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1417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原名校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试卷及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省中原名校2016-2017学年上期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语文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式,而这种运动用“气”来描述,最令中国人感到心惬。书法中以表现宇宙节奏和生命精神为根本目的的艺术观念,就是在元气论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生命是由“气”决定的,世界万物皆由一团元气构成,这种思想,对书法的发展影响至深。书法以表

2、现宇宙大化的活泼流行为根本,书法家以湿笔濡染,去摹仿天地混沌、迷离朦胧的根源之气,并不是要刻画出某一个固定的形象,而是着重表现出虚空流荡的节奏和氤氲气化的境界,而对于鉴赏者而言,扑面而来就是一个“气”字。自然万物均源自混元一气,书法从根源上说,还是要写出宇宙根源之气。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有两句话,一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一为“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他以“天”和“地”来说“用笔”和“流美”,显示了从周易以来自然元气化生万物思想的影响。他认为用笔的神妙莫测,隐蔽难形,就像清气上腾、尘埃飞扬之难言;而玄妙的用笔一旦流注于笔墨,则形成了笔迹,书法的美感遂形于目前,就像浊气下凝、聚为

3、大地万物一样。书法的美,是一种动感的美,它是随着笔墨的运动而形成的。书法家以一画之笔迹,界破虚空,凿破鸿蒙,所以,书法家就是要吮吸造化的元气,发为生机流荡的生命形式。书法虽然是一艺之成,却要和宇宙万物的本原相通。因为元气未分,所以是一个整体;因为原始混沌,所以还没有秩序。世界大概就是从元气混沌向理性和秩序不断演变的。书法要追根溯源,那么,秩序的美、理性的美、分割的美、排列的美,都不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后来傅山所批评的“俗字全用人力摆列,而天机自然之妙竟以安顿失之”。书法家要回归到那种美丽的无秩序之中去,那里有浑整的生命存在,因为秩序的美是人为的美,元气淋漓的混沌之美才是天然的美,是大

4、美。有很多书法理论家都喜欢称书法为“书道”。书道就是要以书达道,以书体道。“道”,是混沌未分之元气,就是“同混元之理”。这一思想,为后来很多书法理论家所继承。他们或言“自然”,或言“道”,或言“天机”,或言“造化”,但这些都与“元气”异名而同质,都触及到世界的本体和书法艺术的根源,是气的宇宙论思想在书法领域里的落实,或者说,是书法的“形而上学”。书法本来不过是墨涂的痕迹,但我们却把墨涂的痕迹看作是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气是是人自身胜利和精神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生命力,把这种生命力灌注到点画中去,并与宇宙永恒运动的说明精神相同构,才是书法创作最后的目的。我们反复练字,就是练习并养成把自我生命力

5、融入点画的能力。中国书法强调要“活”,要有活趣,因为中国人是用变动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而书法,就是要去把握和体现这个变动不拘的世界的风神。(选自崔树强气:中国书法的生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气论哲学认为,“气”是宇宙和万物的本和源。人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艺术作品才能获得生命。B从本质上说,美与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式,用“气”来描述这种运动,最令中国人心惬。C书法不仅要刻画固定的形象,更要表现出虚空流荡的节奏和氤氲气化的境界,从根源上说,书法就是要写出宇宙根源之气。D气作为一种生命力,是由人的生理和精

6、神所形成的,书法就是要将这种生命力灌注到点画中,并与宇宙永恒运动的生命精神相同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意即用笔如清气上腾、尘埃飞扬等天象之难言,一旦形成笔迹,书法的美感便形于目前,如同浊气下凝、聚为大地万物一样。B书法的美是动感的,是随着笔墨的运动而形成的。“界破虚空,凿破鸿蒙”,书法家因而要吮吸造化的元气,产生出生机流荡的生命形式。C书法理论家所说的“书道”,是有关书法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其和后来一些书法理论家所说的“自然”“天机”“造化”等概念说法不同但实质相同。D秩序的美、理性的美、分割的美、排列的美不是天然的美,而是人

