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536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6年3月15日说明:1本测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0页。2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3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还须将这些项目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把本卷的答案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序的答案标号

2、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不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本卷的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1),回答12题。1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A10米 B40米 C80米 D110米2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A甲 B乙 C丙 D丁 图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理空间分析领域,成为现代地理科学的重要标志。回答34题。3采用GIS和GPS技术,某出租车公司在中

3、心调度系统中可以快速查询本公司任一辆出租车在任一时刻的位置信息,为该系统服务的GPS卫星至少有A1颗 B2颗 C3颗 D4颗4能对森林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地分析所采用的技术是ARS BGIS CRS和GPS DGIS和GPS图1是科考队员小李在某地观测到的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在这一天小李还观测到太阳在天空中是从右到左运行的。据此回答57题。图1高度(度)40时刻(时)20abcde0061218245小李所在纬度位置是A70S B70N C80S D80N6在ae相对应的五个时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正北的是Ac Bb、d Ca、e Da、c、e7该季节A正是华北平原盐碱地淋盐的季节 B正

4、是穿越南极大陆最好的季节C墨累达令盆地的农场里正忙着剪羊毛 D美国“硅谷”适逢旱季图250705545甲读图2经纬网示意图,回答89题。8图示区域A地形平坦,一望无际B地跨两大洲C轻工业发达D自然带为苔原带9图中甲处是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该地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晴天多 海拔高纬度低 地广人稀A B C D图3是我国某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后回答1011题。1200米山地棕壤山地黄棕壤甲红壤、黄壤、水稻土900米400米400米800米1100米北图3南10在山地中,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候、生物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土壤的类型、分布产生垂直变化。图中甲地的土壤类型是A山地水稻土B山地

5、红壤C山地黄壤D山地棕壤1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 B江南丘陵 C东北地区 D青藏高原2005年10月,我国政府在联合国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联合国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字设立的奖项。据此回答1215题:12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其在当时主要的积极意义是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有利于封建制度建立C建立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D加速了奴隶社会瓦解 13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想形成。这里“新”的含义是A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C儒家学说与人文主义相结合 D确立“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观念14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

6、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15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模式 C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的经济模式“现代化”是指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工业

7、文明,农业宗法社会转变为工业法制社会。回答第1617题。16鸦片战争后,表明中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史实是 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 义和团运动 实业救国 一五计划 改革开放ABCD17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法美与德俄日政治体制形成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前者商品经济发达,后者商品经济不发达 B前者通过革命的道路、后者是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C前者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后者建立的是资产阶级立宪政体 D前者是民选方式,后者是经过帝王任命二战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回答1819题:18以下历史文献中,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A波茨坦公告 B大西洋宪章 C北大西洋公

8、约 D开罗宣言19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法西斯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 B亚洲国家的弱小C英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D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20.19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 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其核心主张是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是中国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开始 使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政治领域A. B. C. D.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具体国情不同,十九世纪以来,世界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回答2123题。21.中国近代史上,在追求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近代化的过程。下列各项中,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C.戊戌变法中的

9、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探索农村经济发展道路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是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其长远意义在于 A.改变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 B.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C.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D.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现代化2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和韩国在发展经济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主要是指 A.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 B.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出口主导型经济 D.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并适时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面向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是一个系统工程。回答24-26题24.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

10、新形势 下对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A. B. C. D.25.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的原则是 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活力的要求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本性措施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A. B. C. D.26.读图6。这位领导之所以“念歪经”,其错误在于 A只看到事物联系的普遍性B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没有弄清内外因辩证关系27.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社会发展与 图6:歪嘴和尚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社会意识对

11、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A. B. C. D. 28.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顺友,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他平凡的事迹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A.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没有区别B.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C.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的基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韩剧大长今在中国的热播,牵动了亿万观众的眼球。回答29-30题 29.在电视剧的生产上,国内的做法是依照剧本进行拍摄,而韩国是在不断听取观

12、众反馈 的基础上逐步完成拍摄的。韩剧的制作方式体现了 电视剧的制作由观众的主观意愿决定事物的变化发展没有确定不移的趋势 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电视剧的制作生产 电视剧的制作要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A B C D30大长今的热播引发了一环扣一环的商业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追星,韩国的服饰、美食、电子产品等风靡中国市场,2005年中韩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这表明 A中韩贸易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消费需求B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C文化消费的增长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因D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31. 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B提高人民群众的

