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6715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一轮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答题情况分析本试卷主要依据考试说明(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和课程标准(从课改理念的角度)命制。在考点的选材上主要体现出下列特点:第一,知识的基础性和历史性。考查历史主干知识,要求学生用学科语言答题,做到史论统一。第二,考生的主体性。通过探究性问题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品质。第三,试题的人文性。关注现实,从社会史的角度切入,从现实问题中寻找研究历史问题的灵感,从平凡的历史事物中挖掘问题的本质,考查学生在新的问题情景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II卷各题的评分情况和揭示的问题如下:第33题阅卷分析一、命题立意本题以当前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稳定社会、关注民生、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2、等时政热点,创设背景材料,分别考查古今中外政府职能的发挥、政治体制的探索,考查学生史政结合、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其中第(1)问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组织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第(2)问考查美国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的探索;第(3)问主要考查苏联政府职能发挥的双重作用;第(4)问与第(1)、第(3)小问衔接进一步考查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决策指导作用”,上述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二、本题得分最高分13分,平均在8-9分左右,不同试卷差距较大。三、做题主要优点1、学生能够按照题干要求,结合史实论证、诠释材料中的观点,做到史政结合。2、创新答案也在试卷中呈现:如第(1)问,有的考生以专

3、制主义集权在“组织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权巩固建设、军事维护边疆稳定”等角度组织答案,条理清晰,不漏要点。3、在答题纸允许的范围内,多答要点,让阅卷老师圈点要点,也值得学习。四、存在问题第1问:一是侧重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的概括;二是概述性的要点较多,缺少史实做依托,如,大兴土木工程、兴修水库等。三是回答史实不全面,失分较严重。第2问:一是侧重对材料前半部分的理解,忽视后半部分“政治体制的探索。二是侧重国家结构形式的分析,尤其是对联邦制内容的叙述。三是个别学生不理解,联邦制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认为中央“三权分立”、地方推行联邦制。第3问:评分标准作如下调整: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4、,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2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前期加快苏联的发展,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苏联工业化、工业产量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后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基础(2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过度扩大其职权,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协调,最后加速苏联解体(2分),但本题最高不超过4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忽视题干时间限制,“以苏联历史为例”,因此有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考生。二是侧重负面影响,尤其是斯大林模式,考生仅侧重其负面的作用,忽视前期的影响。三是结合史实分析,出现知识混淆现象,如组织答案出现“国家干预经济”、“自由放任”政策等。

5、第4问:评分标准作如下调整:对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对外:加入wto等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经济组织2分;若上述要点没有出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分,有效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1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创新答案酌情给分,但本题最高不超过4分。存在问题:一是忽视题干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史实分析,过多考生从改革开放以来史实入手组织答案。二是学生侧重对内改革的史实较多,淡化对外开放、参与地区性或国家性的组织活动等内容的概述。五、教学建议。1、学生:一是要关注审题环节,从材料的题干、全面领会出题人的意图。二是要规范答题,尤其是要强化历史学科语言。2、教师:一要关注概念教学;二要关注知识整合;三要

6、适当学科渗透。第34题阅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 本题以热点问题切入考查主干知识。2010年全国“两会”关注民生问题。本题以思想禁锢到思想解放作为命题角度,体现社会越进步、人类越解放这一线索,且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是考查早期东西方社会关注“焦点”差异的原因。二是考查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束缚人的思想,扼杀人性的做法。三是考查到18世纪末西方为人类解放所做的努力。四是考查中国近代史上,各社会阶层为思想解放所做努力。五是考查从历史角度看破人类获得解放的根本条件。 二、得分情况 最高分满分,得分区间812分。失分点主要分布于第(1)(3)(5)问。 三、主要优点 1、审题思路明确、清晰,答案质量较好。

