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104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汉语练习题(上学期)参考答案练 习 一一、 填空1、古音相同或相近,词义相近或相关,又同出于一个来源的一组词。2、直接引申;间接引申;有字形可考、有文献证明的词的基本意义;本义;本义;没有意义联系;同形词。3、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实义到虚义。4、扩大;缩小;转移;由褒义到贬义;由贬义到褒义。5、水池;本义。6、天上的星星闪烁;奴仆。二、 辨析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引申义与假借义:教材p9399页;同音词和声训:前者指的是声音相同而意义毫无关系的一组词,属于词汇研究的范畴。后者指利用声音相同相近的词解释词语的方法,属于训诂学的范畴,声训的作用在于考语源、明通假。同训与反训:同训是用一个常

2、见的同义词解释几个同义词。如尔雅中多用此法。反训是指用一个词形表示相反、相对的两个概念,如:徂:往也,存也。或者用一个反义词解释另一个词义。如:落,始也。乱,治也。三、(题略)1、 河:古义指黄河,今泛指河流,词义扩大。2、蟲:古指各种动物,今指小虫,词义缩小。3、丈人:古泛指老者,今指岳父,词义缩小。4、闻:古指听觉,今指嗅觉,词义转移。5、丈夫:古泛指男子,今指女性的配偶,词义缩小。6、17、赂:古指赠送物品,今指行贿,词义由中性词变为贬义词。7、21臭:古指气味,今指坏气味,词义缩小。8、责:古指索、求;今指责备;9、奉:古通“俸”,今指“奉命”10、涂:古通“途”;今指“涂写”;11、

3、谤:古指批评,中性词。今指“诽谤”12、鄙:古指“边邑”,今指“卑鄙”;13、党:古指“乡党”,今指“党派”14、粪:古指“扫除”,今指“粪便”;15、购:古指“悬赏征求”,今指“购买”16、痛恨:古指“痛心遗憾”,今指“愤恨”;18、33、去:古指离开;今指“前往”19、售:古指“卖出”,今指“卖”;20、睡:古指“打瞌睡”,今指“睡觉”22、62、走:古指“跑”,今指“步行”;23、狱:古指官司,今指“监狱”24、淫:古指“浸淫”,今指“淫乱”;25、出入:古指偏义复词“入”,今指“出入”26、氓:古指“百姓”。今指“流氓”;45、卑鄙:古指“出身低贱、地处偏远”,今指“无耻下流”27、望

4、:古指“怨恨”,今指“看望”;28、异同:古指偏义复词“异”,今指29、曹:古指“群、众”,今指“姓氏”。30、山东:古指“殽山以东”,今指“山东省”;31、口语:古指“不该说而说的话”,今与“书面语”相对;32、勤:古指“辛勤”,今指“勤奋”;34、64、国:古指“诸侯封地”,今指“国家”;35、妖祥:古指偏义复词“妖”; 36、策:古指“马鞭”,今指“政策”;37、趋:古指“快步走”,今指“趋向”;38、方:古指“方圆”,今与“圆”相对;39、绝:古指“横穿”,今指“断绝”;40、独:古指副词“偏偏”,今指“单独”;41、队:古同“坠”,今指“队伍”;42 、货:古指“财物、商品”,今指“

5、货物”;43、史记:古指“记载历史的书”,今专指“史记”;44、原:特指“战场”,今指“原野”; 45、伐:古指“夸耀”,今指“讨伐”;46、园圃:古偏义复词“园”;47、赂:古指“财物,礼品”。今指“贿赂”。48、60、爱:古指“吝啬”,今指“友爱”。49、暂:古指“突然”,今指“暂时”; 50、谤:古指“批评”,今指“诽谤”;51、望洋:古指连绵词,“惆怅”貌。今指“远望大洋”。52、稼:古指“种植”,今指“庄稼”;53、齐:古通“剂”“分量”,今指“整齐”; 54、道:古同“导”,今指“道路”;55、贼:古指“行刺”,今指“小偷”;56、亟:古指副词“多次”,今指“快”;57、次:古指军