13、觉悟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2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既要有快的增长,更要有好的发展。这体现了 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速度和效益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并非所有的增长都是发展 事物的质变要通过发展来实现A. B. C. D.33. 2006年2月4日,中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特别理事会上,就伊朗核问题报告安理会的决议案投了赞成票。这是为了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D.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经过我国科技人员艰辛探索,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回答3435题34.“神舟”六号载人

14、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说明 A.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可以被认识和把握 B.人的主观意志能够支配自然规律 C.人的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D.航天人的理想决定了科技的进步35“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一个既能生产打火机,也能研制航天飞船的国家。“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由此,反映出的经济学道理是: A有利于我国商品更好地打入国际市场 B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C有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D取决于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第卷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本卷的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卷有4小题,共160分。第36题36分,第37

15、、38题均为32分,第39题60分。36.(36分)下图(图6)是我国某区域的平面。a、b、c、d四线分别是该地区5500、6500、7500、8000 的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等值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6(1)简析图中a、b、c三线在东部向北明显弯曲的原因。(8分)(2)2005年8月,台风“麦莎”登陆A地,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简要说明台风的形成原因,并分析A地在台风侵袭下易造成重灾的主要原因。(10分)(3)B省属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简要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并说明由此会主要产生哪方面的大气环境问题。(9分)(4)C省西南部盛产热带水果且品质优良,

16、简析是哪些自然条件造成的。(9分)37.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重大的国际战略机遇。中国在这三次机遇面前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给自己造成的后果也各不相同:第一次(在16世纪)是有条件抓住却没有觉察而错过,结果开始了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历史;第二次(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是强烈意识到机遇并进行相当的努力,但终因没有把握关键重点而再次错失,其结果是中国在“千古变局”之下,不但进一步落后于西方,而且还被近邻日本甩在后头;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机遇到来时,新中国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虽然尚未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但终于走上了一条希望之路。请回答下列问题:(32分)(1)在

17、第一次国际战略机遇期,中国具有了哪些条件?(4分)为什么没有觉察而错过机遇?(4分)(2)在第二次国际战略机遇期,中国做过哪些努力?(2分)同时期的日本做过哪些努力?(2分)同样在努力,中国却被日本甩在后头,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8分)(3)文革结束后,中国是怎样走上“希望之路的”?(6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38 . (32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生产耗能情况: 注:我国资源生产率只相当于日本的二分之一、德国的六分之一、美国的十分之一,能源利用率仅为33,每万元GDP耗

18、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材料二: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经济发展有何意义?(10分) 材料三: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 容。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3)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应该怎样推动科技自主创新?

19、(9分) 材料四:2005年10月18日至19日,沪、苏、皖、鄂、渝、川等长江十四省市政协一年一度的长江水环境保护研讨会召开。此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致国务院的关于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的建议。建议国务院加快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工作,把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立法列入行政立法规划。 (4)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人民政协上述行为的依据。(10分)39(本题60分)图9是我国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年降水量、10的积温分布图。读后回答。30N国 界年降水量线10的积温线河 流省 界图 例90E图9甲乙(1)图中、四条河流中,既属于“三江并流”中的河流,又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流是 、 (4分)。河流的水能蕴

20、藏量居全国第二,试分析这条河流的水能资源为什么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9分)(2)简要分析10的积温线在河流处向西凸出的原因。(3分)(3)简要分析图中年降水量线在甲处弯曲的原因。(4分)13世纪中叶,西藏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后,一直处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纯朴的藏族在历史上为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发展,为祖国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4)图10是一枚刻于1264年的某中央政府机构的铜印,印文为八思巴文。历史学家们已确认,该机构的职能之一是管辖西藏地区。请结合所学指出该机构的名称和另一重要职能。在清代前期,中央政府又采取了哪些管辖