7、为的美,那里没有浑整的生命存在,不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是以表现宇宙节奏和生命精神为根本目的的,而书法作品中扑面而来的“气”,便是这种宇宙节奏和生命精神的体现。B美有有序和无序之分,无序的美里有浑整的生命存在,书法家要摆脱理性的束缚,顺其自然,努力表现元气淋漓的混沌之美。C书法虽然是墨涂的痕迹,但是有生气和性格的,书法作品或潇洒飘逸,或酣畅遒劲,无不体现着书法家自身的生气和性格。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深受人们喜爱,就是因为其作品笔法瘦劲有神,融入了王羲之的生命力,体现了变动不拘的世界的风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

8、字,完成4-6题。我是天生的诗人施立松邵洵美生于豪富之家,祖父邵友濂是清廷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是清末首富。19岁那年,邵洵美进入剑桥大学读书,原本学习政治经济学,因喜爱文学,转而研读英国文学。混乱纷争的时代,邵洵美仍一味吟风颂月,追求唯美。在他眼中,艺术是自由、是奢侈、是繁荣,是灵魂在欢乐中的跃动。他写诗,要写在没格子的白纸上,字迹秀丽,行列清晰,匀称洁净,甚至可直接付印。他的英式诗风,诗句唯美,色彩斑斓。邵洵美因此被冠以“唯美主义诗人”的称号。但邵洵美对自己的诗作成就不太在意,只是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邵洵美向往法国的文学沙龙,他特意将书房布置成“花厅”(邵洵美对沙龙的雅称),供朋友们聚会

9、。他还发文呼吁:“但愿我国诸交际领袖,把麻将扑克的约会,易为文学的谈话,则真正的文艺复兴,不难实现也。”他决定“以身试法”,培养“附庸风雅”的风尚,自己做起“花厅先生”。当时,中国这样的“文艺客厅”少得可怜,有名气的仅上海曾朴的“真善美”书店,北平林徽因家中的“太太客厅”。邵洵美的“花厅”是诗人、小说家、画家聚会的场所。画家鲁少飞曾戏谑地画了一幅文艺茶话图,好比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的集体照,上海大部分文人都在其中。在很多人眼里,邵洵美是个十足的书呆子:重友情,轻金钱,物质财富在他眼中微不足道,为接济朋友,甚至是不相识的文人,他也慷慨解囊。胡也频遇难后,沈从文要陪丁玲带着新生的婴儿,回湖南

10、老家避难,可身无分文,邵洵美得知后,立即送了一千元给丁玲,并声明不需要还。为此,他也得了“文坛孟尝君”的雅誉。开书店、出刊物,于邵洵美是娱人悦己的梦想。他创办了狮吼月刊,开其出版事业先声。随后,他又用祖上遗产在上海静安路创办了金屋书店,号称“海上最高尚的文艺书店”,并出版金屋月刊。角色虽不断转变,但邵洵美的诗人气质、理想主义,却始终不变。转向出版业后,邵洵美仍不改唯美趣味,办刊物不忘注重形式美。他花五万美元从德国购买最先进的全套影写版印刷机由个人独资购买影写版印刷机,在现代中国出版史上,邵洵美是第一人。他为一大批朋友出书,奖掖新人,遇到贫寒尚未成名的文人不惜赔钱出书沈从文就是一例。新中国成立前

11、夕,胡适为邵洵美订了两张赴台机票,但他以不忍离开家人和工厂无法处理为由婉拒。叶公超得知后,说服海军用军舰带邵家的人与机器一道迁台,他也谢绝了。新中国成立后,邵洵美搞出版、办书店的热情不减。不久,人民日报一连七天刊文批评上海时代书局出版物中的错误,出版社被迫停止运作。后来,他因一封英文信,被以“历史反革命”罪名逮捕审查。出狱后,他与儿子、儿媳妇挤在一间小房子里,穷得连床都卖了,睡在地上。但他唯美初心不改,还是会用老妈子的刨花水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即使贫病交加,也照样把印有“杜甫草堂”的邮票制成书签自赏老友施蛰存感慨:“洵美是个好人,富而不骄,贫而不丐,即使后来也没有没落的样子。”有人说,邵洵美是