6、队驻扎,今指“次序”; 58、旨:古指“动物膏脂”,今指“宗旨”;59、就:古指“走向”,今指“成就”;61、比:古义“每”,今义“比较”;63.钟:古义“祭祀燕享之乐”,今义“钟鼓之钟”;四写出下列各词古今词义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并说明词义演变的类型谤:古义批评,今义诽谤。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愤:古义憋闷,今义愤恨。恨:古义遗憾,今义痛恨。爱:古义吝啬,今义喜爱。脸:古义脸颊,今义脸面。币:古义财礼,今义货币。赂:古义财物,今义贿赂。五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本义、以及句中是本义还是引申义、假借义?1、 伐:本义为“杀伐”,此用引申义“进攻”。2、乘:本义为“登高”,此用引申义“坐车”。2、

7、 戈:本义为“兵器”,此用引申义“战争”。4、寇:本义为“盗賊”,此用引申义“入侵之敌”。1、 而:本义为“颊毛”,此用假借义,连词。 6、极:本义为“屋的正梁”,此用引申义“达到”。北:本义为“二人相背”,此用引申义“北方”;7、引 本义为“开弓”,此用本义;發:本义为“射箭”,此用本义。8、向:本义为“北出牖也”,此用本义;9、概:本义为“量米粟的工具”,此用引申义“平齐”。10、质:本义为“抵押品”,此用引申义“人质”。兵:本义为“兵器”,此用引申义“军队”;11、表:本义为“毛在外的皮衣”,此用本义。12、更:本义为“变革”,此用引申义“改换”;13、际:本义为“山边”,此用引申义“边

8、际”;14、好:本义为“女子美”,此用本义;15、叔:本义为“拾取”,此用本义;16、及:本义为“被赶上”,此用引申义“比及”;即:本义为“就食”,此用引申义“就”;17、文、本义为“花纹”,此用本义;18、零:本义为“落小雨”,此用本义;19、布:本义为“纺织物”,此用本义;20、斯:本义为“劈开”,此用假借义,代词,“此”;21、极:本义为“屋的正梁”,此用引申义“穷尽”。22、征:本义为“出征”,此用本义;23、当:本义为“田相对”,此用引申义“应当”;24、治:本义为“治水”,此用引申义“治理”;25、节:本义为“竹节”,此用引申义“节令”;26、遇:本义为“相遇”,此用引申义“接触”

9、;27、发:本义为“开弓”,此用引申义“出发”;28、快:本义为“心情舒畅”,此用本义;29、官:本义为“官署”,此用引申义“官员”;承:本义为“举起”,此用引申义“承蒙”。30、子:本义为“小孩”,此用引申义“女子”;好:本义为“女子美丽”,此用本义。31、豆:本义为“盛食物器具”,此用引申义“祭祀物品”。32、封:本义为“疆界”,此用引申义“管理边界”。33、發:本义为“开弓”,此用引申义“打开”;34、干:本义为“盾牌”,此用引申义“求”;35、术:本义为“邑中道”,此用引申义“学术”;36、倍:本义为“成倍”,此用假借义“背”;37、比:本义为“二人”,此用引申义“比并”。38、饿:本

10、义为“大饥”,此用本义39、赋:本义为“赋税”,此用本义;40、昏:本义为“黄昏”,此用引申义“婚” ; 41、饥:本义为“饥饿”,此用本义; 42、竟:本义为“乐曲终结”,此用引申义“边境”; 43、趋:本义为“快步走”,此用本义; 44、涂:本义为“涂划”,此用假借义“路途” ; 45、徒:本义为“步行”,此用引申义,副词“只”。46闻:本义为“听闻”,此用本义;47寤:本义为“寐觉而有言”,此用通假义“牾”;48益:本义为“水漫出”,此用引申义“增益”;49、引:本义为“开弓”,此用本义; 50、月:本义为“月亮”,此用引申义“年月”; 六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古义1、望:望祭。2、异同