21、西藏的主要措施? (8分)(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分别是什么?(8分) 图10:古代铜印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交通建设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由公路、航空,管道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但长期以来,铁路运输始终是西藏自治区的空白。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西藏无铁路的状况已成为历史。青藏铁路沿线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这些宝贵资源,对青藏铁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上述材料,回答6、7小题。(6)从经济学角度看,青藏铁路沿线各地政府应怎样确保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10分) (7)从政治常识角度简要分析铁路进藏对巩固

22、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作用。(10分) (8)建国以来,西藏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和平解放五十五年来 的风雨历程说明了什么?(历史题。4分)福建省南平十县市高三教学调研(一模)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有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C 2B 3D 4A 5A 6C 7B 8B 9C 10C 11B12.A 13.B 14.A 15.C 16.C 17.B 18.B 19.D 20.A 21.B 22.D 23.D24.D 25.C 26.B 27.C 28.D 29.B 30.D 31.C 32.D 33.D 34.A 35.A二非选择题(有4小题

23、,第36题36分,第37、38题均为32分,第39题60分,共160分)36.(1)(共8分)该区域积温曲线在东部向北弯曲,表明东部积温比同纬度临近地区高。(2分)夏季,同纬度各地受热差异非常小,气温相当。(2分)冬季,本区东部由于 西侧山地对西北季风的阻挡和受海洋影响大的原因,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临近地区(西北季风的阻挡2分,受海洋影响大2分)。(2)台风成因(共4分):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2分)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候(2分)。A地易成重灾的主要原因(共6分):A地多山地丘陵,台风产生的特大暴雨,易造成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A地沿海地势低

24、平,台风产生的风暴潮、雨水等,易造成洪水泛滥。(2分)A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台风引发的灾害使破坏更为严重(2分)。(3)有利条件(共6分):接近廉价的水电基地(或动力基地),(2分)接近原料基地(或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2分)水陆交通便利(2分)。大气环境问题:酸雨。(3分)(4)(共9分)纬度低,积温高,热量丰富。(3分)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日照时间较长,有利于光合作用。(3分)地处西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3分)37.(1)A.条件:当时是明朝中后期,中国造船航海技术高,农业手工业都比较发达,有条件和世界各国交往。(3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也

25、已经出现。(1分)B.错过原因:中国远洋航海属贡赐式贸易(目的是宣扬国力,而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违背价值规律,缺乏利益生长点。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分)中国封建专制政府妄自尊大,闭目塞听,对国际局势缺乏正确认识和应对措施,曾宣布海禁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2分)(2)A.中国努力:洋务运动(1分)维新变法(1分)B.日本努力:武装倒幕和明治维新(2分)C.主要原因:洋务运动没有比较彻底地触动封建制度,他们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使中国富强,维新变法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最后失败;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在推翻封建政权的基础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全面、系统、较彻底的改革,最后使日本走上发

26、展资本主义的富强道路,将中国甩在后头。(8分)(3)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积极投身科技兴国大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6分)(4)从中得到的启示:政府应从国情出发,正确应对国际战略机遇,抓住时机;社会改革和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积极、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争取受益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珍惜和平环境,坚持发展不放松,让中国走得更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6分)(说明:因分数限制,试卷中删去此题,此处摘录答案,供参考)38(32分)(1)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有所降低

27、。(1分)我国经济增长中仍然存在高耗能、高投入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增长。(1分)我国的综合能耗、资源消耗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1分) (说明:若学生答出我国经济增长是粗放型增长方式且无其他内容的,给2分。) (2)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3分)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2分)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分) (3)国家正确实施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 (3分)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3分)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技术引

28、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3分) (4)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2分)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形式。(3分)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2分)人民政协提出建议和意见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3分)39(本题60分)(1)(2分)、(2分);原因:地质、地形复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量不大;地处边陲,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等(每点3分,共9分。答对任意三点即可)。(2)原因:位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3分)(3)原因: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多地形雨,降水量大(4分

29、)(4)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4分)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4分)。(5)西藏和平解放: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4分)自治区建立:满足了藏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4分)(6)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有度、有序地可持续开发;(6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2分);坚持科学发展观,确保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协调、可持续的利用。(2分)。(7)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即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4分)铁路进藏,有利于完善西藏交通网络,加强西藏与全国各地的相互联系,既体现了民族平等,又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6分) (8)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有在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中,只有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