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216893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学中的“四要”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四要”摘要:物理新课程的实施,在教与学上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创了物理教学的又一个春天,给物理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教与学的实践,本文从对学生和教材的处理关系上,突出让学生思考如何学;从物理课堂的教法中创新,突出为学而教,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起来学物理;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宏观调控都作了详细的阐述。最终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键词:新课程 教是为了授人以渔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从表面意义上看,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品质、教给方法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完成要靠教师和学生的各自同时进行的“教

2、”和“学”的活动;从深层意义上看,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是为了“授人以渔”,要尽可能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达到这一点,就是要教会学生“学”。那么在物理教学时如何考虑学生的“学”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一、要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者堪称课堂教学的“金三角”。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则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中介。处理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历来有两种方式:一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师”。 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即把教材内容转化为讲授内容,然后到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授,这就是“注入式、满堂

3、灌”的课堂教学,大头文章做在教材教法上。无论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没有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去设计物理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学受制于教,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其结果是学不好,不会学,不会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改变方向,从学生出发,带着学生走向教材,更多地去思考学生如何学,文章要做在学生的“学”上,教师对这种活动起组织领导和指导的作用。如在上课中,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从仔细研读中提出自己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将课文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解现象、规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相互交流、讨论或提出实验探究,并尝试应用解决一些与本节有关的物理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方式下学习的学生,难免会引

4、起两极分化:资质聪颖的学生,平进勤于动脑,会分析问题,主动大胆地向老师提问,无疑这些学生在自学、探讨问题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和不断地提高;而一些懒惰或智力欠佳的学生,往往上课时好象在云里雾里,这时特别要发挥小组讨论,合作的作用,以点带面,老师也要及时地监督和指导他们学会自学、课后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辅导和检查。二、要为“学”思 “教”通常,教师总是站在自己的地位去思考学生,为教法设计学法,迫使学生适应教材教法,学生只能在被动的适应中得到某些发展。这种做法有两个问题:一是从教师角度看学生,看不准,也看不到自己应该怎样教,学生不能完全适应教材教法,因为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的思维能力都比学生高出

5、一筹,学生的思维要赶上教师的思维不是一件易事;二是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教法必须为学法服务,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为学设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已有的物理现象、物理事实、学生能力水平、学习习惯、方法和思维能力为出发点,精心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甩掉学生。当然,也不能把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看得过低,生怕学生跟不上而“喋喋不休”,这就等于给学生套上枷锁,阻碍思维能力的发挥。所以,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应积极引导,决不能一笔带过而中断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听懂的地方不能“喋喋不休”而拖住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面对一节教学内容,教师按知识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一条清

6、晰的“学习路径”,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围绕要发现的问题,选择若干知识积累,承前启后地引出要发现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的途径,然后运用已有知识和熟悉的情景,运用推理、猜想、类比等方式,主动探索应得到的结论。学生发现结论后,教师及时总结,总结出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同时,教师要设法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和学目标的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架设学生学的阶梯。三、要让学生唱主角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品德的过程

7、,学生是认识活动和实际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和学生各自任务是:学生担负着学习活动,唱主角。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程序的引导者。只有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地位和任务,才能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决非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把自己视为激发、鼓励、促进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促进者、咨询者、支持者。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学生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自主性,真正做到解放学生的耳,也解放学生的脑、口、手。然后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动起来学习

8、物理:动手做、动眼观、动口问、动脑思。“动”起来学物理既是学生学习物理活动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动能生趣,动能生情、动能获能(能力)。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之趣以及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只有通过学生的“动”才能获得,才能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就是学生能表达的,要鼓励学生自己表达出来;学生能做,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做。因此设计物理教学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要设置充分的可让学生动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动起来,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如: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让学生举例,学生会举出各种各样的事例,特别是如何使湿的衣

9、服尽快变干?此时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晒在太阳光下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交流讨论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的同时,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如在讲摩擦力时让学生亲自去推讲台,讲功和功率时让学生以竞赛的形式每人拿四块砖从一楼跑到三楼,测出自己的功和功率,通过自己亲身的测量、记录、计算、对比、分析,从起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学生动起来,学生就成了课堂的主人。四、要宏观调控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有目的、有任务的活动,欲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必

10、须为学生设计好学习程序。设计程序要注意合理性和操作性,要把功夫下在引导学生的思路和学法上,使学生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使教学目标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的统一起来。另外,教学程序的设计不一定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要具有开放性,要根据不同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教师有时候也要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如新教材九年级浮力一节,其重点是计算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示数差法。课本上的“橡皮泥小船”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V排有关而设计的。学生先利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然后提出: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

11、因素有关?然而学生却一致对“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感兴趣。解释这个问题需用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这个疑惑完全可以用“下一节再探讨”的方式处理。但为了解决学生的的疑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案,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入手分析物体上浮、下沉的原因。当学生明白了这一问题时,我就提出:把橡皮泥做成船状的就能浮在水面上,证明空心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还是小?做成船状时,橡皮泥的哪方面发生了变化?质量、体积还是密度?然后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决定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此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能是体积的原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根据物理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学生学会、会学,就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物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0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