11、:偏义复词,重在异。3、曹:群,一起。鲜:很少。3、 山东:殽山以东。5、口语:谗言之祸。6、谤:批评。7、斃:倒仆。8、城:城墙。池:护城河。9、鄙:边邑。贰:两属。10、访:咨询。11、除:台阶。12、党:同乡人。13、粪:扫除。14、购:悬赏获得。15、国:国都。16、痛恨:痛心遗憾。17、赂:赠送财物。18、去:离开。19、劝:勉励。20、去:离开。21、国:封地。22、妖祥:偏义复词,意在妖,凶兆。23、策:马鞭。24、趋:追逐。25、斃:垮台。26、勉:努力。27、次:驻扎。28、塗:道路。29、勤:辛劳。30、树:种植。31、书:记录。32、写:刻画。33、偷:苟且。34、子:女

12、子。35、比:并。36、中国:中原。37及:赶上38体:肢体;勤:辛劳。39礼节:礼数; 40给:供给。41休祲:偏义复词“不祥征兆”。42他:别的;盗:盗贼;出入:偏义复词“入”。43责:求;赂:财物。44指示:指给看。45饿;大饥,病:重病。46后:古帝王。47诛:责备;48子:女;好:美丽。49树艺:种植。50国家:诸侯之国,士大夫之家。51乡党:乡邻。52都城:国都的城墙。53牺牲:祭祀品;加:谎报。54地方:地盘方圆。55疾病:重病。56知道:懂得学术。57蚕食:向蚕一样吞食。七阅读下文,注意加下划线的词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13、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1把加下划线的词按古今词义相同、不同分为两类,逐一注明在文中的含义。 相同:在、旗鼓、从、车、一人;不同:师、之、殿、其、病、败、君、甲、兵、固、即、也、勉;2整理“师”、“从”二词的词义系统(本义、引申义、引申类型、方式、结果),并引出书证。 八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古、今汉语中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1、少:副词,稍微。 2、稍:副词,逐渐。3、曾:情态副词,竟然。4、直:仅独副词,只是。5、因:连词,于是。6、竟:副词,终于。7、但:仅独副词,只。 8、虽然:转折连词,虽然如此。九 、试对下列几组同义词进行分析,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2、 得,能:同

14、为能愿动词,在表义上,得字侧重于可行而未行,表结果。能字侧重于表可能,不一定成为事实。如: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 言,语:直言为言,论难为语。“言”重在自我陈述,“语”重在与人交谈、辩论。4、 谁,孰:同为疑问代词。“谁”大多用以表人,可与何字连用;“孰”单用可表人,也可表物,还可与与若连用,表选择。5、 皮,革:都是指动物的皮,但“皮”未治去其毛,“革”指去毛的皮。十解释下列各组字,并指出它们词义的引申关系1、立:设立;继位者;立即;站立(本义)。2、过:超过;过访;过失;经过(本义);责备;错误。3、亡:死亡;逃亡(本义);灭亡。4、长:长久(本义);长远;

15、身高;擅长。5、道:路;称说;学术;道路(本义);道理;称说;引导。6、诚:诚信(本义);诚心;果真;的确。7、裁:裁衣(本义)。裁剪;裁决。8、达:通达(本义);通;达到。9、信:信用(本义);任凭;的确;信任。10、益:增加;更加;好处;水漫出(本义)。11、即:就(本义);当日;就是;假使;连词。12、是:对(本义);这是,指示代词;此;这种;助词。13、所:许、约数;处所(基本义);特殊指示代词,构成“所+动词”的所字词组;特殊指示代词、构成所+介词的所字词组;特殊指示代词,构成“所+动词”的所字词组。14发: 出发。射箭(本义)。发出。打开。派遣。15、举: 荐举。举措。率领。举起。