12、文学史上被严重低估的作家。对此,邵洵美生前早已释然。1936年,而立之年的邵洵美写了一首你以为我是什么人的诗:“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相关链接】他爱写诗,有人评价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气,艳丽如一个应该赞美的艳丽的女人”。(摘自唯美诗人邵洵美)对待抗日,邵洵美是坚决的。他积极投身抗日的洪流,在复刊的时代上发表容忍是罪恶,呼吁“要抵抗,要革命。有革命才有进步。”他支持出版的老舍幽默诗文集中就有救国难歌、长期抵抗等经典作品。他的五弟邵式军做汉奸,派人送来5000大洋,拉拢他为日本人做事,他严词拒绝

13、。(摘自章克标海上才子邵洵美传)4下列对文章信息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交代了邵洵美的家世以及他进入剑桥大学后转而研读英国文学的原因,表现了邵洵美对文学的热爱,引出下文对他在文学方面的追求的叙述。B通过与曾朴和林徽因的“文艺客厅”对比,说明邵洵美文学沙龙之雅致,表现了邵洵美希望中国有更多人热爱文学而不是玩乐的思想。C“在很多人眼里”“有人说”等词句表现了人们对邵洵美的看法,这也侧面证明了邵洵美是一位在文学史上被人严重低估的作家这个观点的正确性。D结尾引用邵洵美的诗歌能够引发人们对邵洵美这个人进行深入的思考,也用“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照应了题目,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5邵洵美具有

14、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6邵洵美说“我是个天生的诗人”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山里人侯发山周末,我和几个朋友驱车赶往靠山屯。靠山屯有一家农家乐,有不少野味。我去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二狗熟悉。随同去的老孟,是个盖房子的,俗称房地产商,这天是他请客。刚坐下,就对老板二狗豪气十足地说:“先来盘鳄鱼肉。”二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为难地说:“老板,小店没有这个。”老孟眼也不瞄二狗,“啪”地声甩出鼓囊囊的钱包:“不差钱,上。”二狗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老板,这个真没有。不信您问侯老板。”“行了老孟,有那个意思就

15、行了来,土鸡一只,野兔一份”二狗拿我当救星,我不能不出面。二狗这儿有个规矩,点菜后先交钱再上菜。我点完菜,二狗一算账,四百八。老孟从钱夹里捻出四张老人头。二狗死活不愿意,说俺是实诚人,饭菜也是实价格,没法优惠。老孟又抽了一张五十的。二狗还是不愿意。我见识过二狗的较真,劝老孟:“人家也不容易,你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给了吧。”老孟没说话,又掏出一张十元的。“还差二十。”二狗伸着手,很执着,“都是有本钱的,俺不能干赔本买卖。”我看不过去,刚要掏钱,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二狗也不说话,又找回老孟三十元。“太抠了,以后打死我也不来了。”老孟黑着脸。菜一道道上来了。味道嘛,也确

16、实不错。老孟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了。这当口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高声叫道:“一碗鸽子面。”二狗笑眯眯地应答着,收下了男孩递过去的一张红色的钱币。面条还没做成,男孩到门外边耍去了。我忍不住提醒二狗:“狗老板,你可看清楚了,他给你的可是冥币!”“我知道。”二狗说罢,就把团在手里的冥币撕了。“难道男孩的父亲是个地头蛇,惹不起?”我有点糊涂地看着二狗。二狗淡淡一笑:“孩子得过脑膜炎,脑子不大灵醒,经常把冥币当钱使。”老孟附和道:“都是有本钱的,咋说也不能干赔本买卖啊。”听口气,完全是在嘲讽二狗。“他也只是买碗面,没啥。”二狗不以为然。我由衷地说:“你这么好心,孩子真幸运。”二狗说:“不只是我,村里凡是

