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肥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时长:9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商王朝的重大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通常用龟的腹甲或牛的胛骨卜吉凶,其中牛骨使用最多,用龟甲的较少。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生产活动中普遍使用牛,牛骨较充足 B作为书写材料,使用牛骨较龟甲便利C商王朝并不重视农业,人量宰杀耕牛 D游畜牧是重要生产方式,牛骨数量多 2 先秦时期,儒家推崇的“父慈子孝”仅体现在道德层面;汉代以后刚变成了法定义务,强调“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这种变化A强化了儒学独尊地位 B反映了家庭关系的不断紧张C淡化
2、了家庭伦理关系 D.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3. “至于秦以一皇帝高出乎公、卿、守、令百僚之上,固若王室益尊,异乎前轨,然亦事势推迁所必至,非秦君臣处心积虑欲为此以便专制也。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 B.顺应了时代变迁的要求C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D.消弱了三公九卿的权力4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A易形成冗官现象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加强了君主专制5有学者认为:从政治体制演变看,宋代是从“皇权一
3、吏员”体制向“皇权一士大大”体制转型的时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取士的发展完善 B重文轻武观念的影响C义理之学思想的浸染 D官僚体制的日益完备6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迂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A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C带动了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 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出现7 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
4、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游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A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 B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C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8学者陈旭麓曾说过:“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因此,没有权威与楷模的倡率,新的东西总是难以为人接受和仿效的。”这段话可以用来评价A林则徐、魏源等对西方科技的引进作用 B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促进作用C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作用 D新文化运动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倡导作用9读长江中下游示意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 在处建立了中国第一
5、家近代军用企业B在处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C在处开办了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D在处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0. 近代思想家严复在他的译作群己权界论(今译为论自由)中指出:“穆勒此篇,本为英民说法,然其所论,理通他制。使其事宜任小己之自由,则无间君上贵族社会,皆不得干涉者也。”由此可见他主张A尊重个人权利 B倡导民主共和 C学习西方科技 D提高国民素养11. 1913年的一篇新闻短评袁总统之徒弟中写道:“一日记者之车夫与一车夹相哄,站岗巡警过而叱两车夫日;得了得了,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财纠着罢了。”由此可知,作者真实的看法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B民众生活坚持共和原则C政府消极对待共和政治 D共和制为当时唯一选择12.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C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13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是指A皖南事变 B.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4
7、某一时期我国出现了下列现象:国家预算赤字日益升高;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经济犯罪和腐败日益增多;耐用消费品发展太快;乡村工业发展迅速;耕地面积连年减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建闺初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B.二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工业C.改革开放初期,园民经济快速发展 D.市场经济体系确立,经济全面发展 15. 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 中日关系的重要
8、性已越过日美关系 B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迸中日建交C. 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D. 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16.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政治哲学,其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了整体服务的工具。柏拉图的上述主张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越求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 试图挽救希腊危机17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她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利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
9、定体现了罗马法A.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B提倡不同等级的市民通婚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18. 在古希腊语中,“人民”主要指公民;美国宪法起草时所用的“人民”一词原义极为狭窄;光荣革命后,有些英国作者所说的“人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于希特勒而言,则只有纯雅利安人才是真正的“人民”。由此可知,“人民”一词 A范围随时代发展而扩大 B. 内涵具有较强不确定性C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阶级 D.是民主制度发展的产物19. 斯通普夫在西方哲学史中提到:“(这)是一个政治联合依赖以奠立的靛零原则,这条原则有助于克服绝对放任自流所导致的无法无天的状态,因为人们将自愿地谪整自己
10、的行为,以与他人合法的自由权利相和谐这意味着,他将被强遗而成为自由的。”文中“根本原则”是A .人人平等 B.理性法制 C自由民主 D.社会契约2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镁,就可以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商晕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C美国对选举资格盼限制已经取消 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21. 19世纪60年代后,英国一党疑嬲盘踞政府的现象彻底终结。在野党被称为“国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其批评、监督和限铺执政党以及“后备政府”的作用得到政界的充分肯定。这反映