16、获得。16、理: 治理。文理。治玉(本义)。道理。17书: 书信。书写(本义)。书籍。文字。18封: 修治。栽植(本义)。查封。分封。19、报: 报答。报恩。报告。回报。20、当: 恰当。面对。正当。相抵。21、治: 治水。治理。政治。大治。22狂: 犬狂。疯。巨大。放荡。23胜: 胜利。名胜。称说。承受。24相: 扶持盲人的人。副词,接二联三。宰相。看。辅助。十单项选择题(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双音合成词的是(b)A、若舍郑以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乃筑诸侯之馆;C、寡君闻命矣;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b)A、憔悴

17、经济 颁发 ;B、仓卒 参差 流离;C、匍匐 辗转 男女; D、琵琶 清静 组织;(3)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c)A犹豫、参差、蝉娟;B扶摇、磅礴、逍遥;C霹雳、窈窕、徘徊;D纷缊、荒忽、萧瑟;(4)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古今词义相同的是(c)A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B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为同义项的是(b)A、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不许楚言,是弃宋也; B、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C、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 直不百步

18、耳,是亦走也 D、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不属同一义项的是(a)A、 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B、 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 ;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生也C、 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君子知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D、 而士大夫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滋民,渐不可以长;以尊宗庙,重朝廷,防微杜渐(7)下列各句加着重号的词中,未用本义的是(d)A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B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C叔山冉搏人以投,中车折轼;D斩一首者爵一级(8)下列句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而不是用假借字的是

19、(c)A楚师薄于险;B敝邑以政刑之不脩,寇盗充斥;C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十一、多项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复合词的有(c)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B、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C、是社稷之臣也;D、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者也。(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常用义不同的有(a、b、c、d)A、遂乃开仓廪,假贫民;B、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C、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D、平原君乃免冠谢。(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a、b、d、)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B、九月肃霜,十月涤场。C、若仆大质已亏缺矣。D、于是焉河伯始旋

20、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E、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词组的是(b、d、e、)A、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B、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E、为此诗者,其知道乎?(5)、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合词的是(a、b、d、e)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B、男女同姓,其生不番。C、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E、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用本义的是(a、c、d、e)A我君景公引领西望。B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C若火之

21、始然,泉之始达。D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E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十二、讨论与思考:(1)讨论:连绵词有哪几种来源?从语音上可划分为几种类型?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是多向的引申?什么是多层的引申?怎样判定同义词?怎样辨析同义词?什么是同源词?什么是同源通用?什么是系源、什么是推源?什么是词的本义?举例说明如何探求词的本义。(2)思考:学习同义词的理论对学习古代汉语有什么作用?同源词的意义与同义词的意义有无不同?练习二 文字一、填空1、语言;表意;词义。2、许慎;字形;字义;540;9353;隶书。3、小篆;大篆。4、本无其字;两字并存。5、象形;形符。6、甲骨;金文

22、;小篆;隶书;行书;楷书;隶变;古文字;今文字。7、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字少用繁;时代习惯。9、形声;从女;仁声;会意;从衣从毛。10、甲骨文;商代;金;商、周。11、隶书。12、隶变;小篆。13、部首;540;部首;14、家奴,看主子的颜色行事。15、会意;衣、毛;16、(同8);17、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形训。18、王引之;杨树达;虚词。19、指示代词。20、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21、说文解字;释名;方言;尔雅。22、邹;372;289;23、722;453;左丘明。24、何晏;邢昺;论语集注;论语正

23、义;论语译注。25、刘向;33;230-240;游说诸侯或互相辩论;黄丕烈。26、赵岐;孙奭。27、杜预;春秋。28、注释。29、戴德;戴圣;小戴礼记;郑玄;孔颖达。二、名词解释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归纳前人造字的方法,用以解释汉字构成的六种条例。古今字:同一个词,古今人用字的不同,叫古今字。偏义复词:由两个近义、反义(对义)的词素构成一个词,而只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教材p90页。连绵字:由两个音节组成的单纯复音词,二字一义,不可分训。教材p91页。会意:汉字结构的六书之一,说文解字序云:“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即比合两个字素的意义而构成一个汉字的造字方法。读为:训诂术语之一,破通