17、开店铺的都这样对他。”这时,服务员刚好过来端菜,她说:“这个孩子是村长的。”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老孟放下酒杯,冷冷一笑,说:“谁说山里人老实?也会拍马屁嘛。”二狗真是傻蛋,居然没有看出老孟的冷嘲热讽,说:“别说吃碗面条,吃俺身上的肉俺都舍得。”想想也是的,谁让人家的爸爸是村长呢?二狗毕竟还受村长的领导嘛,这么一想,我也就释然了。“我明白了,村长在这里挂着账行。狗老板会做生意。”老孟一副豁然明白的样子。“肯定这样。”在座的一个朋友同意老孟的说法。二狗没接我们的话茬,叹口气,说:“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下起大暴雨,村长进山巡视,发现刘大爷的屋子裂缝了,忙把刘大爷背出屋子。刘大爷说他的收音机还在屋里

18、。刘大爷孤寡一人,收音机可是他宝贝。村长就放下刘大爷,刚返回屋子,轰隆一声,屋子塌了刘大爷在屋子前跪了整整一天。”我们几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临走时,老孟不声不响甩到吧台上五张老人头。“老板,已经算过账了,您是不是喝多了?”二狗不知如何是好。“这个,那个,那孩子想吃啥你就做啥”老孟头也不回,走出了农家乐。半个月后,接到老孟的电话,邀我一起去靠山屯。老孟说,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7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小说开篇说老孟“是个盖房子的”,有戏谑、讽刺的意味,用“俗称房地产商”表现老孟的财大气粗,这为后文刻画老孟这个人物做了铺垫。B小说使用先

19、抑后扬和对比的手法,开头用不少篇幅写二狗和老孟的讨价还价,似乎两人都很小气,斤斤计较,但后来的情节发展却说明并非如此。C在写村长的儿子用冥币买面时,小说使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二狗对“我”、老孟说话的不在意,以此表现二狗的坦诚态度。D二狗介绍村长牺牲的情节,是要告诉“我”和老孟他并不是想巴结村长,让村长的儿子免费吃面是因为村长的无私和自已对村长做法的敬佩。E老孟听了二狗有关村长的故事后十分感动,说明老孟不是一个无理取闹的人,他之前不过是想在乡下人面前显示自己作为“有钱人”的优越感。8小说中二狗这一人物是一个什么样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9结尾句“那个农家乐还真有点味道”是理解小说

20、主题的一个重要内容。请结合文本进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祐,字天祐,广州人。幼好学能文。弘治中袭世职为广州右卫指挥使。年十九,从总督潘蕃征南海寇,先登有功。正德二年,擢署都指挥佥事,守备德庆、泷水。瑶、僮负险者闻其威信,稍稍遁去。总督林廷选引为中军,事无大小咨焉。守备惠、潮,捣盗魁刘文安、李通宝穴,平之。迁广西右参将,分守柳、庆。总督陈金讨府江贼,命祐进沈沙口,大破之。增俸一等,擢副总兵,镇守广西。寻进署都督佥事。古田诸瑶、僮乱。祐言:“先年征讨,率倚两江土兵,赏不酬劳。今调多失期,乞定议优赉。”从之。督都指挥沈希仪等

21、讨临桂、灌阳诸瑶,斩首五百余级,玺书奖劳。又连破古田贼,俘斩四千七百,进署都督同知。已,复讨平肇庆诸蛮。增俸一等,荫子,世百户。嘉靖改元,母丧,哀毁骨立。寻以疾乞休,还卫。初,上思州土目黄镠作乱,祐购其党黄廷宝缚献之。总督张嵿恶祐不白己,至劾祐怀奸避难,逮系德庆狱。数上书讼冤,释令闲住。卢苏、王受乱田州。总督姚镆召至军中,待以宾礼,多所裨赞。后王守仁代镆,询抚剿之宜,祐曰:“以夷治夷,可不烦兵而下。”守仁纳之,苏、受果效顺。因命祐部分其众事宁守仁言田州初定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破封川贼盘古子,又剿广东会宁剧贼丘区长等,斩首一千二百,勒铭大隆山。十一年,杨春贼赵林花陷高州,总督陶谐檄祐讨

