敏那年,我放假回家

10、,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颠簸了一天,夜幕降临才进入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突然在无边的沉寂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你找死吗?!”司机破口大骂。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我得回家。”“不带!哪有你的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蹲大厢板就行。”“不带!”司机说着,踩了油门,准备闪过他往前开。那个人抱住车灯说:“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谢谢谢谢”最后一个“谢”字已是从轮胎缝隙里发出来的。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呜叫。我找到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住气

11、向里窥探。朦胧 的月色中,那个青年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我好像觉得他要干什么。”司机说。这一次,我看到青年敏捷地跳到两个大轮胎之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司机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说:“车速这么快,他不敢动了。”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觉察到了车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

12、苦地几乎大叫。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再看青年,他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的右脚狠狠地踩下去之前,我双脚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青年,在这突如其来的急刹车面前,可能要被卸成零件。“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我心里安宁了许多。只见那个青年艰难地在轮胎缝里爬,不时还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

13、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在口袋上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这次反倒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显出隐隐的笑意。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村最近的公路,他家那儿是根本不通车的,至少还要往沙漠腹地走10公里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的往下爬,跪坐在地上。不过才个把时辰的车程,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学学啦学学”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了“学”。他说:“学学你们把车开得这样快,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恋恋不舍地

14、离开了我们。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我很严正地对他说。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青年迷惑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我看到了我的提包。我摸索着它,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有删改)注释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1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写出“青年”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答: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具有怎样的表达效

15、果?请简要分析。(3分)答:17文章写了“我”与一位“青年”共同搭乘一辆运送旧轮胎货车回家的事情。请结合文中内容说说你对“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这句话的理解。(80150字)(7分)答:(二)阅读成语里的歌声,完成第1820题。(共8分)成语里的歌声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风采。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

16、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

17、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

18、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摘引部分的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18.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什么?(4分)答:19.阅读文章,判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介绍“晌遏行云”是为了说明古

19、人唱歌时歌声亮传播远。B.介绍“高山流水”是为了说明俞伯牙与钟子期结成“知音”。C.介绍“四面楚歌”是为了说明古人利用歌声在战争中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20.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说“余音绕梁”这个成语所说明的内容。(2分)【材料】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长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

20、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答:(三)阅读为人处世话方圆,完成第2123题。(共10分)为人处世话方圆怎样处世才好,是“方”还是“圆”?有人说是“方”方方正正、坚持原则,有人说是“圆”圆滑乖巧、八面玲珑。其实,偏重“方”和偏重“圆”都是不恰当的,“方”和“圆”乃是与人交往中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的两大策略。历史上,忠心耿耿的屈原、刚直无私的包拯、清正廉洁的海瑞、正气凛然的文天祥及隐居深山不会周粟的伯夷、叔齐等,都不失为“行方”的典型,他们因此也流芳百世。一个人刚直不阿、坚持原则且恰到好处,就会受到人们的钦佩、信任。有位护士在一家医院实习,实习期间若能得到院方认可,便可获得一份正式工作,否

21、则就得离开。一天,有位因车祸而生命垂危的病人需要手术,这位实习护士被安排做外科手术专家、院长亨利教授的助手。手术将完,即将缝合患者伤口,这位护士突然严肃地对院长说:“亨利教授,我们用了12块纱布,可是您只取出了11块。”院长不屑一顾地回答道:“我已经全部取出了,不要多说,立即缝合。”“不!”护士高声抗议,“我们确实用了12块纱布。”院长不加理睬,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不!”这位实习护士几乎大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直到这时,院长冷漠的脸上才浮出一丝微笑,他举起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高声宣布道“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恰到好处地“行圆”,就是指在重要时候讲究变通灵活。如此