24、假字而读以本字的方法。教材p617页。衍文:古书校勘术语之一,指古书中多出的文字。训诂:古人对古书所作的解释,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今语释古语,用通语释方言。脱文:古书校勘术语之一,指古书中漏掉的文字。诗词曲语词汇释:教材p81页。指事:汉字结构的六书之一,说文解字序云:“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包括数目字和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假借:汉字结构的六书之一,说文解字序云:“本无其字,以声託事,令长是也。”即要记录的语言中没有这个字,就借用一个现有的汉字来代替。教材p161页。音义:训诂书的名称之一,辨音的书叫音,释义的书叫义,合起来叫音义。他以审音别义为主,也从事校勘。反

25、训:训诂术语之一,指用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解释词义。如:治,乱也。三、选择1、 b;2、a;3、b;4、c;5、b;6、d;7、d;8、b;9、c;10、d;11、b;c;c;12、名词用为动词的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是;名词作状语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是;形容词意动用法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用为名词是。四、写出下列字的古文形体,并指出其本义及造字法及;析;初;裘 ;采;沐;长;寸;至 ;牧;臭 ;朱;向;丝;果;本;更;物;刃;失;安;行;莫;益;子;矢;牢;解;来;主;兵;文;闻;而;即;既;先 ;上;表;北;元 ; 奔;大;武;之;王 ;得;明;象形:长;向;果;行;子;矢;来;文;而;元;

26、大。指事:寸;至;朱;本;刃;主;上。会意:及;析;初;采;牧;臭;丝;安;莫;益;牢;解;兵;即;既;先;表;北;奔;武。形声;裘;沐;更;物;失;闻。五、指出下面句中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3、反返;4、贾價;5、辟避;6、舍捨(24同);7、孰熟;9、耆嗜;12、责债;14、禽擒;19、竟境;反返;21、弟悌;22、奉捧;23、说悦;31、内纳。32奉俸。34亨烹。35知智。36县悬。42取娶。44属嘱。45莫暮。49共供。53责债。54说悦。61昏婚。异体字:13、螾蚓;26、俛俯;29、咲笑;41啖啗。55俛俯;58徧遍。60鞌鞍。通假字:1、亡无;2、聽廳;8、脩修;10、

27、倍背;11、要邀(25同);15、父甫;16、形行;17、阙缺;18、阜富;20、生性;27、伎妓;28、常尝;30、具俱;33匪非。37窹牾。38卒猝。39辟嬖。40要邀。43童穜。46生性。47颁斑。48蚤早。50輮揉。51信伸。52趣促。绔胯。56父甫。57阜富。59女汝。62豪毫。六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字属于六书中哪一书,并作简单分析1、 及:教材p163页。从人从又会意,把人赶上;2、被:寝衣也。人盖的被子,从衣,皮声,形声字。3、末:从木,上加一横,指出树的末稍,指事字。4:行,甲骨文象十字路口,象形字。5、物:万物,从牛,勿声,形声字。6、长:甲骨文象留长发的老人形象,象形字。7、

28、本:从木,下加一横,指出树根上面的部分,指事字。8、益:甲骨文水从器皿中的漫出,溢的古字,会意字。9、身:金文象孕妇的形象,象形字。10、端:人站得直。从立,耑声,形声字。11亦:指事字打人左右各加一点,“腋”的初文。3表:会意字,外衣。从衣,从毛。4而:颊毛,象形字。5来:麦穗,象形。七、下列各组字,哪些是通假、古今、异体字通假字:畔(组);歸(组);壶 (组);古今字:其(组);辟(组) ;然(组);异体字:暖(组) ;诉(组);秋(组);跡 (组) 八根据部首含义说明加点字的本义和句中义1斯:本义与斧斤有关,句中用假借义,指示代词“此”。2极:本义屋脊正梁,句中用为副词,实词虚化。3征:

29、本义征召。句中用引申义“天子出征”。4当:本义田与田相对。句中用引申义“判罪”。5治:本义为治水,句中用引申义“治理的地方”。6遇:本义“人与人遭遇”,句中用引申义“精神相对”。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吾何快于是?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0、与寡君同好,何如?九简答:(1)什么是“六书”?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给六书下的定义及所举的例字是什么?(2)以下面所举八字为例,分别说明象形与指事,象形与会意,会意与指事,会意与形声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木、人(象形);本、高(指事);休、囚(会意);沐、浴(形声) (3)根据题中所提供材料,说明下列各字分别是用何种造字方法造的(即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并且

30、说明在所举例句中,该字用的是它的本义或是引申义或是假借义:A从,会意。引申。B顛,形声。引申。C顧,形声。引申。D彫,形声。本义。E習,会意。引申。F宵,形声。假借。G術,形声。引申。H本,指事。引申。I辨,形声。引申。十、单项选择(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将一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A; (2)、C; (3)、B; (4)、C; (5)、B;(6)、A;(7)、A; (8)、D;(9)C、; 十一下列各词中有一字有繁体字形,请在括弧中写出来。收获(獲 ) 发射(發) 经历(歷) 借贷(貸) 辛丑(醜)猎获(獲) 理发(髪) 历法(曆法) 凭借(憑) 丑恶(醜)台风(颱風) 出征

31、( ) 饥馑(饑饉) 回复(複) 干枯(亁)楼台(樓臺) 征兆(徵) 饥饿(饑餓) 重复(複) 树干(樹幹)十二.讨论与思考(1)讨论:为什么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如何利用汉字的这种性质学习古代汉语?(2)思考:就汉语言文字而言,字与词的的异同是是什么?练习三 语法一填空1王引之;杨树达;虚词。2指示代词。二选择题1下面各组答案中,正确的应该是(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b) (c) (c)三解释下列加线的词,并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解释?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2心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3惟天为大,惟尧则之。4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5公子自知以毁废,乃谢病不起。6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

32、一以知二。7公子纠败,召忽死之。8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9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四分析下列词类活用(a活用词;b活用义;c活用条件 )并译为现代汉语例:不耻下问。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1、 肘:名词用为动词,用肘撞;2、难: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难;免:动词使动用法,使其君幸免;2、 庸奴: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象对庸奴一样。4、衣:名词作动词,包扎。手:名词作状语,亲手。5、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陋。6、怀、附:动词使动用法,使敌怀念,使远方的人依附。7、兵:名词用为动词,杀。8、衣、冠:名词用为动词,穿衣戴帽。9、目:名词用为动词,用目示意。10、西:方位名词用为

33、动词,向西行。11、降:动词使动用法,使越君投降。12、生:动词使动用法,使死人复生。富贵: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将军富贵。13、吴王:名词的使动用法,把我当吴王。14、老: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老。15、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受命)为耻。16、隐、见:动词使动用法,使(他)埋没,使(他不)出现;17、将: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孙膑)当将。18、活:动词使动用法,使(他)活。19、饮:动词使动用法,让(赵盾)饮酒。20、27、蛇行:名词作状语,象蛇一样行走。21、王:名词使动用法,让我当王。22、小: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鲁国)小。23、人: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象人一样。25、二三:数量词用为动词,

34、反复无常。26、御:动词的为动用法,为(齐侯)驾车。28、东:方位名词使动用法,使(苏子)到东边去。29能富贵将军者,上也。30、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31、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32、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3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34、城陷,贼以刃胁降巡。3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36.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37.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3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9.天下云集而回应,赢粮而景从。五问答:军:金文从车从勹,意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作战,军止则以车自围军,在古文中用得较多。如战国策 齐策:“军于邯郸之郊。”试指出句中“军”

35、为活用还是兼类,根据何在?为什么?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1、小、大: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鼻)小、使(鼻)大。2、大、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鼻)大,使(鼻)小。3、臣、友:名词意动用法,用他为臣,以他为友。4、浮:动词使动用法,使她漂浮。5、隐、见:动词使动用法,使(他)埋没,使(他不)出现。6、将: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孙膑)当将。7、曲、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其突)弯曲。8、大、危、尊、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其都)大,使(其国)危,使(其臣)尊,使(其主)卑。9、非:动词意动用法,以(我)为非。七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1、道、途:名词作状语,表处所。2、倡优:名词