22、。深入,多所斩获。忽中危疾卒,军中为哀恸。祐身长八尺,智识绝人。驭军有节制,与下同甘苦,不营私产。性好书,每载以自随,军暇即延儒生讲论。尝过乌蛮滩,谒马伏波祠,太息曰:“殁不俎豆其间,非夫也。”题诗而去。后田州人立祠横山祀之。(选自宋史张祐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命祐部分其众/事宁/守仁言/田州初定/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破封川贼盘古子。B因命祐部分其众事/宁/守仁言/田州初定/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破封川贼盘古子。C因命祐部分其众/事宁/守仁言/田州初定/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破封川贼盘古子。D因命祐部分

23、其众事/宁/守仁言/田州初定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破封川贼盘古子。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袭世职,“袭”指帝位、爵位、领地等世代承袭,“世职”指世代承袭的职位。B瑶、僮,主要生活在两广和云南、贵州、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僮族即壮族。C勒铭,意思是镌刻铭文,即在金属、石头等坚固东西上镌刻记录功绩的文字。D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表示尊重之情的两类食物,后指祭祀用的各种礼器。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张祐喜好读书,终身学习。张祐少年时期就特别喜好读书,并擅长写文章,后来在军旅生活中也不忘读书,每每用车装着书跟随行军

24、,闲暇时间就请儒生们谈论书中内容。B张祐熟悉蛮夷,谋略得当。张祐对蛮夷的有关事情比较熟悉,总督林廷选、王守仁等人都向他咨询过剿灭或安抚蛮夷的事情,张祐的谋略十分符合当时形势,效果很好。C张祐骁勇善战,战功显著。张祐在守备惠、潮时平定了贼寇刘文安、李通宝,在总督陈金讨府江贼时攻陷沈沙口,督都指挥沈希仪等讨临桂、灌阳诸瑶时连破古田贼寇。D张祐治军有方,甚得人心。张祐智谋才识超过常人,与部下同甘共苦,不谋求私人财产;拜谒马伏波祠题诗后,当地百姓也建祠祭祀他;得重病去世后,军中为之哀恸。13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先年征讨,率倚两江土兵,赏不酬劳。今调多失期,乞定议优赉。(5分)

25、祐购其党黄廷宝缚献之。总督张嵿恶祐不白己,至劾祐怀奸避难。(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西塞山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注】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爨(cun):烧火做饭。14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

26、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15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感慨世

27、事沧桑人事全非的两句诗是“,”。(2)赤壁赋中,苏轼写客泛舟赤壁时“举酒属客”后大家一起“,”,以此表达此时的快乐之情。(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认为此时的北伐没有做好准备,只能像刘义隆当年“”一样的结果。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这个派出所从来没有遇到什么石破天惊的大案,无非是东家丢了秤、西家牛顶人之类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民警也很用心地去处理。对防火门各搭接处的缝隙大小国家标准有明确要求,比如对钢质防火门,扇与门框之间的两侧缝隙不得大于4mm,形象地说就是间不容发。离开整个社会国民财富分配的和谐而空谈工资

28、的“增长”,即使我们不能说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但至少可以说是意义有限、不足为训的。某些反腐题材的文学作品抱着消闲和赏玩的态度,采取自然主义创作方法,穷形尽相地描写暴力、畸形生活方式起不到反腐倡廉的作用。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能前仆后继,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从一而终,就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实现充满了信心。我希望通过旅行带给孩子有别于耳提面命的学习方式,为他营造情境,给他面对不同考验与人格养成的机会,好让他有能力照顾好自己。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农业部与阿里巴巴在苏州签署了农业电子商务合作协议,双方实现在信息迸村入户工程、农业电子商务、电商扶