11、出英国A在野党得到国王的支持 B. 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完善C两党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D. 两党竞争取代一党专政22. 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佣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 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 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23. 1952军,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
12、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A. 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C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 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4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分裂为国家的当代政治世界将会被具有截然不同特征的更大行为体所代替,这与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的潜力相符,也与当代世界的道德呼吁相符。与这一理论认识最相符的是 A.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建立 B.西欧一体化进程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D.不结盟运动兴起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共3题,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5分,27题1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以前就开始
13、了工业化的准备。然而,旧制度下的法国社会结构上下两头发达,中产阶级弱小,容易激发矛盾引发革命。大革命开始以后,大多数沿海港口城市开始衰落,从国际性城市降格为地区性城市,出现“非工业化”和“农业化”现象。大革命导致土地所有权碎化,革命后百年间农村土地所有者数量增加了1倍,而法国总人口增长不到50%,年均增长率只有0.5%,农村人口几乎长期不变。这种人口格局,和正在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形成鲜明的反差。直到19世纪7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才基本完成。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19581970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5. 9%,仅低于日本而高于西欧和美国。法国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快,如航空、宇航
14、、核电和军事工业仅次于美苏为居世界第三位。二战以前,传统中产阶级是法国人数最多的社会集团,如今这些传统中产阶级的人数锐减,而由科技人员、高中级管理人员、公务员、教师和其他职员组成的新中产阶级开始激增,在数量和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了其他阶级,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成为法国左右翼政党努力争取的社会力量。据吕一民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约法国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中产阶级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并分析其给法国带来的影响。(13分)26(15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
15、庭制度、观念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材料二 16世纪一位英国面包师的家庭构成(单位:人)材料三 随着大工业的兴起,人们大多从事手工业、商品生产等市场经济活动,美国的家庭不再具有男耕女织的特点。工业化的发展使得美国家庭生产职能逐渐消失。同时随着社会中学
16、校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家庭的教育职能转到社会中。在工业革命以前,家庭发挥生产和分配产品与服务的职能,而工业化则将家庭的这一职能转移到了社会,家庭转而称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中心。此外,就家庭的派生职能而言,家庭在宗教、娱乐和保障方面的作用,也逐渐为相应的社会机构所替代。邢瑞论工业革命对美国家庭变迁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主要特点。简述形成上述特点的历史背景(7分)(2)对比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后西方家庭职能的主要变化,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 现的、反封
17、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 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清代文艺复兴说”的和胡适的“五四 文艺复兴说”。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1958年,胡适发表的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中,胡适这样描述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那个时候,有许多的名辞,有人叫做“文学革命”,也叫做“新文化思
18、想运动”,也叫做“新思潮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10:DDBBA ABBBA 11-20:CCBCD CABDD 21-24:CBDB25.(25分)(1)因素:(政治环境)大革命反复曲折,战争与革命不断,礼会长期动荡;(海外贸易发展水平)海外贸易萎
19、缩,海外市场受到限制;(农村和农业状况)土地所有权碎化,小农经济盛行;(人口状况)农村人口长期不变,自由劳动力相对较少。(每点3分,共1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变化:中产阶级的类型、构成、数量、社会影响力发生了变化。(任答三点6分,若答出“传统中产阶级人数锐减,新中产阶层出现并激增”可给4分)影响:(政治和社会影响)减缓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4分)(经济影响)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或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提高了国际竞争力。(3分)26(1)主要特点:人数众多,集体大家庭;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组成;父家长制,浓厚的等级色彩和明确
20、的政治隶属关系;分支家庭、小家庭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3分,任答3点即可)历史背景: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实行并田制,劳动者从事大规模的简单协作;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密切结合,凝聚宗族,并强化了大宗的特权地位。(4分)(2)职能的变化:消费职能增强;生产职能逐渐消失;教育、宗教、娱乐和保障方面的职能转移到社会中。(2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取代手工作坊;学校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的宗教、娱乐功能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6分,任答3点)27.(12分)答案示例:评析梁启超观点:梁启超认为,清代思潮和欧洲
21、的文艺复兴是相似的。合理性:二者都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反对旧思想(如: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以先秦儒家的“民本”“经世致用”“唯物”等思想,反对宋明理学);二者都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封建、强调个人思想解放的作品(如通俗小说、戏曲、绘画等)。局限性:清代的学术思潮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有着较大的不同。(可以从背景、内容、思想体系、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评析胡适观点:胡适认为,中国20世纪初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相似的。合理性:二者都致力于对传统的批判和重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新思想的宣传);都倡导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和欧洲的方言运动);抨击封建权威思想(对儒家思想和封建神学的批判);倡导人性的解放。局限性:可从背景、肉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