36、作状语,表对人态度。3、剑:名词作状语,表工具;4、西、南、外、内:方位名词作状语,表方向。5、灰、烟:名词作状语,表比喻。6、远:形容词意动用法,以(千里)为远。庭:名词作状语,表处所。7、狼:名词作状语,表比喻。8、儿:名词作状语,表比喻。9、月:时间名词作状语,表每月。10、客: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11、雾、星:名词作状语,表比喻。12、星、水:名词作状语,表处所。13、襟、带:名词意动用法,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14、旷、纡:形容词用作动词,十分辽阔,曲折迂回。15、则:名词意动用法,以(之)为法则。16、前:名词用为动词,向前。17、毁废:废弃。18、十:数词用为名词

37、,十件事。19、死:动词为动用法,为(之)而死。20、脱:动词使动用法,使(长安)脱身。21、雄:名词用为动词,雄视。22、父:名词作状语,表对人态度。23、日:时间名词作状语,表每日。24、众人、国士: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25、奴虏:名词作状语,表对人的态度。26、船:名词作状语,表工具。27、日夜: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日日夜夜。28、日: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的趋向。29、猱、鸷:名词作状语,表比喻。30、乃遂收樊于期之首,函封之。 3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32、弃其妇,是芋视乃妇也。33、刘备、周瑜水陆并进。3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5、有狼当道,人立而啼。36、人皆得以

38、隶使元。 37、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38、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十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1、(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2、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3、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4、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5、范氏、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6、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7、草行露宿,日与北骑出没于长淮间。8、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9、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10、乡邻之生日蹙。十一指出下列成语中黑体字词的用法和意义。犬牙交错;颐指气使;

39、沐猴而冠;不可理喻;富国强兵;损人利己;曲突徙薪;礼贤下士;粉墨登场。十二分析下列“所”字结构,直译各句。1、所:特殊指示代词,所+名词(用为动词)。2、所:特殊指示代词,所+介词3、所:特殊指示代词,所+动词。4、者:特殊指示代词,时间名词+者5、者:特殊指示代词,名词+者。6、者:特殊指示代词,数量词+者7、所:特殊指示代词,所+动词。8、所:特殊指示代词,所+形容词。9、所:特殊指示代词,所+词组。10、所:特殊指示代词,所+介词。十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及句中用法1他:旁指代词,别的。2、孰:疑问代词,谁。莫:否定性无定指代词,没有谁。3、或:无定指代词,有人。之:第三人

40、称代词,他。4、之:指示代词,这个。者:特殊指示代词,的人。5、恶:疑问代词,哪里。6、胡:疑问代词,什么。之:代词,他。7、何:疑问代词,什么。尔:代词,如此。8、彼:指示代词,他们。我:第一人称代词。之:第三人称代词,他们。9、乃:第二人称代词,你的。10、若:第二人称代词,你。何:疑问代词,哪里。11、他:旁指代词,别的。练习四 古书的注解一填空1司马迁的史记,在唐代的注解就有的史记索引和的史记正义。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就有注和注。3宋朱熹做了不少注解古书的工作,着有、等,他的注解的特色是。4春秋三传包括、。5尔雅是一部著作。方言和释名的作者分别是、。6校勘学上常用的术语:“衍文”,用来

41、指明;“脱文”,专指二解释下列名词 正义; 十三经注疏; 疏; 读为; 读若; 句读三下列说法,如有错误,请予以改正。“天、颠也”,“山,宣也”,“政,政也”是古代训诂学中义训的方法之一。四下列各句属何种训诂方式:a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B市,买卖所之也。c木曰豆,瓦曰登。五阅读标点下面几段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1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言公重赋敛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三老谓上寿中寿下寿皆八十已上不见养遇【疏】注三老至养遇正义曰服虔云三老者工老商老农老案民有四民其老不宜以三种之民为三老且士之老者亦应须恤不当独遗士也故杜以为上中下寿皆言八十以上则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此亦以意言之释此

