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21745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音乐校本教材设计方案 颍川中心学校 许彩霞一、 当前我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随着课程标准(2011版)在2012年秋季的开始执行,我校也随之使用了教育部审定的2012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这套教材是国家课程研究所音乐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力量,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在广泛分析各地教学一线实验材料(调查报告、访谈纪律、听课笔记、教研活动资料),认真听取各省市自治区音乐教研员、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音乐进行修订而形成的。毋容置疑,教材编排得很好,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作为初中的音乐教师,如果面对着来自不同

2、小学、音乐课不同程度的非正常开设的大班额学生,面对着只有粉笔、黑板和一台廉价电子琴的普通教室,我们将怎样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呢?我校是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内一所规模较大的初中颍川中心学校。多年来,大班额是我校的亮点也是弊端,曾经有一年某班人数超过150人,人们戏称为“亚洲第一班” ,近几年也不低于90人。去年,我们招来的学生平均每班在95人以上。这其中有一半来自农村。目前,我市小学音乐教育力量仍很薄弱,音乐师资队伍依然紧缺,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还很落后。据我对初一新生的调查获知:有极少数学校有音乐教室,绝大多数学生反映音乐课就是学唱一首歌而已,而且大多数音乐课的时间是上自习、写作业的。来

3、自农村小学的学生则说他们没有音乐老师,也从没上过音乐课。因此,学生的音乐基础非常差,开学初的音乐课上,新生唱歌没调,节奏节拍不稳,基础知识更是一问三不知,单旋律的歌曲学唱还跑调,合唱更不敢提。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排是按一定梯度进行的,初中的音乐学习需要有小学的基础才能学好。那么隔着小学六年的音乐学习,让师生共同完成初中教材的教学任务,疑似搭建空中楼阁。况且,现在我校的教学设备也还很落后,至今也无音乐教室,缺少配套的多媒体设备及相应的教学用具供音乐教师授课需用。如果强拿现成的教材进行教学,那显然是让师生两难,势必会造成“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 的不良后果,抹杀学生学习音乐

4、的兴趣和爱好,这种现状严重的制约和阻碍着我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需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对现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个良好的补充” 。音乐课堂不仅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更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途径。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校的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对于我们音乐教师则是一种难得的挑战:整合和编排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迫在眉睫。因此,我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音乐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教师的特长出发,结合学校现有的传统和优势及周边的可利用资源进

5、行校本课程开发,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整合教材,打破常规,融时代性、目标性为一体,探索并实施适合我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音乐校本教材,以便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改变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的局面,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二、 我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思路。 1、我校音乐校本课程要依据音乐新课标的总体要求, 突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音乐主线,通过音乐带给学生美的感受;第二、坚持把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终生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和健康生活

6、方式,突出实践能力、环境意识、科学和人文素养及创新精神;第三、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及表现;第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良好的处理其中的关系。2、 我们围绕“乐学”的目标,在音乐课堂常规教学中进行学校特色的“1=1+1” 课程:即一节课中,以国家课程为主增设10分钟特色内容,例如课堂内如何开展哪一方面的知识或技能训练,以填补小学六年当中应获得的能力;或者“我有才,我出彩”才艺比拼等小活动,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3、为了帮

7、助学生巩固、加深和扩大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校园充满欢乐和生机,我们在初一、初二年级中选拔学生组建学校合唱队。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学生对多声部的敏感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培养学生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独立感、均衡感与协调感,体会合唱最终要求统一、和谐的目的,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4、 我们围绕“善学”的目标,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组建“校园文艺展演队” ,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及周末自愿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艺术兴趣班,学校定期组织艺术表

8、演为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能、体验成功、分享快乐搭建展示平台,使学生独立自信,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学会探究,善于思考,敢于实践,既放飞学生的个性,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5、充分将禹州三都文化、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融入音乐课程之中。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禹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即三都文化-“夏都”、“钧都”、“药都”著称,。 禹州作为夏朝都城夏邑和春秋战国时期韩国的都城阳翟,并作为颍川郡治所,有着

9、丰富的历史人文遗存。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处。境内各类古建筑群26处,官宦墓葬300余处,帝王陵墓7处,大型寺庙宫观8座,小型古迹景点763处,其中大禹遗迹、夏文化遗址,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药商会馆-怀帮会馆、秦相吕不韦故里、南北朝时期后晋褚太后故里、画圣吴道子故里、钧台钧官窑遗址、后汉皇帝刘知远墓等在全国均属独一无二。黄帝遗迹、逍遥观、东岭关、周定王陵、妃子墓等也是屈指可数的文化遗迹。同时拥有河南最早的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西汉改革家晁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徽、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补缀史记