7、 2、整合主干知识的能力有所提高。 3、答题基本规范。 四、存在问题 1、历史概念混淆。如,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等阶层混淆;经济、思想、政治角度混淆。 2、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第(2)问“束缚人们思想的做法”答成“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 3、答案不严谨。第(2)问中较多学生不按时间发生顺序组织答案,事件排序混乱;第(4)问“中国社会各阶层”答成君主、学生、青年、工人等。 五、改进建议 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在本题基础上可进一步设问:古代中外先哲在社会人与个性人的主张比较;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的方式、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等。2、强化规范化训练。3、指导学生如何整合历史主干知识网络。4、注

8、意长效热点与历史主干知识的融汇。第35题阅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 本题通过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史上教育问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贴近时代和学生生活世界。 二、答题及得分 本题满分15分,最高分15分,平均分10分左右。 三、主要优点 1、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 2、审题比较认真。 四、存在问题 1、整体来看很多学生字迹潦草,卷面安排不规范。 2、部分学生不在规定的题号后面答题,擅改题号。3、存在严重的错别字现象,如留学生写成流学生。4、语言表述不简洁,不能用学科术语答题。5、有些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差。如“书院兴起”原因,分析角度狭窄;“人才培养

9、目标”和“书院教育变化”往往照抄材料。6、答题技巧尚有欠缺。第(5)问不能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史实加以阐述,存在着史论不符的现象。五、改进建议1、准确记忆主干知识。2、强化规范化训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在指定区域内答题等)3、要求学生用历史学科语言答题,保证语言的简洁、准确。第36题阅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本题以孝文帝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深层次、多角度分析、比较、概括历史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从高考考查的角度看,体现了对高考尚未考查知识点的关注,具有实际意义。 二、得分与答题 本题学生总体得分偏低,多集中于36分的区间。 第

10、(1)问“两次改革如何处理难题”,一般只能答出“迁都洛阳”“赎买土地”两个要点,且对后者的表述往往不够准确、具体。有的学生把两次改革的措施全部罗列出来,不符合题目要求。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 第(2)问,一般不能上升到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法”“尊儒重孝”的高度加以理解,或者答成“对孝文帝的纪念”;或者把“孝”理解为姓氏,错答成“改汉姓”;或者泛泛作答,脱离了孝文帝改革向汉族学习制度和礼法这一主题。 三、主要优点 1、规范化答题方面有所提高,多数学生能做到要点化、序号化,书写较规整,卷面较整洁。 2、部分学生能灵活地对选修题目进行“有利”选择。 四、主要缺点 1、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准确、扎实,如部分

11、学生将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混为一谈,把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错答成梭伦改革,从而出现“六一汉”“解负令”等表述。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盲区,如不知道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的舆论准备。 2、对历史问题的特点、特征、性质等把握不清,不能形成完整、准确的历史概念。 3、审题不清。如本题第(1)问,题中明确提示的“改革前后的措施”,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多数学生仅仅着眼于改革措施来回答。 4、语言表述不规范,随意性、口语化,含混不清的情况较为常见。 5、解决常规问题尚能应付,遇到新情境新问题则无所适从。 6、语言大而无当、空泛,缺乏史实支撑,不能做到史论结合。 五、改进建议 1、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

12、扫盲”,尽量避免知识的盲区和死角。 2、注意对历史特征、历史概念的把握和理解。 3、注意对学生答题技巧及答题规范化的训练。引导学生从领悟命题意图、把握题目主旨、深入分析问题等方面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第37题阅卷分析 一、命题意图 本题契合了当今“中美关系”的热点,以奥巴马访华切入,考查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二、答题与得分 本题答题情况较好,最高分满分10分,多数学生得分在68分区间。由于本题所涉材料明白清晰,设问指向明确,多数学生不存在审题困难,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多为学科主干知识,因而学生得分较高。 三、存在问题 部分学生审题出现失误,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对材料的审视,忽视了图片中“二战中”“越战期间”“从越南南方滚出去”等信息,导致对图片所涉内容的背景理解有误;二是对设问的理解,如第(1)问“两幅画反映了中美关系处于何种特征”,应该分别总结两幅画反映的中美关系的特征,很多学生答成中美关系发展的趋势或所反映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建议加强审题训练。指导学生科学选择选做题,不一定完全学什么选什么,要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遵循“有利”的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