42、文耳不通于余文也若秦伯谓蹇叔云中寿尔墓拱矣不言九十而死木已拱矣国之诸市履贱踊贵踊则刖足者屦言刖多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燠休痛念之声谓陈氏也【疏】注燠休至氏也正义曰贾逵云燠厚也休美也服虔云燠休痛其痛而念之若今时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休代其痛也杜氏燠休痛念之声其意如服言也此民人痛疾承踊贵之下以其传文相连无所分别故言谓陈氏也。回答:(1)孔颖达对服虔、杜预关于“三老”的解释有什么意见? (2)“燠休”于字有几种解释,孔颖达同意哪种意见?2夏郑人侵许凡师有钟鼓曰伐声其罪无曰侵钟鼓无声轻曰袭掩其不备0轻还政反疏凡师至曰袭0正义曰释例曰侵伐袭者师旅讨罪之名也鸣钟鼓以声其过曰伐寝钟鼓以入其竟曰侵掩其不备曰袭此所

43、以别兴师用兵之状也然则春秋之世兵加于人唯此三名击鼓斩木俱名为伐鸣钟鼓声其罪往讨伐之若击鼓斩木然侵者加陵之意寝其钟鼓潜入其竟往侵陵之袭者重衣之名倍道轻行掩其不备忽然而至若披衣然立此三名制讨罪之等级也 左传.庄29年(1)举例说明注疏的体例及所用术语、训释方法。(2)翻译全文(要求直译)。3论语 公冶长:“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十三经注疏云:“唐石经轻字旁注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轻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因雍也篇衣轻裘误加轻字甚误钱大昕金石文跋尾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考北齐书唐邕传显祖尝解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盖用子路故事是古本无轻字一证也释文

44、于赤之适齐节音衣为于既反而此衣字无音是陆本无轻字二证也邢疏云愿以己之车马衣裘与朋友共乘服是邢本亦无轻字三证也皇疏云车马衣裘共乘服无所憾恨也是皇本亦无轻字四证也今注疏与皇本正文有轻字则后人依通行本增入非其旧矣。”回答问题:按照阮元的意见,句中哪一字是衍文?阮元有什么根据?如果衍文去掉,句中的标点有什么改变?这个句子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标点法,意义有什么不同?你赞成哪一种标点法?4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兴也北风寒凉之风雱盛貌笺云寒凉之风病害万物兴者喻君政教酷暴使民散乱凉音良雨于付反又如字下同雱普康反酷苦毒反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惠爱行道也笺云性仁爱而又好我者与我相相携持同道而去疾时政也好呼报反下及注同行音衡其虚其

45、邪既亟只且虚虚也亟急也笺云邪读如徐言今在位之人其故威仪虚徐宽仁者今皆以为急刻之行矣所以当去以此也疏北风至只且正义曰言天既为北风其寒凉矣又加之雨雪其雱然而盛由凉风盛雪病害万物以兴君政酷暴病害百姓也百姓既见病害莫不散乱故皆云彼有性仁爱而又好我者我与此人携手同道而去欲以共归有德我所以去之者非直为君之酷虐而在位之臣虽先日其宽虚其舒徐威仪谦退者今莫不尽为急刻之行故己所以去之既尽也只且语助也(毛诗正义北风)(1)“雱”的读音和意义是什么?(2)“惠”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注?(3)“好”是形容词还是动词?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4)郑玄对“邪”是怎样解释的?(5)“只且”是什么意思?这是谁的解释?5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苇韦鬼反杭户郎反与音余下远同狭音洽为于伪反疏笺一苇至喻狭正义曰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向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谁谓宋远跂予望之笺云予我也谁谓宋国远与我跂足则可以望见之亦喻近也今我之不往直以义不往耳非为其远跂丘豉反疏笺谁谓至亦喻近正义曰宋去卫甚远故杜预云宋今梁国睢阳县也言跂足可见是喻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