29、贫、电商培训等方面达成合作。B大家都直到冬季北京的蔬菜都是靠南方运过来,从种植户到批发商以及经销商,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谁能保证不会不出一点疏漏呢?C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最为突出的是部分超大城市房价过高、一些地区商品房库存过多,这是目前各地各项相关政策的背景。D中国女排借鉴国际体育管理经验,创新管理体制、队员选拔机制和训练模式,以科学精神强化拼搏精神,丰富了“女排精神”的内涵。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我们常常用“司空见惯”比喻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不少人会纳闷:“司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 了解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不难理解了: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

30、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的邀约赴宴, 请来歌女作陪。刘禹锡 当即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其中“司空”两字是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后人就常常用其诗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怪事已经见惯,不觉奇怪了。A然而既然则/从而因此B却有如果那么况且因而/C但是只要就并/而D/只有才而且还由此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著作等“心”比著作等“身”更为重要。著作等“身”, ,具有可统计性,而著作等“心”,则是研究成果精神层面的驻扎,无法计算。“著作等身”一般是对学者从事研究工作的赞颂,确实有许多

31、著名学者以著书立说的丰硕成果令人敬仰。但是, ,而学问是主宰著作的灵魂,因此,衡量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名声, 。21下面是中华“春节符号”征集活动中的一幅入选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10月24日晚,冯小刚“喜剧的挑战”幽默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在研讨会进行过程中,范冰冰到现场,引起轰动,一些追星学生赶往会场。十分钟后范冰冰被华中师范大学劝离。消息一传出,众多网友认为华中师范大学做法不当。华中师范大学发表声明:主办方事前明确表示,范冰冰不参与此次活动;为

32、防止局面失控,考虑到范冰冰本人、嘉宾和师生安全,要求主办方缩短范冰冰现场逗留时间。不少网友认可华中师范大学的做法,随后范冰冰工作室也发表声明:在3周前就接到剧组邀请,24日到华中师范大学做路演,演员接到工作应出色和敬业的完成。不少网友也为范冰冰委屈,认为主办方和剧组应出来说明情况并道歉。对于以上事件,你怎样看?请给华中师范大学、范冰冰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李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卷面整洁,书写工整,标点规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C 【解析】曲解文意,

33、在原文第二自然段中不难发现这么一句“并不是要刻画出某一个固定的形象”,而C 项却说“不仅要刻画固定的形象”,明显有错。2C 【解析】张冠李戴,文中说“书道”的“道”是“混沌未分之元气”,是书法的“形而上学”,显然不是指原理、方法和技巧。3B 【解析】将或然变必然,将可能发生的说成必定发生。“书法家要摆脱理性的束缚”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书法家要回归到那种美丽的无秩序之中去,那里有浑整的生命存在”,这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4B 【解析】“通过与曾朴和林徽因的文艺客厅对比,说明邵洵美文学沙龙之雅致”错误,文中并没有使用对比手法,同时也没有以此表现花厅的雅致,只是用衬托的手法说明当时中国文艺客厅少得可

34、怜。5执着追求,待人慷慨,淡泊名利,抗日爱国。【解析】4 分,一点1 分,意思相近即可,注意题干问的是“优秀品质”。6诗风追求唯美,被称为“唯美主义诗人”,十分享受读诗和作诗的乐趣。开办文学沙龙,做追求风雅的人,帮助贫困的文人。角色转变,诗人气质和理想主义,却始终不变,印刷刊物追求完美。【解析】5 分,答出一点得1 分,答出两点得3 分,答出三点得5 分,意思相近即可。7A、C 【解析】4 分,选对一个给2 分,多选不给分。A 项,“讽刺”错误,“是个盖房子的”有戏谑的意味,但没有“讽刺”,“用俗称房地产商”这句话主要说明老孟有钱,为后文写老孟给二狗钱,让二狗给村长的儿子做点好吃的以及后来邀请