22、,人际交往的回旋余地就大,在各方面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火车上,一个小伙子留在座位上。有一位母亲牵着三岁的儿子上车了,儿子对着小伙子说“叔叔,我要坐,我要坐!”小伙子装睡不加理睬。母亲婉转地对儿子说:“别吵叔叔,叔叔累了,他躺一会儿,会让给你坐的。”小伙子听罢,忙起身红着脸说:“你们坐吧!”在这个事例上,“行圆”起着润滑剂和转滑剂的作用。为人处世,如果内外都很方正,俨然一君子,其品德固然可赞,但会多遇坎坷,多遭风霜。后期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严正刚直,不畏权贵,抨击官场丑恶,锋芒毕露,以致遭到种种打击,最后被逐出京城长安,贬到南方。柳宗元经历了严重挫析后,开始认识到:自己虽然内心方正,但缺少变通。因而

23、,不能进退自如,常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答:22.填空。(4分)(1)文中第段用一个(概括事件内容),证明了。(2)文中第段用一个(概括事件内容),证明了。23.说说文中所列举屈原等古人事例和柳宗元事例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论“方圆”的?(4分)答:六、作文(共50分)24生活中,有时不经意间我们会发现一些令人兴奋、感动或者引发思考的内容。请你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记下你所发现的内容。题目:发现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门头沟区20132014学

2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基础(共12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答案BDCACB二、语文积累(共8分)7.(1)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1分,有错不得分)(2)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1分,有错不得分)(3)答案:大漠孤烟直(1分,有错不得分)(4)答案:悠然见南山(1分,有错不得分)(5)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1分,有错不得分)8.答案示例:诗经风蒹葭(共3分。每空1分)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9.答案要点:【材料一】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材料二】全国掀起学雷锋的热潮。(共4分。每点2分)10.答案要点:不仅体现在助人为乐的品行,更体现在坚定

25、的信仰,这一切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共3分。每点1分)11.答案示例:团队名:春风送暖理由:春风送暖,既指志愿者团队成立在春天学雷锋活动期间;又指志愿者像春风一样把爱心与温暖送给大家。(共3分。团队名1分;理由2分)四、文言文阅读(共8分)12.答案:C(2分)13答案:(1)孟尝君不过是鸡鸣狗盗的首领而已。(2)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4分)14答案:鸡鸣狗盗之出其门(2分)五、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翻浆的心(共14分)15答案要点:“青年”是一个孝顺、朴实善良的人。(共4分。每点2分)16答案要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描绘出搭车“青年”在司机故意折腾下的狼狈像儿,表现出“我”对他

26、的鄙夷和厌恶。(3分)17答案示例:“我”与一位急于回家看望生病母亲的“青年”共同搭乘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回家。路上,“我”窥探“青年”一系列举动,揣测他想要“偷东西”的行为,并与司机一起设法百般“阻拦”,最后却发现是“青年”的善举,“坏人”原来是好人。文章以“我”的感受收束全文,突出了“我”知道真相后内心的深深不安与愧疚。(共7分。结合内容2分;理解分析4分;语言表达1分)(二)成语里的歌声(共8分)18.答案要点:歌声唤出历史,展现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风采。举例子生动具体地说明了祖先所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博大而精深这一内容,通俗易懂。(4分。“说明内容”2分;“说明方法”

27、1分;“作用”1分)19.答案:B(2分)20.答案要点:声情并茂的歌声,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2分)(三)为人处世话方圆(共10分)21.答案要点:“方”和“圆”是与人交往中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的两大策略。(2分)22.答案要点:(1)用一个实习护土不怕得罪权威,坚持真理,最终赢得院长赞许的事例,证明了一个人刚直不阿、坚持原则且恰到好处,就会受到人们的钦佩、信任。(2)用一个小孩的母亲善于变通,使多占座位的小伙子惭愧让座的事例,证明了恰到好处地“行圆”,可以在重要时候变通灵活,化解尴尬,扭转事态。(共4分。共2点,每点2分)23.答案要点:列举屈原等古人事例是从“行方”且流

28、芳百世的角度论“方圆”的;举柳宗元事例是从内心方正,但因缺少变通,陷入被动的角度论“方圆”的。(共4分。共2点,每点2分)六、作文(共50分)24作文评分标准项目等级内容、表达(46分)说明书写(4分)一类卷(5043)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赋分范围:4639分以4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4分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二类卷(4237)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38-33分以3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

29、的得分。3分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三类卷(3630)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3226分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2分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290)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250分以1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1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2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从总得分中酌情扣15分。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