10、的褚少孙、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游侠原涉,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志士仁人,声振华夏,遗址犹存,流传下来许多佳话趣事,令人流连忘返。还有,著名曲剧艺术家海连池的代表作卷席筒扣人心弦,现代著名剧作家齐飞家喻户晓,豫剧丑角艾立演技精湛幽默滑稽通过搜集、改编拓展等各种形式编入校本教材中,使学生更加了解禹州,激起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三、我校校本课程的资源整合及有效利用。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整体理念是“内外结合,双向进行” 。由于我校教学设备非常滞后,至今仍无钢琴及相关的乐器、音乐教室等,虽然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但那是供学校各学科和全体教师开例会所公用。还有在师资配备方面,目前我

11、校36个教学班有四位音乐教师。不管在时间方面还是在教师水平及特长方面都是有限的,所以单纯依靠这四位音乐教师来承担以上所开设的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要满足家长、学生的需求就不能只限于校内的音乐教育资源,还必须整合校外周边的优秀音乐教育资源,采取“内外结合,双向进行”的方式教学。学校把校内艺术教育与校外艺术活动看作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两翼,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的相互联动,做到互相促进,实现两翼齐飞。我们的音乐教师首先要上好音乐常规教学校本特色课,深挖学科的艺术内涵,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艺术美,让学生受到感染、熏陶和鼓舞,同时,上好合唱选修课程;学校为强化校园环境建设,积极营

12、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实施培养“千名特长生工程” ,组建颍川中心学校“文艺展演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和特长竞赛比武活动,为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能、体验成功、分享快乐搭建平,并赋予“艺林高手” “校园歌王” “舞蹈精英” “小提琴手” “钢琴大师”等赞美性荣誉称号;班主任要注重和家庭双向沟通、达成共识,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树立“人无全才,人人有才”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寻找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拜师学艺”参加校内外特长班培训学习,例如校内“合唱选修班” 、“心想唱歌就唱歌”学习班,校外艺术教育机构“稻草人音乐花园”“天天艺术” “维也纳艺术”“索卡艺术”等,在学校练、家里练,向老

13、师学、同学学,向家长学、向社会上有特长的艺人学。实现“校内与校外教育双向促进、学校与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我校艺术教育特色。 四、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音乐常规教学校本特色课程。 我们围绕“乐学”的目标,在音乐课堂常规教学中进行学校特色的“1=1+1” 课程。即一节课中,以国家课程为主,我们根据新课标,结合本土文化,贴近学生特点,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国家课程教材框架基础上,增设10分钟特色内容。共分六个单元,每单元增设课程的内容安排如下: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记谱法常识-简谱基本音、音名与唱名、音符与休止符的认识、音阶模唱;歌唱常识学习-正确姿势、呼吸与发声、初中生变

14、声期及嗓音保护常识。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附点音符的认识、拍号的认识及附点节奏训练 、音准训练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 基本节奏型和音准训练、学唱歌曲圆圆和弯弯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 音乐基础知识-音程 学唱歌曲编花篮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 歌曲亚洲雄风教唱第六单元:管弦和鸣 欣赏老师或班内学生演奏的乐曲七年级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春之声 切分节奏训练及创编 ;欣赏春暖花开(那英演唱)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 简笔画“小鸟”中音乐符号的认识; 用小鸟,小鸟的曲调创编歌词我们上课了!并演唱;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欣赏古筝独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老师或班内学生弹奏)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 学唱

15、广东民歌落水天和湖南民歌浏阳河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二)-欧洲与大洋洲 欣赏并学唱英文经典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第六单元:银屏之歌 欣赏电视剧大河儿女主题歌 (二) 合唱选修课程。 教学对象:自愿报名,爱好合唱艺术,并具备较好的歌唱天赋和乐感及视唱基础的学生。 上课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上课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 上课形式:集体课。4060人。 教学内容:简谱识谱常识学习、歌唱的常识学习、合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排练合唱曲目。 开课目标:希望学生在合唱队的艺术训练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合唱水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群体内聚力,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领悟到艺术的美,和谐的美,生活的美,健康人格的美。感