35、“我”再次去二狗的饭店等做铺垫。C 项,“坦诚态度”说法错误,这里主要表现的是二狗不想把实际情况告诉“我”和老孟,而不是他的“坦诚”。8执着较真,(坚持原则)善良实诚,重情明理,生活在乡下的小生意人。【解析】4 分,一点1 分,意思相近即可。9二狗开的农家乐的饭菜味道还算不错,吃饭的老孟他们还能够认可;十分“抠门”的二狗对因救人牺牲的村长的儿子的关爱很让人感动;小说以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帮助、理解的主题。【解析】6 分,每点2 分,意思相近即可。10A 【解析】注意分析四个选项中不同停顿点的正误。比如“因命祐部分其众/事宁”“因命祐部分其众事/宁”,从“命祐部分”中的动词“命”“部

36、分”分析,“众”后要停顿;从动词“宁”分析,“事”前要停顿。据此可排除B、D 两项。再如“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宜设一副总兵/镇之请即/以命祐报/可”,从动词“设”“镇”分析,“之”后要停顿;从动词“请”和“命”分析,“祐”后要停顿;从动词“可”分析,“报”前要停顿等。据此可排除C 项。11D 【解析】“表示尊重之情的两类食物”错误,“俎豆”指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12D 【解析】“拜谒马伏波祠题诗后,当地百姓也建祠祭祀他”错误,原文有“后田州人立祠横山祀之。”,意思是张祐死后田州人在横山建立祠堂祭祀他。13(1)以前征讨,大都依靠两江土兵,赏赐不够酬谢功劳。如今调

37、兵多错过期限,请求商议确定重赏。【解析】5 分,“率”“失期”“优赉”各1 分,译出大意2 分。(2)张祐收买他的同党黄廷宝把他捆绑了进献给朝廷。总督张嵿怨恨张祐没有告诉他,以致弹劾张祐心怀奸诈逃避困难。【解析】“购”“白”“怀奸”各1 分,译出大意2 分。【参考译文】 张祐,字天祐,广州人。年幼时喜好学习,擅长作文。弘治年间,承袭先世职位任广州右卫指挥使。十九岁时,随从总督潘蕃征讨南海寇贼,率先攻入有功。正德二年,升任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卫德庆、泷水。 瑶族、僮族中负隅顽抗的听说他的威名,渐渐逃走。总督林廷选把他调入指挥部,事无大小都向他咨询。守卫惠州、潮州,捣毁盗贼首领刘文安、李通宝的老巢

38、,平定了他们。升任为广西右参将,分担防卫柳州、庆州。总督陈金讨伐府江贼寇,命令张祐进攻沈沙口,大败他们。增加俸禄一等,升任为副总兵,镇守广西。不久晋升为代理都督佥事。古田各部的瑶族、僮族犯上作乱。张祐进言说:“以前征讨,都依靠两江土兵,赏赐不够酬谢功劳。如今调兵多错过期限,请求商议确定重赏。”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督都指挥沈希仪等讨伐临桂、灌阳各地瑶族人,斩杀五百多人,(皇帝)下诏书嘉奖慰劳。又连续攻破古田贼寇,俘获斩首四千七百人,晋升为代理都督同知。后来,又讨伐平定肇庆各蛮夷。增加俸禄一等,荫袭其子,世袭食邑一百户。嘉靖元年,张祐的母亲去世,他悲伤过度形貌消瘦。不久因病请求退休,回到卫所。当初

39、,上思州土人头目黄镠犯上作乱,张祐收买他的同党黄廷宝把他捆绑了进献给朝廷。总督张嵿怨恨张祐没有告诉他,以致弹劾张祐心怀奸诈逃避困难,将他逮捕投入德庆的监狱。张祐多次上书诉冤,被释放后接到命令闲居。卢苏、王受扰乱田州。总督姚镆把张祐召到军中,以宾客的礼节招待他,多受他的辅助。后来,王守仁代替姚镆,询问安抚清剿蛮夷的办法,张祐说:“用夷人治理夷人,可以不用兵拿下。”王守仁采用了他的意见,卢苏、王受果然听从命令。于是命令张祐安排两个人的部队。事情平息后,王守仁进言说:“田州刚刚平反,应该设置一位副总兵镇守,请任命张祐吧。”皇上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张祐攻破封川贼寇盘古子,又清剿了广东会宁的大盗丘区长等

