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307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文科历史月考(一)及答案考试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大国崛起 D、诸侯野心大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主变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称雄天下的欲望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D、周王室日渐衰微3、导致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C、各国都推行变法 D、赋税制度的改革4、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主要的区别是A、是否涉及政治改革 B、是否涉及经济改革C、是否由法家代表人物领导进行 D、是否由地主阶级领导进行5、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整顿

2、吏治 B、严禁私门请托C、推行“平籴法” D、奖励军功6、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一项是( )A、奖励耕织 B、推行县制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重农抑商8、下列改革中,含土地所有制改革的是( )A、周世宗改革 B、商鞅变法 C、管仲改革 D、王安石变法9、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奖励军功 重农抑商 为田开阡陌封疆 变分封行县制 实行连坐法A、 B、 C、 D、10、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 )A、废井田,开阡陌

3、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新的经济基础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 B、建立了二十等爵制 C、实行连坐法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1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1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C、秦孝公的支持 D、人民大力拥护14、下列对商鞅变法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B、连坐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痛苦C、未与旧制度、文化、

4、习俗彻底划清界限D、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15、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荀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荀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16、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17、根据文献记载,拓拔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18、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 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重用

5、汉族儒生 兴办太学A、 B、 C、 D、19、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形式的实质是A、奴隶制经济形式 B、封建制经济形式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形式 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形式20、宗主督护制导致A、国家赋税增加 B、豪强地主隐瞒人口C、农民负担减轻 D、社会矛盾缓和21、北魏孝文帝为了整顿吏治,特制定了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22、“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推行三长制 C、整顿吏治 D、迁都洛阳23、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

6、A、农业化的过程 B、封建化的过程C、鲜卑族汉化的过程 D、民族融合的过程24、下列对三长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健全了县以下地主基层政权 B、调整了中央集团内部的关系C、巩固了中央集权 D、取代了宗主督护制25、关于租调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与均田制相适应B、按户为单位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C、减轻农民的负担D、一定程度上整顿了赋税秩序26、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猛增,这主要得益于A、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成效B、荒地得到充分开垦,可以养活众多人口C、社会安定,粮食产量增多D、城市生活有了重大发展27、北魏时洛阳市场繁荣,商人实力雄厚,与外国商人贸易往来频繁

7、。主要说明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府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商业活跃 鲜卑组接受汉族生活方式,民族融合加强A、 B、 C、 D、28、下列有关北魏对外贸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洛阳城内有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四夷馆” B、与朝鲜、日本联系密切C、与地中海沿岸各国有贸易往来 D、与西欧有了直接的贸易往来29、反映孝文帝为规范臣民的行为而学习实行汉族制度,这种制度是A、三长制 B、汉族的礼乐制 C、儒家文化 D、改汉姓30、对北魏孝文帝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D、放松对手工业工匠的管制二、非选择题3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

8、是什么?(2分)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6分)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进步意义?(10分)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4分)你从中可得到什么认识?(2分)32、北魏为什么实行均田制?(4分)均田制实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分)为了推动均田制的实施,北魏又实行了哪些制度?(4分)均田制的实施有何影响?(4分)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月考答题卡(一)一、选择题题目12345678910答案.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31、32、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文科历史月考参考答案(一)一、选择

9、题题目12345678910答案BAADCACBAD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ABDCDBDBB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AABBAADBD二、非选择题31、理论基础:法家思想(2分)原因:(1)秦孝公的支持;(2)新法赏罚分明;(3)商鞅执法公正无私。(6分)进步意义:(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10分)悲惨结局的原因:(1)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4分)认识: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2分)32、原因:(1)中原地区长期动乱,经济破坏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2)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分)主要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4分)制度:三长制和租调制。(4分)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