16、悟个人在艺术小舞台乃至社会大舞台中的角色位置,感悟个人对集体、生活的责任,体现艺术育人的特殊功能。 课程分析与实践: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合唱艺术很感兴趣,并有较好的歌唱天赋和乐感及视唱基础。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需求,我们开设了合唱选修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以歌唱的常识学习、合唱技能训练和排练合唱曲目为教学内容。在安排指挥老师和伴奏老师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指挥和学生伴奏。由于我们的初中生没有合唱基础,所以第一学年的教学主要训练较简单的两声部作品。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合唱发声方法和音准、节奏、节拍感 。第二学年则可逐步学习有一定难度的二声部合唱作品。 具体要求:1

17、、合唱队员需自愿报名且老师挑选。2、合唱队设有队长、指挥,指挥和伴奏由老师担任。3、由于合唱队的声音是否优美取决于每个合唱队员的表现力和声部的均衡协调,因此要求队员不能随意缺课,请班主任老师加强督促。4、合唱队员采取学分制,每周活动两次,每学期累计学分,成绩纳入音乐教学评价。 (三) 特长小组课程。教学对象:我校七、八、九年级艺术爱好者。上课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上课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或其他地方。 上课形式:集体课和小组课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教学内容:声乐、 钢琴、吉他、古筝、小提琴、 乐理、视唱练耳、舞蹈等开课目标:热爱是美育的开端,享用是美育的结果,追求是美育的发展。重点培养和发

18、展音乐特长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建立颍川中心学校“文艺展演队”。课程分析与实践: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强,很多家长也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培养应该全面。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了音乐的重要作用,希望孩子在多才多艺的个人背景下享受生活、表现生活。据调查统计,我校510%的学生有参加校外艺术培训班学习的经历,他们有一定的声乐、钢琴、吉他、小提琴、古筝、舞蹈等专业基础,针对这些对音乐艺术有较高学习需求和目标的学生,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水平就必须采取“一对一” 、“2至3人小组课”以及乐理、视唱集体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更加系统的专业训练。由于

19、我们的师资有限,小组特长课程的实施我们采取“内外结合,双向进行”的教学形式,即我们组建起“校园文艺展演队”以后,我们对队员进行乐理、视唱的集体培训,对声乐学习者我们在校内进行“一对一” 、“2至3人小组课” 教学,对钢琴、吉他、小提琴、古筝、舞蹈等专业学习者到校外培训机构“拜师学艺” ,然后定期组织开展表演活动,总结成果,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指明新的学习目标。五、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及评价。我校音乐校本特色课程自开设以来,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校本研究的“主战场”。为在全体学生中普及缤纷多彩的音乐文化,我们就牢牢抓住这个主阵地开展缤纷多彩的音乐

20、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基础知识,这样才可以在课外活动课上学好专业知识。我校立案开发校本课程以来,本着“面向全体、基本普及,明确重点、部分提高,尊重差异、个体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全校学生中展开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集体的合唱,个人的钢琴、古筝、管乐、表演、舞蹈、播音主持等等,在校本课程这片广阔的天空里,孩子们自由地选择,自主地发展,自豪地展示,自信地成长,孩子的兴趣与天赋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成立的“艺术团”和“颍之泉合唱团” ,在开课第一学年的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中,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精彩的展出了多首经典优秀音乐作品,以及各种小品、相声、舞蹈等等演出作品,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高

21、度赞誉。同学们还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多项文艺汇演和艺术赛事,受到了校领导、全校师生、家长、艺术界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好评!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充实。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演出录像,用学校参演节目获奖成绩鼓励学生学习。这些教育成果展示了我们所研究开发的初中音乐艺术校本特色课程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里他们愉快学习,自信展现;还是学生温馨和谐的家园,在这里他们团结协作,健康成长;更是音乐艺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事业梦想的试验田,在这里老师们可以充分舒展自身才华,早就学生,成就自我。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我们遵循评价方式多样化

22、、评价主题多元化的原则,关注活动的结果,更重视每一次活动的过程。我们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记录学生的活动情况、活动成果、活动感受、以及描述活动过程等内容,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活动能力、活动成果进行评价。诚然,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更多地依靠学校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不断发现和思考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课程的内容,才能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持续不断地发展。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形成新文化的过程,是结合本校、本地区实际,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内容,以教育目的为导向,整合优化各种教育资源的新课题。地方音乐课程的开发是音乐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发地方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今后我校还将组织学校文艺队深入街头、社区进行文艺演出;组织兴趣小组深入社区进行民间、乡土音乐的搜集和整理,增进学生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为继承和发扬音乐文化传统培育新时代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