40、,斩杀一千二百人,在大隆山刻石记功。嘉靖十一年,杨春的贼寇赵林花攻陷高州,总督陶谐发檄书召张祐讨伐。深入贼人的境内,多有斩杀擒获。后来张祐忽然得重病去世,军中为之哀恸。张祐身高八尺,智谋才识超过常人,治军有节制,能与部下同甘共苦,不谋求个人财产。生性好读书,经常用车装着书跟随自己,军中有闲暇就请儒生讲谈议论。曾经路过乌蛮滩,拜谒马伏波祠堂,长叹着说:“去世后不和他们一起享受祭祀,不是大丈夫。”题诗离开。后来田州人在横山建立祠堂祭祀他。14B、C 【解析】5 分,答对一项2 分,两项5 分,多选不给分。B 项“渐映”写舟行的渐见过程,不是写月光的逐渐明亮;C 项“化实为虚”说法错误,这里是由实景

41、转入虚景,属“由实入虚”的手法。15“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云比喻成飞絮,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对比,写出了西塞山的奇特地势,加以缈茫起伏的云絮飘飘,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一种艺术境界。【解析】6 分,一个要点2 分,意思对即可。16(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3)赢得仓皇北顾【解析】5 分,每空1 分,添字

42、、漏字、错字该空不得给分。17D 【解析】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对象用错。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望文生义。不足为训: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也用来表示丑态毕露。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也指忠臣不事二主。对象用错。耳提面命:褒义词,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18D 【解析】A 项句式杂糅,删去“实现”,或把“达成”改为“的”;B 项否定不当,“不会不”等于“会”,应该是“谁能保证不会出一点疏漏”;C 项,成分残缺,应在“各项相关政策”前加上“出台”。19C 【解析】注重分析语句

43、之间的关系。句,从与前文的关系来看,是上一层意思的转折,可以填写转折连词;两句,从“纳闷”“了解”分析,两句话是条件关系,可以填写“只要就”等;句,从“邀约赴宴”和“请来歌女”分析,二者是并列关系,可以填写“并”“并且”之类的词语;句,是对上文的结果的表述,可以填写表示顺承的词语,比如“就”“于是”“然后”等,从“当即”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不填写词语;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可以填写表示总结的词语等。20是研究成果物质层面的度量著作只是承载学问的外壳绝不能以著作等不等身为标准(应该以著作等不等心为标准)【解析】5 分,答出一空给1 分,答出两空给3 分,答出三空给5 分,意思相近即可。21符号由蝙蝠

44、、鲤鱼和春字组成灯笼,(1 分)灯笼象征着团圆美满,蝙蝠代表福气,鲤鱼代表富裕(吉利),(2 分)春字由鞭炮和古钱币构成,代表辞旧迎新,恭贺富贵(发财),(2 分)体现出春节喜庆氛围与民族文化特色。(1 分)【解析】6 分;整体构图1 分,分项说明4 分,整体概括寓意1 分。意思相近即可,超过字数扣1 分。22【立意简析】 本次作文是仿照2015 年全国新课标卷命题,属于热点评论型任务驱动型作文。热点评论型要求就事论事谈清楚问题,任务驱动型必须按照命题者要求去完成所给任务,这次的任务指向性和针对性都很强:一必须回答问题,就事论事谈看法;二必须明确收信人,选取写作的角度;三必须写成书信体,不用书信体降一类给分。收信人可以是华中师大、范冰冰,也可以是与之相关的主办方、剧组、网友、追星学生等,一旦确定写信对象,就要结合材料中对象的立场谈清楚自己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